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339章

铁血铸新明-第339章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次见面,洪承畴有此反应,并不是他低智商,而是应有之意。

    应该说,这年代的乡土观念非常重,从地域而言,他们有天然的优势。

    大明党争不断,能独善其身之人委实不多,或者说基本没有。

    特别是到了明末,时局动荡,谁不想找一个可靠的盟友?

    若是两个督帅能彼此连气同声,相互引为强援,这对二人都有好处。

    当然,这其中还会有各种试探磨合,并非一蹴而就。

    政治人物的花花肠子,可没有这么简单肤浅。

    郎有情妾有意,这谈话的气氛就愈发热络了。

    在一同前往金州的路上,两位素未谋生,年纪悬殊的大明督帅,仿如相交多年的好友,谈笑俨然。

    这其中,秦浩明多少有点放不开,表演稍息稚嫩,不如洪承畴炉火纯青,一口一个秦督叫得非常顺口,丝毫没有一点为难之处。

    可纵使秦浩明如此,也让身边的董长青钦佩不已。

    毕竟,洪承畴和吴三桂,都是秦督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现在却能如此融洽,说出去谁信呢?

    PS:感谢书友20170411132658683打赏,铭感盛情,请诸君投票支持,阿土拜谢!

第六百二十节 撤退事宜()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两位位高权重的总督大人一路相谈甚欢,好像前面一马平川,风和日丽,其实不然。

    时节进入十月中旬,辽东大地的初雪已经下起。

    瓦房店到金州的路上,寒风凛冽,大雪弥漫。

    这般的恶劣天气里,官道厚厚的积雪上依旧行人匆匆,比肩接踵,一眼望不到头。

    许多留着金钱鼠辫的蒙古鞑子,此时头上慢慢长起了短短的黑发,粗长的绳结串联起每一个人。

    这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汉子,伴随着雄鹰一起驰骋的汉子,兴许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许多人脚上都起了血泡。

    但没有办法,身为俘虏,他们依然要继续前行。

    骑在马背上的铁甲汉子,兵刃都不拿,即便是绑着布条的双手,也在身前反复揉搓,却还是感受不到一点温热。

    “他娘的,若不是秦督心善,老子真想把这些人全部就地埋了。”

    汉子骂骂咧咧不止,忽然想得气不过,从腋下取出马鞭俯身便是抽打。

    抽得附近几个蒙古鞑子连连闪躲,部落被毁,只能给人带来一种麻木,麻木到几乎感受不到鞭子带来的疼痛一般。

    辽东半岛,从北到南,沿路皆是一队一队的蒙古俘虏。

    最先到达南边的都是壮丁汉子,随后是老弱妇孺。冬日迁徙,缺衣少食,道路上到处都是无人清理的尸首。

    后面断后的将士,过不得几天就会组织人到官道之上给蒙古鞑子收尸,挖一个土坑简易埋葬,免得来年开春的时候沿路都是腐烂的尸首。

    押送俘虏的差事,实在太过麻烦,冰天雪地中更是辛苦非常。

    汉人并非不恶,也并非真是那么的善良。

    汉唐强盛之时,玉门关外,无数汉人骑士打马出关。

    大漠与草原,戈壁与胡杨林,带回来的牛羊遍地,留在外面的也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初成军的定南军将士,在秦浩明的影响下,身体内的血性已经被激发,尤其是在明白异族这个词汇后。

    凛冬时节的长途迁徙,其实也有筛选作用。老弱之人终究是走不完这一趟缺衣少食的长途,能活下来的多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

    定南军有没有吃的,当然有!

    可那是为定南军将士准备的,秦浩明不会为俘虏考虑。

    十字路口处的将士们,本来大多随马步摇头晃脑往前。

    一路押送,这些军汉早已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少受一点寒冷,大多缩着身躯,把双手与脖颈包裹得严严实实。

    前面听得几骑快马飞奔来报,知道张云就要到路口处了,这些汉子们全部抖擞起精神,冻得刺骨的长枪也捏在了手上,大声呼呵起来。

    前后驱赶着挡在路口处的蒙古俘虏,便是要给马上过来的张总兵让出大道。

    “大人就到了,快点!”大军出来的斥候来回飞奔大呼不止,便是心中想着不能让自家大人在此处驻马等候。

    押送的军汉更是着急,马鞭已然不够用了,手中的长枪直接往人群中击打而去,哪里有人动作慢了些,立马就是头破血流。

    待得拥挤的官道路口终究被清理干净之后,各处铁甲依旧来回飞奔,口中狂喊:“跪下,都跪下!”

    汉话不是所有蒙古俘虏都能挺逗,但是长枪的击打显然可以代替语言,让这些人知道什么样的动作才是正确的。待得所有俘虏跪满一地之后,这些军汉全部从健马而下,静静等待着不远处张云的到来。

    看得满地的党项人,看得左右单膝拜见的军汉,郑智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起身。

    “入营之后立刻通知海军,让沈寿崇把大船全部聚集在码头上,大船回来了都不准再走了,全部送到济州岛。”

    张云开口吩咐道。

    他是在解决这些俘虏的安置问题,五六万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金州城显然安置不了。

    原本海上岛屿是兄长早就想好的安置之地,却是还未为此做过准备。

    渤海之中也有大岛,比如觉华岛,但是太过于靠近前线,如今应该说是过于靠近建奴,并不安全。

    建奴渡过狭窄的海峡,就能登陆。

    而济州岛足够大,又足够远,大到百万人居住不在话下,远到建奴根本没有办法。

    而且岛上土著居民并不多,还有的草木都不缺,用来安置这些蒙古俘虏最好不过。

    虽然济州岛此时名义上隶属于朝鲜,但是张云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坚船利炮与重甲,一个岛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俘虏大多数安置在岛内,再选取其中美貌年轻者赏赐给立功的将士,便是再好不过的办法。

    至于那些被俘虏的蒙古军汉,自然要严格控制起来。

    待到时间久了,稍微磨炼他们的野性,有愿意为大明服务的军汉,定南军也是需要的。

    毕竟,今后和建奴的战斗少不了,是时候需要一些炮灰了。

    张云说完话语,左右看得几眼,打马又往前去。

    他不是军旅出身,要学的东西有很多,今后又要独掌一军,秦浩明也是趁机打磨他。

    而此时,充当甩手掌柜的秦浩明已经抵达金州。

    不过,他也并没有闲着。

    破损的城墙需要修葺,狼藉的工事被恢复,金州外围的山寨被重新巩固。

    尤其是在秦浩明的指点下,阎应元领着工匠营,指挥着金州百姓,用纵横东西南北的街道,将金州南北两个内城,划分出整齐的模块,盖起了式样一致的民宅。

    既建造简便,又宽松舒适,既便于组织防守,又便于抵抗撤离。

    这是秦浩明临走前,为辽东百姓尽得一点心意。

    做这些布置的时候,秦浩明不仅没有避开蓟辽军将,相反,还特意手把手指点他们。

    并让工匠营画出草图,给洪承畴带回去,好依样画瓢,布置关宁防线。

    此举,更是令洪承畴以为,这是秦浩明散发的某些信号。

    他觉得,有些事情必须在秦浩明走之前,二人要坐下来认真谈谈。

第六百二十一节 怎地一个了得()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金州,后世大连热闹繁华的金州区,此时只是一个衰败的小卫所。

    可随着定南军退守金州,收容辽东半岛汉人,以及大量定南军将士的涌入,掀起了一轮开发热潮。

    四处的建筑拔地而起,辎兵、民夫干得热火朝天,所有的这一切,都意味着金州要提前崛起。

    当洪承畴满怀激情的找上秦浩明时,他正带着老丈人戚纲在工地上四处指指点点。

    “组建闽人诗社?”

    秦浩明听完洪承畴的来意,歪着脑袋疑惑的问道。

    “正是!”洪承畴负手傲然道:“想我八闽大地人杰地灵,数千年来英才俊杰无数。

    前朝往事暂且不提,单是在大明近期,前有叶向高、黄道周珠玉在前,现有秦督、郑芝龙在后,并不遑多让半分。

    然长久以来,八闽大地群龙无首,或各自苦苦拼搏,或投入其他党派,以至于任人欺凌而无半分奈何。

    现如今,彦演心里稍微罗列了八闽朝臣,你我二人自不必说。

    郑芝龙、黄道周、颜继祖等人也或是一方豪强,或是天下大儒,或是地方督抚,何至于让东林一家独大?”

    洪承畴这番话可谓说得赤裸裸,就差没有直接说我们结党营私吧!

    秦浩明听完明白了,他的第一反应是想当场拒绝。

    开什么玩笑,自己正在费尽心思想着如何除去洪承畴和吴三桂,跟他们撇清关系还来不及,怎么还能搅在一起?

    可见到他提到东林党,秦浩明心里好像触动什么。

    说实话,别看秦浩明现在对东林党采取强硬手段,目前来看效果好像不错,但并没有伤其根本。

    除非造反换皇帝,否则东林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

    其原因很简单,他们既有财,又有才,还有取之不竭的豪门资助。

    东林崛起于文风鼎盛的江南之地,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复制科举奇迹,并一步步推动着士子走向庙堂中枢。

    而在此循环往复的造神运动中,富贵、权势、地位、名声像毒品一样,牢牢控制住万千文人士子,并最终操纵了天下舆论。

    东林开始于万历三十二年,从顾宪成的东林书院,到泰昌元年的众正盈朝,他们只用了仅仅十六年。

    虽然期间历经万历皇帝和诸党大臣的打压,可是庞大的实力加上两次立储的运气,他们终于力压群雄,成为了天下无敌的第一大党兼执政党。

    皇帝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幌子,而百姓不过是用的时候拿来说说的工具,东林自己又何尝真把黎庶放在眼里?

    也就是现在,他们碰到了一个怪胎。天子近臣,一品督师,不败名帅,当代才子秦浩明,这才屡屡吃瘪。

    有了崇祯皇帝的宠信,司礼监一向都把弹劾秦浩明的奏疏当成垃圾。

    有了百战百胜的战绩,秦浩明一直牢牢控制着对定南军的指挥权。

    而且,秦浩明还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众多的粉丝,拉拢了复社部分士子,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家眷和子弟。

    可秦浩明一直以来,也能是被动防守,并不能彻底铲除东林党。

    为什么?

    除了他们的强大,那就是范围太广,根本没有办法下手。

    总不能把天下读书人都杀光吧!

    这是长期困扰秦浩明的问题。

    当然,不好下手不代表下不了手。

    所以,秦浩明通过分化拉拢复社士子,控制舆论喉舌,逐渐改变天下人对东林党的观念。

    而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要东林党人犯下致命错误,方能搞臭他们,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势。

    还有,最近天天在眼前晃动的洪承畴和吴三桂,也是短期困扰秦浩明的问题。

    凭着现在势力和位置,想要暗中杀死他们并不难,可秦浩明却否定了这样的方案。

    这无疑成全了他们的名声!

    总不能因为自己的穿越,让这两个汉奸卖国贼洗白吧!

    所以,他们的身份不能变,汉奸卖国贼的罪名必须坐实。

    这无疑很考验人的智慧,增加许多难度!

    或许,这是一个让东林党人和洪承畴两败俱伤的契机。

    “洪督可是有什么具体想法?”

    一念及此,秦浩明眼中尽是精神一震的模样,好像对洪承畴的提议颇有几分心动。

    洪承畴捻须微笑,到底是年轻人,争强好胜,难以阻挡诱惑。

    想到这里,他眼中神采奕奕自得说道:“彦演以为,由秦督牵头举办闽人诗社,老夫尾随其后复议。

    再让郑芝龙、颜继祖、黄道周等人加入,以壮声势。

    若此,八闽士子必云集其中,闽人诗社风声云动,不让东林党一家独大,秦督以为如何?”

    “不可!本督毕竟年轻,难服众望,理应由洪督牵头才是!”

    听完洪承畴的建议,秦浩明脸色一整,俯身对他行礼表示敬意。

    “不然!秦督谦逊了!”洪承畴对秦浩明的敬意很是受用,微笑着摇摇手,高声说道:

    “且不说天下何人不识君?

    就说此次,辽东尽失经年,天子忧惧,群臣束手,百姓罹难之际,唯有秦督率强军,挥劲旅,毅然渡海北上,浴血深入辽东!

    名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