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十三岁-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她就开开心心地一觉睡到自然醒。
这次倒不算迟,天才蒙蒙亮。许妈正在厨房里炒菜做饭,因为许多昨天没有煮饭,所以今天早饭妈妈煮了大米粥。许多心满意足地喝着厚厚的米油,觉得被妈妈偏爱了,感觉非常好。许婧一无所觉,反而偷偷问她,要不要吃点儿麦片。
许多心道,姐姐,你其实吃了大亏,我现在吃的才是真正营养的东西。
进了教室,许多的心情依然轻松愉悦。她准备今天将这学期的数学书从头到尾都回顾一遍,起码得碰上哪道题要知道用哪个知识点,一直记不起知识点的内容也不打紧,来回几趟就清楚了。想把数学书从头到尾串起来,起码她得先做到对书上的知识点心中有数。
上午语文课班主任安排了随堂测验。许多脸色非常不好看。这又不是高中时代,才上初一,这学期又才开始不到两个礼拜,有必要弄什么考试吗?关键是她的芯子退化了,她现在还没来得及花时间在语文上啊。
考试过程果然生无可恋。许多悲哀地发现她是现代文盲资深患者,会认会读不会写,名句默写时,她倒是记得“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前一句是“不知细叶ai出”,可是那ai字,她写了半天,总觉得写出来的字有点儿古怪。
最后干脆混不吝地潦草带过。其余无论理解还是作文之类,只要能换词换字使用的,她一律果然换用。汉字掌握量小的人,真心伤不起。
下午自习课时,语文卷子就发了下来。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具备天然优势,他堂而皇之地占用自习课讲卷子也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许多拿到卷子鼓了半天勇气才敢看,纵使做了很长时间心理建设,看到刺目的“78”分时,她还是震惊了。
她第一次意识到,她是真的重生了,她的身上已经遗失了纵使从来不预习复习上课随便带着听听依然是语文小能手的技能点。
许多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看分数都扣了哪些部分。字音字形字义部分状况惨烈在她预料之中,这些只能靠再背,扳回头应该不难。同理可用在默写上,都隔了快二十年,她记得住才怪。最让许多惊讶的是理解部分,她竟然连一半的分都没拿到。
这不科学,这种程度的文章,她怎么可能看不懂。她从小可是以量在小范围内小有名气的。
许多将文章反复看了几遍,越发觉得自己的答案没错。
讲台上班主任意有所指地瞥了眼她的方向:“有些同学既往基础很好,成绩也一直优秀。但是从上学期起我就已经强调过了,初中不同于小学,没有那么简单。不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自欺欺人,否则现实会给你迎头一击。”
许多假装被说的人不是自己。她一点儿也没觉得羞愧,她正忿忿不平呢。
不知道是不是非要让许多认识到错误,班主任特意从理解部分讲起。等他宣布完正确答案后,许多整个人都是懵的。这都什么鬼?出题的人看懂这篇文章没有。作者会哭的,你有没有考虑过作者的感受。
大年初一是整个乡下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之一。村里到处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路上是大年夜里燃放鞭炮跟烟花的红纸屑跟空烟花棒。本来像空烟花棒这种纸张较多的易燃物通常会被当成柴火进灶膛。但自从许多小学时,外公村上有户人家烧空烟花棒时,里头残存的火药把锅給炸了,还伤到了人以后,大家就对空烟花棒敬谢不敏了。
走到村里的十字路口时,三姐弟有些犹豫,要不要提前去二舅奶奶家拜年。二舅奶奶独居在一座小瓦房里,每年拜年时,大人都让几个孩子提着年货过去,但他们自己却去相隔不远的大舅爷家拜年。这些人都是外婆那边的亲戚。许多一直没搞清楚过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没兴趣去弄明白。
他们正商量时。十字路口边上的小店店主出来打招呼:“哎哟,我在里面看着就像。是琴姐家的婧婧、多多还有宁宁吧。新年快乐啊!回去跟你们外婆讲,我今天特意卤了好多鸡爪,给我小奶奶(指许多外婆)留了。她什么时候过来称都行。”
许婧等人连忙喊“哥哥”,祝他新年快乐,生意兴隆。他的话一定给外婆带到。
这位小店店主姓王,也是村中传奇人物了。他是上门女婿,穿着一身破牛仔身无长物地入赘到外婆家隔壁。他过来时,这个村子已经有两家小店了。但是最后他开的小店成功地垄断了整个村子的生意。在乡村日渐式微,人人都想着逃离的时代,他的生意依然兴隆。靠着村里这个小店的利润,在城里买了两套房。
他的套路也不复杂。因为这个村子距离镇上比较远,上街买东西不方便。他一方面通过卖卤鸡爪、猪耳朵、猪大肠之类的熟食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他与人为善,利用进货的时机给村里人带东西,广结善缘。
从他身上,许多学到了即使是最底层的小人物,只要有想法肯打拼,照样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
只是这位励志偶像吧。在许多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犯了点儿“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桃色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被女方的丈夫冲击了小店。后来过了好久,才慢慢烟消云散。
许多现在看他,总有些囧。
最后三姐弟还是老老实实返回外公家了。无他,大过年的,别制造矛盾了。他们家三个抢先一步跑去二舅奶奶那里拜年算怎么回事。搞不好许妈会发飙的。
晚饭开始的晚。大人们要再三再四地去请客人,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请客者的真诚。
三姐弟都不饿,杵在堂屋里觉得别扭,想往楼上躲。忙得不可开交的许妈一见几个孩子,顿时找到打下手的人了。除了许宁是男孩子,默认君子远庖厨外;许婧跟许多全都被支使地团团转。一会儿掐葱,一会儿剥蒜;临了菜上桌,发现没饮料,又叫许多跑去小店买。最后数菜,发现是单数,许多手里刚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被再次勒令跑一趟小店称卤鸡爪。
许妈吩咐这些的时候,没有给许多买东西的钱。
许多垂了下眼睫毛,唇角忍不住往下撇。她妈这毛病还真是根深蒂固。
许多后来的稿费都没经过她妈的手(直接打□□里头了),可是许妈认定二女儿有稿费(否则哪来的钱给许宁买零食),于是平常要许宁去买瓶酱油买袋糖什么的,从来不给她钱。许多也是被上一世的习惯带挈的,竟然下意识地忽略这样对待还在上初中的女儿有多诡异。
这可不是在她家,不是她家请客。许多老实不客气地问舅舅要钱。舅舅愣了一下,掏了张一百块给许多,笑道,辛苦我们家多多了。
舅妈看到了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一把夺下粉红色的钞票,转而拿了张二十块给她。朝舅舅娇嗔:“李成你也真是的。大过年的,小店生意那么好,哪儿能准备那么多零钱找啊。”
许多讽刺地瞥了眼手上的二十块钱。两瓶可乐就十块钱了,剩下十块钱的卤鸡爪,到底够不够一小碗?关她屁事!菜不够也不是丢她的人。
等到菜都上了桌,外婆亲自上楼请了两回,李媛跟李强才姗姗来迟。许妈炒好最后一盘热菜,亲自端上桌时,看到那一小碗鸡爪,忍不住皱眉。拉着正帮忙拿空碗给众人方便挟菜吃的许多到一边,埋怨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才买这点儿鸡爪,像什么样子。你们嘴巴都逢上了,不吃啊!”
许多满脸委屈:“舅妈就给了我二十块钱啊!你又是要买饮料又是要买鸡爪,当然不够了。”
许妈额上青筋直跳:“钱不够你不会自己垫上啊。怎么一点儿大面场都不顾。这么大的人了,真是不懂事。”
许多忍不住冷笑:“垫上谁给我报销?又不是我家请客,什么大面场。”
许妈气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弟媳妇话里话外这桌菜是她准备的,吃的不好,人家还不是笑她,笑她兄弟,笑她爸妈。
许多已经没什么耐心了。这个矛盾早就存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矛盾也不会瞬间消弭。
这场母女间的争执,许婧跟许宁也看到了。饭桌上,三姐弟一致沉默。老家有小孩子不上桌的习俗,这一顿,小孩还是单独开了一桌。
第405章 浮出水面()
♂
晋江独一无二的防狼措施; 买文一半以上立即看,否则延后24小时 许宁没理由撒谎; 他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只能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没有两个人能够看到同一片树叶。
那时候她刚毕业进医院工作,科里有个主任想给她介绍男朋友。许妈当时笑着感谢主任费心; 跟许多一道回租屋时却道:“我可不想你这么早结婚; 我还指望你为家里多挣两年钱呢。”
许多一语不发。后来许多过了二十五岁一直被催婚,她就很想把这句话砸回到许妈脸上。那时候许妈的口气又变成了:“别指望我们能出多少嫁妆; 你还有弟弟呢。你自己攒钱,我不要你给钱。”
许多每次给钱; 许妈会推辞两句诸如“你也要花钱的啊”之类的话,然后都会收下。真不给成吗?许多换工作后手头拮据,一连好几次回家都没给许妈钱,许妈的脸色就难看了; 话里话外什么公务员; 穷鬼,随便在哪个厂里头上班都比你强多了。许多被逼得没办法; 只好省吃俭用攒下钱给她当过节费; 家里头才恢复和风细雨的气氛。
许爸曾经私底下跟她讲:不要给你妈钱了,她不缺钱花。
许多只好笑笑,她能怎么办。
她跟姐姐抱怨; 感觉跟花钱买母爱似的。
许婧也劝她忍耐; 忍不住叹气:“那还不如一直待在外地呢。你们都躲开了; 我好了,每次都要抱怨我给的生活费少。我已经尽力了啊!她每天都要去给许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吧,许宁从来没给过她一分钱生活费。她嘴巴里头还不是就儿子好,谁让咱们人穷志短呢。”
许多赶紧反过来安慰姐姐:“老妈还是不错的,她多疼宝宝啊,你带宝宝出去玩半天,她跟我在家说的全是宝宝的事。”
许婧翻了个白眼:“我当然知道,她对宝宝好,宝宝才会跟她亲。所以说,忍忍吧,能怎样呢。难不成还要撕破脸。”
是啊,能怎样。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间风光,谁不是把悲喜在尝。
许多在成人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恨死了自己年少时所谓的懂事。去他妈的懂事!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可她却一路自我压抑着扭曲着成长为了一个不会哭的孩子,即使再渴望那颗糖,也只能无所谓地笑笑,假装自己从不在意。
孩子与生俱来配备了看大人眼色揣度大人心思的能力。许多小学时上音乐课被要求买竖笛,她没跟妈妈要钱。因为她知道家里经济拮据,觉得妈妈不想花这十块钱。许妈知道后也没主动给她钱。她当时心里头还有些隐隐的小得意,认为自己实在是太聪明太懂事了,简直可以连点一百二十个赞。
与此同时,上一年级的许宁跟上五年级的许婧因为参加学校“六一”活动表演,分别在老师那里买了一套新衣服。衣服的价格是五十块。
许多没有。谁让她丑且挫,没有被老师选去参加文艺表演呢。
许妈非常不喜欢那位勒令学生买竖笛的音乐老师。曾经自豪满满地说:“还是我家许多有志气,说不买就不买,站在走廊上就站在走廊上就是了。”
许多的笑脸渐渐僵硬,她觉得自己已经笑不出来了。是她坚持不买竖笛?是她愿意众目睽睽之下被赶出教室站在走廊上接受来来往往的人的怪异的目光?
她该怪谁呢。她妈妈没有严令她不准要钱买竖笛啊!
“九·一八”事变中的张学良,坚决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有无□□的授意?张学良一直坦诚命令是自己下的,因为□□的确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可是“保持实力,避免冲突扩大,攘外必先安内”这些理念难道不是□□加筑给他的?所以当年风光一时无两的少帅也只能捏捏鼻子认下“民国第一败家子”的头衔,在漫长的幽禁生涯里怅悔自己的过错。
心理暗示这种东西,对于自以为是的许多实在太有效了。
在漫长的成长期,许多曾经反复思量自己的家庭生活。从怀疑父母偏心到论证成功再到寻找原因,最后逼着自己慢慢释怀。这段痛苦的心路历程里头,她也曾经想过当初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种种偏心只是因为物质的极度匮乏而已,多子女家庭,父母还从未放弃供他们读书成才,压力简直重于泰山。
可想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她不得不承认,在父母心中,她在三个孩子里头只能排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