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顿的童年也惨到了家。
后来,好心的亲戚把他母亲留下的34本书买下来给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就凭这34本书,小汉密尔顿把自己带进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和文学的世界,他的自学能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大家几乎第一眼就看得出来,汉密尔顿的脑门上刻着四个字:天纵英才。
14岁的汉密尔顿给一家进出口贸易行当学徒工,这家贸易行主要跟纽约和新英格兰做生意。当时,欧洲所有国家的货币在西印度群岛都能流通,汉密尔顿每天根据汇率,把二十几种货币的货价换算得分毫不差。后来,有三个月的时间,贸易行的主人去纽约办事,竟然把整个店的生意都交给这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打理。汉密尔顿一点也不慌,出货、进货、卸货、存货、收钱、付钱、记账、结账,井井有条,效率极高。就是在每天看似流水的作业中,未来的财政部长学到了商业、金融、贸易的第一课。
汉密尔顿一面打工,一面拼命读书,对数学、法学、哲学、文学都有浓厚的兴趣,还自学了拉丁文和希腊文。1772年,17岁的汉密尔顿因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描写飓风的文章,引起了社区领袖们的注意。他们觉得这小伙子太有才了,咱们可不能耽误了他的前程。于是,社区出钱,送他到新大陆深造。汉密尔顿告别了西印度群岛,他可没想到,这一去,他再也没回来。
汉密尔顿来到新泽西,准备申请上新泽西学院,就是后来的普林斯顿大学。当时,北美的孩子一般是16岁入学,20岁毕业。但汉密尔顿要入学时已经18岁了。他跑去跟新泽西学院的管理者说,如果我上你们学校,你们必须允许我提前毕业。我保证在两到三年内学完四年的课程。新泽西学院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个西印度群岛的穷小子,有什么资格提条件?他又去找纽约的国王学院,把同样的话重复了一遍。国王学院大概没见过这种牛人,竟然答应了。于是,汉密尔顿成了国王学院的学生。1776年,国王学院毁于战火。战后,汉密尔顿筹资重建校园,并亲自担任校董。国王学院改名“哥伦比亚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身。
也许是因为从小受尽歧视,汉密尔顿对荣誉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特别渴望建功立业。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真希望有一场战争。”他祈盼的战争很快就来了。“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后,汉密尔顿在报纸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支持革命,还和60多个国王学院的学生组成一个炮队,日夜操练。他被选为上尉军官。华盛顿进驻纽约后,汉密尔顿的炮队被编入民兵,参加了纽约保卫战。他上了战场不要命,炮打得又准又狠,很快就小有名气。
他第一次吸引华盛顿的目光是在哈莱姆高地上。当时,大陆军刚刚经历基普斯湾之败,军心涣散。华盛顿巡查时,只见高地上的战士东倒西歪,没人干活。只有汉密尔顿在指挥他的炮队认真地修建工事,积极备战。华盛顿很感动,下马跟他聊起来,还邀请他去自己的营帐喝茶。在谈话中,华盛顿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但会打仗,而且学识渊博,才智过人。
在此后的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之战中,汉密尔顿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他的顶头上司诺克斯将军想请他当帐前助理,但汉密尔顿不干。他喜欢当前线指挥官,觉得驰骋沙场方显男儿本色,跟在将军后面当助理太不过瘾,提升也慢。后来,格林将军也想请他当助理,他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不久,又有一位将军来请他当助理。这一次,他实在推不掉了,因为这位将军是华盛顿本人。原来,诺克斯和格林虽然没能请动他,但他们都在华盛顿面前竭力保举,别的将军也一个劲儿地夸他,听得华盛顿耳朵都起茧子了。华盛顿为了保证汉密尔顿不再拒绝,给他连升两级,从上尉提成中校,而且亲笔写了邀请信。这是非常少见的,因为华盛顿的信一般都由助理代笔,他签签名而已。
帐前助理的设置是华盛顿跟英军学的。当年,在“法国与印第安人的战争”中,22岁的华盛顿就是英军主将爱德华布莱德克的帐前助理。助理有点像秘书,做很多文字工作,但也执行军事任务,时不时地还会冲锋陷阵。华盛顿担任总司令后,案头的事太多,比如跟大陆会议、各州、各位将军的书信往来,各种命令、会议记录,以及各种行政职责等等,他脑袋都大了。他对大陆会议说,一定要选有才华、有理想的年轻人来给他当助理,不但替他写,还要替他想。整个战争期间,大约有35个人先后当过华盛顿的帐前助理,一般有5到6个助理同时为他工作。这些助理与华盛顿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同一个屋檐下睡觉,被称为他的“军事家庭”,是他最亲近的人。华盛顿选助理有三个条件:一是出身绅士阶层;二是受过高等教育;三是忠于革命,品德高尚。
1777年3月,22岁的汉密尔顿成为华盛顿的帐前助理,他是这个“家庭”中唯一来自社会底层的成员。凭着他那令人惊叹不已的管理天才,几个月后,这位最年轻的助理就变成了首席助理,相当于今天的“白宫幕僚长”。其他那些比他来得早又比他年龄大的助理没有不服气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汉密尔顿的智商非常人所及。此时的他还是“外国人”,不属于任何一个州,在新大陆无根无基,无产无业。在短短的5年里,他就从西印度群岛上的小商行走进了美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华盛顿对汉密尔顿言听计从,爱他爱到骨髓里。但是,两人都性格强硬。华盛顿天生虎威,汉密尔顿的外号叫“小狮子”,都不是善茬。华盛顿压力大的时候难免乱发脾气,汉密尔顿又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碰上这么个难伺候的老板,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住他也不客气,先发泄一通再说。他们俩在一起,吵架很正常,有时甚至会闹翻天。尽管如此,他们对彼此的信任和忠诚从来没有改变过。在岁月的怀抱中,他们的友谊也从一捧清泉变成一壶美酒。汉密尔顿给华盛顿当了四年助理,正是这四年的耳濡目染让他从军人成长为政治家。
在汉密尔顿加入华盛顿的“军事家庭”三个月后,另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出现了。他叫约翰劳伦斯,比汉密尔顿大几个月,也是22岁。他来自南卡罗来纳最富裕的种植园主家庭,是亨利劳伦斯的长子。他十几岁时去伦敦和日内瓦读书,接受了一整套贵族式教育,也接受了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启蒙思想。
当北美的反英浪潮愈演愈烈,他恨不得马上回去,可是,亨利劳伦斯坚决不同意。不知为什么,他的脑子里总是浮现出儿子阵亡的幻象,这让他寝食难安。他最怕儿子卷入战争。然而“莱克星顿的枪声”使约翰劳伦斯在欧洲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本想立刻回国,但一桩意外延迟了行程。在伦敦学法律的时候,约翰劳伦斯与父亲老朋友的女儿玛莎曼宁相恋,不小心让人家怀了孕。虽然他并没做好成家的准备,但他是个负责任的绅士。既然如此,咱就结婚吧。婚后不久,他告别妻子,登上开往北美的船,于1777年3月回到南卡罗来纳。
约翰劳伦斯一回来就闹着要去参加大陆军。父亲还是不同意,但也拿这个愣小子没办法。6月,约翰汉考克表示不再连任大陆会议主席一职,亨利劳伦斯当选为下一届主席,过几个月就要上任。这样一来,他更没法阻止儿子上战场了。别人的孩子都去流血,大陆会议主席的公子好意思躲在家里吗?
亨利劳伦斯只好给儿子写了封推荐信,叫他到华盛顿那儿去报到。华盛顿和亨利劳伦斯是好朋友,似乎明白一个父亲的舐犊之情,再加上他确实喜欢约翰劳伦斯的才华,就让他当了帐前助理。劳伦斯(以下如非特别注明,单指约翰劳伦斯)很不情愿,就像汉密尔顿一样,他一心想着领兵打仗,但华盛顿一句“我需要你”就把他留在身边。
劳伦斯聪明能干,工作起来尽心尽力,深得华盛顿的赏识。他肩负着很多秘密使命,成为华盛顿的左膀右臂。他曾代表大陆军出使欧洲,既促进美法联盟,又当华盛顿的代言人。在“康威阴谋”中,大陆会议的一些议员与大陆军军官联手,企图剥夺华盛顿的指挥权。劳伦斯竭力维护华盛顿的名誉,他与大陆会议主席的父子关系也为华盛顿赢得了最强大的政治同盟。他28岁时果然如父亲担心的那样,在一次战斗中阵亡,差点没把华盛顿心疼死。如果他不过早地离去,首任国务卿不一定是托马斯杰斐逊。
劳伦斯和汉密尔顿特别投缘,比亲哥俩还亲,他们的友谊为苦涩的战争带来一丝温情。不久,一个19岁的法国大男孩让华盛顿的“军事家庭”又多了一颗闪亮的明星,他以法国人特有的浪漫和热情融化了大陆军总司令那张“冷漠”的标签。只有在这个法国男孩面前,华盛顿才会摘下面具,释放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皆出自然。这个男孩就是拉法耶特侯爵。
拉法耶特生于1757年9月。他家是世袭的贵族,也是军人世家,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军官,而且都是在对英战争中阵亡的,他对英国的仇恨可见一斑。拉法耶特的伯父战死后,拉法耶特的父亲继承了世袭的侯爵封号。拉法耶特还不到两岁,父亲就阵亡了。他12岁时,母亲和外祖父几乎同时去世,他由外祖母养大成人。唯一幸运的是,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离世都给他留下一大笔财富,还有每年至少15万利弗尔(也就是后来的法郎)的固定收入,相当于每年大约150万美元的进项。这个12岁的孤儿,不但拥有侯爵的头衔,银行账户上的金币也堆成了山。
1774年,16岁的拉法耶特和14岁的玛丽艾迪莲结婚。艾迪莲出身法国最显贵的家族,与王室关系密切,他们的结婚证书是国王路易十六亲笔签署的。这桩婚姻把拉法耶特带进路易十六最亲密的小圈子。从此,他成了凡尔赛宫的常客,一天到晚在宫廷的宴会、舞会上转悠,年轻的国王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都很喜欢他。拉法耶特有点害羞,时不时地出点状况,逗得大家很开心。有一次,在舞会上,拉法耶特正跟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跳舞。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不着调的话,王后忽然停下来,舞也不跳了,哈哈大笑起来,周围的人都跟着笑,把拉法耶特搞了个大红脸。
金钱、地位、女人,世人想要的,拉法耶特都有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有,那就是荣誉,而荣誉只能从战场上获得。拉法耶特12岁就参加了国王的卫队,特别热衷于军事训练,也渴望着战争。1775年,他在一次宴会上听到北美的革命,立刻不淡定了,恨不得马上飞到大洋彼岸。说起拉法耶特参加革命的动机,最高尚的理由是为自由而战,最合理的理由是为家人报仇雪恨,最真心的理由是对个人名誉的追求。于公于私,他都非去不可。
独立战争爆发后,路易十六高兴死了,可算看到英国倒霉的那一天。法国表面上保持中立,暗地里通过“皮包公司”偷偷往北美运军火。独立战争中,大陆军的武器百分之九十来自法国。但此时的法国还不想跟英国公开叫板。
拉法耶特嚷嚷着去北美参战,路易十六不得不板起脸来说,不许去,否则把你关起来!拉法耶特才不管这一套呢,他跟美国派驻法国的非正式使节本杰明富兰克林和赛拉斯迪恩联系,得到了他们的许可,又自己掏钱买了条大船,雇了十几个人,准备从西班牙扬帆出海。路易十六下令让他立刻回巴黎,他回去后被训了一通。国王叫他乖乖在家待着,还派人看着他。拉法耶特换上女人的衣服偷偷溜出来,跑到自己的船上,于1777年4月20日驶往北美。路易十六让海军去追,也不知道是真追还是假追,反正没追上。出了海,拉法耶特在晕船、呕吐之余,开始学英语。虽然他以前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但毕竟年轻,脑子好使,在海上漂着的这两个月里竟然把日常英语口语练得差不多。
1777年6月,拉法耶特抵达南卡罗来纳,又辛苦跋涉了一个月才赶到费城。可是,当他兴冲冲地来到大陆会议时,大陆会议告诉他,我们不需要您这样的,您还是回去吧。原来,独立战争期间,正是欧洲难得的和平时期。和平对老百姓是好事,对职业军人来说却糟透了。不打仗,他们靠什么吃饭呢?于是,大批的欧洲职业军人涌向北美,争着帮美国打仗。这些人的经验相当可贵,但他们要的工资也很可观,大陆会议根本负担不起。最后,大陆会议都快疯了,一看到欧洲来的军人就挡驾。俺家总司令都不要工资,你们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