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末年 >

第229章

大明末年-第229章

小说: 大明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断消耗明军的体力,有逃跑的,就直接斩杀,这样不断的驱使老弱去送死,等官军疲惫了,他们的主力青壮和老营兵马就趁机出动,一举打垮疲惫的官军,然后获胜,可是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时候都要预先准备,

    如果遇到人少的流寇打人多的官军,那就从来没赢过,仓促遭遇也同样如此,流寇毕竟不如训练有素的官军,加上这样被突然袭击,官军的兵力甚至不比流寇的少,那事情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大溃散,已经再所难免了。

    “大元帅,快走,官军骑兵来啦。”

    有那忠心护主的义军头目,哪怕逃跑也不忘护着王自用往南跑,至于为什么不去和北边的另一支主力汇合,那是因为北面照样升起了烽烟,喊杀声甚至比东面更甚,这让处于惊弓之鸟状态的贼军,不敢往北跑,只能往南……(。)

第372章 左良玉的第二次作死之旅() 
荥阳北门之外,秦翼明亲自指挥白杆兵主力在前,张士仪在左,陆宗美在右,后路是杨正芯带领的两千多人,总兵力高达九千人上下,甚至比经过攻城消耗的贼军主力人马还要多。

    素来官军与贼军交战,弱于贼十倍人马,仍旧能轻易战而胜之,如此兵力几乎在1:1的情况下,又是突袭,那简直不要打的太轻松,秦翼明率领的骑兵和白杆兵更是百战精锐,在北边和建奴交过手的,

    平日打流贼,只怕追不上,还怕打不过?

    只看秦翼明亲自领军在前,一路冲杀,兵锋所指义无反顾,而贼寇则被突然降临的打击给搞崩溃了,甚至指挥后队的一个头目,连示警的话语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斩杀了头颅,算作了一道军功,

    “杀~!”

    席卷而过的官军骑兵,带来的是无尽的杀戮,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破贼寇啊,眼前这接近一万的贼人,如果全部被斩杀,那是多么大的功劳啊,所以在没人发出明确招降命令前,没有哪怕一个明军会停止自己手上的动作,

    在他们眼里,这些逃的到处都是的贼寇人头,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这世间,还有什么比银子更可爱的东西嘛?

    兵败如山倒,说的就眼下贼军的境地了,在遭受突然而猛烈的袭击之后,贼军主力已经站不住脚了,他们甚至连百人规模的反击都没有,就这样随着败退的人流,向其他地方溃退了。

    “援军终于到了,诸军与我冲杀出去。”

    傅传珠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守住了荥阳,等来了援军。可是让他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在贼军围城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城门被撞开,他们特意搬来了石块砖头把城门给堵了,这就是准备死守的架势。

    可是现在,防备贼军的东西却变成了阻碍自家兵马出城追杀的障碍。他们也就只能干巴巴的站在城墙上,两眼欲穿的看着下头一道道军功与自己擦肩而过,那都是钱啊!

    “算了,援军到了,咱们能保住性命和富贵就成了,再说将军一力抗住贼军长达四日的猛攻,便是大功一件,升官进爵不在话下,何必拘泥此等外功尔。”

    陈应龙一改先前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笑呵呵的说着,这局势瞬息万变,他们作官的,当然不能只执着于眼前的蝇头小利,现在荥阳保卫战大获全胜,他们最起码杀敌在4000以上,这份功劳,谁也抢不走。

    陈知县,哦不。这战过后,指导地方守备有功,护卫一方军民安危的知县,起码要变成知府咯。

    “这都是命啊。”

    深知贼寇首级重要性的傅传珠只能苦笑着,看着城下四处追砍的明军,他也是无奈了。但是光羡慕没用啊,来的明军最起码也在万人规模上下,贼寇压根不可能坚持到他出城的那一刻。

    “快跑,快跑!不要理会后军了,吩咐西城的大军。立即撤退,不要和我汇合了。”

    甚至都坚持不到一刻钟,王自用就自己先崩溃了,实际上,如果他的老营兵马能顺利得到指挥的话,未必不能一战,但是他们的精气神都被打掉了,而且首领也跑了,所以没人愿意在原地等死,都一股脑儿跟着往南跑。

    北面和东面的两股流贼大军,都彻底完了,在两万多精锐明军的突然袭击下,他们不可能站住脚,除非王自用当机立断,命令老营兵马挡住,然后让西南两路大军上来增援,可惜的是,他跑了。

    “贼寇主力往南面去了,点燃烽烟,告诫各军,死命追杀,我只要贼首的脑袋!”

    卢象升人送外号卢疯子,他此刻的做派,压根就不像一个朝廷的巡抚,反而像个勇猛的将军,胯下一匹骏马,双手持着标志性的长刀,奋力奔跑追杀着,但正是因为身为主帅的他,在前边亲自搏命,所以麾下的将士,才越战越勇,几乎到了盲目追随的地步。

    以贵军为例,三千五百人马,在当初平定西南叛乱时,几乎是一触即溃的角色,但是北上援豫之后,在卢象升亲自统辖下,也是能够主动野战,并能战而胜之的了。

    “杀~!”

    整个战场,已经没有什么建制可言了,到处是在追杀敌人的明军,到处是奔走而过的骑军,追砍流寇,已经大局已定了,但是西南两路还有三万人马的流寇另一支主力,才是明军下一个重要的目标,现在从北边追杀过来的秦翼明,也得到了命令,

    然后带着他的兵马,和清水营副将王继勋率一两千人,快速南下追击,而在他们身后的是卢象升亲自统帅的三千天雄军,要打,就要一举打垮贼军的主力,不给他们留一点点活路。

    ……

    “报,总兵大人,河南巡抚,山西巡抚一道将令如下,命总兵迅速从密县北上,堵截流寇败兵,如若放走一人,必叫革职查办。”

    身在密县的左良玉,听这手下人送来的军令,顿时举棋不定,口中喃喃道,

    “不应该啊,卢抚台上月还在归德剿贼,麾下自顾不暇,哪有如此之多的兵力,竟然一举打垮了流贼的主力,这得多少人马啊?”

    不知道秦翼明已经率一万多京营南下参战的他,现在心底是没有一点底气的,如果朝廷打败了西边流寇的主力,那他怎么办?现在驻扎密县,堵截贼军,要是把贼军都消灭光了,岂不是说,秋后算账的时候就到了?

    “总兵大人,那您的意思是?”

    左良玉能够拥兵自重,当然离不开麾下将官的支持,现在眼见朝廷在荥阳大获全胜,而且送来的军令一道比一道措辞严厉,他们也开始害怕了,所以各个都希望左良玉能够拿出个解决的办法来。

    “我意出兵立刻北上,若能斩杀王自用,引以为自保,诸位以为如何?”

    左良玉沉思了片刻,就说出了自己心底的想法,可是这番话,却引来了同为昌平镇副总兵汤九州的不满,盖因为这其中有一事,让此人不得归顺朝廷,甚至左良玉在此时拥兵自重,很大程度是都是受了他的影响。

    无他,汤九州身为副总兵,去年曾率军救援山西,结果被秦军李瑁所部偷袭,本人大败而逃的路上,被贼军给俘虏了,又幸亏秦军又和贼军交战,他才勉强逃了出来,收归了旧部,但是恰巧,这事被左良玉给知晓了,

    要是这事上报朝廷,汤九州非得被下狱问斩,可同样是这样,他不得不委身投靠左良玉,希望他不要将此事说出来,后来的事,当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两位副总兵合兵一处,守望相助,当然大大的助涨了左良玉心底暗藏的心思,无论是当年对朝廷问罪的恨意,还是现在全国的局势,都让左良玉起了异心,那就是拥兵自重,待价而沽,无论是投哪一方,手头都必须有兵力自保。

    这也是昌平镇兵马一直在河南府不动的原因之一。

    “总兵欲要北上,但敢问一句总兵,常言道,穷寇莫追,王自用身为义军大元帅,兵力最是雄厚,即便在荥阳战败,但是主力未曾损耗,其麾下仍旧有凶残老营兵马数千之中,总兵以密县之兵当面阻拦,必然要损兵折将,届时朝廷趁机问罪,为之奈何?”

    这番话,算是彻底把左良玉给搞懵了,而且参将赵柱趁机进言,

    “总兵大人,卢巡抚欺人太甚,这般多的贼寇,放过一人便要问罪,我等岂非三头六臂,安能做到水泄不通的围堵?这不是逼大人去死吗?我等昌平镇三四千弟兄,皆是不服。”

    能服气么,跟着左良玉肆虐河南府地方,吃香的喝辣的,不要拼杀,只管向朝廷伸手要银子,没有功劳就在地方屠杀军民冒功,这种日子简直不要过的太舒服了,现在让他们去和贼寇主力做亡命斗争,谁愿意去啊!

    “那我们该如何办?”

    见麾下的军将都一一开口表示反对,左良玉也迟疑了,毕竟他的恶迹斑斑别人都是知道的,要是失去了军队,难保就被彻底抛弃了,所以军队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绝对不能轻易的消耗掉。

    “抚台不是命令我们出密县堵截贼寇吗?我们原本是驻扎在河南府的,现在流寇往南跑,就是要脱离抚台的主力,但是他们脱离了险境,是往东去,还是往西去河南府,都无人知道,咱们既然为河南府驻军,就该为本地效劳,咱们只管往西边布下阵型,挡住流寇去路就行了。”

    汤九州也跟着献了一策,反正在他的心里,贼寇没那么蠢,他们在西边列阵,难道流寇没带眼睛,还能直愣愣的撞过来不成?

    “甚好,便依次照行。”

    左良玉闻言,遂不再犹豫,反正只要流寇在,朝廷就腾不出手来对付他,如果要强行的解除自己的军权,那就该问一下麾下的将官答应不答应了!

    于是,左良玉等华丽丽的开始了自己第二次的作死之旅,而不自知……(。)

第373章 王自用之死() 
“为何不见左总兵率军来援?”

    正引兵侧敌南下到了密县以北偏东十里之处,马祥麟却疑惑了,完全看不到密县昌平镇的兵马来援啊?

    “夫君,左良玉最是油滑,怕不是带兵自保,不肯来战吧?”

    张凤仪女中豪杰也,石柱土司出身,善使刀,拼杀不差男子分毫,如今官居石柱营参将,麾下还有几十女兵作为亲卫,端的是英姿飒爽,只是现在,他们麾下三千兵,而相距不过三四里地的贼寇,却有一两万人,而且其中还有贼寇老营三千,他们就有些纳闷了。

    按照事先的约定和军令的颁布,他们理应在此和昌平镇兵马汇合,然后集七千兵马,分两路夹击逃窜中的贼军,这样才能确保大军战而胜之,但是单独的三千人马,如果在采用当面阻敌的法子,怕是要吃败仗了,

    “报,将军,方圆十五里内,未有发现左总兵麾下兵马。”

    有前出大军十几里探索的斥候以暗号传回消息,都没有发现昌平镇兵马的踪迹,这就让马祥麟纳闷了,这几千人马,难道还能失踪了不成?

    可是任他怎么想,也想不出,现在左良玉率昌平镇并密县守军,让开了大道,在他西面二十多里的地方故布疑阵,任由贼军主力南逃而不顾。

    “算了,不管那么多了,吩咐下去,各军准备截杀。”

    马祥麟心中似乎有些不详的预感,但是军令如山,他不得不从,就准备带人上了。

    “副将,军中无小事,昌平镇数千援兵未到。单凭石柱营兵马,不可克尽全功,若强行阻挡在前,恐怕有全军葬送的危险,为什么不带人攻打流贼的侧翼,多多杀敌。然后等卢巡抚带着大军上来呢?”

    张凤仪不仅仅是担心军令能不能完成,还担忧自己手头这点兵马,如果投入进去,说不好变成了流贼死命突围,反而把他们给打垮了。

    “这,那好吧,你我各分一军,留三百军兵压阵,从侧翼截杀贼军主力!”

    马祥麟不蠢。军令给他的是和左良玉合兵一处,一起截杀贼寇,现在左良玉带着人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再让他一个人上去堵截,这已经不可能了,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在贼军身侧进行追杀,等抚台带大军上来之后。再派精骑追杀更好。

    “杀~!”

    ……

    “呼~总算给逃出来了,”

    “大元帅。东面有片被砍伐的林地,暂且歇歇脚吧。”

    即便到了现在,王自用仍旧还握着大军的指挥权,因为他身边三千老营大部分都被带出来了,在这些精锐的护卫下,没人敢冲王自用产生什么不满。毕竟胜败是兵家常事,流寇嘛,一年不打几个败仗,那还是他们么。

    “那就暂且在这歇歇脚吧,”

    王自用跑的是又累又饿。一上午,光顾着逃跑了,连水都没喝过一口,现在见总算安全了一些,就有心休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