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装明末 >

第109章

武装明末-第109章

小说: 武装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直属野战炮营预计将装备,十八门千斤重的大将军炮,下辖三个炮兵哨,每个炮兵哨六门大将军炮,每个哨下辖三个炮兵队,每个炮兵队两门大将军炮。大将军炮每门炮至少需要炮手八人,搬运弹药的五人,自带辎重哨,警卫哨,共计六百余人。

    直属警卫营:包括四个标准野战步兵哨,一个火头什,一个炮兵队(三门虎蹲炮)总计兵力六百五十人左右。

    直属骑兵营:装备火枪的骑兵营,总兵力五百人左右,下辖五个骑兵哨,每个骑兵哨一百人。

    直属辎重营:下辖三个辎重哨,以及其他兵种,共计三百五十人。

    如果四支直属部队都组建完成之后,那么单单方云直属部队的兵力就会达到两千多人,兵力基本能够与另外两个团持平,火力方面更是远远超过了两支团级部队,破虏军的总兵力也接近五千人。

    不过直属部队听起来让人心动,但是想要组建完成,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时期。

    新兵和战马的问题都还好解决,大明到处都是吃不饭的流民和佃农,只要方云舍得花钱,然后在大肆宣传一番,兵源肯定是不用愁,甚至方云还要可以到东江镇去招募一批辽兵。

    骑兵的问题也还好解决,旅顺一战,他们可是缴获了不少战马,虽然其中大部分战马不是被火枪打死了,就是被炮给炸死了,但是完好无损的战马还是有五百多匹,而且还都是上好的战马。

    虽然距离方云设想的一人三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组建一支五百人的骑兵营问题也不大,在这段时间里,方云还能继续够买战马。

    而骑兵的兵源也开始直接从东江镇和被方云收纳的辽东流民里面直接征召,辽民大多能骑善射,可大大减少骑兵成军的时间。

    不过枪和炮的问题就难办了,威海卫的库存的大将军炮总共也只有四门,还不够装备一个炮兵哨,而且这四门大将军炮还只有五百斤重,射程和口径都无法和千斤重的大将军炮相比,炮弹也只有三斤重,而千斤重大将军炮炮弹的重量可达七斤,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这也就意味着炮兵营的十八门大将军炮全部要兵工厂自己造,而且在造炮之前,他们首先还得攻破造炮的技术难关,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炮营的装备都将停留在纸面上。

    另外火枪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兵工厂每个月能生产黑龙一式步枪一千六百支,虎蹲炮八门,而破虏军至少需要两千百支火枪,水师那边也需要五百支,如果再加上城防营和守备营,那又是两千三百多支火枪。

    按照兵工厂的生产速度,一个半月就能给满足破虏军对黑龙火枪的需求,三个月多一点可以让方云麾下所有的军队都装备上黑龙火枪。

    但是之前方云已经从黄龙和东江军诸位将军那里接过了四千支火枪的订单,这可是兵工厂两月半的产量。

    当然方云是不可能为了这笔订单就让自己几千大军干等两个半月的,哪怕这笔订单能够让他盈利数万两银子。

    目前的方云的计划是先完成破虏军两支野战步兵团的换装,如果时间来得及,直属部队可以晚一点在换装,先把黄龙那边火枪的订单搞定了。虽然他口口声声不在意,但是好歹也是几万两银子,真要就这样飞走为了,不心痛那是不可能地。

    不过如果在这期间,孔友德的叛军打到登州来了,那方云就顾不上黄龙了,先装备自己的部队再说,

    反正黄龙的军队在海的另外一边,孔友德叛军就算是插翅也飞不到旅顺去。至于后金鞑子,他们的大汗正率大军围困大凌河呢,哪里还能顾得上去对付黄龙。

第199章 意外的驱逐() 
征兵司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受小冰河的气候的影响,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导致粮食的产量骤减,尤其是北方,本来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就很低,天灾一来,大片的土地颗粒无收,别说普通的农民和佃户了,连一些资产较小的小地主都破产了。

    南方的虽然粮食产量也在下降,但是南方的气候本身就比北方更加适合粮食的生长,亩产可以达到三石,即便是受天气的影响,亩产两石还是问题不大。

    如果朝廷办事得力的话,完全可以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来赈灾,虽然这样不能彻底根除北方农民的粮食危机,但是至少能够让农民看到希望。

    可惜的是,崇祯的朝廷不但没有能力赈灾,还把每年七八百万两的辽饷摊到了农民身上,而南方的土地基本上被地主豪绅以及士子商人所兼并,农民沦为他们的佃户以及家奴。

    南方士子当官的占了朝廷官员的六成以上,大名鼎鼎的东林党更是南方官员派系的代表,朝廷要往他们那边征税,他们当然不同意了,所以的众多南方出身官员极力促成朝廷向北方的农民加税,于是多大数百万两的辽饷大多数分摊到为了北方数千万农民的身上,本就举步维艰的北方农民又被朝廷来了一个雪上加霜。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农民起义越剿越多的原因,除非崇祯皇帝将北方这数千万农民全部杀光了,否则活不下去的农民还会源源不断地加入到起义的队伍。

    山东可是正宗的北方省份,同样是有大批的农民处于生死线上,所以当征兵司开出每月二两银子的军饷,并且包吃包住的待遇之后,影从者众多,短短十天的功夫,征兵处就招收了两千新兵,而且都是年龄在三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上的。

    方云以前成立护卫队的时候,虽然是连十六岁的都要,但是那个时候是没有办法,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少,如今征兵司可是面向登莱府四五县征兵,这些地方的人口加起来可是超过百万,适合的兵源的壮丁也有二三十万人,可以供方云选择的机会当然多了。

    所以方云才将年龄提到了二十岁以上,当然征兵的主要对象还是针对农民子弟,农民虽然不识字,但同样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训练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在明朝基本都已经成家了,一但有人当了逃兵,他的家人就会遭受惩罚,同样如果士兵立了大功,也能光宗耀祖,将士兵和他们的家人联系起来,这样便于方云掌控。

    另外不识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军中本来就有扫盲班,只是现在部队规模大了,方云也不再强制士兵自己去读书认字了,学不学全由士兵自己决定。

    当然如果不认字的话,最多只能干到什长的位置,方云暂时还没有搞士官制度的想法,军队里面除了军官就是士兵,所以如果士兵想要升官,认字是最低的要求,这也是变相逼着士兵去学习了,毕竟不想当军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所以前几批新兵大部分多多少少都认了一段时间的字,虽然他们来当兵的理由是五花八门的,不过既然已经到了军队,就没有谁不想往上爬。

    而且也只有在新兵阶段,他们才有时间去读书认字,等下放到了部队,就没有哪个时间也没有学习的条件了,那时学不学习才真正是全看士兵自己的自觉程度了。

    本来按照征兵司的征兵速度,大概还需要十天的功夫,就能完成这次征兵的任务了。

    可是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在征兵司工作队工作的第十一个日头里,突然遭到了各县的驱赶。

    尤其是派往文登县的那个工作队,还遭到了数十个县兵的围殴,征兵工作组只有不到十人,其中有战斗力的只有破虏军的几个军官,寡不敌众之下,每个征兵司人回来的时候都是一副鼻青脸肿的模样,破虏军几个军官更惨,因为他们是反抗的主力,所以基本上都被打的骨折了。

    几个工作队无奈之下,不得不狼狈的撤回了卫城,他们征兵工作也暂时中止了。

    自己的属下被打,王永民和方大山、罗东当然是坐不住了,在第一时间就来指挥衙署找方云了,除了王永民脸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外,方大山和罗东两人都是一脸铁青。

    “指挥长,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连我们的人都敢驱逐,简直是吃了豹子胆了,只要指挥长同意,我立刻带一营人马挨个问候一下这些狗屁知县,还有那些敢动手的人,我要把他们的手全给剁了。”罗东怒气冲冲地说道。

    鞑子兵都不是他们破虏军的对手,这次却被地方上那些战五渣的县兵给驱逐了,更过分的是,还有几个军官骨头都被打折了,这是赤果果的欺负他们破虏军无人啊,这口气他要是能忍下去,那就不叫罗东了。

    “指挥长,罗团长说的没错,我们绝不轻易的放过这些知县。

    尤其是那个张崇德,他肯定是故意让人殴打我们的人。这个老东西,一直都和我们过不去。

    以前还在方家庄的时候,就是他暗中帮助方安梁那个忘恩负义的东西,方安梁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现在指挥长当上卫指挥佥事,张崇德知道他已经奈何不了指挥长了,就那我们破虏军得战士和征兵处的人撒气。”方大山眼中寒芒闪烁,沉声道。

    身为破虏军的团长,方大山肯定是要维护破虏军的荣誉的,要是连县兵都敢对他们动手,而且动手之后还能安然无恙,那破虏军以后在登莱这块地面上还怎么立足。

    而且方大山这么说也是有底气的,现在的破虏军在登莱地界上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了,如果这次扩编顺利完成的话,那么就算把登莱两府所有的军队加起来都不会是破虏军的对手。

    所以对几个不识趣的知县,尤其是张崇德,这个老东西以前就一直打方家的主意,方大山早就想找他算账了,只是这段时间一直很忙,而且方云也没有表露出要对付张崇德的意思,所以方大山才一直没动作,

    只是令方大山没想到的是,自己没有去找张崇德的麻烦,他不在家烧高香,反而主动来触破虏军的霉头,这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这次就算没有方云的命令,方大山也打算从张崇德身上扒一层皮下来。

    说实话方大山对这一天还是很期待的,因为他也很想看看,张崇德这头在文登县收刮了几十年猪,现在到底有多肥了。

    而张崇德对方云的印象还停留在原地,不,应该是留在几个月前,以为方云还是那个任由他欺负却无力还手的少年,哪怕方云已经成为了卫指挥佥事,可张崇德自恃自己是文官,不把方云放在眼里。

    哪怕他品级不如方云,但是就因为是文官,张崇德在朝廷中的地位却比方云高,而且他是举人出身,原来的老师,同学也大多数都在朝为官,不像方云孤家寡人一个。

    虽然张崇德现在不敢在图谋方云的家财。但是给方云使绊子,乃至于打方云的脸,依旧是还毫无压力。

    征兵司被驱逐,方云当然也很生气,不过他没有当场回复方大山和罗东,而是向王永民问道:“你怎么看各县驱逐我们征兵司的人这件事,之前十天不是一点事情都没有发生吗?”

    征兵司在各县招收新兵,对当地的知县来说,不但没有坏处,反而还有不少好处,毕竟被征兵司招走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的主。这些人如果继续留在当地,用不了几个就该成为流民了。

    当然要申明的一点是,这不是方云只招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的农民,而是只有这种条件的农民才会来应征,这个时候普通老百姓对军队的主流思想还停留在: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所以但凡能够活下去的,哪怕活的再辛苦,也没有农民自愿送自己的儿子,丈夫或者父亲去当兵,当然被拉壮丁的除外。

第200章 都是商税惹的祸() 
虽然破虏军的待遇比一般的明军要更好一些,但是总归还是要到战场上去打仗的,打仗就会死人,而且死的最多最快就是他们这些当小兵的。

    明朝可不是后世社会,历代王朝也都都老百姓实行愚民政策,所以老百姓的思想觉悟都不是很高,当兵也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而已,政府也不会给战死的士兵什么优厚的待遇,最多也就是挖一个坑把战死的士兵埋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在家里能活下去,当然没有人愿意去当兵了。

    可以说方云在各县征兵,就是在帮各县政府消除隐患,结果各县的知县不但不感激自己,反而把征兵工作队的人都驱赶出境了,如果这些人的脑子没有坏,那肯定是有其他的原因。

    不过很显然,能当上知县的人怎么可能是脑袋有问题的人,他们的脑袋比任何普通老百姓都要灵光,而且就算有一两个不灵光的,总不可能的几个县的知县脑袋同时出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