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村里村外 >

第126章

穿越之村里村外-第126章

小说: 穿越之村里村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芸诺心下困惑,站在门口,还能见着小木在竹架子前找虫子,菜地的菜长了虫子是裴征挨个挨个捡干净的,虫子绿绿的软软的,沈芸诺害怕那玩意得很,她见着小木弯腰一片叶子一片叶子翻找着,身子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小木见韩梅回屋,直起身子,朝沈芸诺笑了笑,“三婶进屋坐吧。”院子里还晒着稻谷,沈芸诺没有进去,忍着心里发毛,笑道,“不用,天色不早了,和你娘说几句话我也回去了。”

    韩梅从屋里出来,沈芸诺才看清她手里提了个篮子,里边有鸡蛋,鸡蛋下边是大米,她顿时明了韩梅的用意,是想贿赂她呢,冷笑了声,“大嫂怕是想多了,知县大人器重我哥给了个名额,信任不是其他能衡量的,大嫂留着给小木他们补身子吃吧,大哥回来记得说声。”

    韩梅身形一僵,其实她还准备了十文钱,不算多,也是她能拿出来的了,没想着沈芸诺不解,强颜欢笑的将篮子放了回去,“也是我想多了,这事儿真谢谢你哥了。”

    看出她脸上是真心感激,沈芸诺心里好受不少,若非裴征开口,否则沈聪不会答应的,她了解沈聪的性子,她刚听着心里也不高兴,然而此时见小木乖巧懂事的站在一边,她想算了,家里不缺这点银子,看在孩子的份上,她是这么和自己说的。

    裴勇去镇上县衙干活的事儿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一时之间,沈芸诺家热闹起来,不过她并未理会,几日后,上门的人渐渐少了,倒是把韩梅和沈芸诺之前的事儿又翻了出来,沈芸诺忙自己的事儿,不知晓她在村子里名声好了不少,就是沈聪,也成了爽快以德报怨之人。

    山里橘子和葡萄熟了,沈芸诺和裴征背着背篓去山里,去年有人跟着摘橘子,今年来这边山里的人少,便宜了裴征和沈芸诺,两人摘了四背篓橘子,邱艳得肚子显怀了,仍然没有孕吐的迹象,过完前三个月,她能做的事情也多了,沈芸诺和裴征去山里摘橘子,她便和大丫小洛在家里剥,将橘子皮依着沈芸诺的法子弄好了泡在坛子里,如此一来,家里的几个大坛子都装满了。

    橘子和橘子皮都能卖钱,算着今年的进项,沈芸诺没有理由不高兴,邱艳怀着身子。

    忙活了好几日,才把山里的菌子全摘了,镇上的事儿也忙完了,沈聪休沐,听村里人议论他,回来和沈芸诺说,“以后你大嫂真要存了其他心思,有着你帮她这一回,她就不敢害你,阿征想的这个法子确实是个法子,不过白白便宜他们得了二百文钱。”

    沈芸诺将名声看得轻,有段时间她注重名声,后来恢复记忆才了解,人都活不下去了还想着那些虚无缥缈的,无非是累赘罢了,如果名声和好好活着中选一个,她义无反顾的选择后者,她知晓,沈聪也是这般想的。

    名声于一直活在黑暗中的人来说,无非是对牛弹琴。

    秋意渐浓,种了小麦,今年的活儿就忙得差不多了,裴征每日把鸭子放去稻田,家家户户收了稻谷,也不怕损害谁家的秧苗,早上放出去,傍晚鸭子自己能找回来,不费心。

    空下来了,沈芸诺想起山里的银耳,这些日子,树上的银耳明显比之前少了,往后会越来越少,晚饭,沈芸诺琢磨道,“明日你们把山里那几株长银耳的树挖回来吧,我们种在自己院子里,如此,明年传出去了,别人也不敢跑到我们家里来抢。”

    沈聪点头说好,裴征也觉得不错,山里的树是大家的,砍了旁人也不敢说什么。

    山里温度低,移栽下来养活了,说不准还能长几日的木耳,沈芸诺去后院用水把牛粪泡起来,又将灶房里的草屑全撒向院子,“明日你们上山的时候我和你们一道,把周围的土夜挖些回来。”

    “你在家里把剩下的橘子做出来就是了,我和三哥回来顺便就挖回来了。”沈聪去找刀疤说事情了,裴征站在沈芸诺身侧,抬起她的手,这些日子家里活多,沈芸诺人瘦了一圈,掌心长了茧子,他低下头,目光有些沉重,“阿诺,明日开始你就在家里,其他的事情我来吧。”

    今年卖菌子和银耳挣了不少银子了,一两个月,沈芸诺没数过盒子里的银子了,黑沉的眸子瞬间亮了起来,“阿诺,我们回屋算算挣了多少银子吧,你不用这般累的。”

    沈芸诺心里没多大的感觉,她只是想多攒些钱,今年日子忙碌,种活了树,明年日子就容易了,抓起裴征的手,笑了笑,“我不累,真累了我会说。”

    其实,家里山里的活多是裴征一个人做的,不过她一直挨着他,好像她分担了不少,实则不然,嫁给一个呵护自己的人何其有幸,她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待把山里长银耳的树全部栽到院子里,沈芸诺就不出门了,早晚观察着银耳,树上还有刚刚长出来的银耳,她细细观察着,裴征在旁边,听她说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半分怨言。

    几日后,沈芸诺不可置信的拉着裴征衣袖,指着树上明显长开的银耳,“你瞧瞧,是不是活了?”

    裴征一眼就见着了,还是被沈芸诺脸上的笑迷得移不开眼,“活过来了,你好好歇息几日吧。”

    沈芸诺又去看其他几株,种在最里边的,树上的银耳渐渐发干,她脸上的喜悦尽数散去,往周围倒了些牛粪,心想怕是活不过来了,裴征没想那么多,六株活了五株,已经不错了。

90|06…05…31() 
活了的几株树新长了银耳,沈芸诺和裴征欢喜不已,细细观察着,那一株是真的死了,她心有遗憾,因着山下热,银耳又持续卖了几天,深秋了,她和裴征将树上的银耳全摘了下来,她心里松了口气,只因着,这几日去来这边山里的人明显多了,见沈芸诺家又围了圈院子,心下好奇,不过沈聪在家,大家纵然好奇也不敢进院子明张目胆的问。

    山里的菌子没了,沈聪和裴征不摘菌子了,而去山里砍柴,顺便趁着入冬,打些猎物回来吃,怀孕三个月后,邱艳就吃得多了,算着日子,邱艳年后要生产,沈聪每日从镇上回来都会买些东西,万一那时候还封山,去镇上不方便,银耳,砍柴也是存了心思多存些。

    裴征拿着打猎的工具,和沈聪刚入山,就见村子里的人在山里到处找着什么,两人不是多话的性子,自顾往山里走,柱子娘和春花见着裴征,眼神瞬间亮了起来,裴征去镇上卖菌子大家略有耳闻,可听裴年娘刘氏说,裴征和沈聪在山里还挖了种名银耳的卖,价格贵,酒楼花钱买都买不着,裴年在镇上做工挣了钱大家都清楚,不会怀疑刘氏的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柱子年后和春花才约着来山里了。

    此时见裴征,柱子娘眼珠子转了转,快速的凑到裴征跟前,讨好的问道,“裴三啊,听说你们在山里捡着宝了?咱都一个村的,你可不能偷偷挣了钱不帮衬我们,说说在山里到底找着什么了?”

    沈聪他们去镇上捂得严实,村子里的人都以为只是菌子,听刘氏的意思,铁定不只是这些,柱子娘也是急了,分家后她没有一天是舒坦的,这次若是挣了钱,不怕自己儿媳妇给自己脸色看,想着她才不顾山里有野猪和春花一起来了。

    裴征面色冷峻,目光冷冷扫过柱子娘期待的脸颊,声音不冷不热道,“婶子在兴水村住了也几十年了,山里有什么,不是再清楚不过?何须问我?”心里猜测,必然是银耳的事情传出去了,亏得他们反应快,山里长银耳的树全被挖走了,天色冷了,这种气候是没有银耳的。

    柱子娘丝毫不觉得裴征语气带着疏离,热络的笑了笑,厚脸皮道,“裴三何须瞒着,你大伯母都说了,你们卖银耳,挣了不少银子呢,我和春花来山里好一会儿了也没见着,你和婶子说说长什么样子可好?”

    裴征眸色一沉,之前酒楼想买些银耳,奈何和人家说好了,没有多余的卖去酒楼,沈聪拒绝了,没想到消息是从酒楼露出来的,裴征边往山里走边道,“山里若是有的话,婶子一眼就认出来了,白色的木耳,婶子慢慢找。”

    话完,大步追上沈聪的步伐去了山里,柱子娘是个多话的,不到半天,村子里的人都知晓银耳长什么样子,傍晚,沈聪和裴征下山的时候还见着树丛中有人影晃动,天黑得早了,大家不知疲倦,流言蜚语估计传得厉害。

    三人成虎,哪怕一文钱的事儿经过三个人的嘴可能就是三百文,裴征见怪不怪,背篓里装着猎物,山下的院子升起了袅袅炊烟,裴征侧目和旁边的沈聪道,“阿诺昨日说天再冷些,咱去镇上多买些肉回来做腊肠,知县大人那边要的多,阿诺的意思忙不过来就去村子里请几个人,每日给点工钱就是了,三哥觉得如何?”

    早知道要做腊肠,沈聪摘了许多茱萸回家堆着,又收集了花椒,八角,茴香,料越多味儿越好,裴征觉着自己也要多留些起来,明年入夏了也能吃。

    知县大人之前就问过他了,沈聪当然欢喜,“请人是好事儿,不过别去村子了,让阿诺把调料准备好,让刀疤他们帮忙就是了。”他们做事虽比不上妇人心细,可也不是碎嘴的,阿诺把调料准备好,教他们如何做就成。

    进了屋,听堂屋传来笑声,裴征和沈聪将打回来的猎物背到后院处理了,邱艳在灶房生火,听着两人得动静,提醒他们把门关上,深秋了,风大,关上门家里暖和些,“大丫爹,把门关上。”

    沈聪走了几步,回眸,随手关上的大门被风吹开了,裴征也停了下来,转身走了回去,“三哥去后院,我去就成了。”这些日子,家里没有多大的事儿,他和沈芸诺数了数家里的银子,于宅那边买橘子皮和橘子,沈芸诺留了一坛子橘子和少许橘子皮自己吃,剩下的全部卖的,加上卖木耳和菌子,共挣了差不多二十两,出去平日的开销,加之之前攒下来的也有三十多两了,放在以前,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三十多两,之后小洛去镇上念书的银子也有了。

    落了门闩,裴征和沈聪将猎物处理干净,挂在竹竿上晒着,回到屋里,沈芸诺早做好饭等着了,见他们收拾好了,沈芸诺才和邱艳去灶房端饭菜,裴征叫邱艳坐下,自己上前帮沈芸诺,顺口说起村子里的人去山里找银耳的事儿。

    “事情本就瞒不住的,咱也没法子,好在都弄回院子了,明年也不怕,对了,后天我和你去镇上赶集吧,着手准备灌腊肠的事情了。”灌腊肠光是有肉还不成,猪肠子也必须要,加之,沈芸诺想给小洛做两身入冬后的衣衫,还有裴征,整日在山里走,鞋子废得厉害,也要做两双鞋子了。

    裴征把锅里的菜端出来,不去酒楼卖菌子了,家里的还有许多干菌子,炒肉味道也好,端起蒸笼里的菜盘子,裴征点了点头,“成。”之前忙树得事儿,沈芸诺许久没有去过镇上了,去看看也好,“小洛的墨水差不多了快用完了,我们用不用多买些备着?”

    “不着急,他年纪小,几个月才学会正经握笔,写字估计要等明后年,墨买回来搁着占地。”夫子更多的是教小洛认字背诗,手小,握笔不稳,写出来的笔画都是歪的,夫子明白教他写字是强人所难,最近没教他写字了。

    饭桌上,大丫和小洛自己握着筷子夹菜,沈芸诺想起一件事儿来,前日数过家里存的银子,三十八两四百多文,在镇上买一处小宅子差不多了,然而稍微大的还差得远,沈芸诺问沈聪,“哥,我寻思着在镇上买处宅子,之后小洛去镇上念书不用来回跑,书院那边的宅子如何?”

    她琢磨的和沈聪他们合伙买,这么多年,和沈聪邱艳早就和自家人差不多了,合买处宅子,之后有钱了再把旁边的买下来一人一处,沈聪在县衙当值,一直住在村子里不是法子。

    沈聪眼神一亮,面色舒展下来,“阿诺也想买宅子了?”沈聪存着买宅子的心思还是上回师爷的亲戚离开空下那处宅子他才生了心思,邱艳生完孩子,他早出晚归,家里没人不是法子,搬去镇上,县衙没事儿了能回去照应一番,总不能一直麻烦沈芸诺,若沈芸诺怀了孩子,家里就剩下裴征了,左右不合适。

    沈芸诺缓缓点了点头,“这两年小洛在村里念书还好,年纪大了铁定是要去镇上书院的,那会总不能一直劳烦你帮忙。”那时候邱艳肚子里的孩子只怕也四五岁了,该是念书的时候,要沈聪忙的事儿还多着。

    兄妹两对视一眼,默契的笑了,不管基于什么原因,在镇上买宅子总是好的,沈聪思忖了番,问沈芸诺,“你手里有多少银子?”邱艳怀着身孕,他每日都会在镇上买些布或者其他,开销不算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