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村里村外 >

第139章

穿越之村里村外-第139章

小说: 穿越之村里村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里,呼啸的风声吹得树叶哗哗作响,随即,飘起了白白的雪花,天边露出稀薄的光时,天地已是一片银装素裹,沈芸诺推开窗户,远处的山近处的院子,皆成了白色,望着窗外许久才收回了视线,转头看向裴征,“冷了好些时日才下雪,过不久就要封山了,我们得趁着这些时日多卖些腊肠才成。”

    叠好被子,走到床前,望向白茫茫的远处,下了雪,雾气散了,视野开阔不少,将沈芸诺拉到他身后,挡住了大半的冷风,人清醒不少,沉吟道,“今日忙后休息两日,我和大堂哥说说。”腊肠的生意能做多久他和沈聪心里没底,不敢叫他辞去镇上的工回来帮他们,有朝一日,腊肠生意没了,不就是拖累了裴年,逢着下雪,酒楼过些时日就准备放假了,裴年要等明年雪融了再说,沈聪如果能和知县大人签订买卖契约,有了年限,他和裴年说事儿也能直白些。

    沈芸诺穿过他腋下,露出个脑袋,盯着白色天地,一时有些出神,裴征和沈聪心里没底,她心里何尝不是,现在能卖个好价钱全是因着大家不知晓腊肠怎么做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吃腊肠的人多了,总会有人吃出腊肠里加的调料,那时候,别人也开始卖腊肠,她们压力就大了。

    遗憾的是古代识字的人不多,大家能认识镇上的铺子也是里边掌柜和小二自己喊出来的,想要旁人记住她家的腊肠,还得让知县大人想想法子,不过眼下是不着急的事儿,那些腊肠,知县大人该是卖去别处了,一时半会,清水镇还不会有。

    身边人没有而自己拥有独份时,低调才能活下去,待独份到了众所周知的时候,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口碑相传,依着知县大人的手段,今年和明年,腊肠在清水镇还掀不起风浪,可以再等等,总要有个万全的法子才行。

    “天冷了,你问大堂哥,酒楼那边能不能请假,左右快封山了,大堂哥帮我们,也不会传到酒楼那边。”裴征面上对裴家的人心狠,实则心底最是种情义,有的事儿,她不问不代表她心里不清楚,依着裴征的性子,当日服徭役她不松口,宋氏和裴老头拿他没有法子,他心里多少有为了她的原因。

    听着外边传来喊叫声,裴征笑着关上了窗户,“走吧,小洛和大丫醒了,我先去生火,你给他们穿衣衫。”家里早饭吃什么他是知晓的,院子里的鸡每日下蛋,大丫小洛吃蒸蛋,他们煮个鸡蛋,再喝点粥配酸菜就成了。

    大丫窗户外的木板夜里被风水开了,推开窗户见着雪,她睡不着了,兴奋的又喊又叫,小洛也翻到她的小床上,两人趴在窗棂上,探出两个脑袋,叽叽喳喳说着话。

    沈芸诺替二人穿好衣衫,大丫和小洛迫不及待的跑了出去,沈芸诺担心他们冻着了,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手套,出了门,二人手里捧着雪,你砸我我砸你,玩得不亦乐乎,沈芸诺笑笑,将手套搁在旁边凳子上,提醒道,“冷了就回来拿手套,娘去灶房做饭。”

    沈芸诺准备的是沈聪和小洛中午的饭菜,小洛饭量大了,沈芸诺蒸了三个大包子,小洛一个,沈聪两个,又炒了个菌子肉,一个小盘子,一个大盘子,将锅里的粥备了两份出来,一切好了,才见着沈聪聪屋子里出来,“你嫂子昨晚做针线到半夜,还睡着呢,我们吃饭,暂时不管她了。”邱艳的肚子大了,做针线对眼睛不好,她嚷着睡不着,沈聪如今什么都依着她才任由她做到半夜。

    “哥怎么不拦着我嫂子,小孩子的衣衫交给我就是了,怀着孩子要多休息。”沈芸诺见着邱艳不让她做针线了,月份大不说,坐久了对肚子孩子不好。

    沈聪垂眸,深邃的眸子不显山露水,“下回我拦着她,我们吃饭吧。”

    饭后,沈芸诺扫了遍屋子,又将柜子桌子里里外外擦拭了遍,小洛念书了,大丫一个人玩没兴致,跟着沈芸诺,童声童趣的说着话,沈芸诺不时答一句,两人笑容里尽是愉悦。

    邱艳醒得晚,沈芸诺劝了她两句,邱艳拿出衣衫,“我也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才想着找点事情做,今日白天我就不睡了,夜里好睡觉。”邱艳在家里没多大的事儿,衣衫是沈聪洗的,屋里屋外忙活,她搭把手的事少,不由得想起怀大丫那会,简直没法比。

    金花今日过来得早,沈芸诺打开门,金花发丝上滴着水,沈芸诺疑惑,“金花嫂子去山里了?”一宿的雪天亮十分就停了,金花发髻上的该是树上得雪滑落,湿了发髻。

    “可不就是,下雪了,我上山瞧瞧还有没有野菜,越往后越冷,今年家里粮食有了,菜就没了。”她和李杉刚成亲那会,二人都不是计较的主,加之李杉娘小气抠门,饭桌上有菜也是分好了的,她碗里的最少,李杉偶尔给她一些,李杉娘立即破口大骂,如今日子好了,她也想着好好过日子,饭桌上不能少了菜。

    想着,金花又说起了李家的事儿,李杉娘性子比宋氏泼辣多了,分了家也不安生,当日刀疤和李杉一提,李杉就答应了,起屋子是向别人借的钱,前几天还清了,无债一身轻,她除了来帮忙,还问沈芸诺买点白菜,“我寻思着存点白菜,之后天冷了吃,你菜地里的能不能卖我一些。”白菜便宜,金花不是舍不得的主儿,因而才开口和沈芸诺这般说。

    沈芸诺让她进屋,朝外边看了眼,没人后关上门,笑道,“菜地白菜多着,你拿刀砍就是了。”后院她还种了好些,之前又晒了许多野菜,过冬该是够了,不够还有菌子和银耳呢。

    金花喜上眉梢,哈哈笑道,“我明早去菜地砍两窝,钱还是要给,亲兄弟明算账,何况是咱们。”说着,凑到沈芸诺耳边,“毕竟我们不是亲戚,我如果随意去你菜地砍菜,裴家那边该怎么说?总不能叫你为难。”金花不懂这些,还是李杉在后边提点她才明白,村子里得人认为他们是外来户,对他们不如对村子里其他人亲热,韩梅和周菊家里没有菜地,拿着砍菜说事儿,传到村子里也是他们站不住脚,纵然关系闹僵了,亲兄弟还是亲兄弟,关系在,哪能不帮衬亲戚便宜外人的道理?

    沈芸诺清澈的眸子含着暖暖笑意,目光扫过金花侃侃而谈的红唇,温声道,“不碍事,远亲不如近邻,你也听过这个道理,我和嫂子遇着事儿,你们最先挺身而出,我心里都记着呢。”

    听了这话,金花笑得更是合不拢嘴,比划了下手里的菜刀,“这点算什么,你们也照顾我们颇多,礼尚往来,一点小忙哪值得你一直挂在心里,估摸着时辰,裴三兄弟该回来了吧。”

    天色发白,沈芸诺抬头看了看日头,迟疑道,“只怕路上遇着事儿耽搁了。”话声一落,院子外传来车轱辘声,金花笑道,“铁定是裴三兄弟回来了,听声音,怕在河滩边呢。”

    雪后,万籁俱寂,车轱辘碾压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响,沈芸诺也听到了,“我把院子门打开,金花嫂子去堂屋坐会儿吧,今日忙完我们就休息两天。”之前灌出来的腊肠,今日要熏干,沈芸诺想起一件事来,后院堆着得树叶怕是不够了,草棚还没有弄完,明后天,裴征得在家里将草棚弄出来,她则要去山里砍树叶。

    打开门,瞧见牛车上坐了好些人,大生罗春苗他们都在,裴俊和周菊也过来了,沈芸诺将两扇门全部打开,待人走近了,盯着牛车上的猪肉,皱眉道,“今日怎么又多了。”

    裴征沉着眉,低声道,“铺子上的肉全买了,一头猪,一百五十斤肉,已经和老板说好了,明日就不去他那边买肉了。”镇上卖肉的有三四家,他之前一直在那边买也是因着沈芸诺的提醒,另外两家卖肉的明显不是卖给村里人的,去那两个铺子的大多是住在镇上的,他一次没去过。

    沈芸诺猜想其中出了事儿,人多,没有细问,大生他们帮着把箩筐抬下来,沈芸诺抱下小栓和小安,叫他们陪大丫玩,罗春苗将自己大女儿也带来了,小喜,今年八岁了,水灵灵的,容貌随了罗春苗,说话做事带着股机灵劲,沈芸诺喜欢她得很,村子里有风俗,求亲戚,小孩子第一回来要给个封红,一文钱,小安和小栓之前搬家来过,小喜却是不曾,沈芸诺进屋往红色的纸带装了两个铜板,兜在怀里,准备小喜离开的时候给她。

    大丫喜欢和小喜玩,四个人在后院玩雪仗,沈芸诺吩咐他们小心些,帮着金花他们切肉,裴征和大生去后院搭草棚,裴万和裴志他们说话,裴勇和裴俊在边上默不吱声,裴秀快成亲了,家里的事儿安排得差不多了,明日赶集去镇上买肉回来做席面就成,周菊和邱艳在屋子里说话,两人皆怀着孩子,话题也多绕着孩子转,周菊初为人母,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邱艳则因着沈聪喜欢这个孩子,面上也高兴得很。

    院子里气氛融融,不知何时,天边又飘起了鹅毛大雪,沈芸诺搁下菜刀,见他们皆低着头,一条肉一条肉切着,沈芸诺帮大家倒了水,提醒他们歇会儿,“今日把这些肉弄出来就是了,工钱也会涨些,明后天暂时不来帮忙了。”

    切完手里的肉,罗春苗又从箩筐里拿起一条,肉都是洗干净了放箩筐里的,她拜访好,抬头看向沈芸诺,心里不赞同沈芸诺做法,一天十文已经算多的了,再往上涨,沈芸诺和裴征会不会吃亏,裴年在镇上酒楼有份工,家里不差钱,因而想提醒沈芸诺两句,“我们家有五个人,涨工钱的话我们家可是赚地多了,都是亲戚,你估摸着给就是了,没有工钱,你和堂弟说声我们也会来的。”

    村子里帮忙,除非靠手艺吃饭的有钱拿,比如打地基垒墙做家具的师傅,其他帮忙多是吃饭就成了,多少年了,村子里一直这个规矩,沈芸诺这种,不给工钱他们也是会来的。

    “堂嫂说的话我明白,今日刀疤大哥他们有事儿,大家估计要忙到很晚,明早手臂酸痛是少不了的。”裴家大房没有分家,五个人,算起来一百文的工钱,沈芸诺暗暗咋舌,没想过有朝一日,她和裴征会有钱请人帮忙。

    大家说说笑笑,又接着切,中午,大家都提出不回去了,给的工钱多,不帮忙把活趁早做出来,他们心里不踏实,沈芸诺将准备好的调料交给裴征和大生,后院的草棚,还有忙活两日,裴征和大生洗了手,将肉和开,很快,院子里飘来香味,他们不吃饭,沈芸诺蒸了一蒸笼粗面馍馍,沈芸诺和裴征也吃的这个,邱艳和周菊以及四个孩子吃得稍微好些。

    家里的粗面是别人叫沈聪帮忙送的,对村子里的人来说,能送粗面也是极为体面的了,叫沈聪帮的忙铁定是大事儿,不过她没有细问,手里有了钱,坛子里放的都是细面,后院的林子旁边有个地窖,里边堆放的也有细面和大米,地窖的事儿,只有少数人知道,里边放的粮食是以备不时之需的,之前没能耐,如今日子好了,自然要多储存些粮食,这件事儿,金花都不知晓,韩城他们也买了粮食放里边,外边有石头当着,门也是不起眼的,不仔细研究根本看不出来。

    肉多,几人灌腊肠一直不停歇,家里的绳子是从隔壁村买的,稻草编得小绳子,将腊肠捆成一节一节的,长短刚合适,裴征买回来的时候说起过,卖这种绳子的多是家里老人编的,人上了年纪,或者腿脚有毛病,就靠着这种手艺多少挣点钱过日子,五十根一文,能帮衬家里多少是多少。

    沈芸诺不灌腊肠,而是将他们灌好的,提去后院挂着,来来回回的走,刚挂了几根回来,听着门外有人大声拍门,听声音是她不认识的,心下好奇,却见裴俊直起身子,走了过去,手上沾满了调料,“三嫂,时刻周家的人,我去吧。”裴征和他说过周家的事儿,周菊对周家寒了心,欠钱的事儿铁定不会管的,而且,有空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他明白得很。

    看在周菊的份上他乐意帮衬一把,然而不会傻傻的一次一次被周家人利用,先在旁边桶里洗了手,站起身走了出去,屋子里,周菊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眉头紧蹙,“俊哥,是我娘他们?”周菊知晓周家人欠了银子,当初信誓旦旦断了亲,如今又上门,她心下烦躁不安。

    “你回屋里坐着,我知道这么做的,你别出来。”裴征和他说的时候特意提醒周菊肚子里的孩子,此刻,裴俊马虎不得,打开门,果然,周家人都来了,周二和周大鼻青脸肿,嘴巴都歪了。

    见着人,周菊娘哗的声哭了出来,“女婿啊,你二哥这会遇着麻烦了,你可不能不管他死活啊。”说是哭,眼角却没有泪,斜着眼,一个劲儿得往院子里瞧,周菊三嫂家有钱她是打听过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