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燃依锏氖虑橥旯ぃ蔷团艿焦さ匾笊瞎ち恕T疵刻斓闹形缛嗣嵌家掳嗷丶胰コ苑梗窍衷谝丫某桑眉沂裘峭さ厣纤头梗购竽切┘沂裘腔挂锩Ω傻教炜旌谑保遣乓黄鸹丶遥切┕と嗣堑木⑼犯罅耍刻於家芡聿攀展せ丶摇@钫窕患砩暇腿萌烁窃黾右桓鋈说墓ぷ剩庋焕垂こ痰慕染涂於嗔耍芸煲惶醮舐肪托藿ㄍ瓿闪恕�
对于那些民工们的孩子,李振华也想了一个办法,不让他们到处乱跑了给他们建立了一所小学,以后的中国人必须是要提高素质的,没有文化从何说起,那就从现在开始,对他们的孩子们进行文化学习的教育,就近安排,一个人管理着一帮子孩子们,少的地方十向个多的地方要的几十瞪眼孩子,那就多安排几个人就可以了,教材不光是要有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习算术,以后不会这个是不行的。
高强的任务是修建码头,先是在海边清淤,然后他们在那里开始修建码头,一开始李振华就告诉高强,要修建成可以停靠六千吨货轮的码头泊位,一开始高强是不明白的,但是李振华要求他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高强是个明白人一下了就明白了,他马上重新修改了设计图,按新的思路来进行设计。
在建码头的事情上,牵扯的问题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水泥问题,水泥在1796年时英国人就发明了,虽然说买英国人设备投资比较大,但是自己现在不能生产这样的设备,只好是用他们的了,好在自己的兴华公司在广州已经打开了局面,英国人一看他们的业务量很大,有以后长期合作的可能,因此在兴华公司提出购买设备时,没有胡要价,比较合理地给他们进口了一套中型厂的设备,因为当时中国的情况比较落后,他们把设计图纸和安装及生产的技术工人也给带来了,李振华一看对英国人还是比较满意的,马上就让人开始了工厂的建设,很快水泥厂就上马了,不久水泥就生产出来了。
李振华知道生产水泥那里的粉尘是很多的,他特别地要求关注工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最起码要保证工人们的生产中要有一个口罩,但是没有人见过这个口罩,于是李振华就先设计了一个,然后组织一些妇女们进行加工,很快就达到了一人一个,并且给那些工人们增加了营养餐和提高了他们的工资,这让那些英国人很不理解,就连他们国内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李振华这个落后的中国人却都想到了,他们没想到的多着呢,李振华心里说道,以后要是有了外国的俘虏,那些脏活、累活都给他们留着呢。
这一段时间以来,李振华的投入是很大的,但是他的那位财政大臣看来是一点也不耽心他的投入,只是眼睛都不带眨的,把银子丢出去,在这一方面王欣要比所有的人看的明白,港口建好了,再有上几条船,那银子就会滚滚而来的。
事情已经看出来了,李振华的第一艘海船已经在开始运输了,从广州把自己需要的东西运过来,这里的物产运出去,这两地之间的物产也开始流动起来。
他们一开始先是买了两条旧船,加以修理就跑了一趟广州,开始了他们的处女航行,收入了他们的第一笔商业运营的资金,为此李振华把自己的那些弟兄们召集到一起庆祝了一番,在会上他对大家说道:“各位弟兄们,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笔收入,这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是我们奉行富国强兵之路以来,收入到的第一笔银子,没有一个强大的军队,就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不受列强的欺负,但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要是没有一个有力的富裕的国家支持它,那是绝对不行的,这就是以后我们发展前进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牢牢地记在心里,一个是军事,一个就是经济,保证这两条的一个前提是,要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也就是要让孩子们都能读书学习,要是没有文化那是不行的。”
人们都明白为什么李振华要在紧张的工作中,还要抽出人来给那些孩子们上课,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同时他也给那些工人们开办了夜校,组织工人们进行学习,同时也给他们讲解一些比较浅明火执仗道理。这出就是一些晚清时的知识分子们说的开启民智吧。
今天的聚会,人们没有像往常那样,喝的大醉而归,人们都在思索着李振华的话,人们原来对李振华只是崇拜,你怎么指挥我就怎么行动就可以,但是李振华今天的话,却是要大家都要去认真思考了。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那就不是李振华如何指挥下面如何动的问题了,而是在他的指挥下,如何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和智慧的问题了。
李振华又派出人到福州,那里是中国海军的发祥地,在那里的马尾船厂附近招收了一批工人,还有一些马尾海战以后,失落在民间的一些水师的士兵们,那里由于中法战争以后,中国海军没有什么军舰定单,很多优秀的设计人员和工人失业了,当兴华公司前去招工时,人们没有一点的犹豫,很快他们就来了,到了这里以后,工地上的人们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活是有的是,只要是肯干,工作和生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看员工们的住处,人们就非常高兴,给的薪水也要高的多,那些工人们都安定了下来,他们马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李振华在新来的人员当中发现了几个人,游学诗和乔德禄,在他们自己写的经历上,原来他们都是曾经在国外留学的“海归”人员,他们也曾一起设计出了中国的第一艘巡洋舰“平远”号。李振华一看这下好了,以后这里就要生产自己的巡洋舰了,马上拍板就让他们作为防城造船厂的厂长和总工。
厂长游学诗就让他先负责船厂和船坞的建设,总工乔德禄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艘运输船吧,等到约翰逊从美国进来了设备以后,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在大名鼎鼎的詹天佑,原来他在福建水师是海军的军官,由于战败,他也灰了心,兴华公司一去招工,他也来了,李振华当然不能让他再去干海军当炮手了,就让他先设计从港口区到防城县,然后再到钦州,到南宁的铁路,以他为主,自己组建一个铁路建设设计组先进行实地考察,然后从财力物力上全力支持他。
第26章 驰援镇南关()
第26章驰援镇南关
詹天佑听了这个消息以后他是非常的高兴,他在国外学的就是土木建设工程,可是到了国内以后,清政府没有心情去修建铁路,只好让他到福建海军去当管轮机的一个基层军官,现在一说让他去搞自己的专业,他简直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又向李振华问了几次,当李振华委托他全权负责时,他激动的流下了眼泪,马上向李振华表示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作好。李振华知道他由于劳累早早地就去世了,因此一再地叮嘱他要注意休息好,身体是工作的本钱,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保养好,万万不能累坏了。这让詹天佑非常地感动,他对李振华下了决心,一定要把钦州到南宁的铁路保质保量地修好。
晚饭时,李振华和王欣商量了一下,李振华让王欣到广州去给美国的约翰逊发电报,让他准备进口关于造船方面的设备。面对要到广州才能发电报的问题,李振华马上又有了在防城搞一个电报房的想法。
李振华这里正在忙于建设问题,山上的基地里派出人来找他了,同来的还有一个清军的军官,原来由于李振华杀了三个老外的事情,广西巡抚对他们说山寨上的土匪干的,现在土匪已经剿灭了,替他们报了仇了,但是法国人还是不愿意,一再地找借口对我用兵,他们多次地越过边境挑衅。朝庭严令,让广西巡抚和云南巡抚负责各自的防区,不许法国人进入国境。
但是两省的军队由于官员们的**,武器落后,几次摩擦,清军虽说把法军赶走了,但是自己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这一次法军又纠集了两千多人,在镇南关一线大兵压境,又运来了大量的火炮,对我虎视眈眈。上次放走的参将赫布里这一次就在边境上,面对法军灼灼逼人的气势,他知道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顶不住了,就是就向总负责边境事务的云南巡抚唐炯,述说了李振华那一支军队的事情。
云南巡抚唐炯是一个比较廉洁的官员,思想比较先进,听到这个情况以后,他考虑了一下,觉得那些人是有可能下山来帮忙的,他们和刘永福有着深远的关系,那个刘永福可是法国人的死对头,于是他就亲笔写了一封信,让赫布里派出人到山寨去和李振华谈,请他们下山帮助一起对付法军。
派出的人到了山上,但是李振华不在山上,在家的那些人没有人能够作主,于是二人就只好一起跑到防城来了。
李振华接过了唐炯的书信,王欣认识唐炯的笔迹,原来这真是唐炯的亲笔书信,意思是请李振华出山,共同对抗法军的入锓。看过了信李振华马上表态了:
“我们马上行动,但是由于各部驻地比较分散,我们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但是我们一定会尽全力赶到边境地区。”
那个清军说道:“大人,法国人的军队主力就在镇南关一带,请大人快些发兵。”
李振华说道:“你马上回去,告诉唐大人,我们很快就到,这里到镇南关直线距离是四百里路,走山路还要远一些,你们坚持五天,我们就可以赶到了。”
那个清军一听就是一楞,这样的距离,我们的军队要是走到了那还不得十天、半个月呀,他就敢说五天,那个清军的军官想了一下没有说话就走了。
李振华马上让通讯兵放出信鸽,命令部队马上向镇南关一带前进,与自己会合,到达以后有事可以和当地的清军询问。
同时把几个厂长们请来,韩志超、谢缵泰、高强、游学诗等人,告诉他们这个情况,对他们说:“咱们这里一共有部队二百多人,五十人是我的卫队,另外一个中队的部队。我把我的卫队留下给你们,负责保护你们。”他又对卫队长李彪说道:“这些厂长和总工程师是我们的技术人材,以后我们的发展就全在他们的身上了,千万不能让他们有事。你要作好一切准备,如果有什么事,就保护他们进山。”
游厂长和乔总一听不愿意了,他们也要去和法国人干,因为他们是恨透了法国人了,现在一听他们又来了,就想和他们去拼命。
李振华一听俩人倒是很有血性的,急忙对他们说道:“上阵打仗,不是你们的长处,但是你们制造的产品,那就是你们在亲手打击敌人了,我只是盼望你们能早日建成我们的军舰啊。”听到李振华的话,人们终于平息了下来,同意了李振华的话,不再要求去前线了。
李振华然后命令部队集合,他要对战士们进行急行军的动员了,他对大家说道:“弟兄们,法国人又来找我们了,我们和那些法国人都是死对头,他们不来我们还想找他们呢,现在他们送上门来了,我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就是为了要对付他们的,现在我们要在三天的时间,长途行军四百里,赶到镇南关,狠狠地教训一下法国人,这一次我希望我们能打出我们中国人的威风来,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有!”战士们一起大声地吼道。
“好,现在就看我们的了。现在马上作准备,二十分钟以后出发!”
带好武器、弹药、干粮,部队全体急行军向镇南关扑去。
路上李振华和一些老兵们扛起了双枪,随队的一些马匹全都驮满了军用物资,两天以后,一些新战士已经跟不上了,他们的脚上都打了血泡,李振华只好分出一部分跟不上队伍的人,让他们作为第二梯队前进,自己带领两个小队快速前进,军情紧急,不得不加快速度。
第三天,李振华率领他的部队已经到了离镇南关大约五十里的地方,这时他们看到了打了败仗退下来的一些清军,原来法军集中了大量的火炮向镇南关一带猛烈轰击,清军的火炮不如他们的多,很快镇南关就失守了,凭险要据守的清军没有作好准备,法军就一直打了进来,那些清军只是顾了逃跑了,对敌人的情况根本就不了解/
李振华命令部队暂时停下,敌情不明,就让部队等一下后面的部队,他带了几个战士到前面去侦察敌情。那些清军一看这些光头兵不怕法军还要向前面去打法军,也有些人留下不再逃跑了,他们也是一群有血性的中国人,看到法军打进来,他们也是非常痛恨的,李振华命令他们隐藏到密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