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84章 叶总管()
第984章叶总管
看到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终于把他的底牌亮了出来,几位政府大员还是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现在是不能说话的,这样的事情一但要是说出去,哪怕就是在议会中说一下,那也会受到人们的弹劾的,那肯定会在全国范围起巨大的反响的,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一看你们的都不说话,于是他就说话了:“各位如果觉得我坐这个位置不合适的话,那我可以宣布辞职,也可以宣布解散内阁政府,让皇帝陛下重新组织新的内阁。”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话那可是相当的重的了,你们又想当婊子,又想落下个好名声,那门都没有,你们不说话,那我就辞职,那皇帝一定会重新组织内阁的,你们也就一起下台了,你们不是不说话吗?那我就用这个办法来和你们对上了,反正大家谁也别想光是落好人,让我一个人去当坏人了。
听到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如此的说话,人们也觉得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于是人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不过也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那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一看他们都不说正题,他就又使出了另外的招数,那我们就进行举手表决吧?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首相又把们挤进了死胡同,要说这家伙也真是个老油条了,反正是你们的表态,你们要是不表态。那你们就给我辞职好了,反正我是不会一个人去背这个黑锅的。
最后结果出来了,那就是以多数人的同意通过了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提议,把国内博物馆中保存的从大清的万园之园中掠夺来的的珠宝,还给中华帝国,以此来和中华帝国方面搞好关系,平息中华帝国方面的愤怒。免得他们加入到同盟国之中去。
随之以一个有份量的亲王来到了中华帝国,向中华帝国方面进行解释,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让他们过去吧。李经方接待了他们一行,不过李经方的话说的很好,我们帝国是愿意保持中立的。我们并不想要加入到哪一方去,对于大英帝国能够主动地把进入英国的珠宝送回来的行动,中华帝国表示了感谢,对他们的行动表示感谢了欣赏,你们这样作是为中、英友谊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工作。
皇帝陛下并没有出面接见英国代表,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一件事,但是这也没有办法,谁让自己是突然到的这中华帝国呢,人家皇帝也不可能天天的在家侍候着你吧,再说了早就知道中华帝国的皇帝陛下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他每年是有很多的时间是在外地的,他们的帝国疆域如此之大,不知道他又到哪里去了,这是人家的秘密,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
不过英国人发现。尽管是外交部长的话说的很好,但是他的警告之意也不是没有的,那就是我们愿意和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成为朋友,但是前提有一个那就他们必须要尊重我们,和我们进行友好地合作,而不能是嘴上一套。而行动是另外的一套,同时表示中华帝国不怕世界上任何表面上看起来是强大的国家,但是他们也不会去欺负任何一个弱小的国家。
在北海中的李振华听了李经方的汇报后他很高兴,马上就通知了紫禁城的总管叶小山,叶小山听了以后马上就开始行动,让手下的人们开始验收那些珠宝和大量的文物。
故宫博物院的大总管叶小山,他正在紫禁城中清点那些失而复得的珍宝,他可是太高兴了,原以为这些东西再也回不来了,可没想到它们又都回来了,他为自己国家的强大而自豪,每一件东西他都仔细地亲自看了一遍,现在他已经是珠宝这一行中的重量级的人物了,对任何古物,他就是一位顶级的鉴定大师。
由于国家的强大,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当年有一些人从宫里回家时,有些手脚不干净的人拿了宫里的东西,现在他们也主动地把他们拿了的东西又送了回来,李振华亲口和叶小山说过:“当时人们拿了也就拿了,现在他们又送了回来,那就适当地给他们一些补偿吧。”
叶小山当然是一百二十个的不同意,还有这种事,拿了主家的东西,现在拿回来了,还要给他们钱,这不是给那些人的脸吗?他们可都是偷的啊!
李振华却是和他说道:“叶总管,事情也不能完全是那样说,你想人们在过去的宫中生活了几十年,他们没有什么收入,一回家他们的生活怎么办?还有那些太监们,他们怕以后人们看不起他们,他们肯定会自己想一些办法的,不过现在由于他们的生活好了,人家觉得自己作的不对,现在改正了,你要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吗,你要相信我,你这样作一定会有好处的,不信你就看着吧。”
皇上说了叶小山自然是听的,他果然就给了那些人一些钱,而且是对于那些年过五十的人,是按月发给的,从底上一查看他工作多少年,计算一下工龄,按每月几十块钱到一百多块钱的数量发了下去。
同时,叶小山根据政府的意思,对一些已经年到五十周岁的老人,发出了调查信,对那些人以后的生活进行补助,反正国家的财政也没有出钱,是由紫禁城的参观收入门票中出的钱。
这一部分的钱分为几方面的支出,一是这些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二是用于故宫的修缮费用,三是把那些老人也养了起来,也就是原来的那些太监和宫女们,这些人的岁数也都已经大了,家里有直系亲属的还好一些,可是有的人却是没有直系亲属了,他们的生活就非常的困难了,也有一些的人家里却是看不起他们,主要就是那些太监们,他们会受到附近邻里们的歧视,在加上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这让他们很难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如果有了一些钱那也就好说了。。。)
第985章 对日本的策略()
第985章对日本的策略
如果能给他们一些生活费用,那他们的生活就会好一些的,只要是有了一些收入,那他们的老年也就有人愿意扶养他们了,也不会再像原来那样的歧视他们了,当那些人们听到叶小山对他们说了皇上的意思以后,那些人无不是感动的痛哭流涕,马上就都跪在了地上向着皇上的方向磕头,他们觉得只有这样一来才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那些老人们一致对皇上表示感谢,要把自己的余,你们的情义,皇上已经心领了,他没有别的想法就是你们的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只要你们能生活的好了,那皇上就一定会高兴的。
对于皇上能关心这些前朝的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人群,这些人没有不从心里感激的,同样地那些还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来说,他们的身份也得到人们的认可,也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之中去了。
皇上所说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也显现了出来,许多的人向国家的文物部门报告,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有价值的珍贵文物的下落,国家也因此收回了许多的宝贵的文物。
许多的专业人材得到了国家的任用,像是珠宝鉴赏,由于他们见的多,接触的也多,他们有一些人成了这一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一些大学里还聘请他们成了这一方面的教授。
原来的一些御厨,由于他们高超的烹调技术。他们也成了这一方面的专家,为国家在餐饮方面的提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些原来宫中的绣花女工,她们也开始带徒弟,让徒弟们的技术飞快地成长起来,她们的手工艺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风玉清向李振华报告说,在这一次清除英国间谍的行动中。他们发现了日本人的一些活动,李振华笑着问道:“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风玉清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一定要狠狠地打击他们的活动。不能让他们的国家再次的振作兴旺起来。
李振华对风玉清说道:“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他们善于学习。有很大的韧性,自从和我们的一战以后,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休养生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表面上一看他们对我们是言听计从,对于我们说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打一点的折扣,但是现在你已经看出来了,他们仍然是贼心不死,他们一定会想着重新回到他们强国的位置上去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如何解决他们?”风玉清问道。
“我的意思是观察他们一段时间,看一下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再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永远不会永远地处于一个落后挨打的地位上的,也就是说他们以前的那一个‘田中奏折’,那是他们的一条基本的国策,现在他们的领土极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他们要想发展那目标一定会是我们,现在他们不会对我们如何的,但是以后他们是一定会对我们动手的,因为那一个‘奏折’对形势分析的是非常的清楚的。”
“那我们为什么现在还不对他们进行打击呢?”
“我的意思是这样,上一次的战争,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打击。早早地他们就投降了,战争年代并没有给他们的国内造成什么大的影响,我的意思是这样,现在他们已经休养生息了二十年,我们再给他们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然后他们一定会自己制造机会弄事的,那目标就看他们对谁了,如果他们要是敢于找上我们那我们,就一次性地把他们彻底地解决了,让他们整个地灭亡了,不许他们再出现在世界上。就是他们不对我们发难,那我们也不会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多年来风玉清和李振华在一起,对于他对事情的判断和分析,风玉清一直是非常地佩服的,而且李振华对于事态的发展他有一种特殊的预见性,几乎是没有出现过错误,因此对于皇上的想法他一直是抱着一个认真执行的态度,很多时候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也是能和皇上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很多的,但是都是在皇上的解说下自己得到了提高。
自己的这位皇上,听老人们说过,原来的皇上是如何行事的,而他却是和历代的皇上是不一样的,他喜欢听下面的大臣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的他一定会支持你的,但是不对的地方,他不会去责怪你,而是对你作工作,把你引导到他的这一条思路上来。
这一次在对日本的问题上,他的观点以前就曾经说过,那就是把他们养肥了以后再杀,让他们休养生息三十年,这样的魄力真是世间少有啊,别人可能不清楚,要是想对他们下手,就光是自己手下的那些特工们,也可以把日本闹个底朝天的,但是皇上现在却是现在不打算动他们。那就听皇上的按皇上的意思去作,那一定会对我们的国家好处的。
再有就是过去的皇上,那就是国家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但是现在自己所服务的皇上,他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心里却是把老百姓的事放在了第一位,他经常说的是唐朝时宰相魏征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水能载舟,弈能覆舟。”而且他的想法就是,我们的一切都是老百姓们创造出来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应该让我们的老百姓们生活的好一些呢?
从历史上看,各朝代都有老百姓在造反,要推翻自己头上的皇上和他的政权。为此皇上就组织一些重要的大臣们在一起进行学习,历史一代代的传下来,那就是过去的皇上不为老百姓们着想,他所想的有的是穷兵黩武,有的是贪图安逸,有的是安于现状,还有的是好高骛远。
就算是清朝时的康熙、雍正两朝,明朝的朱元璋、朱棣,再早一些的唐朝的李世民等开明的皇上,他们在位时也有人在选择反对他们,这是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所谓的把国家治理好了,只是在为他个人的利益在服务。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这个意思。
无论国家兴、亡倒霉的都是老百姓们。而我们现在想的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在服务,真正的让国家兴旺发达起来,发展投资不能超出国家的允许范围,超出了,那人民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了,我作为皇上不愿意老百姓们生活下降,你们也一样也不愿意让老百姓们的生活下降,我们这就想到一起去了,我们的想法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愿望,他们为什么还要反对我们呢?那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了。
多年来我们作为统治者,你们也都已经适应了我所提倡的这一种方式,你们也就都愿意真心实意地去老百姓们作事了,同样地你们对那些贪污受贿、等危害老百姓的利益事情也就看不下去了,所以现在我们没有受到群众的反对,就是我们能和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