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小鼍龙复仇记 >

第24章

小鼍龙复仇记-第24章

小说: 小鼍龙复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鱼是生的还是死的?”我再次问道。

    “活的!不过好像被人打晕了,晕乎乎的喝醉酒了一样,都不怎么挣扎的。”张狗贼再次说道。

    我心下恍然,隐约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说不定泾河龙宫里出了奸细,和袁守诚勾结在一起,共同设局谋害我爹。

    可到底会是谁呢?

    金色鲤鱼作为龙的血脉之一,在泾河水府里看管是很严格的,一般人等轻易不可接触,能接触到的就只有那么几人,而且有能力做到这样滴水不漏的,真心不多。我的脑海里,那几人的形象不停的翻转,最终,我将目光定格在了金鲤太宰身上。

    虾臣蟹士、鲫将军鲥军师、鳜少卿鲤太宰、贝太师龟丞相,当时我爹身边就这几个人,我爹我娘自然不用怀疑,我大哥小黄龙鼍黄带着几个儿子在家里省亲,都是龙子龙孙,而且以我大哥的人品,自然也是不用怀疑的。虾臣蟹士、鲫将军鲥军师都没这个能力,鳜少卿是我娘的亲信,断无背叛之理,而且是个老大粗,事后也跟着我娘一起投奔西海。贝太师是从小看着我爹长大的,已经老的不行了,事后就去了;龟丞相忠心耿耿,从小和我老爹是兄弟,处理老爹的后事后就自杀殉主了。算来算去,最后只剩下一个金鲤太宰,有这个能力和手段,而且有这个动机。

    这个金鲤太宰是泾河里的一条老金鲤,金鲤化龙千年一跃,据说他跳过三次龙门,都没有成功,终身都没有化龙的希望了。不过,这条老金鲤倒是生了一个好女儿,仅仅只是跳了一次龙门,就化龙成功,然后做了我爹的第三房小妾,生了老四赤髯龙和老八蜃龙,在生下老八没多久,就得病死了。但她的老爹老金鲤,却是父凭女贵,做了泾河水府的太宰。

    这个金鲤太宰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我老爹掌管八河四渎,为八河都总管,是正正经经的雨部正神,八部司雨大龙神,可以说是天底下除却四海龙神之外,天底下最大最强的龙神,手底下掌管着八河四渎,三江九流,其中有大部分就是这个老金鲤在掌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真要论起势力来,我老娘都不是对手。

    这个金鲤太宰对我很不好,或者说除了他的两个亲外孙之外,对我们几个兄弟都不好。他不喜欢我们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几个长大之后,肯定会被分封出去,无疑就会消减他的势力。他的野心很大,其实在我老爹出事之前,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心翼翼的消减他的势力。

    所以,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就是他和袁守诚内外勾结,陷害我老爹,况且,在事后,他一次面都没露过,之后不久,我娘就带着我回到了西海,从此再也没见过他。

    人在做,天在看,不管这个老金鲤是不是真的出卖我爹,有时间我都要去查看一下。如果真的有什么,那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贤……小神医,我知道就这么多了。我当时也是受骗了啊。”就在我静心思考的时候,狗贼张稍已经把话完了,见我面容狰狞,眼露凶光,再次被吓坏了,战战兢兢的哀求道。

    “我虽然答应不杀你,但总要收点利息,否则那些死去的人,那些被你逼迫的人,也显得太无辜了一些。”我淡淡地说道,扬起手中的熟铜棍,轻轻的点在他的两条小腿上,只听咔嚓咔嚓两声,他的小腿立刻化成两堆肉泥。

    “啊……”张狗贼杀猪一样的叫声刺破了夜空,痛得躺在地上打滚,我又是一棍,将他打晕了过去,拿出银针,将他的记忆消去。

    那个少妇一脸的惨白,站在一边簌簌发抖。我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伸手将她打晕,也将她的记忆消去,这才将手中的熟铜棍一扔,大步就向外走去。

    从此,我跟这里,恩怨两清!

第33章 刘仁轨() 
就当我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门前传来一声喊:“莫走了贼人!”还有踢踢踏踏的脚步声,看来是官府得到讯息,来人了。

    我不想和这些捕快纠缠,就沿着刚才那个麻衣剑客逃走的方向走去,没多久,前边就豁然开朗,居然是一个小院子,还有一扇关着的小门。

    我打开小门,开门就看见一个白衣文士,正笑意盈盈的站在外边。

    是县丞刘仁轨。

    我有些变了脸色,别人不知道,我却知道的,这个刘仁轨虽然看起来儒雅风流,但本身的功夫绝对是不弱的,绝对是个难缠的人物。

    “还好没杀人,不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刘仁轨笑道,“不过,为了堵住我的嘴巴,贤弟不该请我喝一杯么?”

    “好!”我也笑了,难得对方这么坦荡,我又何惧之有?

    “只可惜现在酒楼都关门了,青楼那个地方,为兄可不敢去,还是去我家罢。”刘仁轨嘿嘿笑道。

    “请!”我回答道。

    跟着刘仁轨七拐八拐,很快我们就来到一座宅院前,宅子不大,也就几间房子,且门房斑驳,显得颇为老旧,就门口贴着的两幅门联还算新颖。

    我很是诧异,刘仁轨怎么也算是一个大县的堂堂县丞,县里的二把手人物,还是靠近长安这么近的地方,怎么会住得如此寒酸?

    仿佛猜到了我的心思,刘仁轨笑着说道:“说来惭愧,为兄俸禄微薄,又不善经营,住不起那些高楼阔宅,就只好蜗居在这里了。”

    “由此可见,兄长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我肃然起敬道。

    “这点我不否认,哈哈,为人父母官者,自然应当为民做主,以身作则。”刘仁轨得意的抚着胡子说道。

    说完他推开大门,三两步就走了进去。

    他家里人实在不多,也就老妻一个,丫鬟两个,还有两个儿子,不过一个在外地为官,另外一个则是在国子监读书,还未考取功名。

    刘仁轨的妻子也就三十五六的样子,风韵犹存,颇识礼数,看起来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她知道我和刘仁轨有事情要谈,就和丫鬟安排了一桌简单的酒菜,然后就回卧房里去了。

    “贤弟且尝尝愚兄亲自酿制的梨花酿,看看感觉如何?”刘仁轨给我满上一杯酒笑道。

    我端起酒杯,小小的斟酌了一番,入口甘冽,满嘴香醇,入喉则是冰凉一线,入肚又是温暖一团,十分受用。

    “好酒!”我情不自禁的赞道,“如果我没猜错,这是使用去年的雪水,加上当年的梨花,配以三勒浆为基酒,佐以白糖、雪梨酿制而成,恩,还有甘草、红枣、枸杞、党参四味,在地底至少要埋藏半年以上,方有如此味道!”

    “哈哈哈,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贤弟这张嘴巴!”刘仁轨大笑,又给我满了一杯,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这梨花酿也只有到了贤弟嘴里,方才不会埋没为兄的这番辛苦。”

    “那是!请!”我将杯中的水酒一饮而尽,果然是好酒,喝过之后满口留香,胸腹百脉俱是舒爽,果然是好酒。

    “贤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吃吃喝喝了一阵子,刘仁轨终于说到了正事儿。

    “可能会去长安吧,或者游历大江南北。”我说道。

    现在张稍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我暂时没有找他麻烦的打算,况且他也活不了多久了。我现在最想找到的人,一个是妖道袁守诚,调查当年事情的真相。另外一个则是那个极有可能是内鬼的泾河龙宫前太宰老金鲤,只是这两个人,我现在丝毫没有头绪。

    泾河龙宫我现在暂时是去不了了,现在力量太弱,绝不可能是新任泾河龙王的对手,去了也没什么好处。老金鲤的事情,只能暂时缓一缓了。

    所以,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去长安,设法打探出妖道袁守诚的下落。然后想方设法把修为提上去,现在的修为终究是太弱了。

    人要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做什么都做不了。

    “也是,这泾阳县终究还是小了,装不下贤弟这样的人物。去长安也好,凭贤弟的本事,总能找到一份自己的天地。”刘仁轨说道。

    “小弟也是这么想的,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世界这么大,小弟想去走一走,增长一些阅历,也不枉来世一场。”我道。

    “好!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贤弟好气魄!”刘仁轨激动的拍着桌子,“我刘仁轨能认识贤弟这样的人物,也算值当了!”

    “兄长过奖了!”我笑道,“依兄长的本事,这里估计也不是兄长的久留之地。”

    “这倒是。”刘仁轨道,“愚兄过不久可能也要动身了,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你我兄弟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了。”

    “兄长要去哪里?”我一愣,问道。

    “近来听闻高句丽东部大人渊盖苏文弑主杀荣留王,立高宝藏为傀儡王,自封‘大莫离支’摄政,渊盖苏文此人乃野心勃勃之辈,他掌握了高句丽恐非大唐之福。今上有意发大兵征讨,征调天下能人志士。愚兄也在征调之列,调任左武卫参军,从七品,征调文书已经下来了,过几天就要出发了。”刘仁轨道。

    “兄长要参军?”我有些发愣,不过想想也是正常,刘仁轨这样的人物,出身虽然低微,但却是有真本事的,关注他的人恐怕不少。况且自古功名马上取,他想要出人头地,参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正所谓入则为相,出则为将,他这样的人,在军队里也是很吃香的。

    “是啊,本来还想着叫贤弟一起去,凭着贤弟的本事,也不知道能拯救我大唐多少子弟,况且,自古功名马上取,贤弟能文能武,又医术通神,怎么也能博个出身,升官发财,封妻荫子,怎么也比做个山岭野医要好一些。”刘仁轨道。

    “这……”饶是我两世为人,历经险恶,也有些感动。我和他也只见过数面而已,但他对我也算是爱护之极,处出推心置腹。当初要不是他在县令面前说好话,可能我的日子未必就有这么逍遥,还有张狗贼,也是他一直在威慑着,包括这次的事情,他要是有心,完全可以带人来抓我。

    说起来,他待我算是真心不错了。只是,我能答应他吗?如今大仇未报,哪有闲心管其他的事情?一时间,我面有难色。

    “贤弟不必为难,人各有志。”刘仁轨也看出我有难处,反倒劝解起来,“况且,战场上刀枪无眼,谁也不敢保证能善始善终。毕竟前朝大隋三征高句丽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啊,几十万汉家儿郎啊,就这样做了无头之鬼!想想都令人觉得可恨可怖。”

    “是啊,小弟虽然未曾亲历,但也听说过当年的惨事。小弟的一位长辈,当年也参加过这几场战争,到处尸山血海,处处冤魂啼哭,据说辽水为止堵塞,清川江更是为之改道,恶臭半年不熄,遗臭千里之外。”

    说到当年的惨状,我们都唏嘘不已,虽然那时候我还小,然而我娘却参加过当时的救治行动,就连我老爹,也亲自设下招魂台,呼唤那些汉家英魂归来,据说三十万英魂遮天蔽日,就连天帝见了都要动容。

    “不说这些了!来,喝一杯,若是有缘,他日自然相见。”刘仁轨扭转话题,端起酒杯笑道。

    当下,我们又喝了几杯,刘仁轨的酒量确实很一般,没多久,就醉得说起胡话来,我叫来他妻子,将他扶了进去,自己也告辞离开,回到了客栈。

    第二天,满县城都在议论张家遭贼的事情,不过有刘仁轨在,我自然安然无恙。我便收拾了行李,又在牙行买了一匹马,径直朝长安跑去。

第34章 千年古都() 
长安,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都城,早从西周开始,文王设丰京,武王设镐京,古时长安合称丰镐。秦时建都咸阳,汉时始称长安,隋文帝定都长安,兴建大兴城,此后唐高祖在位,也是定都长安,可以说自古以来长安便是天下的中心,“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说的就是这长安气象了。

    我幼时曾随父母来过长安几次,所谓八水绕长安,事实上,我老爹就是这八水的实际管辖者,长安的风调雨顺,都是我老爹一手掌管,因此,泾河龙王在天下龙王中,地位仅次于四海龙王,可谓是帝都龙王。

    只可惜往事随风,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当年那些幸福的日子,早已经远去了。

    泾阳离长安其实很近,骑马两三个时辰也就到了。官道上来往长安的人也不多,一路上还算顺畅,很快,一座宏伟大城的轮廓就出现在眼前。

    当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质污染严重。这座千年大都早已经破旧不堪,实在有损大隋王朝的颜面。于是便隋文帝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隋高祖开皇二年起,在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