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没错”德芳笑着点点头“如今大宋建国已有三十六年了,而后周显德七年就是我大宋开国的建隆元年,你算算,父王那时多大?”
“父王您才五个多月啊?”
“是啊”德芳说道“那个时候啊,不但是父王年幼,你王叔、三位公主姑姑也都是几岁的小孩子,孝明皇后就一个人照顾着一家子的人,很是辛苦。”
918。第918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八节 忠义孩儿班2()
“父王,有孝明祖母照顾家里人,那太祖爷爷一定打退了辽军,大获全胜吧?”
“太祖皇帝领军出征以后,辽国内部出了叛军,他们的皇帝急着平乱,所以还没有打仗,辽人就都退走了。”
“父王,那太祖爷爷是不是也回京了?”
“对,出征的大军并未走多远,只是行至陈桥驿,那天很奇怪,天象阴沉,似见双日,不多时,后日吞前日,终现明光,于是时任归德军掌书记的赵丞相建议大军暂驻陈桥驿,隔日再进发,太祖皇帝下令驻军,当晚边关就来了战报,当听说辽军撤离时,北征大军欢呼不已,太祖也十分高兴,于是命伙军备饭菜酒水让大军畅饮,并通告翌日返京复命。”
“父王,后来呢?”
“后来。。。”德芳抿了抿嘴,继续说道“因为不用再北进,很快就能回京了,所以当晚太祖皇帝饮了不少酒,很早就睡下了,但就在太祖皇帝睡下之后不久,军中士卒开始纷纷议论白天双日之事,认为新日出现预示中原将出圣主,而且在这之前京中就已有一些传言,说是点检作天子,于是开始有人说圣主就是太祖皇帝,应该顺应上天,拥戴为帝,后来众将官也聚在一起,在赵丞相的主持下众人做了一个改变后周命运的决定。”
“父王,赵丞相他们是不是拥戴太祖爷爷做皇帝了?”
“是,第二天一早,太祖皇帝被外面的声响吵醒,迷迷糊糊的起了身,这时陛下和赵丞相。。。也就是你皇帝叔叔,当时只是随军的小军官,他们二人进入帐内,太祖皇帝就问外面何事吵闹,赵丞相就说请太祖皇帝出去看看,刚一出帐,全体将士就都跪了下来,太祖皇帝不解,询问究竟出了何事,这时赵丞相把众将要拥戴你太祖爷爷为帝的事情说出,太祖皇帝大惊,严词拒绝,几位大将见此起身扯下出征皇旗,披在了太祖皇帝身上,然后众人跪拜高呼万岁,太祖皇帝完全意料之外,愣在那里,赵丞相对太祖皇帝说,如今只有幼主在位,无人可掌家**政,后周处乱世,四周均是劲敌,若无明君指引,家国百姓必将再陷祸乱之中,且这几个月来,京中均有传言点检做天子,昨日天现新日,预示中原将出圣主,今日众兵将拥戴将军为帝,跪请将军顺应天命,立国称帝。”
“父王,那太祖爷爷答应了?”
“那种情形,不答应也是不可能的了”德芳继续说道“铃儿,你想想看,太祖皇帝是后周的大将军、节度使,又是殿前督检点,此时领军出征,却被拥戴为帝,就算推辞不受,回到京城必然受到皇帝和大臣的猜疑,如此,轻则降职罢官,重则就会丢了全家的性命,而且拥戴的兵将也会因此受到惩处,这样一来,还未与敌国开战,朝廷内部就会先起杀戮,那时家国必将丧失元气,敌军一旦趁此来袭,那刚刚建立不久的国家就会因此灭亡。”
919。第919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八节 忠义孩儿班3()
惟铃点点头“父王,太祖爷爷后来就带着兵回京了吗?”
“对,回京了,不过,在回京之前太祖皇帝对大军约法三章。”德芳说道“太祖皇帝受拥戴称帝,对众将说今日做了对不起周世宗之事,自己心中惶恐不安,但为了家国百姓安危,愿承受为臣不忠不义之名,今日众兵将既拥立本将为帝,当听从君命,恪守本职,现在就于此地约法三章,大军回京之后,绝不可惊扰百姓,如有趁机抢取财物者严惩;绝不可杀戮无辜,如有肆意取人性命者严惩;绝不可伤害皇室之人,如有欺辱不敬者严惩。”
“众兵将听从了吗?”
“众人既已拥戴太祖为帝,当然要听从君命,众人均立誓遵从,不过有一人却。。。”德芳想到大军入城之后确有一员大将造了杀戮,此人就是王彦升,字光烈,性情残暴,但剑术很高,颇有气力,人称“王剑儿”,其作战骁勇,凶猛异常,是大军中得力的干将,太祖皇帝命其为先锋部队,最早进入城中,但在入城后遇到了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听闻太祖称帝并引兵回京,正要召集兵将抵挡,王彦升见是韩通,便要他出城迎太祖圣驾,但韩通大骂王彦升,然后转身就跑,王彦升异常恼火,领兵追到了韩通的府上,将韩府上下老少全都杀了,太祖入城后听闻此事极为不快,但因情势特殊,当时并未加治罪,仍在论功时封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拜恩州团练使,后任京城巡检之职,但并不授兵权,后来王彦升不知收敛,反而向丞相王溥索贿,王溥见到王彦升胆颤不已,一番款待之后,在第二日就将此事密告于太祖皇帝,太祖十分不悦,立刻下旨将王彦升外放为唐州刺史,乾德二年,又封其房州防御使,年底又移任原州边塞戍守,当时边塞常有戎狄骚扰,百姓甚是不安,而王彦升到了边塞之后情形大为改观,原来王彦升对被抓获的戎狄贼寇并不处于刑罚,而是将下属找来一起饮酒,再把戎狄贼寇拉到面前,用手生生扯掉他的耳朵,然后便放到嘴中咀嚼,再饮酒吞下,其他戎狄见同伙满身是血滚地哀嚎,都吓得浑身哆嗦不敢移动,从王彦升到了边塞,就有数百戎狄贼寇经受了如此遭遇,周边的戎狄因此都对王彦升畏惧三分,虽然这些人都被放回,但从此再也不敢骚扰大宋边塞,开宝元年,因王彦升患病,太祖允其回京养疾,第二年病卒乾州,年五十八岁。太祖皇帝因立国之初王彦升妄杀韩通满门之故,终身都未再授其节钺之权。
狄妃和惟铃见德芳有些愣神,便摇了摇他“王爷,您怎么了?”
“嗯?”德芳缓过神看看狄妃和惟铃“哦。。。没什么。。。”
“父王”惟铃问道“您说有一人怎么了?”
……
920。第920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八节 忠义孩儿班4()
“没什么,没怎么”德芳叹了口气“后来大军就入了京城,百姓全无惊扰,太祖带几员大将进入了后周内宫,周恭帝和皇太后下诏禅位,如此,太祖皇帝便兵不血刃的开创了今日大宋。”
惟铃抱着德芳说道“父王,这是不是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德芳点点头“太祖皇帝作战勇猛,治军严明,平日待人宽厚,公私分明,我大宋数名开国功臣又都是太祖皇帝的结义兄弟,因此得到臣民的拥戴,很快就奠定了大宋的社稷基业。”
狄妃也说道“铃儿,你太祖爷爷是乱世真英雄,用自己的拳棍击败无数悍将,官拜节度使、殿前督检点,后得兵将拥戴为帝,不费一兵一卒就创立了大宋,大军入城,百姓全无惊扰,皆愿诚心奉太祖为天子,不多年后就一统中原之地,彻底平息了数十年的五代之乱,这可是古来未有之事。”
惟铃点点头“父王,母后,太祖皇帝是铃儿的爷爷,陛下也是铃儿的爷爷,铃儿的父王母后是八贤王和狄娘娘,铃儿最有福了。”
“呵呵呵”德芳抱着惟铃亲了她额头一下“对,小公主最有福了。”
“父王”惟铃看看德芳“然后呢?”
“然后?”德芳眨眨眼睛,显然忘了自己要讲什么,惟铃转头看着狄妃“母后,您看父王啊。”
“乖”狄妃摸摸惟铃的头“王爷,您怎么讲着讲着就忘了呢。”
“忘了?忘了什么?”
狄妃叹了口气“铃儿啊,母后回去让国手开个方子,然后给你父王熬上汤,等喝了就好了。”
“夫人,什么药方什么汤?我又没生病。”
“喝汤不治病”狄妃伸手摸摸德芳的脑门“补补脑子。”
德芳抬眼看着狄妃的手“夫人,我到底忘什么了?”
“王爷您要给铃儿讲什么?”
“讲什么?讲太祖皇帝。。。”德芳这才反应过来“对对对,还真是没讲呢。”
“父王,您忘得也太快了”
“是是是,父王回府以后真要喝你母后熬的汤才行了,呵呵呵”
“父王,太祖爷爷带着大军回京和孩儿班有何相干呢?”
“干系可大了”德芳讲道“太祖皇帝受了众兵将拥立为帝领军回京,大军本是要从陈桥门而入,但职守此处的抵侯班却在两名军官的带领下关闭了城门,抵抗三军进入。”
“为什么啊?”
“因为他们是忠义之人,心中只知有后周天子,守住城门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所以他们率领兵士抵住城门,先锋部队将此事通报了太祖皇帝,思虑之下,太祖决定由正北门入城,于是大军绕过陈桥门,自城北而入,两名军官听闻大军已经入城,于是放弃抵抗,但却一起上吊自杀了,太祖一直到了登基之后才得知这件事,相问之下才知这两名军官一个叫陆丰亮,一个叫乔左晨,当时就是他们率兵关闭陈桥门,放弃抵抗后便一起上吊自杀了,太祖皇帝十分感叹,称他们是忠义孩儿,厚葬了他们,还厚赏了其家小,并命工部在城中为他们建了忠义庙,也将抵侯班更名为孩儿班。”
第921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八节 忠义孩儿班5()
“原来是这样。。。”惟铃点点头
“陆丰亮和乔左晨他们虽然没有成为我大宋的兵将,但忠义之行将于史册,流芳后人。”德芳继续说道“太祖皇帝登基后,要孩儿班的每位兵士在帽子后面都垂两条长带,一条青色,一条红色。”
“父王,这又是为什么?”
“青色长带是为了给后周发丧送终,红色长带则是为了庆贺太祖皇帝登基,后来太祖皇帝又特别下了圣旨,在孩儿班兵营的正门之上护以黄罗,以示旌忠,所以百姓京城也称抵侯班为忠义孩儿班。”
“孩儿明白了,但是真可惜,如果他们能成为大宋的兵将该多好。”
“是啊,谁不愿得到忠义之士呢,陆乔两位军官虽然已经不在,但他们的忠义却留在了我大宋的国土之上,可敬可佩。”
“父王,咱们大宋也有好多忠义之人呢。”
“对,很多”德芳点点头“我大宋承天命,得人心所向之大势,有赢粮影从之百姓,太祖皇帝惟才是用,朝中有贤臣能吏,边塞有悍将勇卒,所以大宋才能终五代十国之乱世,一统中原成富庶之国。”
“父王,宋将军和崇校尉、尚校尉都是您的忠将。”
“对,都是,南清宫的每个侍卫兵将都是忠心之人。”
“那百里是不是?”
“百里?呵呵呵”德芳笑着说道“他可是最忠心的人了,从父王四岁开始,百里就一直跟着父王,照顾吃穿,背着父王玩,父王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都不会说不。”
“难怪父王您老是赏好物件给他呢。”
“乖铃儿”德芳搂着惟铃“百里照顾父王几十年,别说几件古器,就是大宅院,千万两黄金白银,只要他开口,父王都会给他。”
“百里会要吗?”
德芳摇摇头“金管库说,父王给他的所有古器,他都拿回了库里,赏的银钱也都没有用,放到一个一个的小盒子里也给了金管库帮他存着。”
“父王,百里怎么不去买个大宅子呢?”
“因为他不愿离开父王。”德芳看着轿门处“父王也不能没有百里。”
德芳的轿队经御街进入内城,不多时就到了皇宫正门,百里走到轿边道“王爷,到宫门口了。”
“嗯,夫人,你和铃儿先回府吧,我见过陛下很快就回去。”
“好,不过王爷若有其他事情可要让人带话回府。”
“是,夫人,不会忘了”德芳笑着说道“那就请夫人回去熬点补汤给我留着吧。”
“好,熬上一大锅。”
“不过,夫人可要先好好休息,明天再弄。”
“臣妾知道了”狄妃点点头,德芳转头道“铃儿,帮父王照顾好你母后。”
“孩儿会的,父王您早回。”
“乖,一定早回。”德芳摸摸惟铃的头,然后出了轿子,百里扶着他走下小木梯,宫门处内侍总管张文喜已经等在那里,行过礼后便带着德芳和百里两人走进大庆门,家俊和南清宫来的轿队等在宫门处,崇明和尚恩护送狄妃回了南清宫。
第922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八节 忠义孩儿班6()
德芳绕过大庆殿来到宣佑门前,一名将领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