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汉献帝-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袁绍主要关心的还是出兵青州这件事。
托曹操的福,河北百姓算是过了将近半年安稳日子,等到袁绍开始征兵的时候,河北百姓的抵触情绪倒是还不大。但河北的动静不小,自然也就瞒不过一直对河北提高警惕的吕布。
吕布如今主要经营的还是徐州,青州除了留下张济叔侄率领本部人马驻守外,吕布平时并未过问,民事也是由董承、王子服等原青州官吏负责。
对吕布,董承一向没有好感,当初低头也是迫于吕布的武力,但这不代表董承就甘心做吕布的臣子。只不过青州人少,董承就算有心反抗,也是无人可用。但袁绍准备出兵的举动让董承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相比起吕布,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的确更能吸引人。董承知道自己想要重返朝堂的可能几乎为零。刘协当初放自己一马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下回要是再落到他手里,自己绝对保不住性命。
虽然投靠袁绍同样也保不住青州牧这个位置,但董承觉得,投靠袁绍至少比投靠吕布的前途要更加光明一些。
青州并不富裕,要不然吕布也不会放任董承等人治理,只要董承按时上缴赋税,吕布也不管董承要做什么。至于负责驻守青州的张济叔侄,二人皆是武人,心眼玩不过董承,再加上吕布之前交代过,只要紧握青州兵权,对董承所做之事就不必过问。所以当董承悄悄派人联络河北的时候,张济叔侄并不知情。
对于董承的投诚,让袁绍很是高兴,能够不浪费精力时间就得到青州,对袁绍当然是好事。青州是穷,可徐州富庶呀。当初与曹操约定两家所占之地不按州郡而定,那就意味着袁绍越是快速的解决青州这个阻碍,越是可以占领更多的徐州郡县。
有了董承这个内贼在,袁绍对青州的兵力布置一清二楚,为了确保一战成功,袁绍更是命麾下大将颜良、文丑各自率兵抵达青州边境,只等曹操那里传回消息就渡河过境。
河北袁绍在黄河北岸大量集结,这消息自然惊动了吕布。此时的吕布早已不是当初攻兖州不得而落荒而走之时,得到了徐州世家曹家、陈家的支持以后,如今的吕布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得知袁绍有意南下入侵,吕布当即吩咐手下点兵,准备亲自北上去会会袁绍。
“主公且慢,出兵之事暂时不急。”陈宫拦住吕布说道。
“公台,军情紧急,不容耽搁。”
“主公,且先听公台一言,不瞒主公,登也觉得袁绍出兵一事有些古怪。”陈登这时也开口劝道。
陈宫、陈登是吕布麾下的两大谋主,对他们的意见,吕布还是很重视的。吃一堑,长一智,已经吃过不少次亏的吕布如今已经不敢轻视谋士的重要性了。见陈登也劝自己,只好重新坐回座位问陈宫道:“公台,你且说来听听。”
“主公,河北袁绍出兵固然重要,但主公是否忘了防备别人?”
“谁?”
“曹操,孙策。”
“他们?他们会趁机攻我?”
“主公,刘备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陈宫摇头说道。
“唔……公台此言有理。那依公台之见,我当如何应对?”
“可命能言善辩之士出使两家,若是没与袁绍联手,那我等自然可以专心应对河北,可若是他们已经与河北联手,那我们就不得不多做一些准备。”
“……那你觉得该派何人前往?”吕布皱眉问道。
“许汜、王楷可为使者。”
“好,就依你之言。”
第八十六章 袁绍入青州()
河北兵多将广,袁绍有意拿下夺取青州与曹操遥相呼应,吕布自然不敢大意。被分别派往曹操、孙策处的许汜、王楷已经送回消息,曹操对结盟抗袁一事已经答应,而孙策则是相反,明确拒绝。
但吕布的谋主陈宫在详细询问了出使曹操的许汜之后,力劝吕布防备曹操,绝对不能答应曹操两家合兵一处的建议。
“公台,这是为何?”吕布不解的问道。
“主公,曹操生性狡诈,而且主公莫忘了,我们与那曹操可是有仇,他怎么可能如此痛快的就答应与我们结盟抗袁。他的兵马调动如此迅速,只能说明他是早有准备。说不定他不是想要联吕抗袁,而是准备联袁讨吕。”
“……公台,你这么说可有依据?”
“主公啊,防人之心不可无。眼下这中原就剩主公与那曹操,既然那曹操之前可以联合主公讨伐刘备,那他又为什么不能联合袁绍一同对付主公?更何况请神容易送神难,若是放那曹操入徐州,那曹操突然发难,主公准备如何应付?”
“唔……公台此言确是有理,可要如何拒绝才能不叫曹操抓住把柄?”吕布为难的问陈宫道。
“此事倒也不难,婉言谢绝即可,同时可命臧霸屯兵小沛,防备曹军突袭。”
“嗯,那公台的意思就是稳住曹操,先破袁绍。那孙策怎么办?”
“孙策眼下正在消化江东,暂时也无力北上,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可命成廉率部前往广陵,监视江东。”
“……好,都依公台,那我就率领主力先北上破了袁绍,再后头收拾曹操。”
“主公且慢,宫还有话未说。”陈宫急忙拦住吕布说道。
“公台还有何建议?”
“主公,袁曹势大,主公虽勇,恐也难是对手。既然袁曹可以联手,那主公为何就不能寻求外援。”
“公台你糊涂了,纵观袁绍、曹操周围,又有谁敢与我联手?刘表守家之犬,公孙瓒已经败亡,孙策忙着梳理江东,我是无援可找啊。”
“主公,为何不找朝廷出面?”
吕布被问住了。的确,刘表、孙策指望不上,可这不代表吕布就找不到帮手。但问题是吕布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当初义无反顾的离开了长安,憋着一股劲要混出个人样来好叫长安刮目相看,可现在又要向朝廷求援,在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之前,吕布拉不下这个脸。
吕布不肯向朝廷求援,陈宫作为臣子也是没辙。作为谋士,陈宫很清楚此时朝廷的支持对吕布的重要性,就如吕布对朝廷同样重要一般。虽不敢保证朝廷此时对吕布有求必应,但的确是吕布趁机向朝廷讨要好处之时,可偏偏吕布好面子,不肯向朝廷开口,大好的机会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从面前溜走。
两面作战,吕布分身乏术,也只能先选一头,河北袁绍成为首选,吕布集结麾下飞熊军北上,陈宫随行,至于曹操那边,吕布只能交给陈登来应对。要论关系远近,其实曹豹比陈登更近,毕竟曹豹的女儿如今嫁给了吕布,曹豹和吕布是翁婿的关系。只是曹豹的能力实在比不上陈登,而且老巢下邳也需要心腹人坐阵,交给别人吕布也不能放心。
吕布率军北上,得知吕布率军赶来,原本希望吕布先去对付曹操的袁绍忍不住心里暗骂几声。相交莫逆也没有自己的大业重要,虽然眼下还没与曹操翻脸,但袁绍已经有削弱曹操的想法。可惜没眼力价的吕布先找上了自己,让袁绍颇为不满。
吕布的武勇,袁绍是清楚的。当初虎牢关前吕布的表现,袁绍想不留下深刻印象都难,不过这不表示袁绍就怕了吕布。在袁绍眼里,吕布不过匹夫之勇,如今自己手握百万雄兵,战将千员,更有颜良、文丑两员猛将在侧,吕布虽勇,但却独木难支,此时的袁绍并未将吕布放在眼中。
得知吕布北上,袁绍第一时间联络了董承,催促董承赶在吕布到达青州之前开城献降。董承得到袁绍的命令以后立刻展开行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吕布留在青州的张济叔侄。
自归顺吕布以来,张济叔侄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吕布重用二人,更有一段时间指点过张绣的武艺。所以对吕布,张济叔侄还是有一定忠心的。这次奉命屯兵青州,张济叔侄也做的不错。可二人终归都是武夫,不如贾诩、李儒那样心细,可以通过蛛丝马迹提前发现董承的包藏祸心。
好在张济的夫人邹氏还算聪明,她虽然不知道董承的计划,但出于女人的直觉,在张济准备带张绣一同去赴宴的时候,邹氏劝张济道:“如今袁绍大军压境,人心浮动,你叔侄二人岂能都不在军中,不如留下伯鸾在军中主持大局,以防不测。”
张济闻言点头称是,吩咐张绣留下,自己则带着十几名亲随前往董承府。被留下的张绣倒是没有因为叔父不带自己去赴宴而感到不快。说心里话,张绣对那个董承也不感冒,只是碍于双方都是效力吕布,这才没有撕破脸,只是那种见面点个头的交情。
军中无事,张绣正在营帐中看书,年轻时谁也不放在眼里,但等交手的人多了,张绣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论武艺,张绣比不过吕布,也比不过天子身边黄忠、典韦那类猛将。就是自己的同门师弟赵云,张绣也是自叹不如。可张绣也不愿就此认输,武艺比不过,那就比领兵。做不了猛将,那就做一员战将,那样将来成就同样也不会低。
可想要成为一员合格的战将,单凭个人的武勇远远不够,张绣不读四书五经,单读兵书战策,然后再在战场上实践。而张济对于张绣要读书的想法,自然是持支持的态度。张济膝下无子,将张绣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看到张绣求上进,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止。
张绣白天领兵处理军务,到了晚上就会秉烛夜读,这也就让他睡的要比别人晚一些。估摸着时辰不早,张绣放下书,习惯性的叫上几个亲卫随他巡营,确认没有异常以后就会休息。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救了张绣一命。
如平常一样,张绣带着人巡营,此时营地内除了巡逻之人外基本都已入睡。张绣看营中没有什么异常,便准备回帐休息。却不想身边有人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张绣随即问道。
“将军,方才属下好像看到营外火光一闪。”
“哪里?”张绣顺着说话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营外黑漆漆的一片,哪有什么火光。张绣仔细看了看,确定没有什么火光,还以为是那人看花眼了,却没想到在自己准备将视线挪开的时候,黑漆漆的夜幕中忽然出现一点亮光,虽然很快消息,但张绣可以确信自己的确没有看花眼。
“快,速去叫醒所有人。”此时是战时,张绣本就敏感,再加上对董承忽然宴请自己叔侄一事本就心存怀疑。好端端的为什么忽然请客?以往可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将军……”
“快去!”张绣话音未落,就见营外忽然火光连成一片,紧跟着就听喊杀声传来。
“敌袭!速去集体兵马迎敌!”张绣吩咐一声,撒腿就往自己的营帐方向跑。他是巡营,又不是去打仗,所用的马匹兵刃都没带在身边。
等到张绣披挂整齐带着亲兵出现,颜良的兵马已经攻入了前营。不过随着张绣露面,颜良也只能止步于此。为了解决张济叔侄,董承的计划是假意邀请张济叔侄过府饮宴,家中埋伏刀斧手二百,摔杯为号,一举诛除张济叔侄。只是没想到张济单身赴会,留下张绣留守大营。
只是颜良却并未将张绣放在眼中,身为河北名将,自然也有名将的骄傲。颜良得知张绣人称北地枪王,不禁有些技痒,也就没有理会董承派人送来的忠告,还是按原计划奇袭张济大营。
“你是何人?”张绣枪指颜良问道。
“河北颜良,你就是张绣?”
听到对方自称颜良,张绣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叔父张济此时恐怕已经凶多吉少,无心恋战的张绣没有理会颜良的挑衅,挥军就杀了过来。颜良原本想要阵前斩将,却不想张绣没给他这个机会。眼见张绣挥军杀来,他也只得率军迎上。
两万对三千,颜良虽勇,但也架不住张绣指挥骑兵连续冲杀。张济的两万人马跟随张济叔侄南征北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就算是比起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不遑多让。颜良虽然斩杀了数十名将官,但终归还是架不住张绣军马的前赴后继,不得不引军败走。而张绣也不追赶颜良,既然颜良出现在这里,那袁绍大军究竟有多少借助董承帮助潜伏到了附近也不知道,张绣不敢在此多待,自己带领三千骑兵赶去城中营救家眷。
也是董承命苦,在顺利结果了张济的性命以后,还没来得及下令关闭城门,就听到有人回报说张绣领兵入城。董承大惊失色,张济血迹未干,张绣就杀进了城,此处不宜久留,当即带着亲信逃出了府邸,换上平民的衣装躲在民宅之中。
张绣一进城便兵分三路,留下一千人把守城门,一千人去了张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