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227章

我不是汉献帝-第227章

小说: 我不是汉献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损军容的渣渣。

    “大汉天子可在城上?本王轲比能,请大汉天子现身说话。”轲比能纵马上前,扬声对城头喊道。

    “朕便是大汉天子,轲比能,你无故犯境,杀我大汉子民,如今见朕又有什么好说的。”刘协露面怒声喝问轲比能,说完又小声问一旁的曹彰道:“子文,能不能一箭射死城下那家伙?”

    “……不行,那家伙鬼得很,所站的位置正好是弓箭的射程之外。”曹彰看了一眼城下,微微摇头答道。

    “……可惜了。”刘协听了有些遗憾的说道。说的身后站着的高顺、关平等人忍不住微微摇头,遇人不淑的感觉自心中油然而生。

    “大汉天子,先前的种种暂且不提,我只问大汉天子一句,可愿与我鲜卑……”

    “我不提你大爷!”刘协暴怒,不等轲比能把话说完,抓起城头一块碎砖就冲轲比能扔了下去。奶奶的,几乎将并州的汉人杀绝,这时候想要用不提两个字遮掩过去,这世上哪来这么便宜的好事。出兵并州的目的就是复仇,不提鲜卑人屠戮汉人的事情,那刘协来并州做什么?

    居高临下,又因为被轲比能避重就轻的话给激怒,刘协超常发挥,扔出去的碎砖虽没砸中轲比能,却把轲比能的胯下马给弄惊了,没防备的轲比能一下子就被爱马掀翻在地。两军阵前,刘协不顾皇帝形象出手伤人,而轲比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屁股着地,二者相比较起来,还是轲比能更丢人一些。

    在鲜卑,轲比能何时受过这种羞辱,即便是占据着王庭的蹇曼,见到自己也怂得跟三孙子似的。从地上爬起来以后,轲比能一把推开过来搀扶自己的人,一刀砍下了心爱战马的马头,刀指城头赌咒发誓道:“不破此城,誓不收兵!”

    如何守城是郝昭、高顺这些人的事,惹完祸的刘协不管。本来坚守上党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鲜卑人的人马,马超率领伏波军来援后,蒲头与步度根便离开了上党。原本若是用缓兵之计,也可以拖住轲比能,但那样做还是有一定风险。鬼知道轲比能会不会将计就计,跟刘协玩虚的,假意谈和,暗中撤兵。倒不如像这样直接激怒轲比能,让他当众发誓,那样即便他想要撤兵,也需要顾忌自己的颜面。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士元也。”刘协拍着庞统的肩膀笑眯眯的说道。方才回到城中,这一路上刘协没少被身边的人埋怨,庞统为他解围,让刘协很是开心。

    庞统咧咧嘴,无奈的说道:“主公,麻烦你轻点,属下身子单薄,经不过主公的拍打。”

    “呵呵……好,回头找东西给你补补。”

    “军师,那眼下该如何应对?轲比能在阵前受辱,鲜卑人之后肯定会更加疯狂的攻城。”郝昭出声问道。

    “有什么好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鲜卑人的战马就是再厉害,他也上不了城头。而且伯道你也不老实啊,我就不信你没留一手。”庞统闻言笑道。

    “那不是为了有备无患嘛。”被拆穿的郝昭脸不红气不喘的解释道。

    ……

    一连十天,轲比能为了报复刘协昼夜不停的攻打上党,只是城中汉军准备充分,鲜卑人虽然舍命,多次不计死伤的攀上城头,可却始终无法在城头立足太久,没坚持一会就愣是让汉军又给赶了下去。

    “大王,属下有一妙计。”经过这些天的调养,胡图哈又恢复了精神。他如今已经成了鲜卑人中的笑柄,只是他自己却装作不知道,身体刚好一点,就又屁颠颠的跑来给轲比能献计了。

    “讲。”轲比能随口说道。

    “是,大王你忘了,我军中还有不少俘虏的汉人。若是可以驱使他们前来攻城,到时那城中的汉人是杀还是不杀?”胡图哈一脸谄媚的说道。

    轲比能听到这话眼睛不由一亮,鲜卑人南下并州,烧杀劫掠,被俘的汉人也不过是等同于牛羊的战利品,之前轲比能是气糊涂了,忘记了汉人也是人,如今被胡图哈一提醒,顿时醒悟过来。

    “这个主意出得好!”轲比能大力拍着胡图哈的肩膀夸道。

    一事不烦二主,既然这个主意是胡图哈出的,那集中起来的汉人就交由胡图哈指挥。胡图哈倒也不挑拣,欣然领命。

    “主公,那些人……”看到被鲜卑人驱赶着向城下靠近的汉人,郝昭一时没了主意,急忙请来刘协问计。刘协也皱起了眉头,轲比能这招歹毒呀,自己是大汉天子,自然不能下射杀自己子民的命令,可若是置之不理,上党又有被攻破的可能。

    就在刘协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庞统出现了,问道:“主公,何事犯愁?”

    “士元,你来得正好,此时敢当如何?”刘协急忙问道。

    “此事又有何难?主公且看那边……”庞统说着一指刘协的左侧,刘协不知庞统想干什么,依言扭头去看,不想此时站在刘协身后的关平出手如电,一手刀疲晕了刘协。

    “士元,你做什么?”郝昭吃了一惊,怒声问道。

    “伯道,你就不该让主公来此。”庞统将晕过去的刘协交给关平,沉声对众人喝道:“主公身体稍有不适,按照先前议定的章程,现在城中大小事务皆有我主持。我命令,但凡靠近城墙着,无论汉人还是鲜卑人,一律格杀!”

    “士元,你……”郝昭听到这话才明白了庞统的用意,不由后悔之前命人请刘协来此。

    “伯道,主公的名声比你我的重要。”庞统轻声对郝昭说了一声,又厉声喝斥众人道:“都打起精神来!上党事关主公生死存亡,不容有失。”

    刘协自掌权以来便深知兵权的重要,而他将心比心的做事方式,也让他赢得了大部分下级官兵的拥戴。在军中的威望,甚至比刘协自己估计的还要高。先前守城的官兵还有些犹豫,毕竟射杀自己的同胞要比射杀鲜卑人困难,心里那道坎难过。但随着庞统出现主持大局,将刘协从此事中摘了出去,又挺身而出主动担责,官兵心里那点顾忌也就淡了许多,射杀城下的汉人也就不再手抖。

    ……

    刘协悠悠醒转,发现自己躺在官衙自己的房间里,努力回想了一下,总算是想起了事情的经过。揉着还有些酸疼的后脖颈,刘协自言自语的说道:“是哪个王八蛋下的手?下手够黑的。”

    “主公,你醒了。”门外的羊衜听到刘协的声音,不由欣喜的叫道。羊衜原是孔融的女婿,后来孔氏亡故,羊衜又续娶了蔡邕的二女儿为妻。其父羊续也是朝中重臣,此番刘协带羊衜来并州,就有意让他担任上党郡守一职。当然眼下鲜卑人未退,羊衜也就没有马上上任,目前只是刘协身边的幕僚,协助庞统处理军务。

    “嗯,醒了,谁把我送回来的?”

    “是关校尉。”

    “哦,关平。唔……估计就是他下得手。”刘协回想了一下自己晕过去之前关平所站的位置,自言自语的说道。

    “主公,你现在身体是否无恙?”羊衜试探的问道。

    “怎么了?”刘协闻言问道。

    “若是无事,还请主公移步前厅,庞军师跟关校尉已经在那里跪了快一个时辰了。”羊衜轻声答道。

    “哼,他们倒是机灵,没等我去找他们算账。”刘协听后轻哼一声,迈步向前厅走去。

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退() 
功高莫过救驾,罪极不过谋朝。这世上最大的功劳就是救皇帝,皇帝也是人,也有喜好厌恶,开疆扩土比不上救命之恩。而这世上最大的罪过也超不过谋朝,凡事好商量,只要你认我这个皇帝,那一切都好说,但你憋着把我踹下去自己当皇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历朝历代,谋朝篡位那都是诛九族的下场,除非皇帝开恩,生死才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无论是封建制度还是民主法治,其实区别不大。以人为本,制度再好也是人在执行,而人皆有私心,一旦有了私心,就会以权谋私。真正大公无私的人,在这世上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就好比清官与贪官的比例,永远是贪官占了绝大多数。

    刘协从不指望自己手下的官员一个个都是道德模范,清似水名如镜,那不现实。允许你贪,但你必须要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地方官不仅仅是维持地方安定,更要努力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一个贫困地区的百姓在一个贪官的带领下过上了小康的生活,那贪点就贪点吧,可本就一个连温饱都达不到的地方你还要贪,那不杀你杀谁?

    扯得有点远……还是说说庞统自作主张代刘协承担骂名吧。庞统的这一步走得非常正确,虽然短时间内他肯定要蒙受一些委屈,但从长远来看,他是利大于憋。刘协身边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荀彧是刘协的老臣,没有他的辅佐,刘协走不到今天,朝廷的许多政策,大多是刘协提出一个构想,再由荀彧去完善实施,所以刘协身边第一文臣的位置,非荀彧莫属。

    其次便是贾诩跟李儒,这二人掌管着朝廷的耳目天眼组织,李儒如今已死,又没有留下子嗣后代,对刘协的影响也就到此为止。但贾诩还活着,虽然刘协已经调法衍进入天眼用以平衡,但第二的位置,贾诩也是稳占着的。

    剩下的第三,也就成了众多谋臣竞争的热门。有早期就投靠的荀攸、钟繇,也有与刘协私交甚密的司马懿、法正,而像庞统、徐庶这些到了中期才加入的人,在刘协的心目中并没有什么优势。

    谁没有个上进心呢?庞统当初是随同司马懿一同投奔的刘协,虽然他并没有取司马懿而代之的想法,但还是想要在刘协的心目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此番就是一个机会,代君受过,必能让刘协念念不忘。至于此时带着关平来请罪,那也不过是为堵众人悠悠之口,只要刘协这个大汉天子记着自己的好,那些许损失无关紧要。

    做戏要做全套,刘协也知道庞统跟关平来请罪是做戏给外人看,也正如庞统所想的那样,刘协对庞统的挺身而出很是感激。刘协相信郝昭并不是有意让自己为难,但郝昭命人将自己请去城头的举动的确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刘协不会去不计较郝昭的过失,但也不会忘记庞统挺身而出代己受过的功劳。

    一出君臣和谐的大戏完美落幕,庞统、关平降职留用便是最终结果。但所有人都清楚,庞统、关平的降职留用只不过是暂时,待到击败了鲜卑人以后,二人必会因攻受赏,官复原职自不必说,日后也是官运亨通。

    ……

    与此同时,再次攻城失利的轲比能把此番失败的责任全部都归咎到了胡图哈出的馊主意上。胡图哈很委屈,可也不敢在轲比能暴怒欲寻出气筒的时候顶嘴抗辩,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认怂认错依旧没让轲比能放过自己,当众的八十鞭挞打的自己死去活来。

    看到胡图哈被人抬回营帐“挺尸”,鲜卑众将各个噤若寒蝉,对轲比能的不满也在心中悄然滋生。

    生活在草原的人都很现实,强者为尊,以力称王,这是残酷的生存环境决定的。说得更直白些,只有能给人带来好处的人才会有人跟随。轲比能之前带着族人杀入并州,那些追随轲比能的鲜卑人着实发了一笔横财,但随着大汉出兵,激战上党,那些原先率领部众跟随轲比能的人也是损失颇大。

    南下劫掠,主力自然都是族中的青壮,而草原的部族并非似中原王朝一般君主集权,而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生活在草原上。可以说在草原上的每一个部落就是一个王国,诸多部落推举出一个首领,首领平时无权干涉部落的内部事务,唯有对外时才有召集众部落的权力。若不是胡图哈也有属于自己的部落,轲比能就不是简单的只让人打他八十鞭就算是了事的了。

    兔死狐悲,看到胡图哈的凄惨遭遇,众多鲜卑部落首领不由扪心自问,若是换成是自己,轲比能是否会饶过,答案是否定的。

    上党的汉军是顽强的,至少目前鲜卑人还没有看到任何破城的希望。再加上心忧位于后方的族人,有不少人都生出了退兵的心思。只是轲比能积威日久,暂时还没人敢当面对轲比能提出想要撤兵的想法,但在之后的攻城时“消极怠工”的现象也是越来越明显。

    轲比能见此也是有火不敢发,毕竟他与众多鲜卑部落首领间并不是君臣关系,而只是合作关系,真要是把人逼急眼了,联合起来反抗自己,那也是桩麻烦事。要说退兵的心思,轲比能也是早就有了,但先前当众发誓要攻破上党,这个誓言把轲比能逼得不好说出撤兵的话,有心让其他人提出来,可那帮胆小鬼又一个个做了缩头乌龟,谁也不肯当出头鸟。事情也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