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212章

明末强国梦-第212章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停留在湄公河口的话,琼州号全速前进需要12个小时可以赶到,其他舰船要20小时以后才可以赶到现场,时间太长了,就是所谓的鞭长莫及。如果敌舰逃跑,要追上他们就可能需要追到马六甲海峡,甚至更远。这就要看巡逻队能不能缠住西班牙船队了。

    在河口中被击沉的一艘军舰是靠河口外侧的,另一艘战舰深入河道比较远。看到了半潜艇的战斗力之后,护卫舰干脆就在后面警戒,两艘半潜艇又一前一后,分两侧向另一艘敌舰靠近准备攻击。这时两艘半潜艇还各有一枚鱼雷可以发射。

    剩下的这艘战舰上的西班牙人已经目睹了刚才的战斗,知道了这两个奇怪的冒着烟的小东西威力不一般,继续战斗只能是被击沉的下场。西方人很识时务,知道不可战,就痛痛快快地投降,因此,很快就升起了白旗,投降了!

    国防海军与西方人作战不是头一回了,知道他们的习性,投降就是投降,不会有什么花样,投降也是很有绅士做派的。因此,护卫舰的舰长就命令在旁边观战的半潜艇母船,上前接受投降。母船体型比较高大,靠过去直接可以跳帮上船。

    上船的战士手拿喷子,搜索每一个舱室,把俘虏都集中在水手舱,挑选出船长和操帆手驾驶船只,换上大明的日月旗,这艘战舰就被国防海军控制了。

    没有爆炸的那一枚鱼雷还是要收回的,因为这里是内河的河口,风浪不大,鱼雷弹体的大部分是充气的气仓,因此它是漂浮在水上的。如果不收回,它还是有危险性的,大力量的撞击头部,它就会被引爆。它头部的撞击引信,有一个圆形的封闭罩子保护,轻微的碰撞不会引爆。另外把它的尾翼收拢之后就关闭了引信,鱼雷在发射管里面就是这种姿态,发射出去之后尾翼张开,就自动打开了引信。回收的鱼雷,要送回工厂维修,损坏不大的可以继续充气使用。

    水中有幸存的西班牙落水的水手,也都打捞上来,受伤的给予包扎处理,全部关押到俘虏的军舰上。国防军对于西方战俘还是讲人道的,也是因为这些西方战俘很老实,一般不会反抗。

    清理了战场,护卫舰和两艘半潜艇排成一列纵队,使出了河口,母船和俘虏的战舰就留在了河口之中。

    这时的半潜艇处于航行状态,它向四个浮筒充气,也浮出了水面,这种姿态航行的速度快,可以达到12节,因为水的阻力小了,同时浮出的状态可以填装鱼雷。

    驶出河口的国防军舰艇看到西班牙的船队还停在那里,因为他们看不到河口内的战斗情况,只是听到炮声,现在炮声没有了,当然就是战斗结束了,河口中驶出的船是敌方的舰艇,那就说明自己一方战败了。虽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战败,两艘战舰对面前的三艘小船,的确很难理解,但是,战败是事实,自己只剩下一艘战舰,其余的只是商船和辅助船只,那就只有逃跑,但愿能跑掉。于是这些船赶紧升起风帆启动船只全速逃跑。

    大海上追击就要讲究船速了,这个时代上好的帆船顺风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5节。1节=每小时1海里,1海里=1852米,15节=每小时27。78公里,合55。56里。

    一般说来商船都是10节左右的航速。逃跑的一方,除非是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否则就要兼顾航速慢的船只,所以最慢航速的那条船就决定了船队的航速。追击的一方,只要火力足够,就可以甩掉速度慢的船只快速追赶。所以追击的一方在速度上就占了便宜。

    朱家的护卫舰是有风帆的,撑开风帆,顺风最大航速达到20节,侧风15节,逆风(降下风帆)10节。现在是顺风,炮舰的航速是西班牙船队航速的二倍。但是,半潜艇的速度就慢多了,它没有风帆,仅靠蒸汽机的动力,浮出水面的航行速度12节。虽然速度还是快于敌船,但是靠他追击,就要很长时间。

    现在敌我双方距离大约15公里,护卫舰单独追击,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追上。半潜艇追击大约需要10个小时。

    这种情况下,只好护卫舰单独追击了,半潜艇随后,护卫舰追上之后,在纠缠战斗中半潜艇有可能赶上来。于是,护卫舰挂满风帆开始单独追击,敌方只有一艘战舰,国防军的护卫舰完全可以战胜它。

    护卫舰开足马力向前冲去,逃跑的船队当然也会随时的盯着它,相差一倍的速度,让西班牙人大吃一惊,竟然能有这么快的船?很明显,它不完全是靠风帆动力的,那个烟筒冒出的烟更浓更多了,但是他们还是理解不了机械的动力。

    这种追击,按照简单的计算,就是一个半小时可以追上,实际上没有用那么多的时间。为了保护船队,那艘唯一的军舰停了下来准备于追击者决战。追击者速度太快了,决战不可避免,既然必有一战,为什么一定要等人家追上来呢?何况追击者已经拉开了距离,其他两艘小船已经远远的甩在了后边。一对一,对方还是个小船。自己的火炮每一面侧舷就有30门炮,凭数量对方也不是对手。于是信心十足的西班牙的战舰开始走之字形的路线,随时保持着侧舷对着追击者。

    双方相对行驶,距离迅速拉近,护卫舰已经降下了三角软帆准备战斗,这时西班牙人看清了,这艘小船是铁壳船!他们开始有了惧怕心理,距离已经接近三公里,西班牙的战舰开始试探着打出少量的炮弹。看来他们也知道火炮射程不够,在利用即将进入射程的时间校准火炮,试射击。可能也有示威的目的,恐吓对方不要继续追击。

    其实他们不知道,护卫舰前主炮的射程早就够了,40毫米火炮射程六公里,之所以没有过早开炮,是因为国防海军知道对手的火炮射程,最好的火炮射程也不会超过五里,就是2。5公里,在六里的距离上是绝对安全的。另一方面,护卫舰船小,颠簸使得火炮射击精度不高,所以尽量迫近距离,以便提高射击的精度。

    距离够了,护卫舰的前主炮、前副炮开炮了,前主炮是三联装40毫米火炮,前副炮是双联装40毫米火炮,射速每分钟每门炮20发,两个炮塔共有五门炮,那就是每分钟100发炮弹。炮弹种类是穿甲弹为主,夹杂着普通开花弹和燃烧弹。

    “轰!”

    从第一声炮响,西班牙人就吃了一惊,因为炮弹打远了,越过他们的战舰打到了水里,激起了两三米高的海浪。看着对方船不大,炮也不大,能打这么远,爆炸威力这么大!

    没等他们想明白,第二批炮弹就打了过来,这一次有两发炮弹击中了甲板,爆炸的火光硝烟卷起了碎木板、索具等杂物,有的风帆已经跌落了下来,随即燃起了大火。炮弹还是不停的打过来,火炮射速之快,是他们无法想象的。船上喊声一片,这里要救火,那里要补救风帆,船舱里又传来了要求堵漏支援的喊声。

    西班牙的船长明白了,这个仗已经打败了,自己的火炮打不着对方,对方的火炮又这么厉害,这个仗是没有办法打下去了。再犹豫就是沉船!

    船长当机立断:挂白旗,投降!

    ………第252章完………

第253章:啊!白银() 
国防海军一艘护卫舰就俘虏了西班牙的一个船队,他们如果四散奔逃的话,护卫舰只能击沉或者抓到一两艘船,西方人还是太老实了。

    其实西班牙人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他们四散奔逃,大明的军舰为了泄愤就可能击沉一两艘舰船,船只的损失是一回事,船员性命不知要损失多少,大家一起做俘虏,也等于挽救一批人的性命,这个帐还是划得来的。西方人虽然在殖民地残酷地屠杀土著人,可是却普遍比较珍惜自己国民的性命。

    这一战击沉的船只只有一艘,击伤一艘,另外俘虏了四艘大型商船,两艘战舰(其中一个带伤)和两艘辅助船只。

    护卫舰上没有西班牙语翻译,因为这是突发的遭遇战,事先没有准备,所以只好用汉语喊话,让他们把船开到湄公河口,他们居然听懂了,因为西班牙商船上有懂得汉语之人。

    过了一会,两艘半潜艇也过来了,三艘小船押解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船队,向湄公河口驶去,场面显得怪异,西班牙人看着这三艘铁甲小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尤其那两条小型船只,外形就像大鲸鱼(潜艇的样子)。

    他们回到湄公河口的当天傍晚,支援舰队也过来了,郑芝龙带着一个小船队也过来了。

    支援舰队带队的是舰队司令谢鹏举,舰只有旗舰琼州号巡洋舰、两艘护卫舰和两艘炮舰。

    谢鹏举邀请郑芝龙登上巡洋舰,郑芝龙上过国防海军的军舰,但是最新的巡洋舰他还是第一次登上来。上船后他还是要求参观一下,也没有太新奇的东西,只是船更大了,火炮的口径也大了。

    之后谢鹏举在指挥舱招待了他,还做了几个菜,虽说是军舰上简单的军粮,毫无奢华,也很可口。军舰上不能喝酒,以茶代酒气氛也是很亲热。

    郑芝龙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话题就逐渐的转到政务上来。

    郑芝龙来到这里已经将近一年了,稻米也收获了两个季节,现在他是粮食充足,士气高昂,打着大明官府的旗号,扩张起来十分顺利,正是乐此不彼的时候,因此他首先就问南海舰队的基地金兰湾现在有多大地盘了?扩张了多少?

    谢鹏举说道:“郑大人,金兰湾与你的金瓯差异非常大,你这里难得见到一个山头,可是金兰湾的周围都是山地,行走、驻军、建设都很艰难,首要的是建设公路,没有路寸步难行。”

    “谢将军说的对,我这里一座山的影子都没有,一马平川,河网密布,坐上船四通八达。有人的地方可以见到民居稻田,没有人的地方草木繁茂,遮天蔽日,那水草都有两人高,只要有人,这可都是良田那!”

    谢鹏举说:“扩张地盘需要设立哨卡和防御阵地,还需要军队驻守。我们的陆军编制是一个团,就是2500人。经过接近一年的整编训练,有了一个团的正规军,外加一个团的武警部队基本满编了。两支部队加起来也不够郑大人手下的一个零头。按照我家大爷的指示,我们也积极向周边扩展地盘,无奈行进艰难,只是占领了周边方圆400里的范围。半年前来自黄河河道工程的移民大约一万六千人,还算来的及时,充实了一些人口,但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你们金瓯的人口众多。”

    郑芝龙说:“我的部下家属多,他们又带来不少亲朋好友,尊你家大爷的嘱咐,我们在福建广东又召集了不少移民,所以现在的人口已经有二十多万众了。但是人还是不够啊,很多良田都无人耕种,这里真是好地方啊,稻米一年三熟也没有问题,粮食到处都是。不到一年,经我的手运往台湾的稻米就有八十万石。我的军队原来就有一万多人,现在扩编了,不过两万多人,没有你说的那么多。”

    国防军的在金兰湾的人数对于郑芝龙不是什么秘密,因此,谢鹏举说的是实情,可是郑芝龙没有说实话,他粮食不愁,自然会大力扩军,目前已经有四万之众。谢鹏举心中有数,也不必揭破他,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对于国防军也不算什么。

    谢鹏举说:“我们也发现金兰湾向北,有几块像样的平原,我们打算逐渐向北试探,一旦遇到北交口的官府官员,那就只好停止了。

    郑大人,我们的平原地不多,但是我也发现这里的土地肥沃,特别适于稻米的生长,我哪里一年两熟绝对没有问题,困扰大明的粮食,在这里从来就不是问题,遍地都是。郑大人那里的收获自然就更多了。郑大人现在的地盘大多了吧?”

    实际上交口省这时的势力范围仅仅到达舰港一带,所以金兰湾还可以向北扩展一些富庶之地。

    “谢将军,不瞒你说,向东北方向,就是沿海地区我们两家已经快连上了。谢将军可以画一条线,我们不越界就是了,这个边界由你来定,我听你的。”

    好快呀!郑芝龙果然野心不小。谢鹏举拿出来地图,指着地图说道:“沿海的潘切、藩朗之间有山脉,就以此山的主峰为界,山南边的潘切归南交口,山北边的藩朗归金兰湾,如何?”

    这不是中间线,是偏北的,大半的地盘都给了郑家,并且给他的都是富庶地区。郑芝龙当然非常高兴,一再表示感谢。其实这是朱万化的意见,谢鹏举照本宣科而已。要是让谢鹏举做主,这条线肯定会向南不少,不会那么便宜郑家。

    郑家的扩展地盘除了东部沿海地区之外,西部、北部他也在极力扩张,已经到了吴哥王国的境内,就是后来的高棉、柬埔寨。照这个势头,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