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子澳门就热闹了,三天两头有人到军营门前闹事。实际上是国防军的探子化妆成本地居民去闹事的,国防军当然不管了。看到国防军士兵不敢出头了,闹事的就猖狂起来,越闹越大,几乎天天有人来,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国防军的探子们就忙碌起来,几乎是挨家挨户清查。这一次十分彻底,清查出来的居然有三百五十多人。
到了五月初二,南海舰队调来一个营的陆战队和一个营的武警,乘夜间封锁了澳门两岛的主要道路,开始按户抓捕,三百五十多人一个不漏,全部抓捕到案,连同原来抓捕的十五人总数三百六十八人。又用了两天,在军事法庭上对这些人进行审判。
对于这些人的处置朱万化给出了一个原则:把这些人划分为两类:首要分子、头头、死硬分子判处死刑。其余的流放澳国。
按照这个原则定出四十三人的死刑名单,上报大都督府。其余三百二十五人流放澳国。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
国防军南海舰队邀请舰港的一艘葡萄牙人的军舰访问澳门,南海舰队的旗舰“琼州号”巡洋舰也陪同到来,陆战队驻军一个连,到码头上列队迎接,南海舰队的军乐队也到场助兴。在澳门码头上也是彩旗飘扬,葡萄牙人的商馆人员也请到了现场,到场的还有当地的官府官员。围观的民众自然也会很多,码头上好不热闹。
配合这次活动,国防军搬来了两个喊话器用于演讲。
南海舰队的教官杨书堂首先讲话,他讲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里是我大明的国土,在大明的国土上就要宣扬我中华的文化与文明。他还讲了欢迎泰西人以及其他的外国人与我大明互通贸易,友好往来。
葡萄牙舰队司令、当地的官员也都讲了话,无非是庆祝节日,宣讲友谊之类的。此后就是登上双方的军舰参观,然后设宴款待客人,尽欢而散,欢送葡萄牙舰队返航。一切平静如常,节日的气氛浓烈。
………第373章完………
第374章:一衙门两制()
五月初六一大早,出门的人们就看到了大街上醒目的位置上都张贴着布告,每一份布告都有三张纸,文字很长,因为四十三人的死囚名单就占了两张纸。罪名没有罗列太多,关键的只是三个字“汉奸罪”,处决时间是今日正午,地点就是昨日热闹非凡的码头广场。好奇的人们来到广场时就看到四周都是岗哨,戒备森严,其实还有很多便衣密探遍布澳门两岛,普通民众是不知道的。
还有一件事民众也不知道,为了今日行刑,为了特别的关照这些汉奸,震慑宵小,一律砍头,而不是国防军惯用的枪毙。广州及附近的几大城市的刽子手全部请来了,砍头也是个技术活,不是有力气就能干净利索地砍下脑袋来的,所以刽子手也是专门的职业。今天死囚太多,十几名刽子手每人要砍三四颗人头,体力耗费也是蛮大的,当然了,报酬也是丰厚的。
接近中午时,码头四周已经是人山人海,各条道路都挤得水泄不通了,比昨天的人还多。
等到三百多名囚犯押到码头广场时,四周的民众沸腾了,一次砍掉几十颗脑袋,这可是不多见。
午时三刻,云板敲击了四下。
云板就是铸铁的云彩形状的板子,专用于敲击发声通报消息之用,其敲击的节奏有明文规定,什么节奏是什么意思那是有一定之规的,类似于简单的电报传信,连击四下就是丧音了,古代的人都明白的。
这个是有根据的:红楼梦第十三回中说:“只听二门上传出云板,连叩四下,正是丧音。”
监斩官拿起布告宣读,话语不多,字字铿锵有力:“澳门是我大明的国土,以下罪犯自称非大明之子民,我大明之疆土定然容不得如此猖狂之汉奸!经国防军军事法庭审判宣布以下四十三名汉奸死刑,立即行刑!”
后面就是常常的名单,每十人为一批,用火铳声音发令,一声火铳就是十颗人头落地,广场上顿时血流成河。多数囚犯早就吓瘫了,跪都跪不稳,屎尿都出来了,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威风。
就在行刑之时,有人在场外高喊:“国防军滥杀无辜!国防军滚出澳门!这里是澳门,不是大明!。。。。。。”
还没等他喊完,这一伙一共三人,就被倒剪双手捆绑到台前。国防军的军事法庭立即开庭审理,审理非常简单,姓氏名谁,年龄籍贯,不老实回答就是刑具伺候,当场宣判死刑,拉到前边就砍头!
监斩官高声喝问:“还有没有自称不是大明子民的,还有几位?我国防军不在乎多杀几个汉奸!”
其他三百二十五人属于从犯,也是汉奸罪,他们之中可能有凑热闹的,这种热闹是好凑的吗?他们可能以为自己会说两句洋话就了不起了,高人一等了,国防军都是土包子,不配管他们。所以国防军对他们也不会客气,他们被当场宣布:流放澳国,连同家属也有七八百人了。国防军和澳国不断的有往来的船只,发一条船就送过去了。不愿意做大明的子民,就去做澳国的子民吧!
这个场面足够震慑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人敢说他不是大明子民了,“赶走国防军”的话就更不敢说了。
做汉奸做到这么疯狂的地步也算是天下一绝了,这种人就让他去阴曹地府闹去吧!
我们的头脑时刻要清醒,国内的中国人有汉奸,国外的中国人也未必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在香港敢于明目张胆的冲击解放军的军营,打着英国的国旗,高喊:“我不是中国人!”“解放军滚出去!”表面看只是几个人,实际上是一股势力,绝对不止几个人,几百个也不止,那是一批人。
也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崇尚西方的民主、民选,反对中国的政治状态。不是的,台湾的国民党主张的就是西方的民主,台独分子同样不欣赏他们,同样要反对,要独立,要主张“我不是中国人!”这种人脑后有反骨,放到哪儿都是汉奸。
“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喊喊口号是可以的,千万别当真,因为人家未必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或者认为自己是优于“普通中国人”的“优等中国人”!
当某些国家排挤华人,让海外的华人感到危机,有财产、生命之忧时,这些海外华人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祖国,也希望有人给他撑腰。
当海外华人生活的很自在的时候,也会有不少人看着大陆中国不顺眼,指指点点的,此时他们的心里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也很正常。
再引深一步,中国的富国强兵,中国的崛起,他们是未必认同的。当触及他们利益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就是反华急先锋!
所以我们对于海外华人的态度要适度,既不能太冷淡,也不能过分的热情,时刻要保持清醒。
。。。。。。
崇祯八年年初时河南、山东的三个铁路工程先后开工,它们是:济宁到开封的铁路、青岛到济南的铁路和位于济宁的跨越运河的铁路隧道。
相比之下工程量最小的就是隧道工程了。工程选择的地点是运河的一处弯道,隧道建成之后,开挖一段通过隧道的运河,废弃原运河河道即可,运河的河道反而调整的更直了。隧道工程有两个要点:第一是防漏。要防止运河的水、地下水渗漏到隧道中。第二是排水,进入隧道的雨水要能够排出去。
水泥本身就能够防渗漏,再加上树脂原料的防漏层就能够很好的防漏。
比较好的防漏产品应该是石油产品沥青,明代是有石油产品的,只是数量极少。树脂的防漏效果也不错,所以就没有特意的去寻找石油产品。
在明代,四川至少有三个地方有石油产品。一个地点在重庆南边的巴县,这里自古以来就有自己渗漏流出的石油,地名中就有“石油沟”这种名称,隋唐时代就有记载。另外两个是成都西边的邛崃县和宜宾以北的自贡,他们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人们在打天然气井时出现的副产品。明代的天然气井已经可以打到上千米的深度了。地下的油气往往是并存的,所以有的井就冒出了石油。
古代的人们还不懂得石油炼制技术,也不知道石油产品的价值,所以石油至多被当做燃料,基本上是废弃之物。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开采利用、炼制它。
对于排水问题,朱万化给出的建议就是蒸汽机动力的抽水泵。一年之中用不了几次,并且水量不大,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考虑到建一条隧道不容易,要尽量的充分利用它,因此,建设的时候,它就是两个隧道孔,一个孔是双轨的铁路(跨过运河的这个区段是双轨),另一个孔是给公路准备的,马车可以通行。
因为运河隧道长度短,整体工程不大,三个月后隧道工程完工,又用了两个月挖掘新的运河河道,堵塞老河道,到七月份,隧道工程就圆满结束了。
隧道封顶部分全长约150米,隧道照明的普通办法就是灯,但是这个年代没有电灯,用油灯管理上就要麻烦一些。为此朱万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使用通信的那种反光的大锅来获取阳光,折射到隧道中。为了避免长长的光柱进入隧道会强烈的刺眼。光通过封闭的粗管道进入隧道,在隧道中部用凸镜反射,使光线散射开来。每一孔隧道两个反射装置,在隧道中开两个散射光线的窗口。白天隧道中就不需要照明了,光亮的强度足够了。到了夜间,点上两盏灯,是充气的气死风灯,隧道里面行路也没问题。
朱万化知道:传递光,最简单可靠,效率最高的还是玻璃纤维,一条光缆可以方便的传递足够的光照,但是两端的设备,即采集光和发散光的设备,超出了朱家目前的制造能力,只好采用比较笨的折射光的办法。
为了维护隧道和保护隧道的安全,隧道有一个十人的维护队和一个班的武警守卫,共二十人。
运河与铁路、公路立体交叉,在中国这是创纪录的,不少人都感到新奇,纷纷前来观看这个水下的道路。最先利用起来的,就是公路隧道,马车可以方便地通过运河,还是极大的便利了运输。当然铁路公司会收取过路费,收费不多,起码可以支付维护隧道的费用。
运河上的桥梁不多,济宁就有一座桥,再向北就要到德州才能有桥。但是这种桥是起拱桥梁,坡度太大,负重的马车是不能通过的。所以这处隧道还是很重要的。
修建隧道还引出了河道衙门的一段故事。前面我们说过,朝廷的河道衙门是在济宁的,河道衙门管理的河务就是运河北段,即京师到扬州的河段,以及黄河中下游的河道、河堤。运河的长江以南河段以及长江的河务由南京的工部管理。
黄河的河堤经过崇祯五年、六年的工程已经很完善了,河道衙门就剩下一个不断的巡视的任务,所以河道衙门目前的主要差事就是维护运河了,差事少了,工程款也就少了。
在运河上修隧道,属于河道衙门的管理范围,当然要有河道衙门参与,联省衙门依旧按照两年前黄河工程的旧例,聘请河道衙门的官员,给了他们三个官员的名额参与工程管理,给予工程补贴。这等好事当然轮不到别人,河道都御使等主官就占据了这三个名额。
前边有黄河河堤工程的旧例,这次又有隧道工程的新例,于是就强烈的刺激了河道衙门的官员,特别是河道衙门处于山东境内,山东官员的待遇他们非常清楚。
属于联省的官员薪俸很高,差不多是朝廷同级官员二倍以上,并且与公务有关的支出项,官府衙门全部负担了,不必官员自己掏腰包。
朝廷的官员是靠灰色收入和贪墨来补充收入不足的,河道衙门与税收等事无关,只有贪墨工程款这一项了。现在黄河的工程几乎没有了,就剩下了运河,工程款被砍掉一半以上,自然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收入。
于是,河道衙门的不少官员开始议论纷纷,他们希望把河道衙门归属到联省衙门的管辖之下,这是个人利益的驱使,都御使本人也不例外。
朝廷的河道衙门与联省衙门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意见如何转达呢?最终河道衙门的官员们写出一份请求的文案,通过联省工房监督隧道工程的官员呈报到洪承畴那里。
洪承畴感觉这种事情的确有点荒唐了,如果他们只是管理黄河河道,那是没得说,完全在联省范围之内,应该收归联省管理。但是运河只有一小段在山东境内,并且还是河道衙门的主要业务,这个衙门如何收得?何况还有每年的工程拨款,朝廷该花费的银子转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