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503章

明末强国梦-第503章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代,奥斯曼帝国灭亡了,他的继承者就是土耳其。这相当于苏联和俄罗斯的关系。

    奥斯曼,或者叫土耳其,也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奥斯曼崛起,成为称霸地中海地区的一个大国,其持续的时间有六百多年,时间正好跨越中国的元明清三代。它终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我国军阀混战的年代里。

    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可以写几部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不过与我们的故事关系不大,我们只选择与我们的故事相关的,并且是几百字的梗概而已。

    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是尽人皆知的,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西方进行贸易和交流,中国是这条路东方的终点。丝绸之路对于中国的影响是有限度的,就是说,没有它,中国照样过得很好。

    但是,这条路却是成就奥斯曼帝国。它正好是这条路的中间点,奥斯曼获得的是丰厚的贸易利润,就是说丝绸之路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绝大部分都给了奥斯曼帝国,他们也就因此而崛起。

    奥斯曼是黑海、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因此它也有舰队。但是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先后几个航海大国,以及意大利法国等二流航海国家都在地中海沿岸,他们封堵了地中海的出口,奥斯曼的海军力量始终没能离开地中海,因此,在大航海的年代里,没有奥斯曼的身影,远在东方的中国就不太了解它。

    正是由于大航海,有了更便利的东西方贸易通道,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南洋的香料等货物通过海路到达了欧洲。海运的运输量、成本比陆路的优势大多了,因此丝绸之路迅速的萎缩了,奥斯曼的财源断了,奥斯曼帝国就开始走向衰落。也就是说,当前,朱万化的这个时代,是奥斯曼帝国已经过了繁荣强盛的顶峰,开始走向衰落。

    现在如果排一排名次(中国除外),世界第一强国是荷兰、后面依次是西班牙、英国(几十年后就轮到英国做霸主了),这是第一梯队。后面的是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等。俄罗斯与奥斯曼的国力相当,都是地区一霸,但是他们偏向于陆地,而非航海。如果在陆地上打仗,荷兰等国还真不是奥斯曼的对手。

    苏伊士湾就在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开凿一条运河,他们仍然可以取得可观的利益。因此,奥斯曼曾经想开挖苏伊士运河,并且也实施了这个宏伟的计划。但是不知为何?这个计划终止了,没能实现。

    说起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又可以套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自古有之”。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14到13世纪就存在运河,当然不是现在的路线。在漫长的历史中,运河废弃了,又重新挖掘,反复的废弃,反复的挖掘,次数很多。这些古代运河的规模都很小,只能走小型的平底船。从公元8世纪到19世纪这1000多年里是没有运河的,以至于很多人就以为古代的人们不懂得这个地方可以开凿运河,这是误解。

    现代的苏伊士运河是法国人主持开凿的,北起塞得港,南到苏伊士城,全长190公里,公元1869年开通。后来被英国占据,最后埃及收回。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奥斯曼帝国开凿运河计划失败呢?这个情况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猜测一下。

    奥斯曼人审时度势,可能认为在这里开辟交通线没有什么价值,这也可能是他们放弃运河工程的原因,如果有价值,哪能留给别人?

    这条航路意义不大的原因还是在地中海的形势。

    奥斯曼人出不了地中海是因为有数个海上强国分布于此地,可是奥斯曼帝国的力量也不弱。那么地中海的这条运输线就会同时置于各个强国的眼皮底下。地中海的底部(东部),就是中东的这一端,在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中段在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的控制下;出口直布罗陀海峡是西班牙人的老家。

    现在正是海盗最猖獗的时代,各个航海国都由国王颁发“劫掠许可证”,就是“奉旨打劫”!于是海盗就是民族英雄!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船都无法安全通过地中海了,除非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护航。但是地中海很狭窄,舰队开到别人的家门口,那就是战争,想不打都不行。

    所以地中海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不能通行的,特别是运输货物,那简直就是给海盗上贡。这条交通线没人走,苏伊士这条通道有何用?当然了,将来的价值还是巨大的。

    现在,中国人来到这个地方,动了埃及的利益(很小的利益),也就惊动了奥斯曼帝国。并且从埃及人那里,奥斯曼人也会知道,中国人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声称开辟运输线路的(这是国防军进入此地的理由),这就动了奥斯曼帝国的痛处,俗话说:捅了肺管子。奥斯曼人对于东西方的贸易交通线是耿耿于怀的,不管这条交通线是否有价值,他们也不愿意别人碰。

    这情况朱万化是知道的,他不在乎有没有人走这条路,永远没人走就更符合中国的利益了。国防军来此,不是像宣称的那样——开辟交通线,而是相反——截断交通!永远截断才好!

    国防军在这里还是要修一条路,起码自己要用。别人用,就要付费,并且是高额费用!地中海的海路通与不通,与中国人没有关系。爱通不通,与我何干?国防军也不会动用舰队去疏通地中海,不会找这个麻烦,这个麻烦动了欧洲数个强国的利益,麻烦是很大的。没有中国的利益,中国当然不找这个麻烦。

    这就是当前苏伊士湾地区的态势。

    埃及的使者,也可能就是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已经与国防军多次接触,态度越来越强硬,非要赶走国防军不可。双方已经剑拔弩张了,如果不是埃及人吃了几次亏,不敢动手的话,早就打起来了。

    如果奥斯曼帝国是航海国家,如果他们也到了南洋地区,则不会有今天的危机。像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他们都与中国人打过交道,有的还交过手,自然就知道中国人不好惹,他们不会没事找事。可是奥斯曼人孤陋寡闻,又是地区一霸,现在虽然开始没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海军也并不弱,陆军更是强大,还没吃过亏。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在他的家门口就想占一块地方,还声称开辟交通线!这是对奥斯曼帝国的挑衅,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苏伊士地区距离奥斯曼帝国本土,海路有一千多里,距离他们的国都、核心地带有三千里海路。如果他们动用陆军,从陆地上走过来,差不多就是万里行程了。所以,他们威胁归威胁,真要是大兵压境,没有半年一年的,他们的远征军到不了中东地区。

    如果乘坐兵舰而来,速度倒是快了,最多十天左右可以到达。可是船只能运输多少人?假定一艘船载300人,100艘船才三万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地区强国,100艘船是有的,但是,能装300人的大船,一个国家有个二三十艘就是海上强国了。所以乘船而来,一次来五千人几乎就是极限。就像中国的国防军,两次调兵才两个团五千人,运输不容易啊!

    到了西方,我们也要了解一下西方的船和军舰。

    细分起来,船的型号很杂,作为战舰、大型船只,类型就没有那么多。西方各国经常交流,所以各国的船都是大同小异,区别不大。

    从船的高度上说,有两层的、三层的,最多四层,再高船就不稳了,分这些层的目的是安装舰炮,甲板上是不能安装火炮的,那里是索具、水手的位置。甲板以上的船楼一般都是在尾部,有点像中国的福船。但是也有前后两个船楼的,那就是巨型战舰了。此时航海全部靠风帆,所以船只的甲板一定要足够的大,才能容纳风帆索具和水手。

    此时的海战,主要手段是跳帮作战,就等于是船只上的陆战,这是冷兵器作战的必然。所以,舰队总是希望尽量多的装载士兵。最早的双船楼战舰是西班牙人首先使用的,他们叫做“无敌战舰”,一艘船可以承载300名士兵,是这个时代的极限了。

    还有一种英国人的战舰也很有代表性,它们的特点是:减少战舰的层数,船型比较低,船身细长,追求速度,因此叫做快舰。第二是抛弃追求火炮数量的传统办法,转而安装少量的重炮,打得远,威力大,船只速度快。英国人的这种改进为日后英国称霸于海洋打下了基础。

    知道了船只的情况,只要观察敌军的舰队就可以估算火炮数量和作战士兵的数量了。

    ………第572章完………

第573章:进军苏伊士() 
我们要回过头来追述一下,第五陆战师夺取苏伊士地区的过程。

    按照大都督府的命令,纪元2191年,崇祯十三年的正月底,新年过完,特遣舰队就开始了进军红海。这次进军的最终的目标是占领西奈半岛及其两侧,使得西奈半岛成为中华的海外领地。

    西奈半岛像一个倒置的等腰三角形,面积略大于台湾。其东侧为亚喀(ka)巴湾(这个名字听着别扭,像是骂人),西侧是苏伊士湾。半岛的南端(三角形的尖头)是山地,这可非常难得啊!在到处都是沙漠戈壁的地方,山地就是最好的地形了,再荒凉的山也会有水,有水就有植物。所以,西奈半岛上仅有的少量人迹就在其南端。除此之外,西奈半岛的绝大部分都是荒漠戈壁,那是生命的禁区。

    将来,在他的西部沿海会有一个不大的油矿,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也就是说,除了战略作用西奈半岛没有什么价值。

    古代国家的领土观念淡薄,这里土地贫瘠,寸草不生,气候恶劣,就是无人之地,中国国防军占领之,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也不会有那个国家来干预。

    就像我们前文说的那样,红海还不是重要的航道,来往船只并不多。这个时代,有船的地方就会有海盗,所以派遣舰队在红海唯一要防范的就是海盗。

    红海的出口就是亚丁湾,也就是现代闹索马里海盗最凶的地方,现代中国派出的打击海盗的海军编队就活动在亚丁湾一带。

    按照大都督府给出的策略,首先要控制红海,那就要占领吉布提海峡,设立海军基地。建立了这个基地就把住了红海的大门,红海之中所有的海盗就都成了瓮中之鳖,剿灭他们就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吉布提海峡的两岸还是有人烟的,由于地处偏僻又荒凉,又不是主要的航道,这里的人烟稀少,他们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特遣舰队选择地点,驱逐土著居民,占领不大的地盘,建立基地,还是容易的。派遣舰队选择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水源条件,建海港、建基地。

    按预定的策略,要占领苏伊士湾顶端的苏伊士城,苏伊士城是现代的名称,现在这里就是一个码头,只有几百人,像个村落,连个小镇都算不上。其原因就是土地太贫瘠,缺少重要的水源,人的饮用水都缺乏,养活不了太多的人。

    毕竟是里是这一地区几个国家(埃及等)通向印度洋的通道,有船只往来,需要码头,否则,这里根本就不适合人类居住。

    这种几乎不设防的小集镇,国防军的大军到来,就顺利的占领了。因为此地要长期占领,所以对于原住民就采取了驱赶的政策,这里有限的生存资源要留给中国的移民。第一条是垄断这里的码头,对于有财产(码头、库房、店铺、住宅之类)的则折价强制收买。中国人控制垄断了码头,当地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必然会离开。国防军则很人性的赞助遣散迁移费用,给他们银子和食品,让他们迁移。随后国防军就会从锡兰等地招募移民,占据这里。

    对于本地人,国防军唯一需要的就是招募几名通事(翻译)兼向导,加入到国防军中。

    到此,国防军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到了三月,国防军留下一团二营留守苏伊士城,陆战第二团从苏伊士城出发,向北进军。这一次的出行就辛苦了。他们不能携带过多的马匹,因为马匹的草料都要携带,沿途都是不毛之地,没有牧草,带都少马就要带多少草料,还有更要命的饮水问题。

    这种环境中汽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但是要修好公路才行。原本朱万化对于在这里使用汽车有一些顾虑,原因是这里太靠近欧洲了,担心先进的技术会刺激欧洲的工业技术进步。但是,细想一想,在波斯湾、印度洋,中国的蒸汽机轮船到处开,欧洲人早就知道了,汽车是公众交通工具,那是无法捂着盖着保密的,迟早会泄露。苏伊士地区使用马匹、骆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