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58章

明宦-第58章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天家多无情,老朽终究并非帝王之才。”

    “你若不愿更好。”,郑养性耐下性子,继续劝导:“如今圣上怕也已是时日无多,只要能迎回皇三子。日后若是能登基为帝,便封你父子世袭为王。你既能享富贵,也能全你父子恩义,岂不是绝妙。”

    “你要我如何做?”,听了这一番话,王森似乎也动了心。

    “如今圣体欠安,下个月的初二,皇太子便要由英国公陪同,代圣上前往地坛祈耕。”,郑养性的声音,无形中忽然压低了不少。

    “下个月的初二?”,王森倒吸一口冷气:“今天可是正月二十三?”

    “不错。”,郑养性点了点头回答。

    “那岂不是只有九日的时间准备?”,王森略想一下,开口说道。

    “京城去蓟州,快马只不过是一日的路程,两日便可来回”,郑养性却不以为然:“王教主至少还有六七日的时间可以做些部署。”

    “况且郑某也是知道,只这京城内外,教众便有十万上下。”,郑养性对此事也是极为熟悉:“十万人中,能选出数百死士并非难事,六七日时间也是足够。”

    “如今京城内外,都防着鞑虏细作,禁卫颇严。若是太过提前,怕是反倒会打草惊蛇。”

    “老朽体衰,怕是不能快马颠簸。”,王森又想了许久,方才是苦笑一声。

    “这么说,王教主是不肯了?”,郑养性刚才还满是堆笑的脸上,顿时就变得冷若冰霜。

    “贵妃娘娘与郑大人请回吧。”,里间的声音虽然听起来有些衰弱,可是仍然中气十足。

    “既然如此。”,郑养性抬头看了郑贵妃一眼,见她点了点头,方才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那郑某只好向王教主借一样东西了。”

    “万千凡事何时了,了去凡事皆成空。”,忽然间,里间的人像是突然站起了身,向着门边走来。郑贵妃顿时也像是受了惊吓一般,禁不住向后退了几步。

    一道散披着发束的身影,出现在铁门的栅栏边。身形虽不算高大,可是以七十九岁的高龄,却仍然不见步履蹒跚。一双浑浊的眼珠里,也射出几道精光,向着郑贵妃和郑养性看去。

    “老朽知道了。”,王森默默的看着郑贵妃和郑养性,停了不知多久,终于点了点头:“你们要的东西,尽管拿去。”

    “只是若事败,还请两位为我那犬子收尸归葬。若只是不成,则请纵之离京。”

    “你既已知道,为何却又不肯?”,郑养性心里顿时生出一阵疑惑,好奇的问道。

    “老朽乃是无福之人。”,王森缓缓说道:“若是老朽前去,怕反是会牵累诸位。”

    难道这老儿还真的有些手段?郑养性似信非信的看着眼前。

    “那你看本宫到底有多大福分?”,郑贵妃也略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道,“这许多年来,本宫几次问你,你却是不肯说。”

    “娘娘乃是福报至大之人。”,王森这一回却不再犹豫,直接开口说道。

    “福报至大?”,郑贵妃顿时面上现出几分喜色,“难道这回大事可成?”

    王森只是在脸上微微泛笑,并不多说

    “那郑某又如何?”,郑养性也忍不住想要凑个热闹。

    “有大富贵之人。”,王森仍是只说一句话。

    “郑某如今也算得上是大富贵了。”,郑养性似乎对这一句话并不算太满意。

    “那你要的是哪一般的富贵?”,郑贵妃却在身边冷哼了一声。

    “姑母切莫误会。”,郑养性的额头上,顿时就渗出几滴冷汗。

    “拿来吧。”,王森隔着栅栏,向着郑养性伸出了手。

    郑养性的脸上,也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把手伸进袖袋,哆嗦着左右摸索了好一阵,才摸出一个小瓷瓶来。

    “我若是不肯吃,你又会如何做?”,王森依然泛着笑,向着郑养性问道。

    “侯都事那里,自然会有其他手段。”,郑养性把小瓷瓶交到王森手上,才仿佛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王森笑着点了点头,拿着小瓷瓶,向牢房深处走回。

    “约莫也就半刻不到,王教主不会有太多苦痛。”,看着暗处的背影,郑养性似乎隐隐间也有些不忍。

    “王教主可还有什么念头,如今可以留下话来,郑某定会尽力而为。”

    “无论成败,若能保我儿一条性命,便是足够。”,屋里的声音,变得有些沉闷起来。

    “稍后我便吩咐侯都事送些上等的酒菜来,为王教主送行。”,郑养性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又把目光转回到郑贵妃身上,“此处阴暗潮湿,并非善地,侄儿也请姑母移步。”

    “我出宫也已是有些时候,这便回去吧。”,郑贵妃的脸上,不知道为何,竟也是挂上了几分落寂。

    同样是大明万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三。

    虽然因为转籍的事儿,多少影响了唐大人的心情,但是对唐大人来说,近日来却仍然算得上是喜事连连。

    自去年八月始,由唐旭和两位翰林院学士执笔,几乎耗时半年所编撰而成的句读录,终于终稿付梓。

    扉页上的具名,排在第一个的便就是唐旭,孙承宗,钱谦益三位翰林学士分列其后,书序则是由赵秉忠所写。唐旭原本是不肯把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个的,因为编这本句读录的时候,其实自己是出力最少的,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孙承宗和钱谦益所做。

    但是唐旭虽然推辞,孙承宗和钱谦益也不肯。这句读之法,本就是唐旭先提出来的。如果唐旭不肯具名首位,那么其余两人也更是谁都不好意思。唐旭无奈,只能是由着去了。

    翰林院里,只翰林学士和庶吉士加在一起,就有上百位。其中多有知道孙承宗等人在编一本句读录的,早就极为好奇。什么时候这句读之法,也能成为一种学问了?

    但是又想到翰林院里,参与此事的三人,已经把状元,榜眼和探花占了个齐。这三人里,若说一人看走眼也就罢了,能让三人齐齐看走眼的,这天下就几乎没有。

    所以句读录刚及付梓,翰林院里几乎便就人手一本。走在路上,坐在亭里,到处可以看见手上捧着在看的人。

第79章 大人很忙() 
不得不说,这新创的句读之法,确实有些门道。这些翰林学士,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看完了书册,忍不住提起笔来比画一阵,甚至拿出自己以前的文章,重新加上句读。

    原本要人瞪大了眼睛,逐字看过去的文章,几乎转瞬之间就变得一目了然。一些容易让人误会之处,也变得清晰易懂起来。

    甚至还有些人拿别人的文章来点上句读,发现点完了之后,再背诵起来更是容易了许多。以前一口气能背诵三五百字的,点上句读后,一口气背上六七百字也不难。

    翰林学士们闲来无事的时候,最大的爱好便就是读书,写书。有了这句读之法,读写的效率几乎是成倍增加。顿时一个个都是大喜过望,如获至宝。

    天下文章看翰林,这句话并不是虚言。在翰林院之后,先是国子监里的监生,因为翰林学士多有兼教国子监的,有了这样的好东西,教学生的时候不可能不拿出来用。再接着便是六部三司的百官。

    很快,内阁大臣方从哲也发现了近日呈上来的奏折和呈疏上,开始频频出现一种奇怪的符号。初看时觉得有几分古怪扎眼,可是再通篇看下去,整篇文章都是一目了然。从前一天能看七八十份折子的,如今看上一百份也比之前更轻松许多。

    司礼监里的掌印太监,卢受卢公公也派人来问,说是这几日奏疏看的特别轻松,就连积年的目疾,也感觉好了不少。商议着能不能让方大学士传下令去,让以后朝廷百官的上疏,都点上这类符号。

    这东西还能治眼病?方大学士瞠目结舌,不过转念一想,约莫是从前看折子,需要凑到眼前逐字逐句的阅读斟酌,如今看起来一目了然,自然轻松了不少,目疾便也就可以缓解一些。

    又过了两日,乾清宫里也传来消息,说是皇上近来有恙,本来一直无心阅读奏折的,如今见了这种通篇点了符号的,多少也还能看几眼,面皮上也没有平日里看折子那般的烦躁。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方大学士立刻就提起了精神,开始好奇起这类东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却是吓了一跳。原来这东西不但是有来源的,甚至还已经有了一本叫做句读录的书,已经在京城里风行开来。

    而编撰这本书的人,居然包括了孙承宗,钱谦益和赵秉忠三位三鼎甲。

    更让方从哲感到吃惊的是,偏偏这本句读录的具名上,排在首位的,却不是这三鼎甲中的任何一人,而是一位叫做唐旭的。

    唐旭是谁?方从哲在脑海里翻了个遍,也没想出来这是哪一号的人物,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般,自己竟是毫无印象。再派人继续查探,才发现居然只是个生员,如今又兼着五城兵马司东城司的指挥一职。

    等到了第二天,几乎是全京城的官员们都知道了,只有点了新句读的折子,皇上才会看,不点的就不看。

    这是个什么概念?辛辛苦苦写出一番奏折来,如果说完全不想让皇上看见的,那就是傻子,还上什么折子呢,自己在家看看就好了。

    既然皇上喜欢,阁老喜欢,司礼监里的公公也喜欢,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一起用呗。

    于是从当天开始,几乎所有呈上去的折子上,都齐刷刷的点上了新句读。通政使司那边,若是收到了没点句读的折子,还会有人耐心的指导,这没点句读的折子,送上就去就等于没送,阁老和皇上都不会看的。

    要问为什么,本大人不知道,只知道的是,点了句读的折子,读起来轻松畅快,一目了然,本大人也喜欢。

    还有问怎么点的,这个也简单,不过本大人没工夫慢慢教你,自个买本句读录慢慢去看一回就明白了。

    据说礼部里也已经开始有人上疏,直言从今年的院试开始,就要让考生在文章里加上句读,居然也引得礼部学官们一片应和。阅卷原本就是个费时费力的辛苦事,如果能加上句读,自然会轻松很多。

    不过折子送到了内阁里,却被方大学士以此法初创,如今也只是京城里风行,尚需时日检验为由给返了回来。

    折子虽然返了回来,可是上疏的和应和的却并不气馁。最起码从方阁老的话里也可以看出,其实他也是赞同的。只不过这天下的读书人,对这句读之法还没有做到人人皆通的地步,相比乡试和会试,参加院试的人数也是最多。为了科举里的一碗水端平,只好暂且委屈一下,等日后再提了。

    一时间,句读录在京城里一片风行,大有开始冲出京城,蔓延全国的趋势。

    实际上,已经是开始蔓延全国了。因为只在句读录问世五天之后,朝廷的邸报上,就开始出现了点了新句读的文章。

    句读录付梓一事,是由孙承宗负责的。就算是孙学士自己,也没料到这股风潮会来的这么快。原来只交了一家书社雕印,如今却是加班加点也忙不过来。

    京城里稍大些的书社,也都纷纷转托人情,想要上门求见孙学士,以图分一杯羹。一时间,孙学士的门前居然也出现了当日唐旭在吴亮嗣府上见过的情景。

    京城内外的寻常官员和读书人,自然没有阁老方从哲那般查探的本事。所以当句读录越传越广的时候,无数的人也开始注意到。在孙承宗和钱谦益的名字前头,还有一个叫唐旭的人。

    这个唐旭是谁,到底是哪一位大贤?众人都纷纷生出好奇,想尽办法也要试图寻找出来。

    正当满京城的人都在寻找一个叫唐旭的大贤的时候,唐大人却是很忙。一来刚到东城司里任指挥一职,有不少事情还需要更多的熟悉一下,二来唐大人回家还得忙着数钱。

    只是短短数日之内,句读录就卖出了两万多册,这尚且还是因为书社的印刷能力有限的原因,据说已经排了号等书的人,就已经大大的超过了这个数字。

    句读录并不是什么长篇大论,通篇不过百来页而已,几乎恰恰是一册,所以书价并不贵,每册只要一钱白银或是一百铜钱。除去各项成本以外,唐旭和孙承宗,钱谦益能分到的,约莫是每册三分银子或是三十文钱。

    唐大人原本是想拿这些钱给三人平分,只是孙承宗和钱谦益又都不肯。钱谦益拒绝的理由比较简单,哥有钱,不差你这点,哥要的只是名声,如今已经心满意足了。

    孙大人的理由就有点复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