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驭大明-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今天敢给你一个下马威,他日说不定就真的会想办法谋害你!”
万历皇帝好一会儿才停止了咳嗽,脸上由于咳嗽涨得有些发红,冷冷地向一旁的内侍下达了谕旨,“去,到尚方监把朕的‘龙鸣’剑拿来。”
李宏宇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卸任辽东巡抚后他把龙鸣剑上交了回去,如今万历皇帝当着他的面让内侍把他拿来龙鸣剑岂不是有赐予他的意思,这意味着他将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李翰林,朕决定赐予你龙鸣剑,倘若有人胆敢阻挠海关司行事,文官四品以下、武官二品以下,先斩后奏!”
果然,等内侍双手恭敬地捧来了龙鸣剑后万历皇帝瞅了一眼,然后面色一寒,沉声向李宏宇说道,“朕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一片苦心!”
“皇上的恩典臣谨记在心,绝不辜负皇上的期望!”李宏宇连忙跪下郑重其事地向万历皇帝谢恩,心中暗自欣喜,有了这把龙鸣剑那么以后海外贸易的事情将会顺利很多!
万历皇帝闻言微微颔首对李宏宇充满了期待,以他登基近五十年的阅历来看,文武双全的李宏宇可谓有勇有谋,又精通商事,无疑是是对付江南地方利益集团的绝佳人选,他希望通过李宏宇从江南地方的利益集团那里分一杯羹来填充内库,如果李宏宇能压制住江南地方利益集团最好。
因为万历皇帝身体虚弱需要休息,故而李宏宇乾清宫待了没多久就告退,在万历皇帝的示意下前去清宁宫去拜见太子朱常洛,由于朱常洛是****故而平常很少与朝廷的官员接触以免引发外界的猜忌。
李宏宇由于是皇太孙朱由校的老师,因此与朱常洛没什么交集,以前只是有过数面之缘而已。
走出乾清宫,李宏宇停下脚步扭头望了一眼身后戒备森严的宫门,眉头微微皱在了一起,从万历皇帝目前的健康情况来看已经撑不了多久,一场狂风暴雨即将降临京城。
与朝堂上的党争相比,李宏宇现在更关心郑贵妃的动向,郑贵妃受万历皇帝恩宠多年早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势力,是比党争还要危险的人物。
朝堂上的党争打击的是京城派系的力量,而郑贵妃带来的将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杀戮,如果说朱常洛有文官集团的支持,那么郑贵妃的身后站着勋贵集团。
虽然勋贵集团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江河日下,在文官集团的打压下远非昔日的荣耀可以比拟的,但他们的手里却握着大明的军权,尤其是驻守京城负责外城、内城防务的京军和负责皇城、紫禁城防务的亲军,其统兵将领皆来自勋贵集团。
有一句话说得好,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文官们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动动嘴皮子,耍耍心机还行,一旦话不投机打起来的话那就是待宰的羔羊,根本不是那些舞刀弄枪的勋贵集团的对手。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万历皇帝并不希望他死后朝局出现动荡,故而一直没有同意让福王进京,想必也会想办法对郑贵妃进行制约,身为天子关键时刻自然要抛开儿女情长以国家为重。
这也是万历皇帝为何让李宏宇前去拜见朱常洛的原因,按理来说朱常洛身为储君不宜结交外官,尤其是万历皇帝重病的时候会触犯万历皇帝的忌讳。
可万历皇帝却这样做了,很显然是想让李宏宇投在朱常洛的门下,以后等朱常洛登基后会继续重用李宏宇。
另外,京城除了京军和亲军外还有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那就是城外大营里的近两万经历了辽东战场战火磨砺的新军。
论人数的话,新军自然不是京军和亲军的对手,京军和亲军的兵力满额的话有二三十万,即便是存在缺员的情况也有十来万。
可从单兵战斗力这方面来看,新军把平常养尊处优的京军和亲军甩了几条大街,这些新军士兵可谓是大明军队精锐中的精锐。
故而,一旦新军与京军、亲军开战,那么别看新军人数上占据了劣势,照样把京军和亲军揍得落花流水:那些京军和亲军军纪涣散,训练松懈,士气低落,根本就没有做好上战场的准备,恐怕开战后会莫不想着逃命。
所以,万历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想要用李宏宇训练的新军给朱常洛保驾护航。
与京城的那些勋贵相比,与郑贵妃没有多少交集又是文官出身的李宏宇更值得万历皇帝信赖,况且李宏宇还是皇太孙朱由校的老师自然会支持朱常洛了。
第371章 悲情太子()
“唉!”
想到未来的日子恐怕要如履薄冰,李宏宇叹了一口气,抬步随着一名内侍前往清宁宫。
经过先前东暖阁之行后,李宏宇意识到京城的局势比他想象得还要严峻,否则万历皇帝岂会如此之急让他去拜见太子。
当万历皇帝下达这个谕令的时候,李宏宇清晰地注意到了郑贵妃双眸一闪而逝的寒意,很显然郑贵妃不会轻易放弃最后一个扶福王登基的机会。
实际上,李宏宇与郑贵妃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这里面自然是因为有朱婉婷牵线搭桥了,万历皇帝不会想到朱婉婷与李宏宇之间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
清宁宫。
“下官翰林修撰李宏宇拜见太子殿下。”经过内侍的通禀后,李宏宇很快就在大殿里见到了朱常洛,郑重其事地向其躬身行礼。
“李翰林,听说你从扬州回来,此次扬州之行可还顺利?”
朱常洛三十多岁,模样跟万历皇帝有些相似不过身子有些发福,在两名年轻漂亮女子的伺候下正欣赏着歌舞,见李宏宇来后笑着说道,“皇太孙可是时常提及你,巴不得你早日回来授课。”
“回太子殿下,下官此行一切顺利。”
李宏宇闻言一躬身,一本正经地向朱常洛说道,“承蒙皇太孙殿下的器重,下官倍感荣幸,一定再接再厉,不负皇太孙殿下的器重。”
“李翰林,你从扬州来想必欣赏了江南的歌舞,来看看她们与之相比如何。”
朱常洛已经知道是万历皇帝让李宏宇前来拜见他的,由于朱由校的关系他对李宏宇也有不少好感,望了一眼那些翩翩起舞的宫女后示意李宏宇在一旁落座。
“太子殿下,扬州乃天下首富之地,市面繁华歌舞兴盛,其音律吸纳融合了各地之长,故而与宫廷歌舞的富贵逼人和雍容大度相比,但江南歌舞胜在推陈出新。”
“好一个推陈出新!”朱常洛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向李宏宇说道,“李翰林以后要常在江南办差,可要记得让本宫见识一下江南歌舞的新颖之处。”
“太子殿下放心,下官再去扬州之时一定率先张罗此事,那些江南舞姬能给太子殿下献艺是几世修来的福分。”李宏宇自然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个太子办差的荣幸。
况且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届时他只要把口风放出去的话那么江南那些有名的舞姬自然会主动送上门来。
在大殿里欣赏了两场歌舞后,李宏宇起身告退,前去见皇太孙朱由校,朱由校和朱由检正在上课,给他们授课是詹事府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詹事,板着脸神色异常严肃,使得现场的气氛沉闷压抑。
朱由校和朱由检年龄尚幼哪里听得进如此无聊的说教,虽然坐得笔挺但神色有些呆滞,看样子早已经云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
李宏宇的到来似的那名老詹事停止了授课,李宏宇此次前来可是奉了万历皇帝的谕旨他自然不能让李宏宇一直等下去。
朱由校和朱由检见到李宏宇非常开心,李宏宇可比那些呆板的詹事们有趣多了,两人最喜欢的老师一个是李宏宇,另外一个就是赵欣,总是能寓教于乐令两人感到开心快乐。
“皇太孙殿下,如今皇上重病,太孙可要时常前去探望,承欢膝下以解皇上的燥闷。”
离开的时候李宏宇向朱由校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他知道万历皇帝大限将至而最喜欢的福王无法在身边伺候,唯有让朱由校去陪着万历皇帝。
除了福王外,恐怕朱由校是万历皇帝最想陪在身边的子孙,相对于朱常洛他更喜欢朱由校这个孙子,自从福王离京后已经把全部的心血都寄托在了朱由校的身上,否则也不会隔代立其为皇太孙了。
“嗯。”朱由校闻言顿时微微颔首,李宏宇是他喜欢和尊敬的老师,所说的话他总能听进心里去,见李宏宇这次神色严肃故而自然会将此事放在心上。
按理说,万历皇帝病重后在身边陪伴伺候的除了郑贵妃外还有朱常洛和朱由校,不过万历皇帝对朱常洛态度冷淡,再加上郑贵妃现在主掌了宫里的事务,朱常洛哪里进得了乾清宫的门,顺带着连累了朱由校见不到万历皇帝。
“太孙殿下,让李选侍带你去!”李宏宇知道朱由校单独前去有些不妥,因此随后开口向朱由校说道。
朱常洛是太子如果他不去而朱由校去见了万历皇帝,这样会有失人伦,彰显朱常洛不孝,也会让外界知道万历皇帝和朱常洛父子失和。
故而,朱由校单独前去见万历皇帝的话十有八九会因为礼数上的定制而被拒之门外,这也是万历皇帝一直没有召朱由校的原因,人言可畏他要为大明皇家的颜面着想。
朱常洛身边有两个姓李的选侍,人们为了区分两人称之为东李和西李,李宏宇口中的“李选侍”指的是深受朱常洛宠爱的西李。
朱由检的母亲刘氏淑女死于万历四二十年,其由朱由校的母亲王氏才人抚养,不过王氏才人死于万历四十七年。
这样一来,朱常洛就把朱由校和朱由检交由西李来抚养,西李虽然是选侍但已经俨然有太子妃的风范。
显而易见,西李的命运跟朱常洛联系在一起,为此她肯定要全力帮朱由校,有了西李在的话那么礼数上就能得以周全,毕竟西李可以代替朱常洛去给万历皇帝请安。
况且,西李冰雪聪明,能够得到朱常洛宠爱的女子又岂是等闲之辈,这一点到与郑贵妃颇为相似,有她帮朱由检的话李宏宇也可以放心了。
“嗯!”朱由校毕竟已经十六,不再是一个不知世事的少年,知道李宏宇此举是为他好,闻言再度点了点头。
李宏宇见状向朱由校一躬身,拱手行礼后起身离去,从私人感情上来讲他希望朱由校能陪着万历皇帝走过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宇哥哥,今天进宫还算顺利吧?”回到李宅后,等在前院客厅的秦月给李宏宇倒了一杯茶,神色关切地问道。
现在京城局势错综复杂,秦月有些担心李宏宇的安危,毕竟这涉及到了官场上的站队问题,如果李宏宇行差踏错一步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顺利。”
李宏宇闻言笑了笑,品了一口茶后说道,“皇上让我拜见了太子殿下,看来皇上意欲让太子殿下登基。”
“郑贵妃可不这么想,近来她不仅与京城的勋贵来往密切,跟朝中的文官们也颇多接触。”秦月闻言柳眉顿时微微一竖,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她可不想李宏宇站在郑贵妃的对立面。
“正因为这样皇上才让我去见太子,与京城的京军和亲军相比,皇上更信任城外的新军。”李宏宇放下手里的茶杯,有些无奈地说道,“希望届时不要动用新军为好。”
“宇哥哥,皇上驾崩后京城里真的会打起来吗?”见李宏宇面色忧虑,秦月不由得瞪大了双眸,她从来都没有想过京城会因为皇位而爆发战乱和冲突。
“这要看京城里的那些勋贵做出何种选择了。”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这并不是他杞人忧天,一旦京城的勋贵决定支持郑贵妃来谋取更多利益的话那么届时一场大战无法避免,这可是天下至高无上皇权的争夺,因此只要介入进去就没有了退路。
“宇哥哥,你说这次是太子能赢还是福王能赢?”秦月闻言顿时嗅到了一丝血腥的味道,于是压低了声音问道。
“太子占有正统,福王背倚皇贵妃,倘若真的到了刀兵相见那一步,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皱着眉头回道,自古以来争夺皇位的斗争就异常残酷,为了成为九五之尊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宇哥哥,你支持太子还是福王?”秦月见李宏宇神色凝重,不由得开口轻声开口问道,李宏宇还从未表明在此事中的立场。
“我是皇太孙的洗马,太子又是皇上亲立的储君,倘若支持福王的话那么天下人如何看待我?”
李宏宇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实际上他在争储一事上注定要支持太子,除了他的身份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