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驭大明-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巴亥想要反对,可她又没有好的理由和借口,故而只能神色焦急地坐在那里,面对四大贝勒的联手无能为力。
“我推四贝勒皇太极为大汗。”代善瞅了一眼面色煞白的阿巴亥一眼,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然后伸手一直端坐在那里的皇太极,高声说道。
“果然是他!”阿巴亥闻言身子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双目满是惊恐的神色,在四大贝勒中她最看好皇太极,同时也最忌惮皇太极。
当年她为了能在努尔哈赤死后找个靠山,把目标放在了代善和皇太极的身上,结果代善被她迷住可皇太极却稳坐钓鱼台,令她倍感失望,也意识到了皇太极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我也推四贝勒皇太极为大汗。”紧跟着,莽古尔泰也表明了态度,伸手一指皇太极高声说道。
皇太极神色严肃地坐在那里,虽然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心中一阵狂喜,他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坐上汗位的这一天,这对于母亲出身叶赫部、没有兄弟相助的他而言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四贝勒皇太极!”随即,阿敏也指向了皇太极,与其让多尔衮这个毛头小子成为大汗,不如战功赫赫的皇太极来执掌后金,这样后金的对外扩张战争才能更加顺利。
“四贝勒皇太极!”杜度和岳托跟在阿敏后面,不约而同地伸手指向了皇太极,他们与四大贝勒关系密切,自然要支持皇太极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四大贝勒所统帅的六旗与努尔哈赤的两黄旗之前是一种竞争关系,故而他们自然会选择四大贝勒出身的皇太极。
努尔哈赤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想要使得多尔衮也成为一个旗主,以此来曾强两黄旗的实力,可惜还没等他实施就病逝,进而给了皇太极机会。
轰的一声,现场顿时骚动了起来,八大贝勒已经有五人选择了皇太极,如果再加上皇太极本人的话,那么等于已经有六人支持皇太极。
根据努尔哈赤定下的八大贝勒共治国政的规则,这意味着皇太极已经夺得了后金大汗的汗位。
“我不服,父汗明明是选多尔衮为大汗,你们为何要违背父汗的意愿选四贝勒!”
两黄旗的将领们不由得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多尔衮会败得如此之惨,这时,阿济格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冲着代善等人怒目而视。
“阿济格,违背父汗意愿的是你,父汗曾经明确表示,大金的汗位由八大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如今已经有六个贝勒推选四贝勒,那么四贝勒已经是大金的大汗!”
莽古尔泰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不甘示弱地向阿济格喝道,虽然努尔哈赤宠爱多尔衮可并没有明确说明要立其为大金的太子,故而他们选皇太极并没有违背努尔哈赤的意愿。
“多尔衮才是大金的大汗,我们镶黄旗不承认别人。”阿济格知道自己没占理,可他不想承认失败,否则阿巴亥就要被殉葬,因此针锋相对地说道。
“正黄旗也不承认别人。”随后,十来岁的多铎也开口说道,脸上由于激动涨得通红,他可不想阿巴亥殉葬。
两黄旗的将领闻言对视了一眼,然后走上前护在了阿济格和多铎的身前,这使得现场的气氛再度变得紧张起来。
“你们想要造反吗?”
代善见状面色一沉,冷冷地望着阿济格和多铎,“父汗定下的规矩岂是儿戏!”
“你们串通一气想要谋害我母妃,我岂能让你们如愿。”
阿济格咬牙切齿地望着代善,然后刷一下抽出腰刀,把刀往一旁的桌子上一查,怒视着支持皇太极的人喝道,“除非我躺下,否则这个汗位就是多尔衮的!”
见阿济格拔刀,他手下的镶黄旗的将领跟着抽出了腰上的兵器。
见此情形,现场的将领们纷纷抽出了各自的兵器,这使得现场的气氛立刻变得萧杀了起来。
“胡闹,堂堂的议事会岂是你们撒野的地方。”代善见状眉头顿时微微一皱,这可是他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因此冷笑着冲着门外高喊,“来人!”
呼啦一声,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进来,把两黄旗的将领团团围住。
阿巴亥这时才发现,守在门外院子里的两黄旗士兵已经被人支开,看来这是四大贝勒早就商量好的。
“放下刀!”阿巴亥的心中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绝望的神色,她知道自己这次完了,因此向阿济格等人说道。
现在四大贝勒的人占据了绝对优势,一旦打起来的话阿济格三人就会有性命之忧,这可不是她所希望看见的,因此她唯有向命运低头。
阿济格闻言向身后的两黄旗将领挥了一下手,那些将领就把刀尖对向了地面,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
“本大妃可以殉葬,但你们要答应确保阿济格他们的安全和利益。”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阿巴亥面无表情地向代善说道,代善是大贝勒有责任主持公道。
“他们是父汗的儿子,我们不会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代善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沉声回道。
“母妃,万万不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想要阻止阿巴亥殉葬。
“母妃想你们的父汗了,要去陪着他了。”阿巴亥的眼眶变得有些红润,故作轻松地向阿济格三人说道,“这时母妃的决定,你们勿需再劝!”
“参见大汗!”这时,代善冲着皇太极跪了下去,高声喝道。
“参见大汗。”其余人见状连忙跟着下跪,经过八大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会议的推选结果,皇太极成为了后金的新任大汗。
“参见大汗。”虽然心有不甘,但阿巴亥还是拉着阿济格三人跪下,向皇太极恭声行礼。
望着黑压压跪在面前的众人,皇太极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神色不无兴奋,从今天开始他就是后金的新任大汗,终于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
第815章 紧急召见()
“唉!”
皇太极被推选为后金大汗,以及阿巴亥殉葬努尔哈赤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李宏宇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虽然他早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如今事情成为现实后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对于皇太极,李宏宇认为是比努尔哈赤更难对付的人,努尔哈赤虽然给后金开创了一个大基业,但同时也因为常年战争留下了以八大贝勒为首的拥兵自重的“诸侯”。
如果不是年事已高的努尔哈赤知道无力而且当时后金的环境不允许铲除四大贝勒等“诸侯”,恐怕也不会设立八大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说是共治国政,实际上是对四大贝勒等势力进行制约。
只是,努尔哈赤的身体使得其未能按计划使得最为中意的多尔衮成为一旗旗主,又或者说四大贝勒中有人向努尔哈赤承诺会支持多尔衮,最终导致了四大贝勒联合起来对付后金实力最强的两黄旗。
虽然多尔衮未能成为后金的大汗,但他保住了努尔哈赤留给他的15个牛录的兵力,将兵力并入了哥哥阿济格的镶黄旗。
至此,后金自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一次权力之争随着皇太极的胜出而结束。
皇太极为此赢得了后金大汗的汗位,同时也要正视开始面对后金内部那些拥兵自重的势力,以其城府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权力受到掣肘。
实际上,后金所处环境的变化是皇太极要铲除后金内部各派势力的主要原因。
随着明军固守关锦防线无力向后金发动进攻,后金从努尔哈赤的扩张时期进入到了巩固发展期,这个时候那些未后金打下天下的各个势力就成为了阻碍后金发展的绊脚石。
皇太极为了自己的权威以及后金的发展壮大,必须要清除了后金的那些势力,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那些势力都有着各自的兵权。
“相公,关外传来消息,皇太极以其子豪格取代镶白旗旗主杜度,将杜度调入了镶红旗,改正白旗和镶白旗为两黄旗。”
七月底,李宏宇从十王府给朱由检讲学后去了詹事府的公房,由于他在京城的正式职务是左春坊大学士故而要时常来詹事府溜达一圈,刚进公房赵欣就赶来告诉了他一个刚从兵部得来的消息。
相对李宏宇,赵欣在詹事府待得时间更长,而且她的右春坊大学士的公房就在李宏宇隔壁,两人为此见面的机会有很多。
“皇太极已经开始下手增强实力了,拿八大旗主中实力最弱的杜度开刀。”
李宏宇闻言微微笑了一下,端起赵欣递给他的凉茶咕嘟咕嘟地一口气喝完后说道,“杜度在建奴中的根基不牢,无法反抗皇太极,况且皇太极身为建奴大汗有权拥有两黄旗,外人对此无可厚非。”
“如果换做脾气暴躁的莽古尔泰,肯定要跟皇太极大闹一场。”说着,李宏宇放下手里的茶杯,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皇太极可是比努尔哈赤更难缠的一个人,以后关外肯定热闹了。”
赵欣对此深有同感,皇太极能从一个不被外界看好的庶子成为后金的大汗,已经说明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相公,你什么时候回海城?”随后,她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问道。
“可能要年后了,现在海关司那边没什么要紧的事儿,皇上正忙着着手进行革新,因此肯定会让我年后回去。”
李宏宇闻言苦笑了一声,颇为无奈地回答,“我也不想待在这里,皇上的革新肯定会受到重重阻碍,届时免不了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东厂和锦衣卫现在频频离京办案,每次回来都要抓一些人,这已经使得京城的官员们对此感到颇为恐慌,尤其是东林一系的官员,简直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赵欣叹了一口气,她不想李宏宇过多地牵扯进天启皇帝发动的这场革新,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回扬州,眼不见心不烦。
“皇上这是要对大明的一些顽疾下重药了,现如今也只有东厂和锦衣卫能助皇上实现他的革新。”
李宏宇知道赵欣是在对目前局面感到担忧,毕竟大明官场自从永乐皇帝靖难以来还从未这么乱过,于是笑着安慰道,“等这几年过去就好了,皇上也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都是为了大明好!”
随着京城的东林党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天启皇帝已经让魏忠贤开始着手对付那些跟官场尤其是东林党关系密切的地方权贵,打击敌方豪强的势力。
从利益角度分析,京城官场的各派势力与地方豪强其实是一个整体,双方相辅相成,互相依附,互相渗透,进而形成了一张权钱交易的巨大利益网络。
李宏宇现在终于明白为何锦衣卫和东厂会在后世留下恶名了,在天启皇帝以前锦衣卫和东厂对付的都是朝廷的官员,而且还是高官权贵。
不过,天启皇帝时期东厂和锦衣卫对付的人不仅有官员,还有地方上的豪强,因此那些地方豪强肯定对其恨之入骨,这势必使得其在史书上留下一片骂名。
可从大明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锦衣卫和东厂的行为是在巩固大明的根基,铲除大明的祸患。
其实,锦衣卫和东厂对付的人都是大明中央和地方上的上流社会阶层,对百姓们倒没有什么骚扰之举。
尤为重要的是,东厂和锦衣卫就那么点儿人,平日里忙着对付高官权贵人数都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去理会平头百姓?
况且他们吃饱了撑的去欺凌那些既不能给他们带来政绩,也不能带来钱财的百姓们,这种事情历来都是地方上的权贵豪强所做。
以魏忠贤为例,不少史料上都将其写成了无恶不作的坏人,但同时这些史料并没有魏忠贤欺凌百姓的记载,相反还大力推动减免田税等惠民之举,魏忠贤的最大的罪证就是杀了那些史料上所说的“忠臣”。
可换个角度来看的话,魏忠贤是为天启皇帝服务的,其行事肯定秉承天启皇帝的意志,是天启皇帝要那些“忠臣”去死,他们的“忠”又体现在哪里呢?
至于那些说天启皇帝是个受魏忠贤摆布的木工皇帝的说法,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倘若天启皇帝真的无能,那么首先掣肘他的就是朝堂上的文官集团,而宦官是依附皇帝的。
如果连天启皇帝被文官们架空,那么魏忠贤又如何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根本就轮不到他这个宦官,首先文官集团就这么干了。
赵欣所不知道的是,李宏宇也不愿意过早地离开京城,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天启皇帝会在今年驾崩,在这个紧要的时刻李宏宇又岂能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