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修炼在清朝-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吨的规模。
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火入魔的统帅们()
至于火炮和火箭炮的生产,得益于刀具钢的自给自足和机床水平的提升,以及蒸汽机的大量运用,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至少能够自己生产军用火炮。
火箭炮的生产也还罢了,本身没什么技术难度,向来是物美价廉,低难度的好产品,关于火炮要啰嗦几句。
清军在鸦片战争期间发明了铁模铸炮法,使得火炮的铸造速度大幅提高,性能也有所上升,而生产成本却大幅下降。
这种技术,华夏军的军工厂也掌握了,但发现这种方法铸造出来的火炮问题很多,只能用来做商用火炮,而不能做军用火炮,最后只能慎重使用了。
关于铁模铸炮法的问题,要认真说起来至少能聊五六章,但那么一来恐怕这书也要没人看了,那就简单说明一下。
铁模铸炮法做出的火炮的确能做到炮膛内光滑,性能比清军传统的泥模鋳造法做出的火炮强一些,但比起英国和欧洲国家用砂模铸造法制造的火炮就要查很多了。
简单地说,铁模铸炮法做出的火炮的材质是白口铁,而且按照工艺势必要分段铸造,这就导致最后造出的火炮炮身材质不均匀,而这种不均匀导致的最大的问题是散热性能特别差。
铁料的质地均匀一致的时候,散热性能很好,能快速散热;一旦不均匀,就没法快速散热,必须放置一段时间甚至用水冷却才行。
这就使得铁模铸炮法做出的火炮,每发射两三发火炮,炮身就会因摩擦变得通红,不能继续装火药使用,必须等几十分钟后再使用。
而砂模铸炮法铸造的火炮是直接铸造出整个炮身,然后从中间挖孔使用,从工艺上就保证质地均匀,散热性能非常良好,几乎是火炮发射后瞬间就能散热完毕。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铁模铸炮法和砂模铸炮法制造的火炮,在其他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射速却有极大的区别,即前者射速为每分钟八发到十发,而后者的射速能达到重炮为一小时九十发,轻炮为一小时一百二十发的高速。
无论如何,有了大功率蒸汽机,李仙就能制造出能挖炮膛的大功力钻床,也就能仿制真正的军用火炮了,而且难度较高的铁炮生产技术都掌握了,相对容易的青铜炮和黄铜炮生产技术自然也有了。
生产枪械和火炮的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的废料,其中的一部分用来继续生产武器,大部分却回炉用来制造斧头、镰刀、锯子和铁镐等工具和农具。
这些废料,对性能要求极高的武器来说是废料,但对工具和农具而言却是上佳的原料,再加上渗碳工艺等的辅助,使得华夏军有了数量庞大而优质的农具和工具。
清朝这时代其实掌握了较为系统的渗碳工艺,只是整个冶炼业还处于小作坊时代,技术保密非常严重,偶尔有那么几个工匠掌握这种技术,都要秘不示人,有的甚至是传承数百年的祖传秘方。
至于华夏军的军工厂,连工具钢都能生产出来,还有大量的西方科技书籍做辅助,如果连渗碳工艺都不能弄出来,那就真是笑话了。
总之,这段时间内华夏军的军工业和重工业获得巨大的发展,与刚占领广州的时候相比,几乎是天壤之别。
在这种情况下,李仙就希望继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把蒸汽机船和千吨以上远洋大船的建造技术也一并掌握,然后生产出大量的战舰,席卷天下,把大清的花花江山全部夺下来。
然而,就在这时候,现实给李仙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就在李仙踌躇满志想再接再厉的时候,突然发现进一步的研发做不下去了,原因居然是没钱,没法继续投入。
而且,更值得忧虑的是,如果不能很快就获得大量资金流入,那么整个华夏军的资金链都会锻炼,连军队的工资都发布出来,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乱局,用膝盖想一想都能明白。
“这到底怎么回事,我们的账上怎么会没钱呢?
是谁,到底是谁贪污了我的钱,快给我找出来,我要杀了他。”听到没钱的消息后,李仙立刻咆哮起来,声音大到整个福地研究所内都能听得见。
“这个,掌门,好像都是你自己花出去的。”赵虎将带着张四成和胡冲等管钱的行政人员造访,带来这段时间的账簿,告诉李仙资金枯竭的情况,顺便将事件的第一责任人给指出来。
“怎么可能呢?”李仙不明所以地接过账簿,仔细看完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真得无话可说。
占领广州后,华夏军通过没收清廷在广州积累的各种物资,再加上掠夺清朝官员的财产,获得的物资和金银价值超过一千万两以上,而如此巨大的物资除了分一小部分给盟友,再留一小部分作为共同军费外,绝大部分都让混元宗和三元观给平分了。
混元宗通过之前的海盗作战和对澳门的占领,原先就有一百万两以上的资金物资储备,再加上广州的收获,应该有六百万两以上的钱财才行。
在这时代,六百万两白银是相当庞大的资金,要买英国的千吨级远洋货船也能卖两百艘以上,换成粮食正常情况下也能买六百万担精米,还能维持五万以上火器部队一年的消耗。
只是,有了如此庞大的资金,李仙就一时膨胀起来,走火入魔似地大搞什么技术研究和产能升级,却把如此庞大的钱财消耗得七七八八,现在账面上剩下不到五十万两的物资和钱财。
要知道,不管哪个时代,科技研发都是最耗钱的,还是没有之一的那种,用坩埚随便做一个炼钢试验,就要投入大量人力、铁矿石、石墨和其他物资,而且至少数百次实验才能获得一份可用的钢铁配方,以及一两份可用的钢水,其他数百次就算全部白干了。
就是以蒸汽机和仿造和各种机床的制造而言,随便遇到个技术难关,就要耗费大量物资攻克,在研制出可用的型号之前,浪费能生产数十数百台机器的物资,都算正常的事情。
所以,这段时间华夏军的军工和重工能力确实提高了很多,甚至有了质的改变,但代价就是大量物资的消耗。
第三百五十五章 缺钱缺粮缺资源(求订阅)()
说实话,如果不是拥有各种特殊能力的武者帮忙,又有福地可用,李仙耗费五六倍的时间和物资,也不见得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因此,整体而言,这钱花得还是很值的,只是一不留神弄到濒临破产的地步,就不该了。
其实,这事情早有端倪,赵虎将和张四成等人早就多次提醒李仙物资消耗过快,必须要省着点用,但当时技术研发正到了关键时刻,退一步就可能前功尽弃,且李仙本身做技术做到了味,进入类似走火入魔的状态,对这种劝解不闻不问,到了如今不解决不行的程度,才幡然醒悟。
按照七个月消耗到五百五十万两以上钱财的速度而言,如果李仙还保持之前的物资投入速度,还坚持做技术开发和产能升级,剩下的资金连支撑一个月都很难。
就算不提这些,到处买各种原料、机器和书籍,也是笔不小的投入。
明白自己才是目前混元宗财政困境的始作俑者,以李仙的厚脸皮也感到有些尴尬,不好意思起来。
“好吧,前一段花钱太多是我的问题,好在技术研发和改进已经告一段落,以后花钱就不会这么猛了。
这段时间,先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实验和生产停了,至少保证军队和工人的工资能按时发放。
另外,我去广州城里看看,能不能跟王九玄借钱先度过现在的难关。”李仙说道。
“那敢情好,只是广州城里如今物价腾贵,三元观还在各个行业投入资金,恐怕借钱有点难度吧。”赵虎将等人对借钱的前景却不怎么看好。
李仙并没有怎么把这话放在心上,出了福地后,就急急忙忙奔广州而去。
王九玄现在是正儿八经的广州知府,直接占领原来的广州知府衙门办公,就在整个城市最繁华最中心的地方,倒是很好找。
坐马车到了府衙附近,却发现府衙跟前有数百人聚集在一起,似乎在抗议什么,看到李仙带着一帮人过来,竟有围拢过来的意思。
还好,对方也有明白人,一看李仙这方的服饰和旗号,就明白是华夏军的统帅本人到场,轻易围过来恐怕有不测之祸,便都约束着不让冲击马车。
李仙感到奇怪,打听一下,才知道这是广州一些书生和市民聚在一起,抗议华夏军军队欺凌百姓的事情,听起来似乎还死了人的样子。
如果是平常,李仙肯定会留下来好好了解详情,但此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担心,李仙也只得压下好奇,直接进入府衙,去找王九玄说话。
李仙到王九玄的办公地点附近,却听见有人大声叫喊起来。
“这到底怎么回事,我们的账上怎么会没钱呢?
是谁贪污了我们三元观的钱,一定要找出来,我要好好惩罚他。”
这声音中气十足,隔着数十米就能炸得听的人耳边嗡嗡炸响,说话之人功力精湛而雄厚,不是三元观宗主玄正又是谁。
李仙心里却感到一阵不妙,急忙快步上前,跨过剩下的距离,入得王九玄办公的房间去。
等进入房间,才发现王九玄正苦笑着,向自己的师父解释着什么,而玄正却是一脸的刚吞下苍蝇的便秘样。
看到李仙进来,玄正却是一副突然活过来的样子,高兴地说道:“李仙,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找你呢。
我这边最近资金周转,你们混元宗能否借个一百万两先花花。”
李仙却不由得苦笑起来:“我来找你们两位,就是想借钱的,怎么你们这边也缺资金吗?”
这一下,玄正和王九玄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精彩起来。
“我手里没钱是因为把钱都投入到技术研发上,可是你们三元观怎么会也没钱呢?
按理说你们三元观花销不大,又守着偌大的广州,这钱应该是越来越多才是,不应该这么快就没了啊。”李仙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一方的情况,然后就好奇地问道。
玄正这段时间多在李仙手下做各种实验,明白这些实验花销多大,知道李仙这不是敷衍,而确实是没钱了。
至于三元观为什么也会没钱,这说起来就有些尴尬了,玄正对王九玄一个眼神示意,王九玄只能硬着头皮出来解释。
“我们这儿的问题恰恰就是因为守着广州,要不然花钱不会这么快,多少还剩点。”王九玄叹了口气解释道。
原来,不当家不知道米盐贵,占领广州后李仙对广州兴致缺缺,王九玄自然就顺手把广州的治理权接过来,作为回报就是将佛山等外围城镇交给混元宗经营。
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王九玄主政广州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粮食和布匹等生活物资价格不断上涨,严重影响广州市民的生活。
想想也是,自从华夏军占领广州后,清廷立刻掐断对广州的粮食贸易,原先从梧州到广州的运粮船也停了,广州的粮食供应只能依靠原先官府和商家的仓库储备,外加从附近地区进行些走私。
广州人口为两百万人以上,年消耗粮食总量达一千万担左右,其中五百万担左右依靠广州附近农民的生产,另外五百万担就要依靠梧州和其他地方输入。
清廷掐断粮食输入后,外地输入的粮食一下子减少一半以上,但依靠走私多少能补充两百万担左右,一下子就多了很多缺口。
还好,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向来聚集全省的税粮,之前又为了战争储备了比平时多很多的粮食,使得华夏军在占领广州后从官库缴获了两百万担以上的粮食。
按照这样的储备,华夏军采用各种方式平抑粮价,至少能支撑一年以上,运气好能坚持两年也说不定,这也是李仙等人明知道广州粮食紧张,也不是特别在意,想着先提升工业水平,再慢慢解决粮食危机的底气所在。
只是,王九玄第一次主政这么大的城市,未免太上心了些,看着广州的粮价不断上涨就有些着急,多次将仓库里的粮食拿出来卖以平抑粮价,免得广州的百姓们指着自己的脊梁骨卖。
本来,这也没什么,就是低估了人性,更低估了商人的投机性。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元观在做什么(求订阅)()
广州一下子成了造反之城,清廷又断了粮道,是个人都知道粮食价格会上涨,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是短期能缓解的,而是长期存在的。
结果,从士绅到百姓都开始拼命买粮藏起来,王九玄卖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用,很快就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