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样的局势,福宁军的存在,反而成了福建官府能够生存下去的一大靠山——在自身武力都被打垮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福宁军震慑“闽西群盗”,反而把福宁军逼得哗变作乱,顺便惹上了在闽海势力庞大的“澳洲人”的话,面对叛军、海盗和农民军的三面夹攻,只怕连省府福州都要守不住了。
届时福建全省陷落,势必震动天下,他这个福建巡抚不管怎么样想,恐怕都是难辞其咎,邹维琏自己横死于兵灾还是小事,只怕是事后追究罪责,连他的门生故旧和老家的族人都要一起跟着倒霉!
更要命的是,即使邹维琏不惜赌上性命报效朝廷,与黄石这个跋扈藩镇为敌,眼下的他也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支持——因为大凌河之役在年初最终惨败,朝廷靡费巨资打造的上万关宁铁骑,居然集体投降后金,惹得皇帝震怒。辽东督师孙承宗和内阁首辅周延儒已经一齐引咎辞职,从此倒台下野,退隐回家。
如此一来,东林党在朝堂之上的势力遭遇空前重创,还受到了崇祯皇帝的厌弃,声势大不如前。而其它派系出身的礼部尚书温体仁,却趁机晋升为新任首辅,眼看着一场针对东林党的反攻倒算在即——温体仁此人一向气量狭小,为人奸佞,之前就对周延儒表面奉承,暗底里谋夺其首辅之位。在当时的朝廷里,只要混过几年的,大致都知道温体仁的本性,换句话说,都知道他是个小鸡肚肠的整人专家。
偏偏邹维琏不仅是东林党出身,在党争之中跟温体仁是政敌,甚至个人还跟他有私仇……更何况。于公而言,随着大凌河之战的惨败,整个北方的边防都摇摇欲坠,辽东建奴的一支偏师已经破关南下,在北直隶四处横行!在这种帝都告急的情况下,无论是皇帝还是内阁,都不会希望在南方挑起新的战事。
总之。邹维琏很清楚,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强行对付黄石。恐怕非但得不到朝堂之上的助力,反而会被温体仁这个老仇人掌控的内阁倒打一耙,扣上一堆罪名,甚至将他革职下狱,给黄石出气都是有可能的!
既然如此,他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福建巡抚,还折腾个什么劲儿?能熬一天是一天吧!
好歹如今这局面还能勉强维持,福州市面上基本也算安稳,而且福宁军虽然勾结海寇、跋扈骄横。但至少没有扯旗造反的打算,每年的官税还是基本能够如数上缴,只是各级官吏的灰色收入出现了一定幅度的缩水而已……但总归要比那些当了山贼流寇的穷泥腿子打破省府,自己被迫殉城来得强得多。
至于福宁军在闽南各县欺凌文官,苛待缙绅,屠杀士子,火烧贡院。强征商税,结怨富室,开设学校散布歪理邪说的种种恶行……唉,只要没闹到福州来,他也只好装作不知道了。
所以,当三个月之前。张岱和一干复社士子、东林小字辈联袂造访福州,向邹维琏“揭发”黄石勾结髡贼,背叛朝廷的“密谋”,要求邹维琏在福建地方发动缙绅官宦,配合南北两京朝堂上的东林党人,内外配合对黄石集体发难的时候,邹维琏登时头大如斗。只得苦笑着暗自腹诽——张岱你这个富贵闲人,哪里知道我眼下的苦楚?眼下巡抚衙门连自保都很勉强,哪里还对付得了福宁军这等天下第一流骄兵悍将?
当从这些小字辈的口中,探知挑起此事的主谋,居然是隐居在家的钱谦益的时候,邹维琏更是嘴上赞叹,肚子里却是连声大骂,“……钱牧斋你这个老滑头!是想把我当成肉包子,丢给黄石那条恶狗给啃了吗?”
——跟那些只知道整天唱高调的东林党小字辈不同,邹维琏这个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可是一眼就看穿了钱谦益煽动东林党发起政治风潮,逼反黄石和福宁军的险恶用心:从大明朝廷的角度来说,值此国家不稳、天下多事之秋,哪怕铁了心要铲除黄石的福宁军,也应该要秘密行事,把风险和动荡压到最低,减少事情的反弹和影响才对,譬如设下圈套,派出高手去伏击刺杀黄石之类,才是真正的上策。
但是,对于眼下赋闲在家,急于搞个大功好让自己起复的钱谦益来说,这种对国家而言最有利的处理方式,对他而言却是最坏的处理方式——作为一个无权无职的下野政治家,他根本无法插手到这件事情里面,获得政治资本。即使成功铲除了黄石和他的党羽,那么所有功劳和利益,也都会被福建地方上的政治集团和在朝堂上任职的东林党人瓜分。所以,凭着东林党长期以来让人吐血的内部倾轧传统,钱谦益故意选择了一种最热热闹闹、轰动天下的,也是对国家伤害最大的处理方式:那就是在朝野之间发起舆论风潮和政治攻讦,强行逼反黄石的福宁军!搞出一场数省会剿的大会战!
在钱谦益看来,既然黄石的野心已经充分显露,接下来必定要造反,那么他现在大张旗鼓地发动所有力量去弹劾黄石,等到黄石承受不住压力,果然掀起叛乱之后,自己就可以凭着先见之明重新进入皇帝的视野。至于黄石起兵之后在福建的尸横遍野,百姓流离,那又关钱谦益什么事?不是有福建巡抚呢吗?反正到时候钱谦益远在江南,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不管是不是会逼反边关大将,给国家带来滔天大祸,只要能把举发的功劳抓在自己手里就好……这就是东林党的一贯尿性,而邹维琏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面对张岱一连数日的慷慨陈词,邹维琏只是含糊应对,最后经过一番好说歹说,总算是以“时机尚未成熟”之类的借口,把张岱他们给敷衍了过去。然后又招待他们好吃好喝、游山玩水了几天,还送了许多市场上新推出的“澳宋商品”作为礼物,终于是把这帮来添乱的家伙给打发了回去。
然而,此时的邹维琏巡抚还不知道的是,这件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十八章、福建暗流 中()
第七十八章、福建暗流(中)
思来想去良久,心思繁杂的邹维琏终于睡意全消,于是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从躺椅上慢慢爬起身来,却又实在无心处理公务,于是便从躺椅底下的隔层里,翻出一册《战争史研究》,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虽然对澳洲髡贼勾结国朝武将、危害大明社稷的暴行,邹维琏在心中一向很是愤恨,明面上也总是做出一副与澳洲髡贼势不两立的姿态,但对于这些海外髡人搞出来的这些新鲜玩意儿,邹维琏这位巡抚大人还是挺感兴趣的,故而时常让仆人去市面上收集髡人印制的各类精美书报,然后在私下里细细。
尤其是这份《战争史研究》的期刊,专谈天下兵事,深得邹维琏的关注。其中颇多军国掌故、时局针砭,既有古代的各种经典战例分析,亦有当今天下的战事速报和相关评论。里面的文章字句虽然通俗易懂,多用白话,分析却是由浅入深,说得头头是道,又颇有趣味,而最新一期的《战争史研究》里面,对于大凌河之战的评论文章,更是让邹维琏读得拍案叫绝,心有戚戚,反复诵读了几遍之后,依然赞叹不已。
“……话说天启年间,兵部尚书王在晋主持辽东战事,当时正值广宁大败,辽东官军已是全线崩溃,各个胆寒。王在晋勘察前线之后,认为朝廷边军已不堪再战,纵然侥幸收复广宁,也无力坚守。而且国家财力疲敝,根本无法与建奴长久对峙,于是主张尽数放弃辽东、辽西,以长城为边境,重修山海关作为最后防线,只以水师骚扰建奴腹地,如此便可大大减少军费开销,所需工程费用总共亦不过一百万两银子。
但当朝诸公皆以为,王在晋不谋划恢复辽东失地,反而还要再丢弃辽西,实在怯懦无用,于是将其罢免,改由帝师孙承宗督师辽东。孙阁老倒是一心想要打回辽阳和沈阳,收复辽东,但朝廷官军在野战之中实在打不过女真建奴,便想出一条堡垒计,在山海关外大兴土木,不断往东修堡垒。建奴来了,军民就缩进堡垒坚守,建奴退去,就再往前继续修新的堡垒,一边挺进一边施工,最后把堡垒修到沈阳为止。
此策如果用在永乐、嘉靖年间,国家财计充裕之时,或许倒也可行。然而自从天启年间以来,天下灾荒频繁,赋税难以征齐,户部银库早已入不敷出。孙督师为了推行堡垒战术,在辽西集结十余万大军,还要修堡垒、铸火炮、囤积粮秣,却依然无力主动出击,反而每逢野战必败,未能收复一寸失地,不能遣散大军休养生息,军费开销自然也降不下来,还白白送给了建奴大笔的粮草、兵器、马匹和饷银。而且每一次女真兵来袭,摧毁沿途各堡垒之后,官军还得再一次重修,于是朝廷又要拿出一大笔的工程开销。
结果,朝廷在辽西关宁军身上每年花费的军饷,居然高达五六百万两白银之多,而之前朝廷户部的岁入,也不过每年四百万两上下,户部很快就开始哭爹叫娘。孙阁老看看似乎不行,于是又想要自力更生,在辽西屯田,但辽西之地能够收获的粮秣赋税,折合白银只有十五万两。而且在关外屯田的话,如果关宁军无法在野战之中击败建奴,没办法阻止敌军劫掠,那么你这些屯田里的庄稼就等于是为女真人种的。
这般入不敷出之下,朝廷不得不一再加征辽饷,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可是依然无法弥补这个无底洞。由于在辽东要修筑这么多堡垒,工程用度太大,朝廷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于是西北各镇的粮饷长期欠发,导致山陕边军哗变,西北流寇横行之势遂不可遏止。而中原、山东也是不堪重负,民变蜂起。无论大凌河之战胜负如何,只要孙阁老靡费巨万的堡垒计不改,以朝廷财力之窘迫,迟早要被活活拖垮……”
※※※※※※※※※※※※※※※※※※※※※※※
“……唉,哪怕是内阁重臣,对辽事的见识恐怕也不过如此了。想不到这髡贼也是如此上心啊!”
放下手中的《战争史研究》,福建巡抚邹维琏忍不住喟然长叹道,“……可纵然看透了,又能如何呢?”
——作为明末朝廷之中少有的能臣,邹维琏当然知道孙承宗这种堡垒战术的弊端,而朝廷之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同样早就对此颇有非议——其实也不需要怎样的远见卓识,只要看着每年被辽西堡垒群和关宁军吞噬的几百万两银子,还有连年赤字的户部账簿,百官群臣就都知道:国家实在撑不起这样的耗费了。
可是,既然财政已经如此不堪重负,朝廷为何还不改弦更张,重新起复前任督师王在晋,使用他的固守山海关之策,以此来节约开支?难道是没有哪位内阁要员愿意承担丢弃关外锦州、宁远各城的罪责?
嗯,多少有一点这个方面的原因,但绝不是最主要的。真正关键的问题是,有很多人看不得朝廷省钱!
举一个更加显著的类似例子来说吧,自从大明迁都北京以来,北京的粮食供应,就仰赖于大运河上的漕运。但问题是,一条运河从南到北,从地方到中枢,从漕丁运兵到户部尚书、内阁大佬,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上面分肥,每年按规定从江南往北京运粮八百万石,沿途各种莫名其妙的耗费却近三千万石,还有那修缮运河、维护水闸的花销,当真是每年都要把泼天一般的金银掏出去,压得江南百姓喘不过气来。
于是,江南的有识之士就在心想,既然漕运从南到北几千里,漕船、漕丁、沿途官府、各种规费盘剥层层剥皮,开支怎么也节省不下去,而且都得摊在江南人的头上。那么为何不釜底抽薪,索性不走运河,改走海路呢?要知道,海船的运量远大于漕船,帆船的速度也远快于人力拉纤的漕运,如果能改漕运为海运,那么运输成本和沿途耗费肯定会大大减少,江南百姓的负担也就会大大减少,造福民生,善莫大焉。
所以,自从戚继光平定倭寇,海疆恢复平静之后,就不断有人在朝堂上提议将漕运改为海运,减轻整个江南的负担。但这一切倡议最终都是石沉大海——上千里的运河漕运,近百万人牵扯其中,每年有几千万石粮食可供分润,就是几千万两的银子。面对如此巨大而稳定的收益,有谁愿意去改变?又有谁敢触碰?
哪怕江南的东林党掌控了明末朝政,但他们背后的金主乃是江南的缙绅富商集团,而不是江南的小民农户,漕运对江南百姓盘剥吸血得再狠,对于擅长偷税漏税的他们也影响不大,自然没有什么改变的动力。
结果从明朝一直拖到清朝,哪怕蒸汽轮船和铁路火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