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一个办法,但泄密的可能性也增大了。”杨文恺苦笑了一下,说道:“虽然根据地防范得比较严密,但也不能太低估了清军的刺探。”
正在这时,一个机要参谋急匆匆走进会场,将电报交到葛智初手中。葛智初拿起来匆匆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法越冲突()
时间刚刚进入一九零八年,越南起了谋杀法军士兵的“河内投毒案”,法国人立刻将嫌疑指向黄花探及其所领导的越北抗法武装。
尽管目前在越南的法军数量不足,但针对黄花探的军事打击已经列入了法国政府的计划,唯独令法国政府和驻越总督感到难办的是革命军的态度。
革命军在西南起事,起初是得到了黄花探的大力帮助的,投桃报李,革命军对越北抗法武装的装备支援也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对黄花探等抗法武装实施军事打击,即便不考虑革命军的配合作战,也要担心革命军的武器供给。所以,法人必须对革命军的态度有准确的判断。
从表面上看,革命军政府似乎处于有利的地位,法人忌惮,越人依靠。但这却不是那么简单,革命军要考虑到彻底得罪法人之后的形势变化,也要分析如果抛弃黄花探的结果。
而从整个革命形势看,革命军还处于一隅敌全国的阶段,再有外国列强的干涉,恐怕不是好事;可要是畏缩退让,旁观法人与黄花探交锋,一是有忘恩负义之嫌,二来等黄花探失败,法人稳据越北,对革命军是福是祸也在两可之间。
正是因为这突然的事件,革命军不能马上做出判断,入川作战便只能暂停,等待总部最后的决定。
“按理说,我国与越南同是处于列强欺压的弱势国家,都有着反抗列强的理想。如果坐视法人攻打黄花探,恐怕于理于义都不合适。”葛智初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转换了讨论方向,开始征求众人的意见,以复总部的征询。
“我们的革命尚未成功,得罪法人、招致干涉,恐怕于革命大业很不利。太平天国时,清廷与列强联合镇压,此殷鉴不可不察。”
“法人此时示好、拉拢,如果是分而治之的计策呢?唇亡齿寒。没有了越北抗法武装这个缓冲,谁能保证法人不会换副嘴脸,与我们为敌?”
“法人打击黄花探也不是第一次了,就算我军不予支援。凭现在黄花探等抗法武装的力量,法人也未必就能取胜。”
“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袖手旁观的话,黄花探等抗法武装如果怨恨我们,反而为敌的可能。看书看一”
“反正总是要得罪一个,那就看谁更有帮助。谁的势力更大。”
“要我说啊,法人不足为虑,只要对黄花探适当地进行支援,便能处于不败之地,对我军的入川计划应该没有什么影响。”
众人纷纷表意见,听似有理,但都没有过于深入,也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
其实这也不奇怪,对于国际形势,哪怕是亚洲各国之间的关系。这些将领都不是特别了解。
“陈执委以前曾经对我说过一些话。”葛智初向下压了压手,等议论声平息,才缓缓开口说道:“黄花探等抗法武装是一枚棋子,起初是对革命军起事和建立根据地有作用,以后呢,也将是我国牵制列强的一个手段。不光是越南的抗法武装,还有缅甸的抗英武装,或许还有台湾的抗日武装,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抗荷武装。如果能够在合适的时候巧妙利用,我们这个弱国在外交上便能有足够灵活转圜的余地。或许也能令列强退让妥协。说得简单明了一些,这可以叫代理人战争。不必我们亲自出马,最大限度地避免直接冲突,是胜是败也不会影响太大。与列强间的关系也不会搞得太僵。”
寂静,众人都陷入了沉思。这个所谓的代理人战争,是那么新颖奇特,面对现在法越的即将开战,似乎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避免直接冲突?那就是说我军不会直接参战,但其他方面的支援还是会有。”杨文恺若有所思地说道:“那就不会影响到入川作战了。”
“这就是不是咱们能够决定的了。”葛智初淡淡一笑。说道:“把会议记录报给总部,相信总部会有明确的判断,也会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葛智初的猜想没有错,只不过,他的思维还远远及不上陈文强。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陈文强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都决定了他会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
“法人试探,那就讨价还价、拖延时间,尽量捞取最大的好处,比如高平地位的确定。趁着谈判期间,秘密地向黄花探大量供应武器弹药,并做出承诺,一旦他们与法人作战失利,可以退至高平或我们的根据地。等与法人达成协议,则暂时切断与黄花探等抗法武装的联系,以免为人抓住把柄。这样处置,我认为是两全之策,请总部领导参考。另外,从驻越法军的兵力来看,非从其国内调兵,不能在地形复杂的越北对黄花探的人马构成威胁,战斗的时间可能将在半年之后方能展开。”
宋复华抿起嘴,脸上带着微笑,把陈文强的电报读了一遍,然后扫视着与会众人,说道:“如何?又领教到了老陈的深谋远虑,嗯,是老奸巨滑才对。”
轻轻的哄笑声响了起来,众人似乎都有同感。这样的处置可谓是刀切豆腐两面光,法人既没有得罪死,黄花探呢,胜时将感激革命军的武器支援,败时亦会感恩革命军的收留。何况还要借此与法人谈判,争取好处。
“老夫看可以向黄花探的部队派出教官,如果战争真的是在半年之后,从时间上来说,还是非常充裕的。”刘永福捋着胡子说道:“或者让黄花探抽调部分军官到根据地来受训,这样似乎更加稳妥。”
“我赞同后一种方法。”赵声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一来,即便那些受训军官在与法人作战时被俘,因为他们是越人,我们也有说辞狡辩。或者干脆就不用受训这个名义,让黄花探只说派人参加中国革命,这样他们去参战,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擅自离开,更不知道他们是越人。”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援越之议()
从宋复华的思维角度来说,他更没有陈文强的功利,对列强在亚洲的横行霸道更加厌恶,更愿意帮助越北的抗法武装。爱玩爱看就来网 。。
现在,既然陈文强提出的办法得到了众人的赞同,那宋复华也就顺水推舟,暂不计较陈文强所说的什么棋子,什么利用。
而且,采取这样的应对策略,对革命军入川作战的影响很小,不过是一些武器弹药。未必是新的,历次作战缴获清军的枪枝修一修,也有数千枝能拿得出手。对于越北抗法武装来说,几乎是免费的武器弹药,更是求之不得,来者不拒。
“刘老德高望重,在越人中更是声誉卓著,还请刘老与越人说明我们目前的情况,请他们理解我们所采取的策略。”决议已定,宋复华很恭敬地邀请刘永福出马。
中法战争爆发后,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挺进河内,打胜了举世闻名的纸桥之役。越王为了表彰刘永福纸桥大捷的军功,晋升他为三定提督,加赐一等义勇男的爵号。凭其在越人中的威望,作为沟通大使确实是再合适不过。
“老夫愿与越人沟通。”刘永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革命军势大,越人理解得接受,不理解也得接受,却是万万不敢得罪我们。这差使呀,好办。”
“刘老出马,定然成功。”宋复华停顿了一下,又叮嘱道:“最好让越人明白,中越两国的革命是息息相关,但要有主次、先后之分。中国革命成功,对越南人民的反法斗争也将是一个胜利的。在目前,中国革命要重于越南,请他们在某些时候要隐忍,不与法人争一时之短长。”
“好,这一点我会向越人说明。”刘永福点头道:“我与葛参谋长闲谈时,他曾说过陈执委也曾与越人说起此事,想必越人也应该有心理准备。”
“当时我也在场,葛参谋长确实是这样说的。”赵声附和道:“为了使越人不致轻举妄动,陈执委还有过命令,对援助越人的武器装备有所限制。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是按照这个命令执行的。”
“老陈看得远,想得周到。”宋复华沉吟了一下,说道:“与越人谈妥后,便解除限制吧!支援的不必是新式武器,但一定要能用。重武器和手榴弹嘛——”他把询问的目光投向赵声和刘永福。
“似乎应该有所保留。”刘永福并不确定,又望向赵声。
赵声苦笑了一下,说道:“一点不给吧,越人肯定不满意。机关枪消耗太大,我看给他们一批手榴弹也就够了。毕竟我们也要展开军事行动,武器弹药也会吃紧。”
“那就用这个借口吧!”宋复华拍扳决定,“革命军面对着的敌人更多,越人会理解的。”
不管越人理解与否,已经打下根基的革命军都是他们不能没有的依靠。况且,人家的革命大业还未完成,又怎么要求人家会舍彼就此,无条件地支持?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枝独秀,掺沙子()
清末实行新政,并准备立宪,其中一些改革举措,不仅超越了百日维新,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喜欢网就上。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历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即使象慈禧那样顽固出了名的铁腕人物,也不例外。
但从国内形势来看,清廷已经丧失了改革政治体制的大好时机。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势力的壮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气候。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不推翻清廷便不足以刷新政治,不足以使中国走向富强。
即便清廷的立宪是真诚的,也只是君主立宪,且还只是一个承诺。革命党人高举起的民主共和的大旗,在与清廷预备立宪的交锋中,越来越有占据上风的迹象。
曾经的铁腕人物——慈禧,在强拖着垂危的大清帝国又走过了几十年后,老了,疲累了,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据岑春煊日后回忆:“太后晚年,锐气尽销,专以敷衍为事,甚且仅求目前之安。期以及身不变而已,不遑虑远图矣”。通俗地讲,慈禧除了苟且偷安、以求生前天下不要大乱外,也只好“得乐且乐”。即只求在自己有生之年,朝廷不要灭亡罢了。
外有革命党起事暴动、踞地建府,内部呢,慈禧又悲哀地看出满人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难以镇住包括袁世凯在内的能力超群的汉人。
大清不亡于革党,也必亡于汉人。慈禧有些绝望,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一些,希望爱新觉罗氏能够为上天垂青,冒出一位能够摄伏袁世凯等人的强悍人物。
就这么拖延着,慈禧既不敢重新启用已经被她削去大权的袁世凯等汉人以对付革命军。又不放心把维护京畿重地安全的北洋军交给不成器的满人南下平叛,便只能动用南方的军事力量,幻想着剿灭革党。或者围困成功,使革命军只能局促于一隅。
同时。清廷也越来越感到财政的紧张,打仗就是烧钱,在起初不遗余力想在短期内扑灭革命军的计划破灭之后,清廷的财政难以为继。而在旧体制下,没有了钱财,清军就更加没有为战而兴奋的基础。
而西南战事的持续,又影响到了清廷新政的实施,再加上腐朽的官僚体制。即便是好的政策,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特别是编练新军这项耗费极大的举措,更是受到了资金紧张的影响,编练的进度离陆军部的要求差之千里。
当然,这要除掉广东新军和湖南、湖北的新军编练。因为这是陈文强负责的工作,虽然进度依然赶不上计划,但相比于其他省份,却是相当厉害的成绩。特别是广东新军的编练,尤其令人注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元旦刚过,广东新军混成协在高州成军。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机枪营。一个通讯连,一个卫生连,一个警卫队兼督战队,一个工兵连,共约四千人。
虽然编成一混成协新军,但东线的兵力并未增长。新军督办陈文强在奏折上写得清楚,编练新军与裁汰旧军是同步进行,此消彼长,战力有所提升。人数却是持平。
但陈文强也在奏折上发出了豪言壮语,半年内再编成一混成协。一年内编成一镇新军,明年还是一镇新军的目标。争取完成陆军部五年成两镇的诏令。
在其他各省纷纷为资金叫苦不迭,新军编练一拖再拖、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广东新军的编练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成绩喜人。
再者,陈文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