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晋末-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o7年东汉罢西域都护府,于公元23年以班子班勇为任西域长史,此后三通三绝,西域直以长史行都护之职,并直延至魏晋时期。
西域长史府,是魏晋两朝在西域的前哨阵地。西域长史府的规模,介于郡、县之间,同时又具有军屯的特点。整个长史府下的属官有长史、主簿、功曹史、兵曹史;还有录事掾、仓曹掾、功曹掾、监量掾、监仓掾;铠曹、水曹、帐下将、伍百、马下、领下、消工等。
在行政上,西域长史隶属于凉州刺史,但由于凉州州治姑臧距离楼兰较远,长史府实际上是受敦煌郡守府管辖。
这种情况直持续到燕国收复整个凉州,由于当时西域长史李柏率军入关勤王,极大削弱了长史府实力,以至于走到今天长史府已是名存实亡。
不得不说刘遐选择长史府为切入点手段极为高明,此举不容易引起西域各国警惕,等到众人反应过来时,燕国已在西域站稳了脚跟。
此次燕国重建的西域长史府与以往颇不相同,将受都督府以及刺史府双重管理。而且新的长史府完全就是个军政俱全的机构,不但负责管理民政、实施屯田,还将招收、训练、指挥当地驻军并保护燕国在西域的利益。
总之,新的西域长史府的组织形式和职能非常完备,是燕国重返西域的先锋队。
鉴于西域长史府肩负重任,对长史人选要求极高,必须是个武全才且有定邦交才能的人才能胜任。
经过刘遐与高诩二人慎重考虑,并上报内阁同意,最终任命苻洪为燕国任西域长史。
太宁元年夏,经过大半年努力,西域长史府将正式迁往楼兰城,长史苻洪连同下属各级官吏,包括原长史李柏(被重新任命为主簿),以及两厢步骑驻军,将同越过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美玉,经此关口进入原,因此而得名。
时至今日,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此关,直是西北极为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从上空俯瞰下去,整座玉门关是座四方形城堡,城堡原是由黄土夯筑而成,直到燕国收复凉州后,才全部改有混凝土结构,比之前愈加易守难攻。
整座关隘矗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砂石岗上。城堡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南边沼泽遍布四周;北边蜿蜒逶迤的汉长城像条巨龙,望无际,每隔五里,就筑有座方型烽火台。
“广世此去西域肩上担子可不轻,方面要尽快在楼兰重新竖起西域长史府的大旗;另方面还要设法与西域各国打好交情,尤其要摸清各国对燕国态度。”
玉门关下,刘遐正不断对苻洪叮嘱着什么。此时的苻洪可谓是志得意满,说实话以前看着姚弋仲父子在原战场上大显威风,他心充满了羡慕嫉妒恨。这次终于让他等到大展拳脚的机会。
“请都督放心,末将定不会辜负大王信任,定在西域打响我燕国威名。”
“嗯,你且放开手脚去干,我在后方包括高刺史都将全力支持长史府,所需物资、人员会源源不断通过流沙大漠运往楼兰。”
炷香后,苻洪拜别上司刘遐,带着西域长史府全体人员正式开拔。
看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西而去,刘遐感到极为振奋,他知道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要来了。
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
紧张酝酿了大半年的灭成汉战役,终于在太宁元年夏,徐徐拉开了大幕。..
此次战役的目标,正是割据蜀地的成汉,由于蜀地理险要,枢密院制定了三路攻蜀的计划。除了担任佯攻诱敌的左路军外,还有负责水6突袭的路军以及实施大迂回包抄的右路军。
且先不提左、两路军,单单是右路军迂回计划就非常宏大。
早在左、两路大军开打之前,右路军就已从高原出,然后沿着后世茶马古道上川藏线,横穿整个大西南,对蜀地侧后方的越嶲郡起攻击。
原羌族领姚弋仲将独领右路军在羌族部落的帮助下,从西海高原路南下对成汉实施大迂回战略。
何为大迂回战略?就是为隐蔽己方战略企图,并不直接与敌方接触,而是在更大范围内对敌方战略战役集团进行包围,从而最终达到战役目的的战术。
在华夏历史上,有两位牛人是实施大迂回战略的高手。
位是叱咤亚欧大6的代天骄成吉思汗,另位是共和国缔造者毛公。
二人都曾采用的大纵深、大迂回战略,而得到的战争效果也是空前的。
公元244年根据成吉思汗生前的战略构想,蒙古军开始实施先下西南,迂回夹击南宋的第次大迂回战略。
到了公元253年,忽必烈兴兵十万开始对南宋的第二次大迂回战略。
蒙古骑兵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之间纵横驰骋,实乃十三世纪战争史上之奇观。
毫无疑问,成吉思汗以及他的继承者们创造了经典的大迂回战略。
同样,毛公也是大迂回作战的高手,当时为了切断企图退往海南岛和国外的*****军之后路,j制定了对广西和西南的大迂回和大包围战略,全面包抄与围歼了广西和西南之*****军。
自打收复秦州、灭掉吐谷浑,燕国不断招抚居住在高原密林深处的羌族,并将自身影响力深入到羌族内部。
这无疑为今日实施大迂回战略创造了条件,因为大军沿途所过之处几乎全为羌族部落。
这样来,只要能得到羌人部落支持,右路军将有很大可能实现大迂回战略。如此攻蜀战役旦打响,成汉不但会面临来自北边的威胁,南边大后方也将遭到燕军攻击,肯定会让成汉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枢密院的战略目的十分明确,三路大军有明有暗,有负责正面佯攻的左路军,又有负责水6突袭的路军,最后还有隐蔽行藏实施大迂回包抄的右路军。
当然了,古往今来没有个军事行动方案是完美无缺的,枢密院制定的这个大迂回战略同样存在着巨大风险,就像柄双刃剑样,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的。
为了保证大迂回战略成功,枢密院特地调羌人出身的姚弋仲担任右路军统帅,同时所属士卒亦大多来自归化羌族,这都是为了减少当地羌人部落的抵触情绪。
除此之外,由于沿途人迹罕至,枢密院为三万担任迂回任务的大军提供了十万匹战马负责物资运输,以保证大军的后勤补给。
这也多亏燕国境内马场众多,又占据了阴山南麓、西北、东北等大片草场,让燕国次能轻易调集数十万马匹用以战争。
同时为了以防万,根据枢密院部署,右路军携带了不少食盐与茶叶,用以沿途赠送部落领或者交换物资所用。
……
姚弋仲小心翼翼穿行在高山密林间,遇到岔路还会掏出地图对照下方位,并再三向导确认路线十否正确,可谓是小心了又小心。
不能怪姚弋仲如此谨慎,实在是战前他已立下军令状,赌上了身家性命,此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原来当初枢密院提出大迂回战略后,为了主将人选吵成团,迟迟不能确立人选。
迂回战略对主将素质要求极高,不但要深通骑兵指挥,又要擅长与胡虏打交道,最后还要有凝聚人心的本事。
毕竟数万大军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横穿千里,其困难简直难以想象。因此如何凝聚人心,让全体将士团结在自己麾下,是主将最为重要的责任。
实际上,灭蜀之役最难打的正是迂回这路!
先是时间的要求非常紧张,必须在十月下旬迂回成功,以配合、左两路灭掉成汉。
其次是路线本身也有难度,基本上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高原雪域深处。
这条路线上除了少数羌人、猎户外,几乎没有人行走,即使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普通羌人也没多少人走过。
有时整天也见不到太阳,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没有向导带路,迷路是定的。
正是考虑到大军迂回侧后不易,才让枢密院上下左右为难,犹豫难决,无奈之下,只好上报卫朔请燕王定夺。
这么重要的迂回任务能交给谁呢?
卫朔思来想去,现只有出身羌族的姚弋仲合适去完成这个迂回任务。
他左思右想觉得比姚弋仲更好的人选了,先姚弋仲曾经羌人领的身份,会让与当地羌人部落交流起来方便许多。
其次姚弋仲是个擅长骑兵指挥的将领,再者他又曾担任并州都督多年,懂得安抚士兵。
所以想来想去,卫朔现只有姚弋仲是最合适的人选。可谁知当名字传给了枢密院后竟引起不小风波,不少人对姚弋仲担任右路军主将颇有微词。
具体来说无非就是说姚弋仲出身羌族,而右路军将士几乎全由羌族子弟组成,迂回穿越时沿途所过之处又都是羌人地盘,很多人担心姚弋仲‘去不返’,在羌地割据称王。
对此卫朔是不相信的,别说姚弋仲此人深明大势,不会逆天而行。就算姚弋仲真的想趁机割据羌地,卫朔也不会放在眼里,无非多费几年功夫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风言风语,自是有人眼红姚弋仲又有立功机会,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好过的心态,恶意、伤对手罢了。
刚开始的时候高瞻、温峤等人十分愤怒,要求严惩造谣者,唯有燕王卫朔表现得云淡风轻,好像对此早有预料。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以前燕国敌人众多,众将根本少不了上阵杀敌立功的机会。可如今眼瞅着燕国即将统天下,除了江东外就只剩下成汉与西域两个有立功机会的地方,为了在日后大封功臣时有个好待遇,自然会有人不愿放弃任何个立功的机会。
面对外界汹汹而起的议论,身为当事人姚弋仲自然大惊失色,他生怕燕王听了‘谗言’后将其治罪,不得不亲自到卫朔面前表明忠心。
结果让姚弋仲没想到的是,燕王不但没有怀疑他,还当面向他表示右路军主将职非他莫属,把姚弋仲这个热血的羌族汉子感动的热泪盈眶。
直到现在那些话语仍在姚弋仲耳边响起,“姚将军,你是什么样的人,寡人能还不清楚吗?不要理会外界的风言风语,我相信你不会做出不忠不义之事。将军只管大胆去做,我会在洛阳城里等候你的佳音。”
结果二话不说,姚弋仲当即立下军令状,表示不完成迂回战略,他将以死报答燕王厚恩。
姚弋仲立下军令状后,那些风言风语虽没有完全消失,但至少没有以前那么猛烈。不过这也将姚弋仲逼向绝路,但他却对此次迂回战略充满信心。而且姚弋仲相信,只要此战胜利他将有可能跻身名将之列,与北宫纯、刘遐齐肩。
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
下过几场秋雨后,原各地百姓片欢腾,让波及大半个原的旱情终于得到大幅度缓解,为即将到来的秋闱平添几分喜庆气氛。..
九月二十,太兴元年科考正式举行,来自各地的俊彦共四千余人,被分到四十个考场内参加考试。
这是届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科考,不光参考士子数量创新记录,同时亦是世家子弟参考人数最多的次。
燕国科考与历史上唐宋时期不样,她录取人数既没有宋朝那么多,亦没有唐朝人数那么少。除了届录取人数在三百人外,之后每届录取人数几乎都维持在两百人左右。
今年由于下子扩张了四州之地,另外成汉收复在即,为了储备后备官吏,这次录取人数估计也会创下新的记录。
尽管录取的士子人数较多,但卫朔并不担心会像宋朝那样形成冗官,先燕国内没有享受荫官权贵子弟,所有人包括权贵子弟若想进入官场,唯有科考条路。
其次燕国上下有完善退休、劝退、罢官、病休等系列制度,任何官员只要政绩考核不合格,轻者被劝退,重则直接以渎职名义被罢官。正是因为官员流动力度大,才会让燕国轻易就能消化掉数百名士子。
说实话卫朔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科考是什么样子,他只是将自己印象高考经历给挪了过来。事先在皇宫内找了几处宽敞明亮的大殿,然后在间摆上座椅,每个学子依据自己的考号寻找自己的考场、座位。
而考号则依据天干地支以及大写数字编排而成,每个人都不样。比如考号是甲子房第壹叄号,表示该考生将在甲子考房,第排三列的位子上考试。
反正众人也没见过真正的科考是什么样,卫朔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安排。每个考场会有名负责监考的吏部官员,他们只是负责监督考试正常进行,只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