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97章

求生在西晋末-第97章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卫校尉赶走了平州刺史崔毖,独占了整个辽东郡?”

    面对刘琨的骤然发难,高瞻不慌不忙反问道:“刘刺史,难道你不知崔毖乃是朝廷叛逆幽州王浚的同党吗?王浚大逆不道,在幽州私设行台、备置百官引得天怒人怨。那崔毖身为朝廷任命的平州刺史,不但不阻止王浚,反而助纣为虐,接受王浚私下任命的东夷校尉一职。”

    “我家主公不忍辽东百姓遭受王浚、崔毖的欺压,不得已才联合原东夷校尉封老大人共同遏制崔毖在辽东的扩张。后来封老大人自知年事已高,就向琅琊王举荐我家大人继任东夷校尉一职。”

    “没想到那崔毖知道我家主公得了琅琊王的青睐,嫉恨之余竟不惜联络段氏、宇文、高句丽等胡族大军攻打西安平。幸亏我家大人福大命大,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将胡族联军打败,进而驱走了崔毖统一了辽东郡。”

    “刘刺史,我家主公既已接受了朝廷的任命,难道不应该出兵征讨叛逆崔毖吗?”

    高瞻这么一说,不要说刘琨就是同为崔氏弟子的崔林也无言以对。作为崔毖的本家兄弟,崔林可是深知崔毖有多么愚蠢和无能,他就是一个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典型,

    沉默了一会儿,刘琨又问道:“卫大人派你来我并州有何贵干?”

    “唉!”高瞻故意长叹一声道:“一言难尽啊!如今幽州形势危急,我家主公鞭长莫及,希望并州能出兵相助,不然幽州早晚会落入石勒之手。”

    “幽州局势危急?这……这怎么可能?”

    “难道诸位还不知石勒夺了冀州?”

    高瞻愕然道,随即他一拍脑门才恍然大悟,前段时间刘琨一直在与匈奴汉国交战。刚刚回到阳曲怕是还没来得及整理来自幽州的军情。

    刘琨、温峤一听幽州局势大变再也顾不上其他,忙让人将宴席撤下,将所有幕僚、臣属全都召集到刺史府商议军情。当着并州文武百官的面,高瞻将幽冀两州最近发生的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

    “明公,段氏背叛,冀州丢失,这一次王刺史怕是在劫难逃了!”

    “不错,冀州本是王浚与石勒之间的缓冲地。今缓冲地一失再加上强援背叛,王浚怕是凶多吉少啊!”

    高瞻刚一讲完,刘琨的幕僚们就叽叽喳喳吵成了一团,反正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不顾实际情况建议刘琨趁机出兵占据幽州。刘琨被吵得有些头大,不知该听谁的,最后竟然郁闷的独自离席,只让高瞻看得目瞪口呆。

    本来高瞻还曾对刘琨孤身守晋阳报以敬仰之情,但看到并州文武们乱糟糟的一幕后,刘琨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彻底坍塌了。别看他与刘琨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却瞧得一清二楚,刘琨在军政方面的才华远远不及卫朔。

    卫朔初到辽东的局面未必比刘琨刚到晋阳时好多少,可卫朔通过努力至少能够在辽东打开了局面,收复了两郡之地。而刘琨做并州刺史多年,却始终不能挽救危局,还因此害得父母丢了性命。

    刘琨回到后院之后,仍旧烦恼不已。刘琨这个人说白了就是文人气息太重,行事太过感性,不会从理性角度思考问题,面对多种选择时又缺乏决断力。如今幽州危在旦夕。换做任何一个有见识的人,都会迅速出兵救援幽州,可刘琨却还在犹豫不决。

    刘琨独自一人思索了大半天,仍然无所获。烦闷之余。他突然想到了那个从幽州而来的高瞻,刘琨吩咐人将高瞻请到府内。本来高瞻正在城内闲逛,没想到却接到来自刺史府的邀请,高瞻不敢怠慢,忙跟着来人前往刺史府。

    “拜见刺史大人。”

    刘琨轻轻喝了一杯酒,指着旁边的座位道:“高长史。不必多礼,请坐!在下突然对卫大人非常好奇,想多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不知高长史可愿为我解惑?”

    高瞻闻言心中一动,以刘琨如此感性的一个人,如果能让刘琨多多了解一下卫朔,说不定会改变卫朔在刘琨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到他的某些决策。

    “说起来我家主公卫朔也是一方豪杰,当初在徐州他曾与祖将军合作大败数千匈奴骑兵,后来祖将军仰仗此功劳升任徐州刺史,而卫校尉则因与王家有矛盾没有受到任何赏赐,为此事刘隗刘大人还曾在琅琊王面前为我家主公鸣不平。”

    “徐州战事结束之后,卫校尉为了筹建骑兵,孤身到了辽东。不料恰逢高句丽引兵入侵带方、乐浪二郡,卫校尉不忍两郡百姓受难,就与沓氏县令、张统大人一起领兵抵御高句丽入侵。”

    “在三位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大败高句丽数万大军,顺利将带方、乐浪二郡的百姓迁至辽东南部居住。本以为此战之后,辽地百姓总算可以安稳的生活下去,没成想平州刺史崔毖嫉恨卫校尉,竟勾结各部胡人来犯。”

    “后来的事刺史大人都知道了,几万胡族联军全军覆没,崔刺史也被撵出了襄平,卫大人正式接管了辽东郡。”

    高瞻寥寥数语,将卫朔的经历细细道来。没成想刘琨竟一时听入迷了,尽管高瞻讲得云淡风轻,可听在他耳中却是另一番情景。同时一个疑问慢慢出现在脑海之中,卫朔能凭借自己在辽东酷寒之地闯出一番名堂,他为何却在并州举步维基?

    “卫大人真大英雄、大豪杰也!”刘琨不禁喃喃自语道。

    听着刘琨不自觉的低吟,高瞻嘴角一哂,露出一丝会心的笑容。

    “我家主公与祖刺史相熟,从他那里听到不少有关刺史大人事迹,对您也是颇为仰慕。此次派在下前来,一是为了表达对刺史大人的敬佩之情,二则是希望刺史大人能放弃之前的恩怨主动派兵援助幽州。”

    “高长史,卫大人为何一定要救援王浚呢?刚刚你们不是还直斥对方是朝廷叛逆吗?”

    由于以前的恩怨,刘琨对救援王浚一事并不太上心。

    “刺史大人,王浚固然可恶该死,可是从大势来说王浚却不能败亡,否则的话石勒没了牵制,就可转而攻略中原、河东诸地。以刺史大人眼下的实力,可有信心当初携胜而来的石勒大军?”

    “刺史大人与王浚是晋室在北方不可多得的擎天白玉柱,一旦败亡,整个北方将再无可压制胡人的汉族势力。那样的话,关中的朝廷就危险了。”

    听了高瞻的分析,刘琨这才意识到王浚的败亡对他而言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想到这儿他将酒樽重重砸在案几上,朗声道:“请高长史放心,刘某决心已下,绝不任由石勒独占幽州!”

    “好!有刺史大人出兵救助,再由辽东从旁协助,看那石勒还如何抢夺幽州!”

    听到刘琨亲口承诺要出兵救援幽州,高瞻终于放下心来,暗道:总算不负主公之托!不过,鉴于刘琨一向优柔寡断又有耳根子软的毛病,为防意外出现高瞻决定暂时留在并州,直到幽州危机解除再返回辽东。

    刘琨得知高瞻愿意暂时留在并州非常高兴,虽然只短短接触了一会儿,但他对高瞻的印象不错,尤其对当前局势的分析,更让刘琨敬服。(。)

第170章 狩猎遇险() 
在高瞻忙着周旋于并州文武之间时,卫朔却在忙着举行秋猎。

    华夏历朝历代都有崇文的传统,比起两汉,魏晋时期文风更盛,然武略则差之远矣!

    晋武帝司马炎继承了祖父辈的余荫,没费什么劲就统一了天下。只可惜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晋朝的开国君主与公卿大臣们,各个养尊处优,喜好清谈崇尚文风,结果导致民间武风不振,军队战斗力日趋下降。

    卫朔立足辽东之后,为了恢复两汉时期崇尚武功的风气,特意在建兴元年,九月,举行秋猎,以此鼓励治下百姓勤习武技、苦练骑射本领。

    在战国之前,狩猎是军事大典,为练兵的综合演习。《史记?魏公子列传》曾记载过:赵国在边境上集结了大批的军队,魏王以为是赵军要进攻魏国,便要调兵遣将以为防备。魏公子无忌的情报灵通,得知是赵王狩猎,这才免去了一场惊慌。

    一个诸侯王的狩猎就和打仗一样,说明了其规模之大。随着军事战术的变化,狩猎不再作为阅军的大典,而变成为帝王的娱乐。汉武帝刘彻是最喜欢狩猎的,“以驰逐野兽为乐”。

    卫朔要搞得秋猎肯定没有帝王那么隆重,他主要是为了培养百姓的尚武之风。辽东秋猎除了辽东文武、部分百姓参加外,又调集了一千厢军、三千府兵和六千民兵负责警戒。

    得知官府有意在此次秋猎中选拔勇士,辽东百姓更是翘首以待,自持有几分武力的人无不期望在秋猎中崭露头角,一举成名。

    建兴元年,九月初,襄平城外的大校场上站满了前来观看秋猎的百姓,当卫朔与众文武骑着马在侍卫们簇拥下来到现场时,引起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辽东百姓对卫朔发自肺腑的拥护。

    卫朔朝左右扫视一圈,不得不感叹此次秋猎的热闹。不但有大批男子参加,甚至连众多连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都在仆人的陪伴下跑来瞧热闹。裴颖儿在堂兄裴开的陪同下同样来参加秋猎,只是她的目光一直追寻着人群中那个焦点人物。

    自来到辽东之后,裴颖儿虽然感觉距离卫朔更近了。但二人并没有太多私下里接触的时间。毕竟裴颖儿乃大家闺秀,不可能****往郡守府跑,而卫朔也没道理天天去裴府上探望裴颖儿,两个人仅有的几次接触都是在公开场合上。

    一开始卫朔就把秋猎当成一场军事活动,故把主持秋猎全部事宜都交给校尉府处理。可又因校尉府长史高瞻目前在并州,没办法卫朔只好让参军司主事鲁昌暂时负责主持秋猎的一切大小事宜。

    按照规定,辽东秋猎将分成三大部分,首先要举行的则是武技比试,又分为专业和业余两组;其次则是弓箭比试,同样是分为专业和业余;第三部分就是众人最期待的狩猎比试,步军司、骑军司、府兵司、侍卫军司都将组织代表队参赛,最后根据各队获得的猎物多寡来评定优劣。

    为了争夺最终的胜利,四个司的主事从各自下辖的部队中精挑细选了三百名精锐参赛。不过要想获得胜利,光靠精锐还是不够。因为狩猎相当于一场小型军事演习,它还需要团队配合。

    前面的武技和射箭比试更像是为后面的狩猎比试暖场,经过数场激烈的比试后,先后有四名幸运者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不出意外,射箭一项的获胜者都是出自于归化的胡族部落。

    随着时间推移,终于到了万众期待的狩猎比试。在四只参赛队伍出发后,卫朔也没闲着,他骑上马与麾下众将带着部分护卫同样杀奔野外。

    卫朔双腿夹着马腹,一马当先跑在了最前面,后面则紧跟着速丸、刘遐二人。速丸出身乌丸部落。练得一手好箭法,虽不敢说百发百中,但也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而刘遐也是自小习武练箭,一身本事自是不弱于人。

    “速丸、正长。我们来比试一番如何?”骑在马上的卫朔一边挥舞着马鞭,一边略有些兴奋地朝着后面的二人喊道。

    “主公莫拿我等开玩笑,臣等怎敢与主公相提并论?”速丸、刘遐二人并不敢与卫朔比试,眼下他们二人的任务就是保护卫朔的安全。

    “这有什么不能的?打猎嘛不就是要你争我夺才有意思?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就别再争论了。往日里常说速丸乃军中第一神射手。今天也该在我面前露一手。”

    说着卫朔又指了指腰间的那把当初大匠师送的匕首道:“既然是比试就不能没有彩头,看到这个匕首没?这是用上等的苏钢打造而成,称得上是锋利无比。接下来咱们三个谁射到的猎物最多、最好,这匕首就归他了。”

    “诺!”速丸、刘遐拱手道,随即二人对视了一眼,目光中战意浓浓,看来谁都不想在卫朔面前比试失利。

    刚开始速丸自持箭法出众,他还真没将刘遐放在眼里,只见他双手松开缰绳,右手从箭壶中抽出两支羽箭,左手架起弓,任由胯下骏马驰骋,只双腿夹紧马腹以维持身体平衡,就这一点就显示出速丸扎实的下盘功夫,不下苦功夫是不可能练就这身本领的。

    只听嗖嗖两声,两支箭如同闪电一般飞了出去,随着两声动物惨叫声响起,很快一名护卫提着两只野兔递给速丸。虽然只是两只小野兔,可一箭双射令人称绝。

    一时间众人无不拍手叫好,就连卫朔也打马走上前赞道:“速丸将军果然不愧是军中翘楚,这手箭法远胜卫某多矣!看来今日我这匕首是保不住喽,不过你也不要太得意,正长可不好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