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兵夺鼎-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重用,在曹氏这样的正统诸侯眼中,州郡官员才是重用;这是曹氏内部人才不足的体现。
袁氏在燕氏的攻伐下足足撑了十年,直至最后两年才出现这种情况;但曹氏的底子不如袁氏,却接连遭受吕布、陈宫在兖州的反叛,燕氏大举南下的压力,曹仁、夏侯渊等宗族重将接连殒命疆场,虽然有能征善战的战将,却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令人压力极大。
对夏侯惇而言,镇守汝南东北,便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
夏侯惇非常清楚,因为汝南东北部的地势,燕军如果要打,便一定会进攻这里。眼看过了秋天就进冬月,曹氏有多期望得到年末的修养之机,燕氏想扼住他们的喉咙不给丝毫喘息之机的心情便有多急迫!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冒险,也不奇怪。
事实不出夏侯惇所料,就在夏侯惇雨季到来之后第三次派人催促运转粮草的辎重队尽快赶路派出骑手时,循着暴雨中传来的马蹄声,思善城外的大营远处官道奔来一骑,尽管眼前串联的雨幕与山雾遮住夏侯惇的视线,单单马蹄声却已足够令他感到不安……那是北方,梁国的方向。
骑手一身庶民装束的短衣已被雨水浸湿满是泥泞,面色苍白显然被雨中长时间疾驰冻坏了,翻身下马通报之后快速入营,这是一名曹氏派往北方的探子。间使快步奔到夏侯惇身前,方才矮身行礼却已不自觉地两腿一软拜了下去,两手撑着泥泞不堪的土地抬头对夏侯惇艰难道:“将军,十七日前张辽在陈国集结兵马开坛祭天,随后北上梁国,由陆梁南下经过谯县,直逼成父!”
张辽的兵兜了个大圈子,从西面的陈国绕到东北的梁国,才经由官道一路悄无声息地南下。夏侯惇微微咬牙,心中盘算着燕氏兵马的行进速度,任凭雨水打击在肩甲后溅在脸上,道:“现在燕氏军到哪了,谯县?”
“回将军,属下出发时未至谯县,现今应已过谯县,克日便至成父!”
夏侯惇紧紧攥着拳头,明日抵达成父,现在阻击已来不及,只能尽快传信汝阴的曹操,再派人向成父守将李典示警!
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战()
张辽不在谯县,带兵经过谯县的是高顺。从梁国经由沛国谯县南下成父,路还勉强称得上好走,尽管大雨磅礴,行军稍慢,但实际上这场战争开始的本质是燕氏军对曹氏守军的突袭……高顺半月曲折行军千里,为的就是袭敌不备。双方距离太过接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豫州战场上随处可见的都是探子,要想瞒住曹氏耳目让他们将作战行军当作常规调动,这可不容易。
暴雨是最好的掩护,尽管高顺为保全实力仅让军卒以缓慢的速度行进在官道上,每天都要花上半日让部下就地扎下可遮风挡雨的营地避免军卒感染风寒,但这样的天气对谁都是困扰。对燕氏军、对高顺部如此,对曹军、汝南守军、遍布豫州的曹氏间使亦如此。
所有人都被搁浅在这场暴雨里,怀揣非常之意的高顺便能从中得利,这便是张辽对汝南作战的第一个思量。
雨季作战是铤而走险,但既然是冒险,便必然有得到巨大利益的可能,张辽在东部战场所要的利益,便是尽数占领汝南东部三条南北纵贯的要道,以取得直接逼迫汝阴曹操大营的威慑力。
只要高顺在汝南东部钉死万余兵马,这场仗便毫无悬念。
进入汝南境中的燕军足有三万,皆受高顺节制,除其部下三个精锐陷阵三千营,余下兵马为春季从兖州募到的新卒与先前中原战场上退下去整编的司、冀老卒,兵员成分杂乱,战力于燕军当中亦算不得上乘,均不过中下之资,与兵甲上也讨不到好。
绝大多数人仅有皮甲、皮弁,短剑、矛戈,远程力量同样多数装备硬弓、轻弩,都属于燕氏主力军队弃置不用的武备。
但这也是天下诸侯军队的中坚力量。
所幸,高顺还有三十架石砲,依靠三十架石砲,攻关陷阵。
转眼之间,兵行道间,扼住山谷的城寨遥遥在望。
高顺集中兵力,派遣两个校尉部的军士扼守住中、西两处进入汝南境内的道口,接着挥师大部攻击乾溪谷,直逼成父。成父守将李典在半日前收到来自山那边夏侯惇的消息,但时间显然已来不及派兵扼守山谷……这样的天时,山谷上没有人尚且有滑坡坠石的危险,守军难以攀登,与其出城营地被半路截击,还不如扼守城郭等待援军。
援军,成父必须需要援军。曹军的兵力在长久的战争中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全郡仅剩两万余兵马分散于各地,李典部下不过仅有军卒四千,出城便毫无还手之力,但凭借城池,尚可一战。
暴雨会代替刀剑给敌军带来无与伦比的打击,守备城池至多七日,成父若还未陷落,敌军便会因寒冷病痛而退军。哪怕不退,守军也会拥有一拼之力。
但面对接近十倍的敌军,守备七日又谈何容易?
援军,至少还要再派三千援军。
成父城北,李典早先立下三座城磐,以高耸的山壁为基,厚实木垒原先不过是作为前沿哨站,毕竟木垒最惧火攻,可偏偏这天降暴雨对李典反而成了优势,当即在收到张辽发兵南下进攻的消息后引军北上,接连越过两座城砦,将兵马陈于当先。
后方两座城砦一座城池,仅仅驻留了几百人,征募民夫分配矛戈加急操练。
李典深知,单凭三座简陋的木垒城砦是挡不住张辽的,如今这般困兽犹斗也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就连李典自己也不知道三座木垒究竟能拖住张辽大军多久,但他终归是知道,以小兵抵御燕军大部成父城的攻守……已是无可避免。
曹军进驻三寨后的一个时辰,两支以奔驰驴车、驮驴为前锋的千人队进入山谷,冒着雨季滑山的风险攀上山壁,分散伍什扼守各处险要,以车架所携木具快速于山谷平坦处扎下简易望楼,形成星罗密布的防守网。接着不过半个时辰,两个兖州郡国兵校尉部进驻山谷,在距离曹氏三寨最近不过十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旁若无人地大兴土木。
他们像过去袁氏的匠作营一般,以早前扎好的望楼为角,快速夹木垒土,区区一个时辰便建起一面寨墙。一个时辰,是高顺小心翼翼估测出的时间。
曹氏从三寨出兵至此,骑兵急袭仅需一刻,步卒疾行则要半个时辰,而前后探马回报则又要一刻时间,再有一刻犹豫。倘若曹氏守军趁燕军未能扎寨急袭至此,这个时间刚刚好让高顺的前线军队扎下一面并不牢固的寨墙用以防守……只需再拖上半个时辰,便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赶到。
事实也和高顺的考虑相同,守备城砦的李典并非没想过趁燕军远到轻袭一阵好鼓舞军心,但第二次派出探马回报时燕军前阵便已扎下望楼,少兵不足以取利,大兵则难以回防,这着实令李典犹豫片刻。就这犹豫的片刻中,第三轮回报的探马便已将燕军两个校尉部进驻山谷开始扎营的消息传回城砦。
错失良机。
暴雨中往来探马不断,燕军一道道消息传回城砦,扎下半面寨墙、又进驻一个校尉部,极快的时间里,燕军便已向山谷中扎下上万兵马,李典袭击营寨的心也散了,当即传令军士同时在城砦之外布放陷阱以拖延敌军即将到来的攻势。
李典想的就是尽量拖延燕军的攻势,他有三座城磐可以去拿去丢给燕军,只要能在数日中且战且退,最终在援军抵达之前守住成父城就足够了。待到援军赶到,成父城驻军上万,便有能够驱走燕军的底气。
一万守军凭借城池守住三万敌军的攻势,并不困难。即使燕军有每逢攻城必有石砲出战,李典也不为此感到担忧。成父城外绵延的山势能够最大程度上抵消燕军石砲的优势。何况……他手里也有十几架石砲架设在北面瓮城上,毁了敌军石砲,把战事拖进冬季,打不死敌军也能冻死他们!
左右燕军,一定比他们急!
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战【三】()
高顺真的不急,他心里比李典要轻松多了,哪怕在行事上他一定要做出迫切需要攻下成父城的样子,但他心里一点都不着急。成武城攻下自然很好、攻不下,也没关系,那并非他的使命。
倘若被曹军看见中军帐里常坐之人一定会感到奇怪乃至心惊胆战,营寨分明悬挂张辽的大纛,可大纛之下的中军帐却属于高顺……张辽根本没参与这场战斗,高顺就是攻取汝南东部最高统帅,他的使命也只有一个。
攻打成父,攻打汝南东部。
是攻打,并非攻占,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在汝南往来并不立利于通行的地势里。汝南东部只是个边角,却也是汝南郡的门户,曹军不会乐意见到燕氏攻占成父,取得他们的门户,所以答案显而易见,曹氏一定会向成父增派援军。
高顺的使命就是在攻打成父的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将汝南本就不多的兵力竭尽所能地拖在此处。若敌军尚能防守,他便要攻势如火地凶狠一点;如敌军有力不逮,他便要放些水来让他们得到一丝喘息之机。
称不上调虎离山,不过是声东击西,但再浅显的计策,只要能打到敌人的三寸,照样能够建立庞大的功勋。
“营寨要设的坚固一点,等我们退军时还要从这里经过,能保住军士的命。”
汝南东部三条路,只有成父这条最宽敞好走,不过高顺挑选这条路为的可不是自己好走,而是因为这也是曹军不得不防的一条路,更容易让他们把大军派过来。
换而言之,这儿就是高顺心中的一片修罗场,埋葬敌人、也埋葬自己人。
临近傍晚,营寨扎好,雨势堪堪有要变小的意思,营寨内便战鼓雷动,四个校尉部列队自辕门下依次走出,近万余兵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推着十架石砲前后行进,向城砦攻去。
此次南下攻势突然,高顺有足够的把握敌军在城磐中没有多少兵马。没多少兵马,面对他们的大举进攻,自然也就没多有士气。
“今夜,攻下城磐!”
高顺望了一眼身后还在修筑的营寨,有些举棋不定。这座营寨修筑地很大,是将来屯兵、囤粮所用。当然最好是用不到,如果直接攻下成父,他们便拥有前沿屯兵城池,能够在接下来面对曹氏大军的攻势中取得更大优势。
倘若依高顺的想法,便是以最快速连下三城,直接让他的大军在汝南过冬……这场大雨破坏了道路,曹氏也没有机会在秋季将各个城郭中的粮草尽数运走,他们能得到足够的粮草与军士养伤的时间。取得城池后,将城中百姓赶到北方,使城池变为军镇;亦或让百姓去西面吃曹操的粮食,都不过是一念之间。
做完这些,待到来年春月,直接发兵攻下汝南,仅需至多三场,不,一场决战就能决定汝阴的归属,到那时候汝南西面甚至不需要作战就能被此起彼伏的闻风而降所攻破。
只是张辽并不这样想,这场战争在开始时便决定了高顺只能做个陪衬。
世道在变化,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这是高顺第一次独自统帅如此多的大军,他渴望做出功绩,而并非做一介陪衬。但他同样没有办法违抗张辽的命令,只能希望,曹氏能将足够多的兵马来驰援成父。
攻城开始!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尽管需要面对的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城砦,高顺一样用了足够的力量,四个校尉部一万一千余人,十架石砲堆放在战阵前沿,飞石劲射,羽箭齐发,直接向城砦发起进攻。
这是现有地势能铺开的最大兵力。
城砦李典的防守并不孱弱,只是燕氏在攻城前先用石砲轰城似乎已成定势,故而并未急切地还击,而是让军卒都躲避在城墙之后,依靠这些来避过燕军攻城之前的轰击。
足够多的石砲在张辽手中时能够在攻城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诸如张辽强攻谯县,直接用上百架石砲轰塌城墙,硬破开一条路来;但更多的时候,石砲仅仅在攻城中起到辅助作用,缩短攻城军与城墙的距离,以掩护扛着云梯的攻城士卒躲避城头射来的箭矢。
巨大的石弹携无匹的威势轰击在城磐墙上,夯土的寨墙剧烈摇晃,夹杂着木栅支离破碎的声音,扬尘中激射出根根断刺,声势骇人。这仅仅令人心生畏惧,真正可怕的还是那些并不精准的巨石越过木垒墙头,曳着怪啸砸进躲避军卒的军阵中……挨着即伤、碰到便死,活生生的军卒眨眼便碾成肉泥,直接被击中的军卒甚至连哀嚎都发不出便在巨力之下变为残肢断臂与一滩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