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
他沉默了一下,脸色冷峻。他的声调带着原野晨起时的冷意,让大家感到阵阵心寒,听他说道:“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必然胜利!”
然后他握紧右拳头,举起来大声疾呼:“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千万人的高呼声传到对面严阵已待的吐蕃人的耳中,让他们皱起了眉头。
很快他们就不止皱眉头,而是感到阵阵的心悸!
唐军步兵进军,他们沉重的整齐的行列,越走越快,步子迈得越来越大,骑兵缓缓而行,他们目光坚毅,如同猛兽出击,步骑带起的原野尘埃吞没了一切,同他们一起向前滚去。
千千万万的人在行进,有的只是一个极大的、叫不出名字来的巨大的整体,无数的脚在走着,蹄开始飞奔,无数的眼在看着,无数的心变成一个巨大的心脏在跳着。
整支唐军化为一个巨人,其力可移山倒海,哪怕面前是雪山,也要把它踏平!
真该死的!
消息川流不息地送到论钦陵的面前。
“哦,唐人易帅了!”论钦陵听到唐军帅旗换为“冯”,那么在唐军之中最出名的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去过大非川的冯小宝!
吐蕃的贵酋交头接耳,发出了阵阵的惊叹声。
他们知道冯小宝的岁数公元654年生,现为公元678年,唐朝皇帝竟然任命一个不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作为主帅!
可是三天的战斗表明他是
论钦陵急派出传令兵道:“不听军令者杀!敢退一步者杀!”
他派出了他的亲卫队,在每支部队后列阵,雪白的大刀片等着,谁退谁死!
而且他部下三万精锐帐兵,派出二万归其弟论赞德指挥,专职救火,哪里吃不住劲就往哪里打。
再有,下令步兵收缩,以防御为主,骑兵游斗,不与唐军死拼,重点是消除唐军的进攻态势。。。就是让唐军累,直到打不动为止。
论钦陵不愧雄才大略的军事强人,若不是他未雨绸缪,预作准备,只怕这仗真的会败!
果然,两军接战,吐蕃人受到唐军的猛攻!
唐军人高马大,纪律严明,整体呼应,意志顽强,攻击如同钢铁洪流滚滚碾压,这样的对手是任何敌人的恶梦。
将勇兵强,要不是数量少过吐蕃,唐人早就胜利了。
所以说起论钦陵,接连两次大非川都大集军马四十万以上是多么的明智!
唐军主帅冯小宝行进在部队前列,他两世为人,或许是感天地苍茫,斯人独孤,令他心中与天地共振,产生了一种玄妙的意境,他搭箭、扣弦、满弓、松弦,一气呵成。
隔了一百五十步,对面吐蕃人的一面大纛,给他一箭射断!
唐军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而吐蕃人骇然!
射雕手!
或许是天人合一,就射出了这种境界,超水平发挥!
这箭对于唐军士气提振极大,唐军随着这箭发动进攻。
阿壹和阿贰都手提狼牙棒,行进在队伍中,遇着吐蕃人的防御工事,给他们重锤砸下,儿臂粗的拒马尖栅在他们面前好似麦杆般脆弱,大锤落在工事上轰起漫天木屑,这是什么恐怖力道。径直在围栏上破出两个偌大的缺口,他们手势接连不停,连续狠砸,吐蕃人的工事尽毁,唐军从缺口中涌进去,起不到丝毫的阻滞作用。
再有李谨行、契苾明、黑齿常之他带伤上阵身先士卒,大盾加大刀,决荡翻飞。
唐军骑将杨成献、范无伤、韦待价、王杲、曹怀舜等尽数上阵冲杀。
吐蕃人与唐军展开了舍生忘死的生死搏杀。
一个吐蕃人挥舞着弯刀刚刚砍倒一名唐人,就被另一个唐人砍死,而这个唐人还没有抽回刀来,又被另一个吐蕃人砍中脖颈,这个砍人的吐蕃人几乎在同一时刻丧命,给唐人一枪刺进肚子里。
受刺的吐蕃人大声出了一口气,好象蒸气喷出来似的,仰天倒下去,唐人还在怒气冲冲地用力拨着刺穿到脊椎骨的枪时发出了哀号一声!
一箭,射中他肩膀上,没等他庆幸,吐蕃人一骑径来,将他撞飞,落入了迎面而来的唐军自己人的骑队面前,给自己人的许许多多的蹄子踩在下面,转瞬就被踩得不成了人形了。
杀人,被杀,就在这一瞬间被重复了数百上千次,也倒下了数百上千人。
鲜血!流淌着,喷溅着,在低洼处积成小血泊。
残肢断臂、破碎的头颅混和在一起,到处乱滚。
喊杀声、惨叫声充斥着原野之中
鏖战再到黄昏,天兆异象:血色黄昏。。
第三六一节 瞬间翻盘()
在吐蕃统帅论钦陵败亡的前一个的黄昏,人们说当天的战斗接近尾声,已是黄昏,残阳如血,大地淌血,天地血色逐渐汇聚交融,充满了整个视野
血色黄昏,其兆大不吉,而后来冯小宝的好友玄清道长则说:“两军大战,死伤无数,人者,万物之灵,天地之精华,灵气所聚,死者盈野,天罚降临,无论对于唐人还是吐蕃人都是机会均等(吃上天罚)!”
冯小宝反问道:“那为什么我军得胜?”
“你以天子之气扛住天罚,而他不过是个臣子,岂可扛下天罚,因此,他就败了!”
有点道理,冯小宝颌首。
四天的战斗,两军狠命厮打,无论死多少人,冯小宝脸色丝毫不变,端的是铁石心肠!
哪怕是将士们在他面前痛哭失声,亲近者私底下劝谏,还是有人当面咒骂他,或者背后以他为目标去打小人,他的答复始终如一:“进攻!”
两军作战进入第五天,他不动声色,驱兵大进,不停地进攻!
唐军麻木不仁,依旧听令进攻,而吐蕃人则是无奈得很。
这场战争只能奉陪,直到有一方倒下。
为期应该不远,双方均已精疲力尽,血也快流干了。
打到今天,吐蕃人和唐军都麻木了,不用鼓动、不用督战,只是咬牙切齿地苦战。
上午十点,天空中传来了一声刺破苍穹的尖利响声。
鸣镝矢飙!
鸣镝者,响箭也,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
听到后,冯小宝倏地精神大振,双眸眼光暴亮。
取过望远镜,定睛一看。
然后放下放远镜,亲自带头喊了起来:“论钦陵已死!论钦陵已死!”
足足一百人以汉语喊话,再有一百人以吐蕃语重复冯小宝的话。
战场静寂下来,无论唐人与吐蕃人,都望向那座吐蕃大酋论钦陵驻马的山岗。
看到的景象使得风暴般的狂喜在所有的唐人心中滚动。
而吐蕃人的心呐,则象给浸到了海子里一般。。。冻过水!
论钦陵的旗帜消失,原地升起了一面“唐”字的大纛。
六面大旗迎风招展,那是阳光下最美的旗帜。
更多的唐旗跟着升起!
“大唐万胜!”冯小宝亲自冲锋,这是他领军以来的头一回出战。
“大唐万胜!”
“冲啊!”冯小宝拨剑相向,象给打了兴/奋/剂一般,唐军迸发出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争相驰骋,势如排山倒海。
吐蕃人大阵先是隐隐动荡,然后无人主持之下,大阵突然崩溃!
兵败如山倒,吐蕃人似雪山崩塌,一发不可收拾,他们狼奔豖突,向四面八方逃窜。
“吐蕃人败了!”
“吐蕃人败了!”来自不同地方口音都在呐喊。
唐军几万匹战马冲锋,形成一道道奔腾的铁流向前滚动着。战马的铁蹄震撼着天空,就连挂在天上的太阳也被这股铁流冲击得晃动个不停。
尘土在飞驰着的人马左右两方飞扬着,每个人的脸上兴奋得发亮。
我们在追击敌人!
大地就在脚下,吐蕃人的命运就在我掌中!
此时此刻,每个人只有一个念头:“杀光吐蕃人!”
刀砍、枪刺、箭射,尽一切力量送吐蕃人归西!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收获季节,狂欢时期,无斗志的吐蕃人只顾逃命,给唐军杀得鲜血喷溅如雨,头颅乱滚,残肢断臂四处抛飞。
他们被践踏于马蹄之下,踩成肉泥!
吐蕃人的惨叫声连成一片,他们害怕了,恐惧了,他们求饶想投降,然而唐军没有丝毫的怜悯心,扬起马刀像波浪一般拍击斩落,将他们统统砍死!
不留战俘!
追杀败敌,直到逃不动为止,或者是视野内再无吐蕃人。
成也论钦陵,败也论钦陵。
吐蕃人的悲惨命运来自于论钦陵,他发生了什么事?
唐军四天血拼,岂是无由,他们令到吐蕃人的部队不断调动,原本论钦陵厚实的后阵荡然无存。。。都给他调到前线作战,保护他的三万精锐帐兵只得一万人,这一万人甚至排列到了论钦陵驻马的山坡前,以便随时参战。
后方彻底空虚。
一来打了四天,唐军的部队有多少都让吐蕃人了然于心,方圆百里,唐军已无援兵矣,可以放心。
二来,还是放了少许的游骑兵在后面侦察游荡,以作警戒。
这时,有三千的吐蕃人马出现在后方,他们自称来自祁连山,接到金箭调兵令,因为路远险阻,至今才到。
话有道理,这阵子还是有不少的吐蕃部族陆续到来,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祁连山的吐蕃人脸上是高原红,衣着、毛皮帽子完全吐蕃人,语言也是吐蕃人的口音,其实确实是吐蕃人,因此游骑兵并无疑心,放行他们,还催他们快跑,助自家人一臂之力。
他们径直往论钦陵驻马的山坡顶驶去。
王叔论迷古经验最为老到,观战时觉得后面的声音不太对,绕到金帐后一望,见着那些面无表情冲来的“吐蕃人”往上越跑越快,遂大叫道:“来人止步!”
话还没说完,迎面一箭飞来,他及时把身体一偏,射中肩膀!
然后听到一名女将的声音道:“杀!”
那名女将是谁?唐甜是也!
须知秤不离砣,砣不离称,大唐与吐蕃之战,主导者是冯小宝,怎么能少了唐甜的参与!
这么好玩的事情她不来,真会遗憾一世!
所以她来了!
论迷古的修为有足百年老龟,中箭后带箭抢过一匹马来,急往金帐前跑去,冲到论钦陵面前叫道:“敌袭!快跑!”
论钦陵有够机灵啊,飞快上马,与叔父并上一骑,一阵风似地跑开,背后留下一排箭!
他只要稍一迟疑,就要吃上箭。
他跑掉了,可是他的指挥部却给唐甜连锅端了!
弓弦响动的嗡嗡声成片响起,如排队枪毙一般,上百名衣着华贵的吐蕃贵酋给乱箭射死!
论钦陵的兄弟论钦因死掉!
充当预备队的大将勒布热,善使一口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给唐甜用连箭九箭射杀!
首领瓦伦丁、尚塔加等,均倒在了血泊中。
除他们之外,数百名吐蕃猛士在猝不及防之下,亦给射倒。
唐甜不止是三千兵空袭吐蕃人,再有足足二万五千骑兵自吐蕃人阵后杀至!
这一击,打掉了吐蕃人的大脑,打断了吐蕃人的脊柱,吐蕃人不败就没天理了。(。)
第三六二节 致命一箭()
针对与吐蕃人的战事,冯小宝谋划已久。
他有几大举措。
一是早早备战,训练军队,准备粮草与装备。
这是他立命安身的基础,如果军队不能打,什么计划都实现不了。
他不断地取得胜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方有第二举措的成功实施。
二是取得“三御宝”(圣旨、金牌和尚方宝剑),以便事不谐时夺取军权。
因为高宗皇帝与天后对冯小宝的信任,终究让他得到三御宝,成功夺军。
三是与吐蕃人对战时,拼命作战,打痛吐蕃人,打残吐蕃人,给第四举措争取到有利的条件:吐蕃人后防空虚。
四是决定由凉州唐家突袭吐蕃人的指挥中枢。
环环相扣,一举成功!
打头的三千吐蕃人名为“山多”的部族,真是吐蕃人,甚至是根红苗正的正宗吐蕃人,不过他们是论钦陵的仇敌,已然投靠了凉州唐家。
吐蕃的内斗极其残酷,灭族抄家不是少数,主要人物杀头,从者贬为奴隶。(就连汉人也直到宋朝才不以言论杀士大夫,有宋一朝,官员内斗失败顶多是流放,而在唐朝,才微露文明的曙光,其它地方,则是蛮荒)
论钦陵作为吐蕃大相,其父禄东赞,父子两代权柄在手,为维护家族在吐蕃的统治,对政敌迫害不遗余力,即使不是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