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军嫂有空间 >

第25章

重生军嫂有空间-第25章

小说: 重生军嫂有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锦峰和陆瑛没说话,但也仰着头一脸期待地看着陆爱国和夏媛。

    “你们想吃什么?”陆爱国蹲下来问。夏媛则被大伯娘拉走了。

    “大肉包。”

    “饺子。”

    “肉包。”

    三人异口同声,叫“饺子”的是陆锦峰,陆锦朝拉他衣角一脸的不认同,“哥,大肉包比饺子好吃。”

    “对肉包好吃,饺子也好吃,有肉都好吃。”陆瑛吞吞口水。

    陆爱国从背篓里掏出来两个肉罐头给他们看,“现在没有肉包也没有饺子,不过这有肉罐头,明天叫你们阿奶给你们吃好不好?”

    三个孩子的眼睛顿时亮起来,咽着口水使劲点头,“好。”

    陆爱国笑着摸摸他们的脑袋,然后站起来,“三叔还给你们带了面粉和肉来,你们要是还想吃肉包和饺子的话也可以叫你们的阿奶包给你们吃。现在跟妹妹一起玩去。”

    三个孩子越发的高兴起来,“三叔真好。”

    打发了几个孩子陆爱国几步走到大伙面前。几人都已经站起来等着他了。大伯娘、林雪、张翠正围着夏媛说话。

    “来,爱国坐这里。你说你怎么又带了东西来,昨天和今天中午不是刚拿的东西来。你成家了,过日子讲究个勤俭节约”

    大伯招呼陆爱国坐在他旁边,陆爱党顺势往下挪了个位置。

    “这也是孩子的一番心意,给你了,你还要啰啰嗦嗦的。”大伯娘白了陆大伯一眼,“不过爱国啊,下回别这样了啊,你这样大手大脚的过日子,时间久了,夏媛还不得嫌弃你啊?”

    “大伯娘,夏媛不是那样的人,这东西还是她让给大伯、二伯每家送一份来的。也是感谢这么多年来大伯、大伯娘和二伯、二伯娘对我的照顾。”

    陆爱国笑着帮夏媛在大伯一家面前刷好感。

    “夏媛也是好的,以后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大伯娘回头又对着夏媛点头笑,还拍拍她的手背表示认可。

    “嗯。”陆爱国和夏媛自然没有不点头的道理。陆爱国很自然地接过话头,“过些日子我和夏媛还有小芸就会去海城。以后就留在海城了。”

    过来告诉大伯、大伯娘一声自己全家会迁往海城居住的消息,也是他们今天过来的目的之一。

    “怎么会突然这么决定?”大伯一家都惊了一下,眼睛齐齐的看过来,开口问话的是大伯。

    “就是,好好的去海城干嘛,人生地不熟的。”大伯娘的笑容也是一滞,“听说那城里人每月的粮食定额都不够吃的。”

    “我们去开店铺,石头也一起去。”陆爱国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东西放在面前的石桌上,然后简单的把两人救了司机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要说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你们运道好,就连随便救个人都是贵人。”二伯娘看着满桌子的东西,每样都是不便宜的。她目光闪了闪,嘴里越发的客气了。

    “你说你自己留着吃就行了,还这样客气,一口气送这么多东西来?”

    “这些都是那司机半卖半送的,也是感激的意思,他说以后如果我们能去海城开铺子货源不是问题。正好夏媛娘家就是海城的,也一直心心念念的想回去,我跟石头一商量,觉得机会难得就决定去闯一闯。”

    陆爱国大大咧咧地说,不忘记交代一声。

    “买下这些东西的时候石头也把身上掏空了,虽然事后我还了钱给他,但是人家不是只看我一人的面子。大伯娘,你们可别出去说,要是叫他叔婶知道了闹上门来非要分走一些就不好了。”

    陆爱国知道大伯娘有点爱炫耀的毛病,所以提前敲了警钟。

    “这些东西我和夏媛自己就留了一点点,想着到时候带走太累赘了。大部分给你们和二伯送来了。还有就是明天大姐和二姐回娘家,也有一份。除了二姐家多了些奶粉,其它的两人合起来也没你们的这一份东西多。石头叔婶要是闹上门我怕我没东西给他们再闹出点什么事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9章 要区别对待() 
“你就放心吧,我们保准不往外说。”大伯娘听说陆爱国自己都没留下多少,大部分都给他们两家送来了,顿时心里也觉得既舒坦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而且陆爱国的话外音她也听出来了,只怕要是他们传了出去,石头的叔婶来闹,搞不好东西还要从他们两家里来出。

    她才不会犯傻跑去跟他们说呢!

    “你们可听见了,别出去胡咧咧。”她扭头警告两个儿媳妇。林雪和张翠就陪笑,“妈放心吧,我们不会出去乱说的。”

    陆爱国就微笑。

    夏媛在一边含着微笑安静地听着。

    “唉,你说海城那么远,要是就在附近的县城多好啊?你们这一走还打算回来不?要是不回来,大家以后不是连见面都难了?”二伯娘一脸的唏嘘,忽然又问道,“你们走了,那你们那房子和地怎么办?”

    “二伯不叫我把户口跟着迁走。说城里供应的那些粮食指定不够吃,不如留着村里的户口和地,他帮着种,叫我一年回来两趟拉粮食。所以我的户口不动还留在村里,房子留着,每年回来还有地方住。要不万一以后铺子开不成连个退路都没有。”

    陆爱国老实地回答,这些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这倒也是。你那地统共也没多少,平时你二伯侍弄着,到农忙的时候叫上你大伯和几个兄弟一人搭把手也就完事了。城里不用种地,可是粮食也少得可怜,这一点还不如我们乡下呢,起码咱们这里早几年也没饿死过人,听说城里可惨了。”

    大伯娘点头,彻底把心里的那一点小心思收起来。横竖那地没几亩,要过来帮着种了粮食还落不到自家的兜里,既然老二一家要忙活就让他们忙去,横竖也该他们忙活的。

    “你自个想好了就行,万一在城里呆不下去就回来。”陆大伯不是个善于言辞的人,他两个儿子,陆爱国的两个堂兄也随他的性子了,都是话不多的。

    又闲扯了几句,陆爱国就告辞要回去了。临走他记起来说了一句,“大伯娘,那两个肉罐头不能多放,最多六七天就要坏了,赶紧吃掉别留着了。”

    “好,你就放心吧,不会把它们放坏了的。”大伯娘点点头决定明天就把肉罐头吃了。要是万一放久了真坏了还不得心疼死?

    “小芸,咱们回去了。”

    陆爱国招呼一声,陆芸赶紧跑到他身边来,“爸爸妈妈我们要回去了?”

    “跟大爷爷、大奶奶和大伯二伯和大伯娘、二伯娘还有哥哥姐姐道个别。”夏媛拍拍她的小脑袋。

    陆芸就乖巧地挨个道了别,一家三口这才离开。

    陆芸也才长长的松了口气。跟小p孩玩耍什么的真的不适合她。

    刚刚她跟那三个小p孩子大眼瞪小眼了好一会,都没什么话题聊。最后还是她装做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把大白兔奶糖,给每人分了三颗,最后大家才“欢乐”的坐下来一起吃糖。不对,是她看着他们吃。

    晚上陆爱国和夏媛躺床上说话,再掏出二伯娘给的钱出来一数,整整有五百块钱,十块钱的有四百多,其余的都是零零碎碎的,元和角的都有,可以看出来是家底儿都掏空了。

    “看来还是二伯娘待你更不一样些。以后咱们待他们也得不同。”夏媛把钱收好感慨了一句。是人都有个亲疏远近的对比。

    不是说大伯一家待陆爱国不好,但是凡事都怕有个对比。其实大伯和大伯娘这样的才是普通亲戚的正常反应。

    所以也难怪陆爱国更亲近二伯一家。单凭这样自个连开口都没有,猜测着你有困难就能把家底都掏空了给你,不仅不怕你不还,还因为害怕造成你的心理负担,连亲生的儿女都不叫知道的。大概就连许多为人父母的人都未必能做到这样。

    一样米养百样人,当然也有如今的人孩子都多的缘故在。就因为多了就不那么稀罕了,所以导致有些当父母的人一味的只想着压榨子女,而不是为子女付出。所以一个能为了侄子这样付出的人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我小时候就想着以后要把二伯、二伯娘当成是父母一样的孝顺了。我想过,以后这些钱就算成股份,能赚钱,咱们给分红,不能赚钱,咱们就还本金。反正不能叫二伯和二伯娘一辈子的积蓄都打了水漂。媳妇你说好不好?”

    陆爱国抱紧夏媛期待地看着她。

    “当然好。就照你说的办。其实就该这样。”夏媛点头。

    “媳妇,其实,可能”

    陆爱国犹豫了一下,到底把嘴里的话咽下去了。小时候他其实听说过村里有人跟他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说二伯、二伯娘才是他的亲爹娘,他半信半疑,一会儿觉得可能是真的,一会儿又觉得这话不可信。他就一直藏在心里不敢多想不敢多问。

    算了,这种不确定的话还是不要拿来折磨媳妇了。

    “媳妇我们不会亏本的。”

    陆爱国信心满满的说。下午他跟石头谈论了许多,正是满腔激情澎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时候。

    “我相信你。”

    夏媛凑过去亲亲他的脸颊,然后自己的脸先红了,这是她极其少有的对陆爱国这样主动。陆爱国瞬间就激动起来,反手抱着她一通啃。

    第二天。大早上夏媛就把睡得正香甜的陆芸挖起来了。

    “唔妈妈,我还困。”

    陆芸睁开眼睛看到叫醒自己的人是妈妈,又看看外面天色才蒙蒙亮,一时脑子还没清醒过来,翻个身子趴着,把头埋进枕头里继续睡。

    “快起来吃饭,要不赶不上骡车了。”夏媛拍拍她的小屁股。

    榆树村离乡里有几十里地,如果光靠着脚走快的也得两三个小时,遇上脚程慢一点的,如陆芸这样的幼儿至少要走四个小时。换成坐骡车就快多了,一个半小时就够。

    于是就有人动脑筋想了一个法子,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子说服陆二伯这个大队书记,专门弄了个去乡里的固定骡驴车,早上六点去,下午三点回。

    此后大家去乡里就便利多了。就连附近的村子要是有人要去乡里想坐车的都会过来搭车。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50章 小插曲(一)() 
当然车也不是白坐的,毕竟再为人民服务骡子和赶骡车的人也是要吃饱饭的。所以,不论大人小孩,除了抱在手里的一岁以下的小婴儿,其余的一律按人头收五分钱。带的东西还不能多,多了也是要多收一个人头的钱的。

    而且是人到够了就走。一天只走一趟,雨雪天不走、农忙的时候不走。一辆骡车最多也就载六个人。

    五分钱即使不贵但是来回也得一毛,所以真正舍得坐的人也并不是很多,许多人还是更愿意自己用走的。

    比如陆爱国和石头去乡里的时候就就从来没搭过骡车。但是他自个舍不得坐车却坚持不肯让夏媛和陆芸也走着去。夏媛则想到女儿还小,从没走过那么远的山路于是也就不勉强了。

    一听到坐骡车去乡里,陆芸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啊几点了,还来得及吗?”

    “才五点十五分,我们只要赶在五点四十五分前出门时间就够,你爸爸昨天特地去跟赶车的陈大叔定好了两个人的位子了,连来回的车费都交了。所以只要不误了时间,无论如何都有咱们的位子。”

    想到陆爱国比她还紧张她们坐不上车,巴巴的提前跑去跟人定位子,夏媛心里就甜蜜蜜的。

    以前跟着苏老大的时候难得去乡里的几次,她哪次坐过骡车?每次来回不被抱怨她没用,驮的东西不够多就算顶好的了。

    所以女人嫁个什么样的男人真的很重要。

    母女两个收拾完赶到村头的大榆树下固定的停车地点的时候,时间刚刚五点五十分过一点。赶骡车的陈大叔还没来。但是榆树下已经等了六个人了。

    夏媛一看,一个年轻男的、一个小媳妇和两个四十多岁的妇女都不认识。唯一认识的是一大一小两个穿的簇新的母女,两个脸上都是相似的瓜子脸,长得还算好看,可惜就是眼神都不正,让人看了第一眼就没啥好感。

    如果按正常的先来后到的规矩,车上此时已经没有她们母女的位置了。所以她们一走近一阵咯咯的得意笑声就传过来。

    “夏媛能见到你舍得来坐车可真稀罕事。咯咯,你别是瞒着陆爱国来的吧?可惜你没经验还是来晚一步了。今天的位置都满了,可见你还就是走路的命。”

    说话的人叫王丽珍,是村里有名的长舌,最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到处说闲话。说就说吧,可她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