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影后她每天都在抓鬼 >

第91章

影后她每天都在抓鬼-第91章

小说: 影后她每天都在抓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下楼将黄卉文迎上来。

    俩人在路上便闲不住话匣子,见了面也不说些虚的客套话,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没三两句,黄卉文便主动把话题引到她要说的事情上。

    靠街面的竹帘拉下,阳光从细细竹枝的缝隙中漏出来,洒到夏之余执壶的右手上,她左手指尖按着壶盖,一泓色泽上佳的茶水从壶嘴倾泻而出,倒在杯中发出声响。

    冷气开了有一会儿,早就将屋子吹凉了,冲散外面带进来的一身暑热。黄卉文眯眯眼,舒服地喟叹一声,接过夏之余双手递过来的花茶。

    “之前在路上我就忍不住想说了,可惜不是说话的时候。余余,上次在教室和我视频的那位姓邰的老师,老邰,你还记得吧?他叫邰一,做导演的,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了,你应该听过他的名字。”一看小姑娘了然的神色,黄卉文便知她想起来了,便接着道,“我知道他在筹备一部电影,社会题材的,已经筹备两年多了,今年上半年才开始拟名单准备第一批试镜,现在试镜时间已经定下,在今年的十一月。上回老邰没松口,我这回把这事儿谈定了。”

    没怎么歇气儿地说完一长串,黄卉文喝一口手上的茶水,被花香扑了满鼻,她有些惊喜地看向杯中淡黄色的茶水,“槐花呀?真香,夏天就是要喝些花茶才好呢。”

    看对面那人轻松随意的模样,好像帮她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夏之余却是真的被惊到了,一时看着她说不出话来。邰一是谁,邰一她当然知道是谁,票房保证不说,拍的电影也拿奖拿到手软,莫说京圈,他是真正能够在电影界镇得住场子的人!

    黄卉文刚刚说的,可算得上是顶级资源,却这么轻描淡写的被她说出来了。换句话说,邰一的资源是连一线大小花都想要争的,要让她自己奋斗,没有个四五年,她或许连边儿都够不上。

    如此,可见她这人情卖的有多大。

    很少能够在小姑娘脸上见到如此失态的模样,黄卉文捧着茶杯“扑哧”一声笑了,“怎么,你还知道他?”说起老友黄卉文也是很随意,“老邰虽然电影拍得不错,但也没到让你说不出话的地步吧?诶!你可别误会,你只是有了第一批试镜资格,可不是直接让你去演,我没那么大能耐啊。”

    “这是一定的,您能让我有试镜资格,已经让我非常感谢了!”猛然听到这个好消息,她确实激动了些,此时不好意思的笑笑,“邰一老师的名字我的确听过,拍了很多不错的作品,也是位个人风格很独特的导演。”

    不怪她上次在视频中没认出来邰一,实在是她只记得邰一六七年后留着胡子的模样,那时也是邰一的事业巅峰,最具国民号召力的时候。

    “看来你还看过几部他的作品。”稍微了解一下导演比较有好处,夏之余自身基础就已经有了,“那你应该也知道,老邰那个人要求很高的,导起戏来六亲不认的。我也不是说让你一定要拿到什么角色,就是让你去看看,见见世面,多看看高层次的东西,眼光才不会局限。”

    “跟你说这些呢,一方面让你别紧张,别有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说话时,包厢的门被拉开了,服务员将最后一道汤送上来,轻声说了一句“菜齐了”。

    两个人吃饭,菜摆了差不多一桌子,细数下来却也不多。莴苣炒干丝、槐花炒鸡蛋、尖椒护心肉、松鼠鱼,西湖莼菜汤,酸甜咸辣、荤素兼配,色香味俱全。夏日里吃这些菜也不会腻味,俩人也都是口淡的,可以说夏之余这桌子菜不委屈自己,也很合黄卉文胃口。

    门被重新关上,隔出单独的一块空间。夏之余从合起的门上收回视线,转头看向黄卉文,接着刚才的话题笑道:“您放心,我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会为了一时成败而影响自己。邰老师的试镜我也会全力以赴的,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结果就随它去吧,好的坏的都接受。”

    黄卉文很是赞许地点点头,“你能这么想就最好。”

    吃着菜,师徒俩人就着邰一新电影的事情聊起来,题材内容抛出来了,夏之余才想起,自己对这部剧有印象。

    社会题材电影《回家》,主角被拐卖到偏远山村做童养媳,经过一系列斗争逃出大山回到城市的故事。记忆里,前世女主角是刘汝君,经过一年的培训,演技上有极大突破。最后不仅是这部影片拿了奖,还让年仅15岁的刘汝君一举拿到影后。

    直到现在,这部片有些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对于当时刘汝君的表现而心中留有的惊艳感,直到现在还能想起。

    黄老师说得对,她竞争这部电影的角色的确是非常困难,接触演戏不过一个多月,想要在十一月参加一轮试镜,与那些身经百战、科班出身的老手相比,她还是太嫩了。

    说出去,也就是个充人头的。

    心里有了一个预估,她面上不显,依旧笑盈盈地跟着黄卉文聊天,有专业上面的事,也有闲话家常。

    饭毕,桌上的菜被撤,重新上了一壶口味清淡的茶水。

    两杯茶水过后,黄卉文瞧着小姑娘舒服地眯着眼,像只餍足的猫咪,有些玩味地问她道:“下午有没有别的安排?没有的话,训练室跟我走一趟?”

    小姑娘舒服的表情果然凝固了,眯着的眼睛微微睁大,茶色的眸子经漏进屋内的光一照,更显的眼色清浅,透澈地让黄卉文能把小姑娘内心的情绪看得一清二楚。她忍不住再次在心里感叹:好一双有灵气的眼睛。

    “黄老师,您凌晨就起来坐飞机,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赶到这里,下午还要看我训练,您不累啊?”

    “早就习惯了,这点儿路上功夫算得了什么。”早年做演员,可没现在小姑娘这么顺利,她算是把能吃的苦都吃了,现在做老师,才清闲不少呢,这点儿程度在她眼中不值一提。

    “你这边还有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吧?上戏也要开学了,我也没法在这儿待太久,最多半个月吧,抓紧时间给你看看,后面能教的机会就不多了。”

    说到这里,她想起一件事儿来,放下手中的茶杯略带兴奋道:“诶我说,余余,你明年升初三了吧?干脆你考我们附中吧,大学再考到上戏来,那可就方便了。而且演员这行和别的不一样,你既然已经定了要走这条路,人脉就要提前相处起来。”

    高中考哪里这问题夏之余早就想过,表演类艺术院校附中对文化成绩要求在09年还不算高,现在考这类院校也没有后世那样难。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做演员不切实际,去学艺术的,无论是表演还是绘画或是舞蹈、音乐等,都是学习成绩不好的。

    就算有人真心喜爱,也无法改变大环境对社会传达的观念。

    除了因文化成绩而上专业院校附中,另一个原因就是演艺行业的独特性。在哪一行都需要人脉,在专业性强的地方尤为如此。除了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人脉就是从小培养的了。

    夏之余记得自己高中时,班主任就曾鼓励他们往北上广这类大城市考,他说:“别看大学这个也差不多,那个也还行,但你们总是要步入社会,有自己的圈子的。你们考上京城,处的就是京城的圈子,你去一个二三线城市,进的就是一个二三线的圈子。

    现在你们可能体会不到,等真正处在那个环境才能明白,人一旦固定在某个圈子,再想改变是很难的。”

    这个道理夏之余早就知道,但她仍是将班主任讲的这话记到今天,如今,黄老师又和她传达了这样的意思。

    只是前世和现在的状况不一样,若是前世,夏之余可能会听从黄老师的提议,而现在,她有自己的想法。

    从小处人脉是很好,但看她现在这样发展,托大来说也算是半只脚迈入娱乐圈了。不谈演艺上带来的资源,光是她小说卖影视就让她有底气说,自己不靠专业类院校附中也能有资源。专业性的问题,她不是不考虑,而是不打算在高中考虑,相对于文化方面的教导,普通高中的确是更有优势的。

    想着,她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我目前有打算,但还没有完全的确定下来。高中我还是打算考普高的,至于表演方面的培养,我打算大学再考虑,到时候肯定是要考上戏。”

    话是这么说,但黄卉文知道这小姑娘一向是个主意大的,看她的神色便知道这事十有八九不会有什么改变了,没有再劝,“成,那咱们正式的,就大学校园再见!”

    “哈哈哈,一定的。”

    俩人半开玩笑的做了个约定,黄卉文看时间不早了,开始招呼夏之余,“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去训练室走一圈?老王在我跟前可是把你夸得不得了,说你现在演技进步神速,我可要亲眼看看的。”

    夏之余自知逃不过,细看黄卉文眉眼间虽有些疲倦,但整体状态都还很不错,也稍稍放心点头答应了,拿起自己的包包背在身上,“行!那咱就走着!”她打开包厢门,笑嘻嘻地做了个请的姿势,“黄老师,您先请。”

108。108 未来可期() 
向前的目光逐渐失去了焦距,挺直的脊背一点点弯下来; 松下力道。垂在裤缝边的手指微微颤抖; 无力再抬起。

    好像世间再没有什么能够引起她的注意。

    眼眶逐渐泛红; 泪水盈满眼眶; 盛在弯睫上摇摇欲坠,却硬是含着不愿让她掉下,在没有认清人之前; 她绝不掉泪!膝盖弯曲; 她跪在地上,发出不小的声响。

    她张了张嘴,不敢喊人。只将身子一点一点伏低趴向地面; 伸手朝前够着什么。颤抖的手指终于一把攥紧了!悬在眼中的泪水到这时才掉落下来,拍打在地板上发出清脆声响。

    “啊……”随着喉中热气烘出的喊声只能听见气音; 第二声才见她剧烈颤抖着身子; 将额头触及地面,发出笑一般的哭声,也将攥紧的手拉进自己怀中; “妈——!”

    黄卉文在一边看着夏之余跪在地板上; 头发因动作起伏在肩膀后背摩擦; 有些散乱。发间隐约露出的两只耳朵已红的滴血; 虽看不见她的表情; 但仍能从她周身散发出来的气息感受到浓重的悲伤。

    她喊的每一声都是嘶哑的; 像是烟尘呛入喉管; 亦像是悲伤至极; 已经失声。

    哭戏中,能将声音控制到如此地步,且照顾到这样的细节,对她目前的进度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这样的表现,真的让她惊喜。

    眼前夏之余一个人正进行着无实物即兴表演,题目是黄卉文出的:地震。

    这种命题形式的即兴表演,一般是大学入学考试题,黄卉文对于一个刚接触演戏不到两个月的十四岁孩子来说,是真的难了。黄卉文出这样的题目,却没指望夏之余能够有多好的表现,只是想让她知道这种模式,让小姑娘发现自己的不足,有方向去努力。

    然而眼前看到的这一切,却让黄卉文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感觉,一时心头百感交集。

    作为老师教导出的学生能够有如此表现,她欣喜,也为之骄傲,更有一种新一代会将这个行业做的更好的喜悦感。可同时她也真切感受到年轻人的时代来了,他们也终有一天要退出自己曾闪耀过光芒的舞台。

    她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内心复杂的情感,在一旁鼓起掌来。

    “余余,你总是能给我惊喜。老王说你进步神速还是给你谦虚了啊。”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巾,走上前去递给夏之余,顺便将大悲后有些脱离的人从地上扶起来,“之前自己做过相关训练吗?”

    命题式即兴表演一个特别的点就在于,没有长时间的准备、没有写好的剧本和固定的台词,除了所给出的主题外,其他的就由演员自行发挥。这其中就牵涉到一个故事的节奏和张力的问题,要想处理得好,处理的不尴尬,还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成所表演的情节并将观众代入情绪,这其中的门道就大了去了。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要看表现程度,不仅要有能力,经验也必不可少。夏之余在三分钟内所表演出的,且不说演技,光是情节节奏就卡的非常精准,故此黄卉文才有此一问。

    夏之余擦了擦脸上的泪,自己从戏里缓了缓,将情绪从大悲大痛中抽离出来,平稳了下状态才回答道:“之前没做过这种训练。”

    “那刚刚的剧情都是你五分钟之内想的?”黄卉文这下是有些吃惊了,惊于这孩子的天赋。

    她脸上的讶异毫不掩饰,夏之余一眼就看出了她心中所想,这才了然道:“可能是平时脑子里爱想故事,所以准备的比较快吧,也算是做过‘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