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在日本,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本土势力三方达成协议后,资金就源源不断地划到一个专用的账户里,各方人马也相继赶到了此次作战的大本营——日本中部的港口市神户。
之所以不选在东京,是因为东京就位于监管的眼皮下,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被一网打尽,想安插这些外籍人士罪名最容易不过了。只要一个怀疑他们进行间谍活动,然后全部驱逐出境,就能将他们前期的所有准备工作化为乌有,甚至将他们的资金扣留。
而神户则不同,这里是日本最大的黑帮山口组的总部所在地。这里山口组的影响力大得出奇,甚至远远盖过了警方。事实上,在日本七八十年代,曾经爆发过几次围剿黑帮的行动,其中的矛头直指山口组,在双方的冲突中,手持冲锋枪的黑帮分子将警察打得落荒而逃,将日本警方的脸丢了个精光。
不过后来山口组因为争夺首领的位置爆发了内战,分裂成两个帮派,双方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暗杀行动,最后在另外两个黑帮的调和下,分裂出去的“一和会”头领山本广宣布解散一和会并隐退,双方的内战这才宣告结束。
就在**年的四月,山口组的五代目渡边芳则上位,雄心勃勃的他发誓要重现昔日的荣光,他采取若头(副首领)宅见胜的方针,避免和警方对立,同时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全国各地渗透,在他的领导下,山口组的势力积极向关东地区(东京、横滨等地)渗透,和当地的住吉会、稻川会时不时发生冲突。
黑帮控制了赌博、色情、毒品等行业,攫取大量的金钱,而这些来路不明的金钱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消费出去,事实上黑钱是困扰全世界地下世界的一个大难题。美国警方对付臭名昭著的黑手党时,找不到其犯罪的证据,就以偷漏税的罪名将其抓捕,甚至有位声名在外的黑手党教父也哀叹:他可以杀人放火,但却忘了及时向联邦政府纳税。这位教父因为偷漏税被判了几百年的刑期,最终死在了牢中。
日本的黑帮也明白这条罪名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地在全世界寻找能够洗钱的途径,特别是能够洗净大量资金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在日本市场上积极活跃的某些美国金融公司就和山口组一拍即合,双方在私下达成洗钱协议。
洗钱这种事情,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在干,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被监管部门抓到,在后世汇丰和渣打就被欧洲的监管机构控告洗钱,最后双方以数十亿美元的天量金额和解了事。
这次美国的盟友向山口组的人略略说了一下情况,这些极重义气的黑帮分子自然一口应承了下来,他们也不问具体是什么事情,毕竟有谁敢在山口组的地盘上闹事!
要是让他们知道,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是在合谋摧毁日本经济的话,估计他们绝不会这样轻松地答应下来。
在集合欧美日三地的顶级操盘手后,吉姆作为此次行动的召集人,责无旁贷地做起了头领。他们一行数十人总结了各方的意见,在经过半个月的讨论后,终于制定了一套自认为完美的操作策略。
十月开始,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新加坡的期货交易所,这些动辄数以千万计的美元大多投在日本的股指期货上,这些资金刚一流入到市场上,就引起了一阵波澜,只不过在每天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市场上,也只能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浪花,很快就消失在波涛汹涌之中。
同时从神户这个临时搭建的班底里流出的资金,也有不少流向了日本的本土市场,这些资金化整为零,通过几十个账户买入了某些日本大企业的股票,这是他们制定的策略之一,就是通过日本市场对冲来自新加坡股指的风险。
自然,这种风险是不能完全对冲的,日本的市场如此之大,股指每升或降一个指数,就是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这种资金量的变动绝不是短短几支日本企业股票能反映的。
“怎么样了?”这一天,吉姆问起正在荧光屏上紧张操作的马克西姆。作为吉姆手下最得力的助手,马克西姆自然也进入了这个团队。
“不怎么妙,日经指数还在缓慢地增长,牛市还没有到头!”马克西姆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微微地摇了摇头。
“没有关系,继续吸纳空单。这次的操作资金量不比从前,我们不必为几千万美元的损失而过于担心。”吉姆安慰道。
这次集合的资金大约有五十亿美元之多,来自美国和英国的资金都是二十亿美元,日本本土的资金则有十亿美元,不是他们没有钱,而是短时间调动更多的资金必然会引起日本监管部门的注意。欧美的钱不需要入境,日本的资金流入国外需要一定的手续,谁也不知道这其中会不会有监管部门的身影。
对于这么庞大的资金量,数千万美元资金的损失的确算不上什么,不过在日本市场里游荡的资金倒是赚了不少,至少能在账面上说得过去。
“继续加仓吧,注意最后看空的方面。”吉姆吩咐了一句,就转而查看其他人的交易去了。
这些忙得不可开交的交易员并不知道,他们现在所聚集的资金只是个引子,这些钱是为了试探市场的反应,就好像羊群里的头羊一样,他们背后的势力希望通过这些资金的操作引起市场的注意,进而聚集起更大的资金进攻多方,从而引起日本市场的雪崩。
作为炮灰的交易员没有这种觉悟,吉姆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他对这点损失并不放在心上。
到了十月底,这些人已经用了五亿美元的资金,在新加坡建立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头寸,这个账户源源不断地建立空仓终于引起了市场有心人的注意,不过在多方查探下,这个账户的背景和资料通通是空白。
即便是这样,市场的参与者明显地嗅到一股阴谋的味道,在资本市场上最不乏捕风捉影,各种流言纷至沓来,有些人说这钱是来自日本本土,有些人则断言这些钱是来自美国的史丹利公司,更有甚者,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钱是来自华夏大陆。
在这个账户背后,渐渐地有了些跟风者,虽然资金不能和这个账户的资金量相比,但胜在数量不少,也慢慢地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原本在新加坡的日经指数市场上,看多的资金一直是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而做空的那些资金大多是以短线为主,在日本牛市汹汹的市场面前,根本没有人敢长线持有。
没有足够的空方,就开不了足够的对手盘,多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也纷纷开始短线持有,在每个交易日和每个波段和空方展开厮杀,长线持有的情况在新加坡交易所变得稀罕起来。
不过自从这个账户出现后,稍有敏感性的人就开始查询这个账户过往的交易记录,发现这个账户很少有平仓的现象,不止如此,还在源源不断地建空仓。
这明显是抗衰日本股市的表现。
这一发现让市场兴奋起来,多方高兴的是终于有了对手盘,空方大资金则驻足观看,小资金的客户则希望这潭水越搅浑越好,这样他们才能在夹缝里赚钱。(很多书友提到更新太慢,这点作者已经尽力了,目前改为周六日的时候两更,希望大家能够理解码字的辛苦,多多推荐,多多收藏,谢谢支持!)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三十四章 前哨战(二)()
新加坡。
这个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国由六十多个小岛组成,称得上是完全没有资源的一个地方,拥有的可耕地面积甚至不能养活当地人,所需的生活物资大部分都是从附近的东南亚国家进口,甚至连淡水都需要向邻近的马来西亚购买。
就是这么一个资源匮乏的地方,它的经济在七十年代开始高速腾飞,并在八十年代大力投资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高产值的工业,使之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并在九十年代和香港、台湾、韩国合称亚洲“四小龙”。
除了传统的工业外,新加坡也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身处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紧紧地扼住亚洲海运的咽喉,成为各国海洋贸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中转站。
长期以来,在亚太地区,除了一个毫无争议的金融中心东京外,另外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一直在香港和新加坡间明争暗斗着。得益于港口贸易,新加坡有非常发达的期货市场,有咖啡、橡胶、原油、燃油等期现货市场,日经指数、台湾指数等期指市场也异常发达,同时还有货币利率、欧洲美元、欧洲日元等交易。
香港市场相应的品种较少,但是因为背后有个世界最大的市场,因此在规模、成长性等方面则远远领先于新加坡。
总之双方是各有千秋,互擅半场。
为了保持自己地方的经济,新加坡在后世极力限制同位竞争区域的发展,尤其是离海和香港。其中在后世,为了限制离海港口的发展,新加坡政府通过政府公关,让离海的港口发展计划整整拖延了数十年。
回到**年的今天,一辆奔驰商务车正在新加坡交易所的道路上,车后座坐着一位面色严峻的亚裔男子,四十岁左右的模样,身上的西装笔挺,皮鞋铮亮,一看就是个成功人士。
他是日本关东财团在新加坡的代理人岩本薰,毕业于东京大学的他经历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在加入了东京某家全国排名前列的大银行后,他用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坐上了分行行长的位置,后来被更高层看上,在八六年新加坡交易所开设日经225指数期货后,被直接派遣到新加坡全权负责期货业务。
来到新加坡后的岩本对于这个国家的井然秩序、干净整洁大为震惊,能让循规蹈矩极为严格的日本人都感到惊讶,可见新加坡政府在公共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新加坡在国际上有着花园城市的美称,即便是淡水需要从外进口,也必定每日清洗街道。
身负银行重托的岩本自从来到新加坡后,不负众望,利用充足的资金在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经指数市场大杀四方,这三年来每年在期指市场上都能赚回数亿美元,深得集团高层的信任,而放手给他管理的资金也愈发地变多,在**年的时候已经有十亿美元之多。
在那股来历不明的资金出现之前,岩本薰的资金是市场上最重要的势力之一,差不多所有人都在紧盯着这位日本人的动向,希望能捕捉到一二,只不过他的仓位和策略都是严格保密的。
事实上,岩本薰的资金操作策略也非常简单,由于他的资金量非常之大,在做了一定的对冲之后,他将宝都押在看多这一方。这不止是因为他来自日本,更重要的是他背靠着日本财团,对日本市场的了解远甚于其他的那些在新加坡日经期指的参与者。
只不过沉浸在日本股市牛市飞涨的美梦中的岩本薰最近突然发现,有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吸纳空单,先前还是小数额的建仓,到十月份后突然放量增大,粗略算一下,每天投入的金额高达数百万美元之多。
倏然惊醒的岩本薰这才醒悟过来,他和他的团队在杂乱无章的交易记录中仔细寻找这笔资金的动向,结果发现这笔资金已经在无声无息间建立了数亿美元的空头仓位。
这简直是**裸的挑衅,绝对不能忍。在发现这个惊人现象的第二天,岩本薰就在市场上拉升日经期指的价格,想要给对方一个狠狠的打击,他相信,以他目前的资金量,在目前的日经期指市场上绝对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足够的压力。
当市场出现大量买单的时候,整个市场都沸腾了,内场的经纪人们慌乱地打电话,第一时间通告自己的客户发生了什么,大部分的交易员都猜到来自日本的财团出手了,更为老练的交易员通过操作的风格猜出是岩本薰的动作。
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小机构和资金量较小的散户立刻活跃起来,纷纷跟在这股大资金后面,瞬间就将日经期指的价格推高了两个百分点,而跟随着他们的买单也源源不断地挤进场里。
想要逼出神秘资金身形的岩本薰果然没有失望,在日经指数直线上升的情况下,空方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下,毅然接下了大部分的多单,让刚冒升不久的日经指数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直到空头突然发力,市场上的大部分参与者才发现,原来一直是多头占据主导地位的日经期指市场上竟然出现了大空头,而且看情形居然和多头不相上下。
心思活络的人立刻意识到赚钱的机会来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