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百般无奈之下,来自华夏的留学生只好直接给出答案,然后在考卷中留下“太简单”的感慨。
在这种情况下,钟石很快在一群白人脸孔中脱颖而出,再加上他前世在加州理工学院打下的基础,很快就完成了第一学年的教育,在剩下的时间就等着考试。
这一天正是周末,钟石驾驶着他那辆破旧不堪的伪丰田回到湖心塔的公寓楼,刚放下包裹的他正准备好好地洗个澡放松一下,结果房间里的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钟石看了看时间,现在是美东时间的晚上七点,而在地球另一端则是早晨,不大可能是香港那边打过来的电话。
钟石就没有去管不停响着的电话,直接进入浴池,将自己泡在浴缸里。他最近要好好地想一想,现在该如何操作自己的资金。
在退出欧洲汇率体系后,伦敦金融时报100的指数直线上涨,英国的经济随着货币的贬值迅速好转起来,各种经济数据都比上一年增长了不少。除此以外,由于退出了欧洲汇率体系,英国也不需要维持高利率政策,这使得英国长期国债的价格飞速增长,钟石投资在英国的股票和债券也增值了不少。
粗略地算了算,这笔资金已经比上一年增长了五成,总体的价值达到了三十亿美元,钟石在不久前已经吩咐汇丰的经纪部门在市场上逐量地卖出,然后把资金调到北美市场。
下一步是投资到股指期货上,还是商品期货市场,钟石还没有想好。事实上这么一大笔资金无论是投到哪一个市场上,都会引起标的价格的剧烈波动,除非是投到以中央银行为最大交易对手的外汇市场,可下一个货币危机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钟石,在听到留言之后给我回一个电话,我明天到芝加哥,到时候会带来一篇非常奇怪的论文。”在舒服地泡了一个热水澡之后,钟石打开答录机,里面传来钟意略显急躁的声音。
“论文?什么论文?”钟石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管是在后世,还是现在,他都离真正的学术界很远,即便是以应用为主的准学术界,他靠得也不是很近。
钟意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经济学博士,是标准的学术界的人物,像他这样的毕业之后,要不去美国级别比较低的大学做讲师,然后一步步晋升到教授,要不就进入大的金融机构去就业,又或者是回到国内来当教授。可是在那个年代,基本上能出去的人都不愿意回来。
自从在欧洲货币危机发生不久后,钟意在经济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的博士学位基本上**不离十了,等忙完博士论文后,他差不多就能帮上钟石了。
钟石已经有了安排,等钟意毕业之后,他会建议钟意去世界银行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要知道像这样的部门每年都会在美国知名大学里招收经济学博士做研究,很多人也以此为跳板最终去了华尔街的知名投行。
从纽约的飞机降落在中途机场,这是芝加哥另外一个机场,和奥黑尔机场不同的是,这个机场专门负责国内的航班,距离芝大也比较近。钟石很早就赶到了机场,在出口处等待着,没多久钟意的身影就出现在视线中。
有大半年没见的钟意清瘦了很多,人也变得干练了不少,他穿着一件带帽子的风衣,手里拎着个硕大的公文包,看上去精练了不少,很有点精英的味道。
“哥,你来了!”钟石迎了上去,和钟意稍做拥抱,随即上下打量了一番,“到底是什么事?怎么不能在电话里说啊?”
“是一篇经济论文,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写的。我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拿过来给你看看!”钟意嘿嘿一笑,然后就要打开公文包。
“别啊!怎么能在这里说事呢?咱们先回公寓,然后你再慢慢地给我说道说道。”钟石制止道,然后拉着钟意出了候机大厅。
“这……这……这是你的车,怎么这么破旧啊?”到了停车的地方,钟意看了看眼前这辆外表破烂不堪的车,有些意外地说道。
他可是钟石核心圈的人,对钟石的身家非常清楚。要知道他在普林斯顿,开的都是凯迪拉克这样的豪华汽车。
要知道美国这个国家,可是个车轮上的国家,只要是个正常的人,都能供得起一辆车的开销。而且美国这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异常发达,尤其是汽车产业,即便是这几年受到日本汽车工业的冲击,但像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这样的三大巨头,依然牢牢地把控着大部分的市场。
“可不要小看我这辆车,你坐进去就知道了!”钟石不屑地撇了撇嘴,随即扭动钥匙,等钟意坐好后,他猛然一踩油门,这辆看似破旧不堪的车立刻飞一般地蹿了出去,让毫无准备的钟意就是猛地一晃,差点飞出车外。
“行啊!这车是内有玄机啊!”重新坐好的钟意不敢大意,扶好把手后有些感慨地对钟石说道。
“嘿嘿,这辆车可是防弹的,你看不出来吧,你应该知道芝加哥这个地方治安不太好吧,尤其是我们大学那边。”钟石哈哈一笑,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等到了湖心塔公寓后,钟意再一次震撼了,他没有想到钟石竟然住在这么高档的公寓里,要知道这里可是芝加哥的核心商业区,不过他再一想,又有些释然了,这点钱还真算不上什么。
“说吧,到底是什么论文?”钟石从冰箱里拿出两罐啤酒,抛了一罐给钟意,然后重重地把自己摔到沙发上,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
要是术语比较多的论文,即便是有钟意在一旁解释,恐怕钟石也不大懂,要知道他不管是在前世还是现在,都只是个半吊子的水平。
“论文的名字叫《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斯坦福大学一名刘姓教授写的,你可以先看看。”钟意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叠纸,递给了钟石。
“什么?”钟石就是一怔,猛然转头看向钟意,眼神中尽是不可思议。(未完待续。。)
ps: 在此特别感谢书友**胜天、孤月之风的月票支持!
。。。
第四十一章 惊人的前瞻性()
钟石可是知道,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体这几年飞速发展,甚至一度香港、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几个国家或地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而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则被称为亚洲四小虎,这些地方的经济增长一度被称为“亚洲奇迹”。可在这繁荣的背景后面,是外国资本尤其是日本资金的大幅流入,国际收支逆差的连年增长,财政赤字的巨额增加以及外汇储备的减少。
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增长依靠外国资本的流入而不是生产水平的提高,这种增长在表面上看来非常繁荣,但实际上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这些资金以这些国家本国货币的形式流入他们国内,而一旦外汇市场发生剧烈的波动,这种短期的资本就会发生恐慌性的流出,继而对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
事实上,在后世对冲基金正是瞄准了这一点,首先对泰铢发起了攻击,然后是印尼盾,随即在东南亚地区掀起了一股攻击货币的风潮,最后风卷了整个东亚地区,甚至连日本都遭受了某种程度的冲击。
钟石只知道,在九五年的时候著名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亚洲奇迹之谜》、《流行国际主义》等著作中反复鼓吹所谓的“亚洲奇迹”模式只是建立在沙堆上的“奇迹”,根本不能长久。自然,日后发生的东南亚货币危机以及随即而来的金融危机为他赢得了全球性的声誉,尽管他那个时候在美国已经是个声名远扬的经济学家了。
这个时候居然就有人已经预测到亚洲东南亚地区经济模式发展的危机?钟石可是吃惊不小。听钟意的语气,好像还是一位亚裔的经济学家最先发现的,这就让他更加吃惊了。
事实上克鲁格曼后来也承认,他的这些关于亚洲模式的论文是借鉴了刘遵义的某些研究成果,因此说刘遵义是最先预言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一人也不为过。
刘遵义则是写《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的那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也是在九十年代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几位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钟石匆匆地翻阅了这篇页数不算很多的论文,尽管其中很多术语他都不是很懂,但是核心意思他还是看明白了,基本上和后世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学家们分析的差不多,但是顶尖的经济学家和普通的经济学家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预言家。另一些则是事后诸葛亮。
“能不能将这位经济学家给我挖过来。年薪随便给。”钟石看完最后一页纸,直直地看着钟意,眼中满是希望地问道。
对于一个能准确分析世界经济形势的经济学家,任何大型的金融机构都会毫不吝啬地给出天价的年薪和巨额的分红奖励。除了在大学中聘请优秀的经济学教授外。他们也会从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这样的大型机构里挖相关的研究人才。
因此。当钟石一看见有这么优秀的经济学家。而且还是华人经济学家,更是动了爱才之心,一开口就想把他招揽到旗下。
钟意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和钟石不同,他和学术界走得更近,知道在美国的大学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去商界里闯一闯,像刘遵义这样的教授就更不可能了。
在美国,学术界知名人士的社会地位并不比那些大型机构的总裁、首席执行官差到哪里去,因为这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的社会,金钱并不是唯一衡量成功的标准。
“怎么,你也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钟意脸上的为难之色一闪而过,就移开了话题。“且不说我们能不能说动他,就说我们以什么名义来说服他,都是个问题。”
钟石仔细一想,就明白过来了,是啊,他们现在纯粹是属于“散兵游勇”,只是资金量有点大,但是连一个正式的公司都没有成立。就冲着这一点,就很难说服一个知名大学的教授,再说即便是那些知名的对冲基金,也不需要这么专业的人才,他们大多用的是知名投行的分析报告。
“你想在亚洲地区投机一把?”见钟石沉吟了半天,钟意难免有点着急地问道。他可是清楚,钟石在欧洲都干过些什么。
不过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和欧洲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政商关系非常复杂,像印尼长期被苏哈托家族控制,其他地区也有类似大大小小和经济结合非常紧密的政治家族,这些势力所能动用的能量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否则后来也不会有某国的总理像黑社会头子一样对索罗斯放出恐吓的狠话来。
钟意很担心,钟石会在头脑发热之下做出攻击这些国家货币的行为,这样就会给他们惹上天大的麻烦。要知道他们现在的根基在香港,离这些国家可是不远。
“怎么可能?”钟石打了个哈哈,随口敷衍了一句。
钟意依然不相信,他对这个堂弟的胆量可摸不透,要知道眼前这个不到十八岁的年轻人在几年前就敢在资本市场上押重注,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就更加肆无忌惮,最近已经发展到敢攻击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了。
见钟意仍是一脸狐疑的神色,钟石连忙举手:“我保证还不行嘛!今后只要有任何的大行动,我都带上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句保证的话之后,钟意才收起怀疑,重新打量起这间三居三卫两厅的公寓来。这套公寓先前还是一副欧式的装修,不过钟石住进来没多久,就感到了各种不便,先前的主人太注重奢侈享受,钟石索性动了一次大手术,将装修改成了简约的风格。
水亮的柚木铺就的地板,墙上贴着光滑的大理石,整套公寓都是以黑白色的格调为主,显得极为简单和利落。天花板上和墙壁上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手工吊灯,在简约之中透露着些许奢华,显示着主人的不菲财力。
“我要是有这么一间公寓该有多好啊!”钟意的目光四下打量了一番,由衷地感慨道。
“不会吧?”钟石有点惊讶地说道,“你可以无限制地从家族基金中支出,怎么就买不起这样的一套公寓呢,不要说这里,就是曼哈顿区也足够了吧。”
“呃……”钟意扭开头,避开钟石的眼神。“有件事我必须要跟你说一下,在几个月前我从家族基金里取了一笔钱,投在了美国原油期货上,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这也难怪,看到钟石这么彪炳辉煌的战绩,钟意也有些蠢蠢欲动了,像他这样学了经济学理论的人,自然十分希望能够在实战上一展身手。只是他不知道,理论和实践完全是两回事,即便是像费雪这样的大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