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1028章

都市藏真-第1028章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掘出的最典型的墓葬就是宋代壁画墓,他们清理出一座结构完整的宋代仿木结构的砖室壁画墓。

    发掘结果表明,该墓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

    虽然墓室中只剩下一件随葬品,但其完好无损的结构,典型独特的造型,色泽鲜艳、线条清晰的墓室四壁及顶部壁画已足以彰显出该墓不菲的考古价值。

    像宋代壁画墓中的菊花图和董永行孝图,都是不可多得的极具研究价值的古墓壁画。

    整个考古现场有条不絮的进行着,韩孔雀他们这边的收获不小,而其他方面,就没有多少收获了。

    整个开、封市好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所有认为有古迹的地方,全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挖掘。

    “小韩,你过来一下。”刚刚亲自下了一趟古墓,拍了不少照片的韩孔雀,被李达叫了上来。

    “怎么了李教授?”韩孔雀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抬头一看。李达的身边围着不少人,当中最显眼的就是两个老头,一看就是领头的……

    韩孔雀走了过来,李达给他做了介绍:“这位是周教授,这位是王教授,他们带的考古队现在负责整理发掘周王府遗址。”

    “怎么了?那边好像我们没有参与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跟他们问了好。韩孔雀疑惑的问道。

    “你不是说要帮助他们完成整改发掘工程吗?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了。”李达笑着道。

    韩孔雀也笑了:“我是说要帮忙,不过,我可没说白帮忙,如果找我帮忙,收获当中的宝物,可是要任我挑选一件的。”

    “不要紧,只要你真的能够帮到我们,在你帮助之下发掘出来的东西,你可以任选一件。”那位王教授开口道。

    “这么大方?”韩孔雀看着王教授。看样子不像是说笑,看来这次有点麻烦。

    “先说说是事情,如果能够帮忙,我肯定会帮的。”韩孔雀道。

    “韩先生认为龙亭湖那边是明代周王府遗址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王教授没有说事情,反而先问道。

    “难道不是?根据那座遗址的位置,还有你们发掘出来的那件青花碗,还不能证明?”韩孔雀疑惑的道。

    “那件龙纹青花碗不能证明,而位置。又不能十分确定,所以才来找韩先生帮忙。”周教授此时开口道。

    “那件龙纹青花碗不能证明?”韩孔雀是更加疑惑了。

    来这里之后。一些好东西韩孔雀自然是要看看的,特别是那件青花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

    撇口,深腹,圈足,里心青花双圈内绘正面龙。龙头肥硕,双目有神,椭圆形的龙面,脑后的鬃发向两侧飘动,龙颈扭曲。尾部短粗,爪窄小尖利,爪指间距拉长,是十分典型的明龙爪的特征。

    碗外部绘双龙穿行于祥云之间,追赶宝珠,龙鼻上翘呈如意形,下巴极长向前伸展,整个龙的姿态是向前方涌动,形象生动而飘逸。

    有趣的是,碗外部的双龙姿态相同,只是一个开口,一个闭口。

    一般来说明代行龙张口的较多,从绘画技法上说比较容易把握住龙的精神面貌,而闭口龙纹较难表现出龙的气韵,《图画见闻志》云:“凡画龙开口者易为功,合口者难为功。”

    画界有“开口猫,合口龙,言其二难也”之说。

    该碗外壁的行龙即为一例:虽然口唇紧闭,但形态优美,神采飞扬。

    这样的东西,如果不是皇室用品,那谁也不敢用,这样的东西在一座府邸当中被发现,难道还不能证明?

    “韩先生去看看就知道了,主要是我们发掘出来的一些建筑物有点不全,所以就有人认为那座遗址不是明代周王府。”周教授道。

    “如果否定这个,那就算出土再多明代的皇室用器,也不能证明啊!”韩孔雀此时知道了,这时有人想要他们证明那是明代周王府,而要确切证明一座古代王府的遗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1981年春的龙亭湖清淤工程刚开始时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工程的进展人们在湖底不断发现有残砖碎瓦,最后竟发现了一座大型建筑基址。

    这立刻引起了考古工作者们的注意,开、封文物工作队开始进行勘探。

    根据地层中出土的器物如一个龙纹青花碗及及遗址的位置,考古工作者们认为这就是明代的周王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又发现周王府之下与墙基相接的还有一层墙基。

    其土质,土色,及夯窝大小都与明代明显不同,可能是北宋皇宫。

    从此之后,那里就被认为是明代周王府的抑制,而现在为又要推翻这个结论?

    “既然是这样,你去看看就是了。”李达看韩孔雀犹豫,最后推波助澜的说了一句。

    “那就去看看,不过先说好,如果我帮了忙,你们可要履行诺言。”韩孔雀道。

    “只要能够证明那里确实是明代周王府遗址,我们发现的东西,肯定任由韩先生任选一件。”周教授道。

    看周教授回答的毫不迟疑,韩孔雀反而更加疑惑了,看来这些人所图甚大,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就答应他的要求。

    不过,反正是白占便宜,韩孔雀也无所谓。

    龙亭风景区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北边,占地面积83。13公顷,园内古建筑巍峨,御道两旁湖波浩淼,是中外旅游者慕名而来的理想景区。

    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

    当年的皇宫所再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金朝末年,龙亭一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黄河泛滥,渐成废止。

    清雍正十二年,河、南总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

    封建朝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龙亭”了。

    解放后,这里被辟为公园,成为人们休息的场所。

    今天的龙亭仍然保持着清代“万寿宫”的建筑风格,在南北5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和龙亭大殿,既有北方建筑的宏伟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建筑风格。

    午门是龙亭景区的大门,作北朝南,雄伟壮观,仿佛引导我们进入了历史。

    进入龙亭大门,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桥叫玉带桥。

    玉带桥是用汉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17米。下有五个涵洞,把潘、杨两湖连成一体,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

    站在玉带桥上向北望去,是一座巨大的砖砌台基,龙亭大殿巍然耸立其上,庄严雄伟。

    玉带桥两侧的龙亭湖被大道一分为二,分别是潘家湖与杨家湖。

    关于这两个湖,还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

    “杨湖清,潘湖浑,奸臣忠臣清浑分”。

    说得是北宋一门英烈的杨家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皇帝却善恶不分。

    杨业被害后,余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状,但皇帝却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世美的三个虚职,余老太君一怒之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

    杨家搬走后,天降大雨,将潘、杨两府淹成了一片汪洋,当时潘家位于湖东,杨家位于湖西,大雨过后,东胡湖水浑浊恶臭,西湖湖水却清澈如镜,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潘杨两家对国忠奸的写照。

    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原来过去东岸住户多,又有许多作坊,因排放污水,东边的污水就变的很浑浊,而西边的湖,因当时住家很少,污染也就很少,水质就很好。

    现在经过治理,两湖都变清了。

    走过玉带桥,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奇特,装饰华丽的建筑叫“嵩呼”,其意为“山呼”、“高呼”。

    这座建筑是清代开、封地方官员在重大节庆之际到“万寿宫”给皇帝祝寿是三呼万岁的地方,所以建筑规格采用了最高级别的庑殿顶的形式,取其意,名“嵩呼”。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达167年之久。

    当时的宋京极为繁盛,宫殿建筑很辉煌。

    可惜金人侵占开、封时,宋皇宫建筑大部分被烧毁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周王府() 
后来,又经过多次兵燹和黄河决堤,宏伟的宫室已荡然无存。

    在过去皇宫遗址上只留下了龙亭这座建筑物,而这座龙亭却是清代所建。

    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72级台阶。

    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

    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

    从龙亭前的大道,过潘、杨两湖,再往南,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店铺林立,这条大道历史上是一条宽阔的御道。

    现在这条大道已仿照的模式改建为“宋都御街”,长约400米,两旁的店铺全部是仿宋建筑,主要出售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书画。

    宋代著名的樊楼也是按照“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复,主要经营高档食品及北宋皇宫御菜。

    这条街与龙亭公园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览点。

    韩孔雀刚来这里的时候,就曾在这一片考察过,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地下,埋藏着十分密集的遗址。

    比如在龙亭大殿和潘杨二湖的地下,深深地埋藏着唐宣武军衙署,五代后梁的建昌宫,后晋、后汉、后周的大宁宫,北宋皇宫,金皇宫,明周王府等几个朝代的宫殿遗址。

    一幅层层叠叠压在一起“宫摞宫”的立体画卷,形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湖底宫殿”,她是开、封城摞城的精华,是世界奇观的典范。

    几十年的发掘,让龙亭宫摞宫之谜,一步步在人们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以清万寿宫为主体的龙亭湖下面,是明代周王府紫禁城,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韩孔雀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为这个会被人推翻。

    这一点其实早有明证,明代周王府紫禁城下面叠压着金皇宫。金皇宫下面叠压着宋皇宫,宋皇宫下面叠压着五代时期的大宁宫和建昌宫,最底层是唐朝宣武军的衙署。

    在龙亭景区南大门前广场,有一对雕刻精细,惹人注目的石狮。

    相传这对石狮为宋故宫遗物,明代为周王府第之镇门狮。

    东雄西雌,雄狮颈下的“睡狮猛醒,匆伤我种”是冯玉祥二次主豫时刻下。

    雌狮颈下有“狮为宋故宫物,清雍正间移置时伤其二足。民国十七年九月题”字样。寥寥三十三个字印证了这对狮子的年代和意义。

    这些都能够证明,这龙亭湖底肯定有明代周王府。

    朱橚是第一代周王,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也是后来明成祖朱棣一母同胞的弟弟。

    朱橚是公元1370年分封的首批藩王之一,当时朱元璋给的封号是吴王,后来改封为周王。

    奇怪的是,朱橚和其他几个藩王一样,并没有到各自封地去就藩。而是一直待在凤、阳,时不时地到南、京去住一段时间。公元1381年,朱元璋才下令朱橚等人必须就藩。

    更奇怪的是,公元1389年冬天,朱橚连招呼都不打就离开、封地跑到凤、阳。

    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将其迁往云、南。但朱元璋又改了主意,第二年就让其返回封地。

    朱橚的这些举动。让史学家们大惑不解,后来只能推测,朱橚也不是老实巴交的王爷。

    一说起谋逆篡位,大家很容易把棍子首先打在燕王朱棣的屁股上,但建文帝的几个叔叔齐王、晋王、岷王都不是善类。朱橚的不臣之心也是有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野性十足的皇帝,偏偏太子朱标文弱敦厚,朱元璋对其十分不满,这就给了其他藩王们觊觎的机会,大家不愿意跑回封地就藩,而是想尽一切可能表现一二,好坚定朱元璋改立太子的心思。

    朱橚的反常表现,大概和后来的汉王朱高煦不愿就藩是一个道理。

    不过朱元璋和后来的朱棣一样,虽然对太子不满,但并没有另立太子,朱橚只好老老实实地回开、封开府当藩王去了。

    虽然是这样,但不得不说,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是很好的,不说分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是周王朱橚也绝对没有任何亏待。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开、封因曾是北宋时期的都城,故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公元1368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