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藏真 >

第1117章

都市藏真-第1117章

小说: 都市藏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小船,有了下面的暗流推送,小船过来那速度,肯定增加到一种可怕的程度,那样进入了礁石区,就是送死。

    韩孔雀不敢在让拖网渔船随波逐流,这样很可能让海洋暗流,带着拖网渔船进入了礁石区,如果触礁了,那可就倒霉了。

    找了一个安全的区域,韩孔雀停下渔船,他对这里的礁石区,可是十分喜欢的,要知道这里可是公海区域,既不属于东帝汶,也不属于印尼,如果占据了这里,那可就好玩了。

    不过,韩孔雀稍微查询了一下这里的海图,就有点失望了。

    现在距离他不远处,确实有不少礁石,但这些礁石的威胁性并不大,甚至一些军舰完全可以穿过这里。

    毕竟现在卫星技术发达,只要有好的导航系统,完全可以避过这片海域的海底礁石,安全穿过这片海域。

    “这片海域的礁石分布的这么零散?怪不得孔雀岛开发了这么长时间,这里也没有人注意,原来是没有开发价值。”韩孔雀可惜的看着这片海域的海域图。

    礁石分布的很零散,而且水还很深,这样的地方,完全不适合填海造陆,甚至利用一座礁石建造小型岛屿都不行,因为海水太深了。

    这里的礁石虽然不少,但全都是那种高高耸立的孤峰类礁石,这样的礁石如果轮船过来触礁,就是一场极大的灾难,如果用来填海造陆,却很困难。

    “咦?这里还真有不少航线?”韩孔雀在网上搜索,无意中看到一张地图,居然有航线从这里穿过,而且还不少。

    这引起了韩孔雀的极大兴趣,是谁那么大胆,从这种地方穿过?

    韩孔雀放大了海图,仔细查看。

    “这居然是古代航海图?也对,古代的大帆船,都是利用季风推动着船只航行于海上的,这里一望无际全是海洋,自然是很利于开辟航线的。”韩孔雀看着海图自言自语。

    这里海域开阔,古代人没有太好的侦测手段,自然不会想到,在这大海的中央,居然有一大片暗礁区。

    加上这里是去印尼、马来、和东帝汶,甚至是澳洲的要道,古代没有卫星技术,所以就不能发现海下的礁石,自然就会有人在这里开辟航线了。

    这些航线都是古代开辟的航线,这里算是海洋上的交通要道,到了近代,这里有了更多的航线,但都避开了这片礁石区。

    当然,这算是在古代,也不是所有航线都从这片礁石区经过,这说明有些古代人,也是知道这片海域很危险的。

    韩孔雀之所以注意到这一点,自然不是认为古代人有多么牛逼,而是认为,古代人驾船从这里穿过,是十分危险的。

    当然,韩孔雀也不是在为古代人担心,而是认为,也许这里有点好东西,正在海底下等着他去发掘。

    古代人没有卫星导航,没有本事知道水下的环境有多么危险,所以今日这片海域之中的轮船,原则是有可能进入这片危险海域的,就算他们知道,也不太可能完全避过这片海域。

    而在古代,能够出海的轮船,除了附近的土著渔船,就只有航行在大海上的各国海商了。

    别的韩孔雀不清楚,他可是特别研究过国内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在唐代开辟,而且达到鼎盛。

    但到了唐朝后期,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渐渐堵塞,所以就转移到了海上,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寻宝() 
从晚唐之后,千多年来,沟通东西方的海商丝绸之路,就从来灭有断过。

    如果这里真的有几条古代航线经过,那么这片海域肯定有些沉船隐藏在海底。

    “没想到出海之前说要寻宝,还真有可能遇到。”韩孔雀笑呵呵的看着,他圈定出来的一片海域,高兴的合不拢嘴。

    因为意外来到这里,因为没钱,所以努力赚了点,但打渔赚钱,可不是韩孔雀追求的生活。

    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探险寻宝,现在有了可能,不用海底捞针,自然是十分高兴。

    仔细研究了一下周围的海图,结合这里的海底暗流,韩孔雀发现,只要有渔船经过这里,如果不遇到暴风雨,那么就算他们只是进入了刚才他进入的那条海底暗流,也是一场灾难。

    古代人的大帆船可没有强劲的动力,所以只能依靠风帆和洋流来推动,而进入了海底暗流推动的洋面上,就只能随着海底暗流移动,如果真是这样,这条船就要进入暗礁区了。

    所以,除非这条船运气逆天,要不然就很可能触礁,一条木质帆船,如果触礁,韩孔雀都能够想象出那种场景。

    “众所周知,海底埋藏了数十亿美元的宝藏,以现今的技术,找到沉船早已不是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唯一问题就是,怎样有效打捞,赚更多钱了。”韩孔雀嘿嘿奸笑了两声。

    沉船好找,有宝藏的沉船不好找,而这里可是在一条古代航线附近,如果这里有沉船,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大批量的宝藏?

    海上丝绸之路运载的都是什么?

    古代瓷器,丝绸、茶叶、香料。这些东西之中,只有瓷器可能保留下来,但买卖这些东西需要的可是真金白银。

    所以,就算运载的是茶叶,也应该剩下点金银在船上。

    如果是近代的商船,那么收获可能更大。因为到了近代,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殖民者的贸易船,运载的东西更值得打捞。

    各种贵金属肯定是不会少了,而一些地方的特产也会有,比如宝石,比如紫檀木,比如象牙,比如犀牛角,这些在东西方贸易之中。可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片海域出现古代的沉船的可能,要比现代沉船的可能大很多。

    古代人有人倒霉,早就沉入海底了,而现代人都知道这边危险,一般人是不过来的,所以韩孔雀也不介意把自己的收获,建立在古代人的痛苦之上。

    由于韩孔雀早就有下水的准备,所以这条船上有很齐全的潜水探险设备。

    当然韩孔雀让老吴买这些的理由。是下水追中蓝鳍金枪鱼群,但是。这些设备肯定是能够海下寻宝的。

    所以船上还配有海下探险设备,这本来是韩孔雀准备在空闲时,进行一些水下研究和海底寻宝者。

    听多了别人寻宝的故事,没有人不想去体验一下寻宝的乐趣。

    但真的要寻宝,可不是盲目的进入海底就可以找到的。

    海底寻宝本应是一场充满了荷尔蒙、神秘地图和阴谋的冒险,但实际上。从研究、勘探到打捞,寻宝过程严谨得近乎乏味。

    首先,要确定这里有沉船,这个就要搜集航海日志、历史材料以及渔民口耳相传的故事,制作沉船数据库。

    韩孔雀打开笔记本。通过代理网站,直接登录国内的网站,打开八卦论坛,这是白晓亦他们建立的数据库。

    输入账号密码,查询东南亚,特别是印尼附近的航线,只要确定这一片有沉船,韩孔雀才会下海。

    如果这里根本就没有轮船失事的记录,那就算这里的海底在危险,也不太可能有沉船。

    登录网站,韩孔雀只是一搜索,就找到了不少沉船记录,而就在这片海域,白晓亦她们搜集的资料,还是十分全面的。

    打开文档,韩孔雀看了一下,在这一片海域,拥有超过15个沉船的资料,每艘船载财物估价,至少达到5000万美元,这些项目,居然是已经立项,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

    韩孔雀看着这些资料,怎么看都像是给他准备的,而不像是给他名下的打捞公司准备的。

    一般这种资料,都是为韩孔雀的打捞公司准备的,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之后,会有转让分析,确定可靠性,只有确定了,才会立项,这个时候,资料会传给打捞公司。

    而打捞公司才会执行,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锁定一个地点,停泊勘探船,以此为中心,开始海底的搜索和勘探。

    而在这里,在这片海域,韩孔雀的打捞公司很明显不能过来进行寻宝作业,所以,韩孔雀才会认为,这是给他准备的。

    既然资料都准备好了,那么打捞设施呢?

    韩孔雀关闭电脑,走进了放置钓竿渔具的仓库,果然,这里的装备要比他想象的多,也先进的多,起重架、起重机、海底作业机器人,扫描仪等等寻宝装备,这里应有尽有。

    “看来还是白晓亦他们了解我。”看到这些装备,韩孔雀笑了起来。

    怪不得一艘三百吨的拖网渔船,上面的冷库只有不足一百吨的容量,原来其他地方都改装了。

    这条船上装备有勘探船配备A型起重架、起重机、至少两台海底作业机器人,侧扫声纳指拖在船后的水下拖曳式测量,或探测仪器箱以及大型监控设备。

    有了这些设备,只要资料充分,再得益于科技装备的协力,寻宝就变成了目的明确的过程。

    不过,白晓亦她们恐怕不会想到,韩孔雀会自己一个人驾船出海,这样一来,船上的这些设备,他恐怕是用不着了。

    不说其他,只是一个对海底地形进行测绘,通常就需要花费数月,平均每天消耗5;000美元以上,此外,还要仰赖天气帮忙。

    只有排除掉上百个可能目标,最终确认锁定海底目标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这个时候打捞船上,会派出小型海底侦查机器人,拍摄水下视频,取得沉船上文物样本。

    经过随船考古学家鉴定年份和价值,再由大型海底挖掘机器人对沉船进行打捞。

    这些都需要大量人工来操作,而韩孔雀可是只有一个人,如果他要这么按部就班的寻找,不要说几个月,就算是一年也完成不来。

    现代寻宝的最大进步,体现在绘制海底地图,韩孔雀的打捞公司装备了数台EdgeTech制造的拖鱼,每台及其监控设备的设备高达25万美元。

    但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通过声纳波的来回探测,可覆盖1;000米以内的距离,能扫描出任何跟椅子一样大的海底异物,海底地形图能够得以精准地绘制出来。

    光纤传输技术,也大大提升了打捞船,对海底目标的确认准确度。

    早期海下机器人拍摄完图片,需要返回船上后才能输出水下的视频。

    如今,有赖光纤技术的进步,打捞船上的机器人,能够实时将拍摄到的高清海底视频,传送回勘探船上的控制室。

    再者是深海作业机器人的发展,也让海底寻宝变得简单了不少。

    得益于政府的研究基金和石油工业的应用需求,早在8年前,价值250万美元的水下机器人,就已经能下潜到海平面下七千多米的深海,这个深度,已经足够探索世界上98%的海底世界。

    这款原本被设计为在深海检测和修理输,油管道泄露的机器人,能够很轻松地对付海底脆弱的文物。

    “不是只有几百个目标吗?加上我自己的分析,目标还能进一步降低,这样我自己亲自下去看看,也许速度更快。”韩孔雀最后有了结论。

    就算船上的装备再先进,韩孔雀此时也用不到,那还不如他自己亲自下海呢!

    只要下海,他可比机器人有用的多,只要找到了沉船,那么船上的这些先进设备,就有了用武之地。

    不过,如果收获不是很大,韩孔雀可不会直接把沉船打捞上来,因为那太麻烦,再说,他一个人,也是不可能打捞一条完整宝船的。

    有了想法,韩孔雀驾驶渔船,使到了一块安全之地。

    停好了拖网渔船,观察了一会儿,没有感觉到拖网渔船有随波逐流的情况,韩孔雀才放下了一条小船,驾驶者向那片危险之地驶去。

    小船就是一艘快艇,十分轻巧,用渔船上的吊车很容易就能够收放。

    这样的小船进入那片危险区域就不危险了,因为小船吃水很浅,根本就不容易触礁。

    当然,就算触礁了,对韩孔雀也没有什么影响。

    使进那条海底暗流,韩孔雀直接熄火,让小船随着暗流前进。

    韩孔雀感觉小船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愉快,当速度达到一种急速状态之时,小船的速度开始逐渐减缓。

    韩孔雀知道,小船已经脱离了海底暗流的影响,现在小船之所以还是这么快点速度移动,也不过是因为惯性影响罢了。

    知道了海底暗流的大体影响范围,韩孔雀再次驾驶小船向会走,不停的在这片海域测试。(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枯燥() 
方圆十几海里的范围,韩孔雀居发现了七八条海底暗流,这让韩孔雀有点惊讶。

    “看来这片海域去情况,要比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