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第9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涨百倍。三十年涨千余倍的和田玉,你说。她是不是真正的“疯狂的石头”?
带着好奇,来到爱玉之人圣地,自然是要逛逛这里的独特的“石头市场”了!
至于能否遇到称心的和田玉则要视缘分而定。
这个市场不是每天都开放,据说是每周五做完礼拜后,维族人才开始在此摆摊,下午时候陆陆续续就散摊了。
玉石市场鱼龙混杂。有人会因一块石头,一夜暴富,当然,也有人因为这个跳楼。
玉石市场上的原石,都是很漂亮的。这些精美的石头下,不懂行的人很难分辨真伪。
其实整个市场里,真正的羊脂玉和籽料很少很少,也有传闻,市场里真的真货绝不超过四成,言外之意,大部分都是假货。
要想寻找到一块好玉,自然要会分辨哪些是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黄玉,唐玉,墨玉。
还要会分辨哪些是籽料,哪些是山料,哪些是价格便宜的外国货,例如俄罗斯玉,看似貌美,价格低廉,你不懂,便可以卖你几万,几十万,或几百万。
哪些真的是玉,哪些是石头,哪些是石化玉,哪些是经过化学处理的假货, 如果你什么也不懂,那太好了,一蒙一个准,价值50元的石头可以卖给你五十万块!甚至更多,所以很多游客都是看看,并不出手。
这里也有一些当做观赏石的玉石,同样,价格不菲,这样的奇石,不懂行的就更不会出手了。
整个玉石市场很难看到汉族人的身影,走来走去,只有他们一个旅行团的五六个人是汉族人。
而且整个市场很少有女性购买者,而这个旅行团中有两个,便成了焦点。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事,一位美女看中了一块子料,是一块两厘米见长,一厘米见宽,长条的石头,哪位老板开口就要八千块,直接把美女吓退了。
好运的是,后来碰到一位胡子拉碴,看起来不像坏人的乌鲁、木齐人,和大家搭讪后,便一起逛起市场,他还带着他们去吃了当地最好吃的烤包子。
胡子喳喳的乌鲁、木齐人说,这个市场上的烤包子最好吃了,比乌鲁、木齐的都好,这里其他地方的也不如这家。
吃过之后,果不其然,肥肉不腻,瘦肉细腻,搭配的青椒豆腐口感特好。
吃完了饭,这位好心的维族大哥,才说出了自家的目的,他是一位中间人,不过他做的不是玉石,而是古玩,当然,古玩当中也会涉及一些古玉,不过今天这次却没有古玉。
听说了这里有个人家急需用钱,所以要卖出家里的一些家具和古玩,他才会跟这个旅行团搭讪的,因为现在这个季节,实在不是做中介的好时候。
韩孔雀是知道这里的历史的,如果不是做局,也许还真能淘到一些宝贝,而在听说有一对古老的家具之后,韩孔雀就更感兴趣了。
步行没用十分钟,他们就到了一户人家门口。
他们这些人当中,除了两个身材高挑的美女之外,还有另外三个男人,一个年轻人和两个老年人,两个老年人年龄大了,也没有说名字,韩孔雀和黄山,只能叫大叔。
那名年轻人叫吴东,身高一米八三,长的同样是浓眉大眼,挺拔的鼻梁,很是显眼。
也许是因为常年锻炼的关系,全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给人一种气宇轩昂之感。
再加上他经常笑呵呵的,一眼看上去就是个阳光青年,因此许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
韩孔雀和黄山跟他们混了一天多,已经知道他们的关系,这五个人是一家子,两个女孩和青年,是两个老人的侄子儿女。
他们算是陌生人,所以没有任何利益掺杂,所以大家这段时间的相处,也算是其乐融融。
看韩孔雀和黄山十分感兴趣,吴大叔和吴二叔都有点惊讶。
他们两个老人,都是懂行的,自然对掏老宅子感兴趣,他们还真没想到,韩孔雀和黄山居然也是兴致盎然。
“小韩也懂古玩?”吴大叔开口道。
韩孔雀笑着道:“学过一点皮毛,吴叔是行家啊?那可要多多关照了。”
吴大叔笑呵呵的道:“我算什么行家,只能说是业余爱好,我侄子跟着我学了几天,也懂一些,你们多多交流一下吧!”
黄山看吴大叔得意的样子,就想说点什么,不过他还没开口,就被韩孔雀挡住了:“那还真的想吴兄弟请教请教。”
“没什么,我学的不精,要说高手,还是我大爷和我爸爸。”吴东信心十足的道。
韩孔雀和黄山全都无语了,看来这家人还真是不懂得谦虚,当然,也许人家真的是有本事,所以韩孔雀也没法接口。
幸亏此时到了目的地,众人没有再多说,就朝那户人家走去,此时韩孔雀才开始打量起四周来。
这户人家是典型的古代四合大院的风格,虽然不像那些特别大的院子那般上万平方米,但是千多平米还是有的。
整个院墙看起来特别高大,好像一座城堡一般,看上去就知道防御性肯定极强,这种房子在西疆是很不容易见到的,但只要见到,就肯定是古代重要建筑。
那位维族大叔上前敲了敲那户人家的大门,没一会就有一位老大爷开了门,老大爷看上去七八十岁的模样,不过穿戴的挺精神,走出门后就对着众人拱了拱手道:“刚才就感觉你差不多要来了,请进吧!”
说完做了个请的手势,其态度不冷不热,一点都不像那位维族大叔说的,是有求于人的样子,看来事情并不太简单。
走进院子之后,韩孔雀不停的打量着四周,建筑秉承着中原大院的特点,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院落是为东西窄、南北长的长方形,整个院子的布局就像是著名的首都四合院的简易版。
房子一看就有年头了,不管是砖瓦,还是柱子,都古韵十足。
通过介绍,韩孔雀知道,这位老大爷姓李,虽然是汉姓,他却是地道的维族,听说其祖上受到皇室的册封,姓了李。
这样的家族,自然是传承的汉家文化,所以这位李大爷也是一位喜爱收藏的人物,对历代古玩字画,竹石木器都很在行。(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多心()
感谢就支持nader兄弟打赏的1888起点币,兄弟是这个月第二次冒泡了。
李大爷请大家到客厅坐下,又给大家背上了茶水,就开口说道:“你们是第一次来,我先给你们说道说道,我的情况哈维老弟也知道,玩了大半辈子的古玩,可惜的是儿子女儿都不是玩古玩的料,而且都移民国外去了,连祖宅都不想要了。
我呢现在年纪也大了,我死后,他们早晚都要把这些古玩都给卖掉,既然这样我想想还是转手给古玩界的朋友,也省的被儿女们糟蹋。”
哈维点了点头道:“李老,您的情况我也跟我这些朋友们说过,时间宝贵,咱们就先去看看物件吧。”
李大爷呵呵一笑,也不多说什么,就带着他们来到一间储物室,韩孔雀走进一看,屋内并不像刚才想象的那般,根本没有琳琅满目的放着古玩。
见众人疑惑的神情,李大爷说道:“呵呵,抱歉了诸位,之前本地的几位藏友知道我的物件要转手,已经过来了一趟。”
“哎!”哈维有些气愤的说道:“李老,您这就有些不地道了吧?我的朋友辛辛苦苦的从首都过来,难道要捡别人剩下的不成?你可答应我给我留着的。”
李大爷笑呵呵的摆了摆手道:“哈维老弟,你先别生气呀,好货我都给你们留着呢!保管你们各各有收获。”
这个哈维是干什么的,李老显然是知道的,所以对哈维的话是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如果不是他急等着处理了这些东西,他是怎么都不会让哈维这种人经手的。
李老说完就带着大家来到一张方桌之前,指了指这张桌子和旁边的两张扶手椅道:“你们先看看这三件。等我再拿些宝贝出来。”
等李大爷走了,大家立刻开始打量起这桌子和椅子来。
首先说这张桌子,这张桌子大概宽一米六左右,深五十公分左右,高度差不多有八十公分,一眼看上去。桌子上的木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而且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自然形成的“鬼脸儿”纹,这些正是海、南黄花梨的基本特征。
再看桌子表面包浆的厚重,可以知道这件黄花梨桌应该有些年头了。
吴东拿出了一块手绢把桌子擦了擦,拿出放大镜就仔细的看了起来,过了一会,他对大家说道:“不错。这应该是件海黄花梨桌,观其包浆以及做工,应该是明末清初的作品,很有收藏价值。”
大家应该都没什么疑问,都点头称是,这样明显的大开门,只要不是贴皮作假,一般是没错的。而这件,一看包浆。就不会有假。
之后,再看椅子,粗略一看之下两张椅子,都是紫檀木打制的古老太师椅,太师椅的中心部位,还有一头精美的梅花鹿。这头梅花鹿采用的是立体镂空雕刻,雕刻的十分精美,加上周围一圈梅花,看着更是喜庆。
这两件紫檀太师椅,是标准由紫檀为原料、结合艺术与个性的古典精品家具。这也是两件大开门的东西。
紫檀家具历来在中国等级名份是比较高的,明、清两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看来这李家原来在这里肯定是贵族。
既然是真正的古代家具,用料自然就十足,而紫檀木是极为名贵的木材,因其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所以价格就比较贵了。
而这辆把椅子,看着古朴厚重,而且精美异常,保存的十分完好。
加上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经打蜡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完全表现出紫檀木那精美的牛毛纹,看着就更加漂亮了。
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
紫檀木,都是皇家才有力量到南洋采办,各国进贡,也进贡给皇帝,民间根本就得不到。
后来地方上也有紫檀木,但其也是属于地方王公贵族们使用的,而这两把椅子,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流传到这西疆,而这座古老宅邸的主人,也肯定是王公贵族。
因此这样任何一件做工精致的旧紫檀家具,是非常的难得的,现在却有两张精美的紫檀太师椅,展现在眼前,不得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两张紫檀太师椅,相差无几,靠背及扶手用整板拼成厚独板,扶手曲线优美,搭脑采用书卷式大幅度向后背,靠背板双面高浮雕“福庆有余”图案,扶手亦双面高浮雕变形拐子龙纹。
座面板材平装,用材毫不吝惜,做工精雕细琢,观其包浆做工等特点,应该为乾隆时期的广作家具。
广作是指广、东地区为主所生产的家具,特点是用料不吝惜,不将就。
广作家具讲求木性一致,决不掺杂其它种类木材,工匠们挑选最佳木料制作。
为使优美的纹理得以表现,广作家具,不饰油漆,木质完全裸露。
清朝时期,宫廷内的家具都是由广、东的老师傅做出来的,而且直到现在,只有广、东的老师傅手里的技艺才是最传统最正宗的工艺。
而这两张太师椅观其品相,无疑就是广作之中的精品,非常具有代表意义,都是不可多得之物。
这两张椅子光看做工,就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却还需要验证一下,是否确实为紫檀打造,就算这两件一看就是大开门的物件,也是需要仔细眼看的,而且要更加仔细,因为越是好的东西,价格就越贵,自然不能不让人重视。
由于韩孔雀不是主角,再加上韩孔雀手里有不少小叶紫檀木,所以也就没有急着向前凑。
不过,吴家几人可是十分兴奋,特别是吴东,第一时间就凑了上去。
韩孔雀看他的动作,确实是懂行的,鉴定紫檀木,首先是要观其色泽和纹理,紫檀家具表面材色成高贵的紫红色或紫黑色,纹理不乱,花纹极少或接近于没有纹理与花纹,金星金丝或细密的s型卷曲牛毛纹可见。
如果用60—100倍的放大镜,可见其管孔内充满金色的紫檀素,犹如星空万里,星光闪烁。
虽然这两张椅子都是清乾隆时期的作品,不过从品相可以看的出,各代主人都将其保存的还算不错,虽然表面已经有一点点灰白色,不过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