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正在深度发展,准备安装功率更大的vk…107发动机(vk…105的改进型)的雅克…3虽然纸面上的性能相当的强大,而且按照红军的实际要求,将最大航程放大到了1000公里的水平。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vk…107现在性能很不稳定,时高时低还存在过热的问题。什么时候能进入批量生产还真是个问题。
也就是说,当时红军唯一能用得上的战斗机只有pe…2,这种历史上作为俯冲轰炸机进入红军服役的高空战斗机现在干的是本行。而且在其诞生的那会儿,性能是相当不错的。
现在在红军中服役的pe…2装有两台900马力的vk…100发动机。最大航程能达到2000公里,最大速度在510公里上下,能欺负b…109e3之前的型号。当然,碰上e3及以后型号的b…109,那pe…2就只有被虐的份了,毕竟它真心只是一款高空护航用的战斗机,玩狗斗它真不擅长。
这也是为什么开战以来,红军无法夺取华沙上空制空权的重要原因。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pe…2也必须加以改进,换装性能更好的vk…105系列发动机已经是必须的了。
除此之外,航空工业的头等大事就是拉…5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和全金属的雅克…2相比,金木结构的拉系列显得更低档一些。不过低档也有低档的好处,那就是容易生产。
实际上一开始拉系列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冲着生产简单去的,不管是金木结构的机身还是气冷的ash…82系列发动机,都比全金属液冷发动机对生产的要求低。按照总装备部的要求,拉系列就是瞄准b…109系列去的,只要主要性能不落后b…109太多。然后用充足的数量淹没对手。至于…190,那还是交给雅克去解决吧!
而现在,李晓峰要做的就是让拉…5尽快的进入部队服役。以便在接下来更残酷的战斗中发挥作用。
视察完了拉…5的研发工作之后,李晓峰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哈尔科夫、列宁格勒和维堡视察。因为仅仅这一个多月以来,乌克兰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消耗掉了大量的坦克,急需补充。
比如乌克兰方面军,在前一轮的猛攻中因为缺乏空中掩护,坦克损失惨重,额定应该装备有千余辆坦克的机械化军此时能够动弹的几乎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其中损失最惨重的就是bt…5和bt…7系列,这些快速坦克装甲防护薄弱,根本就挡不住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再加上斯图卡肆虐,它们几乎暴露就意味着被消灭。这也使得在战前约占红军坦克数量一半的bt…5和bt…7飞快的从红军装甲序列中消失。
比如罗科索夫斯基的机械化第9军。战前约装备有600辆bt…5和bt…7,被德军第二坦克集群击败后撤之后。经过清点和统计发现仅仅还剩百余辆bt坦克了。
大量的坦克消耗,意味着缺口更大,为了应付未来更残酷的战斗,红军必须加快生产,必须缩短工时!
比如t…34坦克,其生产需要大约8000个工时,而李晓峰希望至少减少一半的工时,如果能达到历史上卫国战争末期的3700个工时那就更加完美了。
“我不需要精雕细作的精品,我只要能够应付大规模战斗消耗的流水线产品!”李晓峰对哈尔科夫180厂领导说道,“保证武器的主要性能不下降,其他的次要方面完全可以因陋就简。现在数量就是战斗力!”
这样的说法自然让180厂的领导目瞪口呆,之前总装备部一再强调的是提高质量,说什么质量就是生命,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怎么到了某仙人这里,就完全变了一个调子呢?
李晓峰对此的解释是:“此一时彼一时,之前我们没有预料到战斗消耗会如此的大,更没有意料到敌人是如此的凶残。前线部队的损失很惨重,如果不尽快供应充足的坦克,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只顾质量不管数量了。我唯一对你们的要求是,保证一辆坦克能战斗300个小时,300个小时内不出大问题,就算合格!”
实际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图哈切夫斯基一把将之前攒起来的好牌都输得差不多了,只能先赶紧的想办法挽回颓势。必须尽快补充装甲部队的消耗。
当然,三百个摩托小时看上去很少,用二把刀专家的算法。这不过区区12天,一辆寿命只有12天的坦克。自然是粗制滥造的山寨货,自然要批判。
问题是,账不是那么算的,坦克不是家用小汽车,不是代步工具,打仗不是一路开着坦克向前猛冲。在进入战斗之前,比如长距离机动的时候,几乎不会用坦克本身的动力跑路的。那太奢侈了。装甲部队集结和机动的常规也是正确的做法是乘坐平板汽车或者火车转移。进入集结地点之后,再下车重整序列之后作战。
说不客气点,那种以为装甲部队一路突击上千公里,时时刻刻靠自身动力向前冲锋的场景,多半是幻想,而且还是土豪级别的幻想。现实中没有任何国家会这么干的。而且这么干坦克手也受不了不是,那玩意儿里面不舒服!
实际上不管是二战还是之后的历次有装甲部队参与的战斗,一两天之内向前突进上百公里的战例都是少之又少,苏联玩坦克流很暴力吧?冷战时期,规定摩托化步兵师(其实就是机械化步兵师)一日的突击距离是多少?三十公里的样子。至多五十。
为什么这个数字这么低?难道是苏联人坦克不够多、柴油不够烧?肯定不是,因为要达到这个突击距离都不容易。如果不管不顾得让装甲部队硬冲,一天飚上百公里不是问题。但是抵达目的地后还剩多少能作战的坦克,以及后续部队是不是能跟得上,尤其是后勤保障能不能跟得上,那真心是不好说。
所以说坦克不是家用小汽车,摩托小时寿命很宝贵,是不能随便消耗的,而三百摩托小时已经足够装甲部队完成一次大规模战役的使用了。期间,要么发动机和变速箱大修,要么就已经被敌人摧毁了。
不光是装甲部队存在这个问题。空军一样也存在这个问题,根据之前一个月的战斗消耗。总装备进行了估算,一架战斗机顶多能执行五六次战斗任务。甚至相当一部分在最初两三次升空作战后就被击落了。委实不需要发动机的寿命太长,完全可以降低相应的标准,比如战斗机的航空发动机的寿命都不需要超过50小时,大部分二十多个小时就被击落了。
所以当时李晓峰就建议,发动机生产企业可以在战时降低标准,保障发动机300小时的寿命就足够了,再多了就纯属于浪费。苏联可不是美国那样的狗大户,不可能既保证数量又保证寿命,在战时,只能先顾着最紧要的一头数量。
为了保证足够的数量,李晓峰不光下令降低部分产品的寿命,还下令暂时中止新产品走上生产线。冻结一切生产技术状态,先卯足了量的生产,撑过艰难的1941年再说改进。
当然,这不是拒绝设计师改进产品,相应的改进计划也照样进行,只不过暂时不进行量产而已。比如t…34和t…35,改进计划就如火如荼的展开。
其中t…34基本上是走后来的t…34…85的路线,加强装甲和火力,没多说可说的。而t…35就稍微特殊了一点,之前提到过,北方工业已经搞了一个加强装甲和火力的改进方案,但是这个方案李晓峰并不满意,他觉得北方工业的步子迈得太小了,这样的改进如果在1942年投入生产,不要说和同年出现的虎、豹相比,甚至是同四号坦克的加强火力型号相比,都占不到一点便宜。
以t…35的外形,想要抵御kk40的攻击,炮塔正面至少要达到70毫米,而车首装甲也必须增厚到50毫米,甚至这都显得勉强,至少只能在1000米外同对手周旋。而按照北方工业原本的升级计划,炮塔正面才60毫米,这加了等于不加一样。
李晓峰认为,t…35再怎么说也不能弱于t…34,必须进行更深度的改进,什么样的改进呢?第一自然是增强装甲,第二步火力也必须加强,76炮很快就要干不动德国佬了,甚至85炮也仅仅能威胁黑豹。t…35完全可以和t…54装一样的100毫米滑膛炮嘛!
“那这需要重新设计炮塔了。”康斯坦丁幽幽地坦克口气。
因为他实在是服了某人,这真心是不改则以,一改就是天翻地覆。要知道更换新炮塔可不是小事,因为炮塔和车首装甲猛然增厚,必然给悬挂系统尤其车首的第一对扭杆悬挂造成更大的负担。恐怕得重新予以加强。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哪怕是按照李晓峰的要求将炮塔装甲增厚到80毫米,按照某人给出kk40坦克炮和pak40坦克炮的性能数据,这也是不够保险的,顶多也就是互相摧毁的局面。很显然,某人恐怕不会喜欢这个结果的。
要想满足某人能在800米左右的距离上消灭敌人坦克的目标(100毫米滑膛炮蛋疼的精度和苏联简陋的观瞄,在这个距离上才能保证命中率),必须重新设计炮塔和加强底盘,这个工程量相当的大,而且难度非常高,可以想象,新炮塔投入生产还有一堆的问题需要解决,哪怕最乐观的估计,也得需要一年。
李晓峰问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康斯坦丁又叹了口气:“如果不进行大改,那就得从钢材上下工夫了!”
没错,增强防御,要么是加厚装甲,要么就只能在装甲钢的质量上想办法,如果有更好的装甲钢,不用增加太大的厚度也能显著的提高装甲质量……
ps:鞠躬感谢肥猫ik、赠人玫瑰之手和zhaort4932同志!
162 乐观一点()
苏联的装甲用钢其实也是一部引进史;沙皇时代俄国的工业不达;装甲钢质量并不好(从日俄战争时俄制战舰的拙劣表现就能看出)很依赖进口(德国;法国;英国)。到了三十年代;苏联开始大力展装甲力量的时候;才开始系统的梳理冶金工业。
比如bt系列坦克的钢材就是全面引进的美国技术;一直到了t…34时代;苏联的装甲钢才基本跟上了世界先进脚步(还是稍有不如的)。比如t…34使用的钢材就是铬锰镍铬钼系的均质钢(7d和8s两个系列);这两款装甲钢性能跟沙皇时代相比;自然是先进;但是同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显得不足;比如该钢韧性不太好。
而现在;t…34;t…35乃至t…54统统使用的都是7d和8s系列钢材;就拿t…54说吧;现在的t…54和历史上的t…54相比防御是有相当差距的;而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钢材的问题。历史上的t…54使用的是更先进的74d装甲钢;出了7d系列几条街。也就是说现在的t…54其实是缩水版的;和原装正版行货没法比的。
而现在;李晓峰要求增加t…35的防御力;但又不能做大的结构调整;那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更好的装甲钢了。那苏联现在有没有更好的装甲钢呢?
很遗憾;暂时还没有;虽然北方工业冶金实验室一直在进行装甲钢工艺改进;但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进展;反正至少无法很快搞出74d系列的钢材来。
似乎这一条路也走不通?很快康斯坦丁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渗碳装甲钢了!";
所谓的渗碳装甲钢就是通过表面渗碳工艺提高钢材表层的硬度。众所周知;穿甲弹就是硬碰硬。如果钢材的硬度过了弹芯的硬度;那后者的穿甲能力就会被削弱;甚至是直接被折断。
这个工艺其实一点儿都不稀奇。已经诞生了过4o年;从19世纪末期开始。先由美国工程师哈维明;然后德国克虏伯公司将其扬光大;广泛应用于船舶的装甲钢。
实际上德国人的在坦克的钢材上也使用了渗碳工艺;普遍来说其表面硬度要出其他国家一截。如果苏联也搞一款表面渗碳装甲钢用于坦克;似乎是解决防御力不足的好办法?
不过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李晓峰的坚决抵制:";表面渗碳装甲钢没有任何前途;而且浪费时间;不能用!";
某仙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得从表面渗碳工艺说起;先要炼制出合格钢材。并轧制成板材;然后将这些板材置于气体或者液体渗碳室进行渗碳处理。而这道渗碳工艺相当的耗时间;几个小时都难以渗透一两毫米钢材;想要得到合格的表面渗碳钢那是需要大把的时间!
而现在;苏联没这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与其这么";精雕细琢";还不如多生产几辆坦克划得来。更何况表面渗碳工艺很考验技术;渗碳层不能太厚;太厚了影响钢材的整体韧性;在高穿甲弹的打击下会崩碎开裂;反而降低了防御力;同时渗碳层也不能太薄。太薄了又不起作用。这道工艺很考虑技师的经验和水平;马虎一点都不行!
德国二战的坦克为什么产量比苏联少那么多;不光是因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