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朱由崧的个人原因,这次潼关大战,李自成奇迹般的胜了。但是尽管如此,李自成每每想起,山海关大战和闪电般败出北京这一段,他都耿耿于怀,仿佛受了奇耻大辱一般,如今多尔衮又来了山海关兴风作浪,李自成觉得必须得找回场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报当年之仇,誓不为人!
朱由崧看李自成成竹在胸的请缨,连军令状都立下来了,真想给他一支令,让他聊了这桩心愿,找回曾经失去的平衡。但是一想到现在的远征军尚未成军,训练任务还相当繁重,大炮还没有新的突破,朱由崧笑着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收拾多尔衮的时候,先让他蹦哒几天吧,到时候,朕一定把这份功劳留给爱卿如何?”
“多谢陛下恩典。”
“陛下且慢!”
李自成话音刚落,不甘落后,什么事都抢着跟他干的张献忠闻讯也赶来了。
进了大殿,张献忠给朱由菘施礼之后,道:“陛下不妥,多尔衮这龟儿子跟老张也有仇,这份功劳介时得留给俺老张,否则陛下可就是厚此薄彼了。”
“你?”李自成看到张献忠这样,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知道张献忠是在为当年夔州之事,对他耿耿于怀,处处跟他作对。但是后来李自成占为王,张献忠又以同样的方式回敬了他,把李自成坑的也够呛,他们俩等于扯平了。但是张献忠现在还这样不依不饶,处处跟他对着干,李自成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怎么的?”张献忠把两只眼睛瞪得像包子,一副跟李自成死缠烂打到底不服输的样子。
“张敬轩你别欺人太甚!”李自成指着他的鼻子叱道。
“李鸿基,你别太自以为是!”张献忠也用手指着他吼道。
“侯爷,这是金殿。”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一脸难为情地出来劝李自成。
李自成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直到张献忠的干女儿,也是李自成最后纳的小妾翠玉夫人出来相劝,李自成才肯罢休。
这边李自成的女儿李纳,既不敢偏向像自己的爹娘,又不敢偏袒自己的丈夫,身为武将这种场合又不能无动于衷,只好红着脸也来劝张献忠,面对最喜欢的小妾,张献忠也只好收敛了。
“哼!”
“哼!”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朝对方哼了一鼻子,一甩袖子,都给对方一个屁股,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两个人各不相让的架势,要不是在这皇宫大殿,当着朱由崧和百官的面,要不是为了这些离不开的女人,这一对冤家,说不定会胳膊挽袖会撕打在一块。
在场的文武众将,宫女,太监,妃子,也不敢乐。
朱由崧强忍住不笑,一脸肃然道:“好啦好啦,两位爱卿都是一家人,到时候究竟谁出战多尔衮朕自有主张。练兵要紧,都回去吧。”
“臣遵旨。”
“臣告退。”
(本章完)
第814章 朕没有看错你(三更)()
大明帝王朱由崧现在上朝,令后宫不干政成为历史,既离不开女人,又贬低女人。这是朱由崧所不齿的,女人能顶半边天,女人并不比男人差。
历史上的女英雄,叱咤风云的女枭雄也不胜枚举。像什么南北朝时代的花木兰,宋朝抗金女将领梁红玉,天波杨府的杨门女将代表穆桂英,明朝的秦良玉,等等,皆是巾帼不让须眉之辈,还有汉时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哪个比男人差?
远的不说,就是当朝朱由崧的三位美妃,马金花,贺宣娇,慧梅,个个都堪称巾帼中的豪杰,还有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李自成的女儿李纳,张献忠的干女儿翠玉,李全的老婆柳春红,张耐的妻子慧英,个个都是文能宰相,武能大将,论功劳,与男将有过而无不及。
因此朱由崧上朝,他们当然也不能在家里围着锅台转,朝堂之上这些巾帼英雄,站在一起队伍也不算小了,成了百官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在其他朝代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巾帼美眉全都作为朱由崧的大臣百官的组成部分,陪王伴驾,共商国是。
朱由崧当然不怕将来后宫会乱政,在他看来,什么红颜祸水,后宫乱政祸患无穷,纯粹扯淡。这罪责从根本上说不在女人,而在于旧的体制,还在于男人能不能驾驭得了女人?
正是因为如此,李自成和张献忠当着朱由崧的面顶牛,高桂英,李纳,翠玉,这些女人才有插嘴劝架的机会。
打发走了李自成和张献忠之后,兵部尚书刘肇基道:“多尔衮泛兵山海关之事,不知陛下作何打算?”
朱由崧不以为然道:“山海关和一片石有六七万人马,黄闯子的铁鞭不吃素,属下几个总兵官陈献策,张杰,丘钺,黄名,个个骁勇。他们又有险关可守,尽管多尔衮来势汹汹,估计也难逃到什么便宜。”
“陛下圣明,贼人如果绕道喜峰口,或者是承德方向,那里相对来说防守薄弱,陛下是否在这两地增派援兵?”
朱由崧点了点头,喜峰口只有1多万人,承德卫所新成立,只有5000人,以祖克勇之骁勇和马保智勇兼全,短时间内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多尔衮要孤注一掷,那就得考虑一下增援的问题啦。
朱由松思忖着,陈献策,出班奏报:“陛下无需担忧,承德军所,附近密云总兵可以接应一下。另外,承德所,喜峰口,一片石,山海关,相距都不算太远,多尔衮也没有力量,同时,进攻这几处关口,因此这些关隘之间,彼此还可以相互照应。”
柳春红施礼道:“陛下也不可轻敌,大清的实力今非昔比。只绿营兵少说就有十几万,这些绿营,战斗力也不次于鞑子的八旗,再有汤若望为他们开发了新的火炮,威力更大,陛下还是再做运筹为上。”
朱由崧点头,“朕可以让他后院起火,多尔衮在这折腾不了几天的。”
随后朱由崧传旨,命令在莫西的李定国,对大清派去的济尔哈郎这支军队开战,务必要全歼,然后由漠西蒙古向漠北蒙古移动,以摆出进攻大清之势头。
然后朱由崧又传了一道旨意,命令驻守山东威海的军队,从海上出发,增兵朝鲜,造足声势,故意让大清国知道。
这两道旨意,足以令满朝文武百官,交口称赞,不用怎么增援山海关一带,很快多尔衮就得撤兵。
接下来朱由崧开始加封这次营救汤若望的有功之臣。
这次营救汤若望,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壮举,用多么凶险的词来形容都不为过,也只有朱由崧能成就这样的大手笔。
虽然最后成功了,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祖海殉身,这是阵亡的锦衣卫最高级别将领,2000锦衣卫,只回来一百多人。
柳春红是这次营救汤若望的功臣之,她和慧英一样,没受什么伤。李全伤势较重,张耐双喜,身上也有了几处伤。朱由崧亲自把他们接近皇城,对于这些伤者已经安排了最好的御医调制伤口。
对这五员大将,赐李全一等侯爵,其余的男女四将都加封为一等侍卫,正三品的武官。幸存下来的一百多名锦衣卫,全都晋级加饷,对祖海以及那些一千多名死难的锦衣卫,进行厚葬,他们大都客死在异国他乡,尸体都找不回来。只有在京城找一片风水之地,供上他们的牌位,修坟立墓,派专人护墓扫墓,以示对死者的敬仰,然后抚恤他们的家属。
柳春红和慧英等跪倒谢恩。
处理完这些朝政之后,朱由崧再次飞马来到军政学堂,这次他直奔军工研究院。
这里现在有三位研究员,宋应星,宋应升和新来的汤若望,他三个人可谓是老相识了,虽然官小职微,也算是曾经同殿称臣了,现在他们又同堂共事。
因此三个人很快就达成了默契,进入忘我的工作状态。
汤若望,这一次从大清回到大明,正如凤凰涅槃,劫后余生。朱由崧在他身上付出了这么多,为了他伤了这么多人。进京之后,朱由崧又亲自迎接,加封军工研究院院士,论官职地位仅次于宋应星和宋应升。如此无上的礼遇,汤若望感激涕零。
朱由崧再次出现在他们的室内,三位研究员受了很大的鼓舞,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给朱由崧行大礼。
朱由崧一摆手:“你们忙你们的,朕随便看看,多尔衮现在拉着大炮已经泛兵山海关了。”
朱由崧有意无意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汤若望立即就跪下:“陛下微臣有罪,但是大清的火炮出自微臣之手,微臣敢以项上人头保证,多则三个月,微臣就能造出一款大炮,成为大清火炮的克星。”
“爱卿平身。”朱由崧听完这话高兴了,亲自把他拉起来,“朕真是没有看错你。”
说完又拍了拍他的肩头,然后和宋献策,刘肇基等人,离开了军政学堂。
汤若望当场就跪下了,
(本章完)
第815章 山海关大战(上)(一更)()
多尔衮十几万人马开到了山海关前,现在的山海关跟五年前他门入关时的山海关一样。城头上高高飘扬的都是大明的旗帜,城墙上的明军,跟假人一样,黑洞洞的炮口朝向天空。
但是不一样的是五年前,吴三桂和李自成各投入数万兵马在这里厮杀,吴三桂又投降了他们,使他有机可乘,大败李自成,那次入关,他们简直便宜到家了。
现在并没有一兵一卒在这里混战,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眼前蜿蜒的城墙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跌宕起伏,高大的城楼盘卧城墙上。
山海关的关城大致呈一个长梯形,共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城门,西城门,南城门和北城门。而且每个城的城门都有瓮城。每座城门的城高,连城墙带箭楼,都在20米左右。
城墙的厚度普遍都在七米左右,用条石砌成的城墙,因为年久发出青褐色的光。
因此这四座城门围城的关城,显得雄伟高大,称之为天下第一关名副其实。
多尔衮对这坐关城可谓是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五年前轻而易举的从这里面进关,横扫汉人的军队,无论是明军,还是李自成的流贼,在八旗军面前,节节败退。他们以摧枯拉朽之势把李自成赶出了北京。
但是好景不长,他们把顺治帝接到北京,都城从盛京迁也到北京,但是他们的顺治小皇帝在北京也没住够一年,便又匆匆的被朱由崧的人马赶出了北京,像赶牲口一样被赶到了关外。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经四五年了,雄伟的关城,见证着他多尔衮人生的辉煌与跌入低谷,可不是他自己的辉煌与阴暗,而是他们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来去匆匆。
今天他又卷土重来到了这道关城前,十几万雄师气吞万里如虎,往事历历在目,却已不堪回首。他心潮起伏,热血澎湃,收住思绪之后,手中玉鞭一指,“开炮!”
黄得功坚守险关不战,他们只有用大炮开路。
清军的炮兵早就找好了有利的地形,把新式的火炮推到定的位置,根据地形排成了几排,有的数门排成弧形,有的是直线形。调整好高度和仰角,计算出射程,调试好准星合照门。
开始装填弹药,接到多尔衮的命令之后,清兵们把火把对准了引线,一阵吃吃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便响起来了。
直打的远处的山海关城头上,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砖石飞溅。
黄得功当然不能等着干挨炮,城头上,明军成的红衣大炮也轰鸣起来,就这样,双方开始了猛烈的炮击。
清军用大炮轰的是明军的城楼和城门,而城头上的明军用大炮轰的则是清军的炮兵阵地。因为现在的清军躲在明军大炮的射程之外。
其实,清兵的炮兵阵地也在明军大炮的射程之外。但是明军的城墙和城头的兵将,却在清军炮火的打击范围之内,这便是清军现在拥有的炮火优势,射程远,威力大。
清军的大炮能够准确的落在城墙上,炸的明军将士血肉横飞,有不少明军的红衣大炮都被炸毁了。
而此时明军的炮弹,大都落在清军炮营阵地的前方炸响,只有个别的炮弹落到清军的炮营阵地上,炸开了花。
这时候,双方的伤亡,明军当然是惨重的。
黄得功得报之后,立即传令把城楼上包括箭楼,敌台,瓮城防守主力量全部撤入城中躲避起来,明军的炮火骤停,硝烟散去,多尔衮透过望远镜,发现城头上,守城明军将士全都不见了,城墙被大炮炸的狼藉一片,血迹斑斑,明军的残旗还帽着火和浓烟。
多尔衮觉得是冲锋的时候了,城城守城的明军将士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