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的李云不敢直视,简直是个母叉。
尽管苏麻拉姑怒火焚身,但是她还保留一丝理智,因此并没有对李全下毒手,认为这个锦衣卫的一把手兼东厂中的上层人物对他们还会有用,尤其是在这样的处境里。
因此苏麻拉姑发完脾气之后,雪亮的宝剑就压在了李全的脖子上,把嘴里的东西给掏出来,娇喝一声:“你小子把姑奶奶害的不轻,想死想活,说!”
李全破口大骂:“呸!贱人,死鞑子,我李全可不是李云,有本事你杀了老子,皱皱眉头不算好汉。”
苏麻拉姑还真不打算杀他,知道这是一个愿意为朱由崧生、为朱由崧死的人,也不跟他多费唾沫。害怕她吵嚷,又把那块破布塞到他嘴里去了。
这时那名报事的鞑子又道:“当家的,京城的军队和官衙全都行动了,据说三天时间,他们要把京城翻个底朝天也要把我们找出来,怎么办?”
“不要惊慌,短时间内他们不会找到这里的。”
苏麻拉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脑子飞快的思索着。这次行动就这么失败了?回去见到太后和多尔衮如何交代?不行,绝不能就这么善罢甘休,就是搭上性命,也要做最后一搏。师父曾经说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潜入皇宫,说不定还有机会。这次不把朱由崧的脑袋带走,誓不罢休!
苏麻拉姑银牙一咬,又作出这样一个大胆的决定。
有了上次的教训,这一次,她不敢再冒失了。留给她的时机已经不多了,看来这位大明帝王神功盖世,天下无敌的名望不是浪得虚名,他绝对是自己的对手,不成功便成仁。
大明皇宫他可不熟悉,虽然听他们老佛爷说,大清的京师盛京和大明的京师北京是一个模板,但是毕竟没有到过她心里仍然没底。
“把皇宫里的情况,重点是把你们陛下的寝宫,禁军的布置给姑奶奶画张图出来,否则姑奶奶活剥了你!”
苏麻拉姑拿着宝剑,开始逼迫李全了。
但是李全对他们嗤之以鼻,吹胡子瞪眼摇头摆尾,只是苦于说不出话来,否则又要骂他们个狗血喷头了。
苏麻拉姑正欲发怒,李云说话了,“姑娘,在下有幸陪同府台大人曾经进过一次皇宫,还有一些印象。”
苏麻喇姑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让他画图。铺好纸和笔,李云想了想,时间不大,还真把苏麻拉姑想要的东西给画出来了。
苏麻拉姑一看非常熟悉,暗道老佛爷说的没错,北京的皇宫和盛京的皇宫果然如出一辙,连乾清宫都是一模一样的,禁军侍卫,太监房也都标出来了,苏麻喇姑这下心里有底了。
这是外面又有人喊:“头儿天已经不早啦。”
“好,来了。”李云答应着,看着苏麻拉姑一眼。
“你可以去,不过你可不要过跟我玩花招,姑奶奶会暗中安排人跟着你,如果有变随时会取你的性命,另外也请你明白,你的一家老小几口人的小命都在我们手里攥着呢,你可想清楚了。”
其实苏麻拉姑这话里面有些水分,到目前为止她还不知道这位李捕头家住在哪里,门牌几号,人有几许?
此时她用的是诈语,打的是心理战。但是这恰恰是李云的软肋,苏麻拉姑对这位李捕头的脉相已经把准了。
“请主子放心,在下一定守口如瓶,快去快回。”李云磕了个头,奴才相尽显,然后带上刀,出去之后,他感觉到有人跟了出来,而且还不止一个。但是他头也没回,若无其事,大步流星往前院走去,这时他听见后面的门关上了……
(本章完)
第838章 夜入皇宫(二更)()
金刀李云离开这个房间刚走,苏麻拉姑就听到院外面的街上人喊马嘶的声音,大街上就喧闹起来。
他们赶紧把灯止了,伏身到高处往墙外观看,就见外面大批的军队,差役一拨挨着一拨,一对连着一队,手执利刃和弓箭,还有火枪,高举着灯球火把亮子油松,户内户外,凡是能藏人的地方都搜,挨家挨户进。
哪一户门要是开的慢了,就被破门而入了。
苏麻拉姑赶紧回到屋内把房门关上,一吧嗒这个滋味儿,越来越觉得形势对她不利。
他们此行来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朱由崧这颗脑袋,如果把大明的皇帝掳到大清,那简直就更完美了,可是现在出了个假朱由崧,一切成功的喜悦成就感都化为了泡影,说实话她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阵势,执行这么特殊的任务,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是一场容易破碎的梦,现在形势简直是直转急下啊!
现在两个喇叭僧和八名鞑子已经落入朱由崧的手中,这次连苏马拉姑自己算上,他们总共才来了21个人,这一下等于折掉了她一半兵力和左膀右臂,只抓了个锦衣卫都指挥使,要论官职是不小,但是锦衣卫再大的官职也是皇上养的一条狗,如此说来说去等于前功尽弃,跟一无收获差不多,反而打草惊蛇了。
京城中的军队和官府衙门的人都出动了,现在这位大明帝王肯定已经全明白了,听说大明的酷刑是很残酷的,特别是锦衣卫的诏狱,那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据说大罗金仙到那里都得变成鬼,两位高僧等被俘者要是挺刑不过,招了供再配合他们做点什么,他们这十来一个人肯定会无处藏身的。还有,万一这个李云要是中途反水,她就任何机会也没有了。
苏麻拉姑想着想着突然感到很被动,很无助,看来自己对这个朱由崧,以前估计过低了,她越来越感到时间的紧迫。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就夜入皇宫摘昏君的脑袋,有图纸在手不愁找不到乾清宫。就算没有这份草图,大清的京师跟大明的京师一般无二,自己在盛京呆了这么多年了,就是三年前对改造过以后的宫城也了如指掌,闭着眼睛也知道东西南北,哪宮哪殿。
恐怕昏君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今晚敢到他的寝宫行刺,他现在肯定认为自己这些人正在四处躲藏,往城外潜逃,姑奶奶就给他来个反其道而行之,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就这么办!
苏麻拉姑打定主意后,对手下的几名鞑子交代了几句,让他们待在这个屋里,不要轻举妄动,留两个人在外面巡逻放哨,千万不要暴露,自己出去办点事,四更天之前肯定回来,然后他们再想办法出城。鞑子们也不敢多问她出去干什么,只有唯唯诺诺,尊令照行。
苏麻拉姑重新整理了一下夜行衣,把油黑发亮的长辫子往黑色的头罩里又塞了塞,然后又紧了紧脸上的面纱,摸了摸镖囊内的铁菱,提着宝剑转身出了屋门,把房门关上,看了看四外无人,纵身上房就消失在夜幕中。
这次行动苏麻拉姑一个帮手没带,尽管她身边还有十个人可用,而且这十个人个个骁勇善战,以一当十,甚至一以当百当千当万,但是那只是在冲锋陷阵的混战中,潜入皇宫刺王杀驾这种事,她一个人足矣,行动也方便,多带一个都是累赘。
以她的身法,街上乱哄哄的兵将也难以发现她,当然她也没法骑马,这里离皇宫大内少说也有20里地,她只有施展开夜行人的本事——陆地飞腾术,蹿房越脊,很快就出去了十几里来到了宫城的墙外。
所谓的宫城就是皇宫大内,又叫紫禁城,是专供皇上居住办公的地方,里面除了皇上之外,就是太监宫女了,城上面有御林军或者叫禁军驻守。
紧挨着宫城的就是皇城,这里有朝廷百官的各个衙门,锦衣卫的南北镇抚司衙门,就在宫城和皇城之间,然后五军都督府。
现在朱由崧把五军都督给撤了,但这里仍然是军事机构,住的仍然是军队,那就是京营兵帅府和军营。经营殿帅郑鸿逵,绾十万京营兵除了防守宫城,还有守护皇城的任务。
如果遇到战事紧张的时候,比如说有敌军进犯京师,这10万精兵还能够开到外城的城头上,协助守城的官兵的守城。
可以说,整个皇城和宫城戒备森严,平时除了锦衣卫外,还有十几万京营兵和禁卫军层次层驻守。
宫城也有护城河,不过相对于皇城和外城的护城河来说,规模比较小,水也不深,大概有五六米宽的样子。与其说这是护城河,倒不如说这是宫城的排污清洁河,里面连着皇宫大内,外面环绕着宫城,最后汇入皇城和外城的护城河水流中,排出京城之外。
此时苏麻拉姑附身在数丈高的一个吊杆上,静静地观察这一带的动静。他发现这里非常安静,论时间来说现在也就是二更天刚过,但是这里连站岗巡逻的哨兵都没有。
外面那么乱,出动了那么多军队,衙役和捕快,这里不应该戒备森严吗?又是皇家苑林和朝廷主要机构的处所,肯定是这个昏君忽略了,正所谓灯下黑。
看来师父的话是真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真是天助我也!
苏麻拉姑心中高兴,从吊杆滑落下来,猫着腰像个夜猫子一样,又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几个闪纵就轻松的过了护城河,来到城墙下面。
宫城的城墙也不高,只有两丈,这对苏麻拉姑来说根本不算个障碍。我关注了一下守城的禁军,城门处有几个还在打瞌睡,城墙上的垛口,稀稀疏疏的很远,能找到一个。
这个昏君宫城的防守如此松散?他真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今天遇到姑奶奶算你倒霉。
苏麻拉姑双腿一飘就上了城墙,很容易的躲过守城禁军的视线,进皇宫之后直奔乾清宫而来……
(本章完)
第839章 婵妃侍寝 (三更)()
婵妃就是从前正宫娘娘的金皇后的侍女婵儿。
金皇后是朱由崧刚穿越过来时,白捡的一个便宜老婆,这是原来那个朱由崧的妃子。朱由崧穿越过来三身附体,金娘娘水到渠成便也成了现在朱由崧的老婆。
不过那时的金娘娘还不是皇后,原来那个朱由崧完全是个酒色之徒,后宫的女人不止三千佳丽,哪个是正宫原配,哪个是妾室偏妃,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是一味的猎奇猎艳,饮酒淫乐。
特别是被扶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之后,他更是大肆选美,夜夜笙箫,不理朝政。
才导致了朝政被手绾重兵的马士英父子把持朝廷,动不动就以兵威上殿,他的党羽也很嚣张,还当着皇上的面擅自拿刀追杀大臣,这个皇上被逼的也没脾气了。他只好睁一只眼闭只眼,后来干脆就不想理朝政了,专门后宫,后宫生活更加糜烂,那些该死的内臣太监,投其所好,不顾亡国之险,在江南到处选美,连幼女都选过来了,太监也跟着一起淫乐,还要对食,连老天都看不上了,这才有了朱由崧的穿越,直接三身附体,那个朱由崧的魂魄被夺了,成了行尸亡魂,成就了现在的朱由崧。
朱由崧穿越过来之后,立即颁布罪己诏,解散了选来的美女,只宠幸了金娘娘。
金娘娘很贤惠,从来不后宫干政,只是在床上好好伺候朱由崧。而且这个女人还有一大优点,就是不吃醋。当自己不能满足朱由崧的时候,她还把自己最贴心的侍女婵儿,叫过了一块儿上床伺候朱由崧,玩燕双飞。
能把自己的男人如此伺候,这样的女人太难得了,朱由崧也对得起他们,加封金妃为正宫皇后,加封婵儿为偏妃。
一个暖床丫头,被提拔为是妃子,简直是一步登天。婵妃感念皇恩浩荡,从此后更是忠心的侍奉皇上,但是她也不忘她的老主人金皇后,变着法的孝敬她,伺候她,两个人由奴仆成了最好的姐妹。
可是突然之间,国舅舅出事被杀了,金皇后虽然没有被打入冷宫,但是都认为她必然会受到冷落,甚至会波及到婵妃。
在这种情况下,婵妃很是低调,甚至是噤若寒蝉,从不敢奢望什么。
但是今天宫中的太监突然向她道喜,皇上已经下了旨意,这几天都要让她侍寝。
这简直令婵妃欣喜若狂,皇上已经有几天没有临幸她了,她也能看得开。
作为一个侍奉皇上几年的偏妃,虽然当今圣上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但毕竟不是一个新宠幸的佳人,哪敢奢望一连几天霸占皇上?
能偶尔到她的宫中住一晚上,说明龙恩犹在,皇上还还没忘记她,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可是现在朱由崧传来圣意竟然要一连几天晚上都宠幸她。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令她不敢相信,难道她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因此婵妃兴致勃勃的传下口谕,令太监宫女悉心收拾。其实这些下人们没事就是伺候人的,天天都在收拾了,这里早已是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