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重生之伊皇后-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成年的皇子当中,现在原太子纯亲王,和八爷廉亲王,两人都因为受伤,身体有疾的原因,彻底与皇位失之交臂,倒是让原本站在二人身后的大臣们,好不遗憾。
剩下的皇子中,五阿哥,十阿哥两人一人因为是被皇太后抚养,一人是因为娶了蒙古嫡福晋。
两人都因为跟蒙古势力沾上关系,也注定了与皇位绝缘,是以这次提议太子之位的时候,这二人便一直不在备选之列。
还有剩下一个七阿哥因为天生足疾,也是跟太子之位绝缘的。
再加上九爷,十二爷和十三爷,这些人都一直无心皇位,早已经在私下里站在四爷后面。
所以这次皇位之争,便只剩下大阿哥直亲王,三爷诚隐亲王,四爷,和四爷的胞弟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这四人呼声最高。
四爷前世便能从九龙夺嫡中杀出重围,自然有他不可磨灭的智慧在里面,又加上前世十几年的帝王,早就将康熙的心里摸的一清二楚。
因此四爷在这次太子再次被废后,反复的将老九,老十,跟老十三叫到跟前,反复的耳提面命,不让二人提让他做太子之事。
不然就不让弘旭,弘昭和弘晞几人跟他们来往,又再次将其中的厉害关系给他们分析清楚,总算打住了几人一心为四爷争夺皇位之心。
而朝堂上少了四爷的争夺太子之位的呼声,剩下的,便要数大阿哥直亲王跟十四阿哥的人,在朝堂上跳得最凶。
不过这个时候的康熙,早已经对这些一心争夺皇位的皇子没多少好感。
只是身为上位者,康熙只默默压下了所有的奏折,只吩咐了一句“容后再议”,便一直将太子之位的请求全部压下。
正是由于康熙的这一决定,才让四爷跟弘晞,弘昭等人是越发忙了,在进入五十一年十一月份的时候,京城开始彻底冷起来。
可这时候,一份上奏名为“托合齐父子贪污”的奏折直接上奏到康熙的御案的时候,再次震惊朝野。
要知道太子已废,现在已被康熙撤了太子之位,直接封为纯亲王,按说,已经脱离皇权之心的太子,怎么说也没人找他麻烦的。
可现在这份奏折,明显是在说现在纯亲王仍然动机不纯。
只是这次到底康熙是厚爱太子的,知道现在纯亲王已经与皇位绝缘,就是再反也不会反他了,这个时候的康熙对太子的宠爱就彻底体现了。
此时他一力压下了所有反对声,直接将这个案子交给了四爷,十三爷去查托合齐父子的贪污案,并严厉告诉众大臣,纯亲王一片纯孝之心。
托合齐父子之事,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与纯亲王无关,并让四爷父子好好查最终结果,还纯亲王一片清白。
陛下如此护短的行为一出来,简直跌掉了一众大臣的眼睛,可纵然如此,一众大臣还是不怎么敢去惹这久情绪不太好的康熙。
反而一众大臣,都在积极准备康熙来年的六十大寿的寿礼。
而吃够了前世登基时候国库空虚,整个皇室国库只有八百两纹银的痛苦,这次四爷自打五十一年底的时候,便一直在竭力止住所有想给康熙搞所谓‘千叟宴’的寿礼。
没想到,过了五十一年年宴后,十四阿哥还是私下去聚结齐了一千名六十岁的长寿老人,亲自赴民间将这些长寿老人带进了京城,只为康熙六十大寿的时候,共同为康熙庆祝。
而等四爷知道的时候,十四阿哥的这个提议,已经上上了康熙的御案上,并且一致获得了一众想讨康熙欢心的大臣通过,生生让四爷气得吐血。
不论四爷怎么气吐血,最终康熙的‘千叟宴’,还是在以十四阿哥为主导的情况下,热火热图的准备着。
而且为着康熙的这次寿宴,国库直接划过了八千两白银过来准备,而且还放了话,不够,一帮大臣还直言可以继续拨过去。
因此五十二年十月的这场寿宴,办得异常盛大,整个场面千名老人出席为康熙唱长寿歌。
不但如此,十四阿哥还在年前,便拖万人为康熙写了大写的‘寿’字,因此寿宴上的康熙龙颜大悦,对十四阿哥当场便封了亲王。
可谓整个寿宴,十四阿哥出尽了风头,完全是他一人的独场秀,剩下的也就大阿哥直亲王,太子,和四爷比较出彩。
可相对比走心和排场来讲的话,只有十四阿哥是最让康熙龙颜大悦的。
也可以说自打五十二年,康熙的‘千叟宴’后,在整个朝堂上,又彻底蹦出了个康熙的宠儿出来,便是十四阿哥最为出色。
也成为继原太子,和大阿哥直亲王之后,太子之位呼声最高的一位。
就因为如此,站在十四阿哥身后的大臣越来越多,并且京城里竟然开始渐渐流传起来对十四阿哥的种种赞美之声,诸如:
“十四皇子才德双会,诸皇子内皆不如,将来必大贵”。
这下在后宫里,因着有两个皇子皆颇受康熙喜爱的原因,后宫里的德妃,又开始重生在后宫里开始慢慢站稳脚跟。
只是因着后宫一直有良妃在的原因,到底德妃还是没能统领六宫,只算是康熙恢复了永和宫的禁令而已。
不过随着过了五十二年的年宴后,宫里良妃,康熙,跟皇太后,身体都越发没有年轻时候好了。
良妃因着有弘晞当年送的灵泉水,到底身子骨还算硬朗,可这久八爷府上,只除了一个弘旺诞生后,就如前世一般,再没有阿哥出生。
后面年侧福晋进门后,倒是怀了几次,可都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每次都不足月就流掉,后面好不容易在五十二年生下一个子嗣,可都是个身子骨很弱的格格而已。
因此八爷子嗣不封,后继无人,就已经变成良妃的一块心病,是以久郁成疾,这次也跟着康熙卧病在床,再次让太医诊出需多卧床休息的诊断。
而就因着康熙,皇太后跟着在五十二年底病后,是以本该在五十三年三月的大选,都跟着推迟了一年!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们,提前公布下:文文最迟明天就会标注完结,完结后蠢江会锁文大修,如果宝宝们没有看完的,请点下下载,省得到时候看不到大结局!
然后番外会另开一本,或者大结局不满意的,要开下本的话,宝宝们也可以说。完结有点匆忙,实在出乎蠢江的意外,对不起宝宝们!有意见都可以在蠢江新文下面提,或者这本伊皇后的番外下面提!
推荐下蠢江新文:修真之上神攻略记;是本仙侠修真言情文,欢迎宝宝来踩!爱你们!
第391章 :西北战事(二)()
康熙五十四年春; 初音院书房里; 伊路正拿着今年大选的秀女画册,挑选着今年适合弘昭的嫡福晋。
哎; 孩子生多了就是这点不好,这看吧; 孩子大了; 还得她一个个挑嫡福晋; 而且她挑了还不定能被康熙赐婚。
可即使如此; 四爷昨晚可是给她下最后通牒了; 要是她不先有几个中意的人儿,到时候皇阿玛给指什么样的嫡福晋,他可不给她保证。
这个该死的四大爷; 真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她了,伊路拿着一张张画册,努力将这些秀女全部想成四大爷的样子。
恨不得直接眼神戳过去,就能戳到四爷,让他也感受一番她的无力。
“额娘; 别瞪了,再瞪阿玛也不可能受到伤害的。”
“还有你,初阳,三姐说多少便了,写好的字帖,得自己整理放好,怎么老是弄一地都是。”
苏伊尔哈看了一眼额娘小孩子一样的性子,接着又再次将初阳写了不满意的字帖捡起来放好,这小妮子在前世估计是男孩子吧!
这看1岁前还看不出来啥,可这自打三岁后,弘历跟弘昼都送到前院书房学习,独独剩下她之后,也不知道这小丫头受什么刺激,天天吵着要读书学习。
读的书还不是女戒,女训啥的,可是男子要考取功名读的四书五经,典型的读死书的书呆子。
可要是弘历跟弘昼要读这些书就算了,她都能理解,可一个小丫头片子,才那么小,真不知道当初是不是额娘给她生错了性别。
可这丫头命好,偏偏作为小公主,府里头阿玛,额娘宠她,几个哥哥也宠她,要什么就给什么。
这不,自打三岁起,说要看的经书,额娘可是磨了阿玛好久,都给这小妮子找来了。
可她没想到,这到了开春后,也不知道弘历跟弘昼又给这小丫头说了什么,这久正在跟‘写字’较劲呢。
而且就那认真劲,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参加什么乡试,会试,殿试呢。
“三姐……我等下就弄,你陪额娘吧!”
头都没抬,初阳一双小手认真的拿着毛笔,正一笔一划的描摹着额娘给他要到的这些字帖。
其实要她说,她更喜欢阿玛的字帖,虽然阿玛的都是‘董体字’,可如今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她算知道阿玛的字,写的真是不差。
虽然她现在不过四岁之龄,可她自懂事后,刦好似感觉自己有一种恐慌感,便是要自己一直学习,不努力学习,就好似要‘亡国’。
‘亡国’?怎么会亡国,可她才那么小一丁点年纪,再说这世有阿玛额娘疼,还有如此多的哥哥姐姐疼,谁敢亡她的国?
到底当时年龄小,只是越发不安稳后,便被额娘发现她的异象,最后一双手轻轻托着她的头,不知道额娘弄了什么后,只感觉一股舒适气息闪过。
她便睡熟过去了,只是自打那次醒了后,她心底就再没有不安稳过,只是这种要努力学习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思,就一直伴随着她。
额娘又一直疼她,后面索性她要什么,就给她满足什么,这样的额娘,让初阳心底一阵阵幸福感闪过,这样的额娘,真好!
看了眼正忙着写字的初阳,嘴角抽了抽,刚将这些字帖收好后,这刚打算上前将字写的七歪八扭的初阳矫正下,没想到就传来额娘一声欢喜的声音:
“妞妞,你看,这个怎么样?”
走上前,苏伊尔哈接过一看,“赫舍里。婉婷,满八族赫舍里氏一族?”
身份倒是足,只是额娘给她三哥,五弟选嫡福晋,不都从来不看身份地位啥的吗?
再说,虽然现在二伯已经从朝堂这一旋涡中抽离了出来,皇玛法也赐了纯亲王爵给他,只是到底当年索额图反的时候,还是让皇玛法心里有根刺的。
虽然这赫舍里。婉婷跟索额图算不上多亲近一支,可是小心眼的皇玛法,能同意将赫舍里氏一族赐给弘昭?
只是苏伊尔哈看着额娘满意的神情,再继续往下看去,才发现下面的解释:“温婉,丰腴,好生养……”
‘……’这就是此时她心里的想法。
好生养这是她额娘用朱砂批注的吧!可真够了,额娘这才多久,就关注弘昭要子嗣了,这不三哥还没动静呢。
估计是是阿玛这久天天找三哥去说话,让额娘担忧了吧,这不给弘昭挑嫡福晋,就当真要好生养的。
只是这个赫舍里氏,苏伊尔哈眼底闪过一抹深思,顿了顿,将画册放回原位后,有些诧异的问道:
“额娘……这赫舍里氏,莫不是就是二伯私下提的那个吧?”
“啊……太子?哦不,是纯亲王说的那个啊?看我都忘记了!”
经宝贝女儿这么一说,她可算想起来了,太子可还真的有让弘晞给她带话,说希望跟她联姻。
而说到联姻,可还是让她明白,太子到底顾念着赫舍里氏一族,这次太子封亲王,又加上确实损伤很大。
康熙也算软化了对赫舍里氏一族的处罚,当初就是流放的赫舍里氏一族,后面也加了期限。
说十年后就能返回京城,成年男子跟女子也都在成年后,能再次参加选秀,科举等。
可到底在朝堂上,已经离开了很久,要想重新站稳脚跟,没太子扶持,可真心不够的。所以太子便想到跟她联姻。
这也算早就算到四爷会登基的,也是提前抱大腿的想法。
只是她也不能随便给弘昭做决定,只能把弘昭叫了来问他的想法,可这臭小子,一句“额娘您看着办吧,儿臣娶谁都一样!”
可真是气死她了,只是最终康熙要给弘昭赐谁她也摸不清楚,只说到时候看看那个女子教养和人品。
如果过得去的话,她到时候给四爷报中意的人选的时候,也就随便多提一个就好。
至于康熙赐谁,那就不在她的控制中了,倒是没想到,最终这太子说的人,还真在她中意之中。
罢了,也当还当年的救命之恩了,伊路就这个叫赫舍里氏的用朱砂笔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