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的中轴线长。
在我国的城镇,宽大的街道一般称“道”、“街”,较窄小的街道称“里”、“巷”,上海称“弄”,唯独北京普遍称“胡同”,当您打开北京地图,胡同满城,这不能不说是北京城市布局的大特点。据史载,到了明代,内外城共有胡同1230多条。
北京城内居民居住的四合院,也是北京城的一大特点。北京的四合院是从辽定都南京以后,在北京发展起来的。虽然北京也有行列式的住宅,但四合院在居民住宅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而且在全国其他城市的四合院住宅中,也具有典型性,所以说四合院住宅在北京的普遍性是其又一特点。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明武宗死后,他的堂弟朱厚继承皇位,这就是明世宗。明世宗刚即位的时候,在政治上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像限制宦官权力,整顿税收等等。但是后来迷信道教,在宫内设坛求仙,渐渐不大过问朝政。凡是迎合他信道的,就得到重用,大学士严嵩,就是因为他善于起草祭神的文书,逐步取得了内阁首辅的地位的。
严嵩并没有什么才能,他只知道奉承拍马,讨得世宗的欢心。他当上首辅后,和他儿子严世蕃一起,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干尽坏事。当时一些没骨气的朝臣都投靠他,有三十多个官员做了他的干儿子。有了这些爪牙,他更加可以操纵朝政了。
严嵩掌权的时候,北面鞑靼部(蒙古族的一支)强大起来,统一了蒙古各部,成为明朝很大的威胁。严嵩不但不想加强战备,反而贪污军饷,让兵士们受饥挨饿。鞑靼首领俺答好几次打进内地,明军没有力量抵抗。公元1550年,俺答带兵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郊。明世宗派严嵩的同党仇鸾为大将军,统率各路援军保卫京城。严嵩怕仇鸾打败仗,指使仇鸾不要抵抗。结果,让鞑靼兵在北京附近掳掠了大批人口、牲畜、财物,满载回去。京城附近十几万明军,竟一箭不发。
过了一年,仇鸾又勾结俺答,准备和鞑靼讲和。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愤慨,特别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
杨继盛,保定容城人,出身贫苦。他七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待他不好,让他去放牛。杨继盛放牛经过私塾,看到村里一些孩子们在读书,十分羡慕,向他哥哥请求让他读书。哥哥说:“你年纪太小,读什么书?”杨继盛回答说:“我能放牛,就不能读书?”他父亲见他有志气,就让他一面读书,一面放牛,果然上进很快。后来应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京城里受到不少大臣的赏识。
杨继盛为人正直,看到严嵩、仇鸾一伙丧权辱国的行为,怎么也忍受不了。他向明世宗上奏章,反对议和,希望朝廷发奋图强,选将练兵,抵抗鞑靼。明世宗看了奏章,也有点心动,但是禁不起仇鸾一撺掇,反把杨继盛降职到狄道做典史。
杨继盛到了狄道,并不灰心丧气。狄道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人不识字。杨继盛到了那里,挑选了一百多个青少年,请个老师教他们念书。学生家里没有钱,杨继盛把自己的马和妻子的衣服变卖了帮助他们。当地百姓都爱戴杨继盛,称呼他“杨父”。
严嵩像杨继盛被贬谪后,明朝和鞑靼讲和,互相通商。但是不久俺答就破坏和议,多次进攻边境。仇鸾的密谋暴露,吓得发病死了。这时候,明世宗才想到杨继盛的意见是对的,把他调回京城。严嵩也想拉拢杨继盛,哪知道杨继盛对严嵩更是深恶痛绝。他回到京城刚一个月,就上奏章给明世宗弹劾严嵩,大胆揭发严嵩十大罪状,条条都有真凭实据。他在奏章中还说,严嵩有十大罪,却可以蒙蔽皇上,因为还有“五奸”帮助他,这就是严嵩的间谍、爪牙、亲戚、奴才、心腹,都密布在世宗的左右。
这道奏章打中严嵩的要害,严嵩气急败坏,在明世宗面前诬陷杨继盛。明世宗大怒,把杨继盛打了一百板廷杖,关进大牢。
杨继盛被廷杖打得遍体鳞伤,腿肉也打烂了,连狱卒看了也心酸,杨继盛却态度泰然,像没事儿一样。亲友们听到杨继盛伤势重,通过狱卒送给他一只蛇胆当伤药。杨继盛推辞不受,说:“我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
杨继盛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实在审不出什么罪状,一些官员想营救他出狱。严嵩同党跟严嵩说:“你不杀杨继盛,不是养老虎给自己留后患吗?”严嵩下个狠心,撺掇明世宗把杨继盛杀害了。
严嵩掌权二十一年,把他的党羽安插在朝廷重要职位,权力越来越大。明世宗也渐渐讨厌他。有一次,明世宗请道士蓝道行扶乩,蓝道行借乩仙的意旨,劝世宗除掉严嵩,明世宗也有点心动。这件事让御史邹应龙打听到了,觉得这是打击严嵩的好时机,但他想想杨继盛的下场,又有点犹豫。经过周密考虑,决定先从弹劾严世蕃下手。
严世蕃依仗他父亲权势,作恶多端。邹应龙弹劾严世蕃的奏章一上去,明世宗果然下令把严世蕃办罪,充军到雷州,并且勒令严嵩退休。
严世蕃和他的同党是一批亡命之徒,他们没到雷州,就偷偷溜回老家,收容了一批江洋大盗,还勾结汉奸汪直和倭寇,准备逃亡到日本去。这一件事又被另一个御史林润揭发。
昏庸的明世宗看到这份奏章,也大为震惊,立刻下令把严世蕃和他的同党斩首示众,把严嵩革职为民。明朝最大的权奸,终于倒台。
庚戌之变
鞑靼俺答,以骁勇善战成为了诸部首领。他以河套为基地,不断侵犯边塞,抢掠财物、妇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率兵攻入大同境,藏精兵于沟壑中用老弱百骑为诱饵,诱明军上钩。明军侦骑,信以为真,报给总兵张达。张达素以果敢出名,听报后,草率决定出击,下令合兵,而兵还没有汇合的时候,张达即率麾下驰击。俺答伏兵突起,将张达团团包围,张达的坐骑摔倒,张述遂被杀害。副帅林椿闻张达被围,急去援救,也战死。张达、林椿皆为勇将,俺答得二将头退走。这次失败,是数十年来边关未曾有的惨败,朝野一时震惊。为“亡羊补牢”,朝廷重新调整了军事将领,将总督郭宗皋撤职、戍边,巡抚都御史陈耀处死。命翁万达为总督,赵锦为巡抚都御史,仇鸾为宣、大总兵。赠战死的张达为左都督,林椿为都督同知,赐立庙,春秋祭祀。
八月,俺答、狼台吉率兵寇侵犯大同,仇鸾惶惧无策,以重金贿赂俺答,令其移兵进攻其他地方,勿犯大同。俺答受币,与仇鸾结盟,于是东去。侦探探知俺答将攻宣府东、陈左西。兵部尚书丁汝夔未报世宗,只是发诸边兵一二千骑,京营兵24000骑,加强宣、蓟诸关隘。俺答到了古北口,以佯攻迷惑明军,暗地里遣精骑从黄榆沟入,京兵溃逃。俺答肆无忌惮地杀掠怀柔、顺义吏民,巡按顺天御史王忬闻报,急忙上疏:“请速集廷臣,议战守策。”京师震恐,急忙招集诸营兵守城。实在捂不住了,兵部尚书丁汝夔才上报世宗。世宗大惊,遣文武大臣各十三人,分守九门,令吏部左侍郎王邦瑞、定西侯蒋傅总督九门守卫。以锦衣都督陆炳等,巡视皇城四门。并招募新兵,各地应武试的千余人,也令登城防守,归都御史商大节统领。又诏诸镇兵勤王,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诸将先后率兵到达五万余人。各地援兵皆轻骑驰至,到京师后,由于“户部臣失预计。军兴,粮馈不支,士多馁死”。
俺答进至京城下,游骑往返于六门外,仇鸾率勤王兵不敢迎战,暗与俺答勾结,许诺与其贡市以自安。俺答至东直门,俘获御厩内八人,令他们给世宗传信,提出以三千人进城入贡,如不答应,则重兵攻破京城。世宗召集大学士严嵩、李本,尚书徐阶等,研究对策。严嵩推说:“此礼部事。”徐阶说:“事虽在臣,唯上主之。”在君臣议论不休时,俺答将德胜门、安定门外的民房烧得净光。然后,俺答从恐华城进犯昌平诸陵,转掠西山、良乡等。俺答抢掠财宝、男女无数,满载抢掠品,欲从白羊口出塞,遇到守将的顽强抵抗,转向东南,到昌平北与仇鸾部相遇。仇鸾怯战,被杀千余人,他却取百姓的首级,冒功请赏。由于勤王兵得不到粮饷,他们常到村中抢掠,特别是仇鸾的同军,“民苦之甚于贼”。俺答败仇鸾后,到天寿山,夺道潮河川,从古北口故道出塞。京师方解危。
九月,改十二团营为三大营:即五军、神枢、神机。三营总部合称戎政府。封暗通俺答的仇鸾为戎政府总统帅,王邦瑞为副。又置蓟辽总督大臣,统蓟州、保定、辽东三镇。十月,招募诸道兵入卫京师。山东、山西、河南诸府岁集于京师训练,防御,秋后散去,岁以为常。同时选各边镇锐率六万八千余入京师,与京营兵共同训练。
庚戌之战,暴露了明朝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昏庸无能。朝廷虽一再换将,仍无济无事。最后,主京兵的兵部尚书丁汝夔,坐“守备不设”罪,世宗欲严惩他,以诫后者。丁汝夔恐惧,求救于严嵩。严嵩打保票说:“我在,必不令公死。”当他看到世宗甚怒时,遂不敢言,丁汝夔受到弃市惩处。但主边兵的仇鸾,暗与俺答勾结,非但没受到应有的制裁,反而擢升为戎政府的总统帅。
永乐大典的纂修
朱棣是明朝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只注重国防建设,发展经济,而且对文化事业也很重视。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
永乐元年,他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说:
“天下古今许多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中,查看起来实在不容易。联朕编一类大书,把有书契以来的经史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凡是有关的著作,都分别编纂到一起,查阅起来不就方便了吗?”
解缙说:“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编纂这类大书,人少了可不成。”
“那就由你领头来干吧!想调谁参加都成,朕跟礼部和翰林院打个招呼,让他们支持你。”
于是解缙就成了编写永乐大典的组织者。
明成祖之所以命解缙总其事,可能是因为解缙在洪武时就有过这类的建议。原来,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酷爱韵府群玉这部书。有一次,解缙在大庖西上封事中对朱元璋说,这部书很简陋,应该编一部像样的书。朱元璋也知道解缙才高,但他认为“冗散自恣”,便以大器晚成为由,让解缙的父亲将解缙领回,10年后来朝听用。解缙回家才八年,朱元璋就死了,编书的事自然也就无从提起了。明成祖看解缙才高可用,以前又有这种建议和打算,便命他着手编这部大型类书。
这次编书就是把过去的典籍分门别类地编在一起,搜罗过去的典籍自然就成了头等大事。明成祖问解缙,文渊阁藏书情况如何,解缙说:“经史粗备,子集尚多缺。”明成祖说道:“士人家稍有余资,皆欲积书,况于朝廷可缺乎?于是召来礼部尚书郑赐,命他找一批通晓典籍的人,四出购求遗书,并指示说:“书籍不可计较价值,惟其所欲与之,庶奇书可得。”这样,就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二年十一月,解缙等将所编成的图书进上,明成祖很高兴,特赐名为文献大成。解缙等147人因编书有功,都受到明成祖的赏赐。但过了不久,明成祖一仔细翻检,发现“尚多未备”,遂命重修。这次重修的阵容就很大了。明成祖命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和刘季、解缙总其事,王景和陈济等5人为总裁,邹缉等20人为副总裁,另命礼部挑迁中外官员和宿学老儒充任纂修,让国子监和各府、州、县学中善书的生员任缮写,开馆于文渊阁,由光禄寺供饮食,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编书活动。
第237章 明朝(17)()
参加这一工作的人数达到3000多。永乐六年,丛书修成,它包括22877卷,凡例、目录就有60卷,分11095册,共计37000多万字。朱棣赐名永乐大典。
在编排上,永乐大典将同一类内容归于某一字下,如天文志都在天字下,地理志都在地字下。字以洪武正韵为准,按声韵排列。全书共用80韵。对使用者来说,这一编排显然有不合理的地方,如盘庚篇隶于庚字下,大庄严经论隶于论字下,大宝涅经隶于字下,造成了查找的困难。但在编纂时制定出20多条遵守的原则,还是力求全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在修纂永乐大典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利用了官府所藏图书,而且派官遣员在民间广泛访求书籍。它收录的书有七八千种。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