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日吴七郎和大熊阿狗裁剪纸张,按独孤心慈心意裁为一尺长六寸宽长短,三位郎君每日抄写近三万字,工整楷书,每日品评,无瑕疵者得美酒一盏。
每夜在烛下,又按三位郎君所抄写内容整理,用上好宣纸包好,并用针线装订,把书卷装订成册,众人皆称妙。
“吴七郎每日辛劳,可想得赠俸禄?”韦二郎闲暇调笑揉着手臂的吴远黛吴七郎。
“有闻纸香,足抵万金”吴七郎每日熏陶,言语变雅。
“那多几日,岂不倒算银钱与某等?”温钰大郎也笑言。
“吴七郎此乃坐拥宝山啊”独孤心慈也笑道。
吴七郎苦笑,与三位郎君打口舌官司,整个燕唐怕也无几人对手。
“书中自有黄金屋?某等这几日闻纸墨味道均倦矣,怎不见黄金模样?”憨头大熊也拽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是指文章形容”温钰大郎温言解释“汝家郎君近日抄书,耗费银钱颇多,此书能教人育才,称之为黄金书倒贴切。”
“书中自有黄金屋,某等抄书多日,费神费力,赚些银钱贴补酒钱倒也可以”独孤心慈掏根雪茄开始吞云吐雾。
独孤心慈一行来京已有半月,开销阔绰,温韦两郎君曾担心其坐吃山空,可前两日一文姓郎君给其送来冬衣及烟酒物事,两位郎君就彻底消了劝导之心,那可是仅雪茄烟就一大木箱,烧刀子一马车,皮裘锦绸成衣也有一车,两位郎君及阿狗大熊均有赠品,还有几匹上好绸布送与吴七郎。
“汝还需担心烟酒银钱?”韦二郎鄙视。
“某倒稀缺银钱”吴七郎悠悠叹道。
“缺银钱说与三郎听啊?独孤三郎可是点金手”温钰郎君也笑道。
“唔,七郎宽宅大院,在长安居大不易的京都,那可是富户啊”独孤心慈摩挲下巴笑道。
“某尚未成家,只因家贫”吴七郎苦笑。
“七郎是坐拥宝山而不自知啊”独孤心慈笑道。
“宝山,某之祖宅?长安南城人烟稀少,若无三位郎君喜静,某恐怕贱租也不可得啊”
“某说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黄金屋?书中?”众人不解。
“汝之二姊夫乃坐拥十万卷藏书,此乃燕唐稀缺宝山啊”独孤心慈叹道。
“三郎是说可印刷此藏书贩卖?”温钰郎君有些明白了。
“正是,燕唐圣人曾命人抄书赠与各大书院与各地州府学堂,可这乃杯水车薪,只因抄书费时费力,试问哪位士子愿枯坐抄文?但若有人愿印刷书籍,哪怕贩卖得利,也可推而广之,朝廷怕也喜闻乐见”
“这倒是一条发财之路”韦二郎笑道“吴七郎可一试”
“只是某之贾本微薄,印书购置材料,雇佣工仆,怕力有不逮”吴七郎思索。
“有三郎如此豪富之人做靠山,还怕不成事?”韦二郎揶揄道。
“若独孤郎君入股,某倒信心十足”
“哈哈,某最不缺的就是开元通宝,七郎尽管施展”独孤心慈也不谦让,一力包揽。
“某先与兄长姊姊商议一二,此事大有可为”吴七郎也踌躇满志。
次日吴七郎逐一拜访众兄姊,吴家众人见其上进,又有豪富靠山,自是大力支持,张振秘书郎亦称为雅事,担保书源供给。
吴家众人亦有银钱相助,吴七郎带回青龙坊,即着手印书事宜。
吴家祖宅倒宽阔,但现有三位租客,作为印书之所颇有不便,独孤心慈吐口烟雾,即令其临近购置两套宅院,一套作为印书之地,一套临近芙蓉池的幽静宅院为其私宅。
印书之地颇广阔,比之吴家祖宅尚大倍余,为一罪官老宅,荒芜多年,青龙坊里长见吴七郎购置,作为中人颇为费心,概因其宅第尚需坊里人手维护,万年县也大为扶持,两日内便交割完毕,费钱不过百贯,直让独孤心慈呼为菘菜价。
那座幽静宅院比之吴家祖宅尚窄小,只有二进,但仍费钱百贯,乃因其为一即将出任府尹的私宅,颇为雅致,后院有一亩池塘,书房藏书也留有大半,三位郎君抽空一观,均颇为意动,温韦两位郎君本欲出资,却被独孤心慈阻拦,两位也就作罢,地契入手即被改为碧桂园,因其周遭满是桂花树,现仍郁郁葱葱。
大宅院稍作收拾即可作为印书坊,小院落即日即可入住。
选一良辰,三位郎君搬离吴家祖宅,吴七郎虽百般挽留,但却思小院落离此并不远,祖宅尚需留雕工大匠居住,也就邀人来帮忙搬家。
新宅入住,张振秘书郎也来道贺,对三位郎君的抄书进度颇为赞赏,更对那线装书啧啧称奇,认为方便易读,收藏更为简便。
小宅碧桂园临近芙蓉池南岸不过百来步,赏玩山水颇为便利,原宅主人藏书也颇丰,居然大多为朝中名臣文集,更有不少野史稗文,平康里行首的诗作居然历历在目,还有主人与之的品评。
诸如,郑举举者,居曲中,亦善令章,尝与绎真互为席。而女傅非貌者,但负流品,巧谈谑,亦为诸朝士所眷。常有名贤醵宴,辟数妓,举举者预焉。今左谏王致君、调右貂郑礼臣夕、拜孙文府储小天、赵为山崇皆在席。时礼臣初入内庭,矜夸不已。致君已下,倦不能对,甚减欢情。举举知之,乃下筹指礼臣曰:“学士语大多。翰林学士虽甚贵、甚美,亦在人耳。至如李骘、刘允承、雍章,亦尝为之,又岂能增其声价耶?”致君已下,皆跃起拜之,喜不自胜。礼臣因引满自饮,更不复有言。于是极欢,至暮而罢。致君已下,各取彩绘遗酬。
三位郎君哭笑不得,独孤心慈倒也不以为糟粕,用一木箱素之即不理。
吴远黛虽因印书坊百废待兴,操劳颇重,但对三位郎君仍晨昏定省,独孤心慈笑骂其为蹭饭上瘾。
吴远黛颇为用心,三五日内即觅来数位雕版大匠,其大兄也从官奴中选数十有印书经历者充为雇工。
筹备速度之快连独孤心慈也颇为惊诧。
十月十二离科考不过六日,吴远黛又来蹭饭,席间问道成书如何售卖,独孤心慈便又让其去西市觅一铺位,又问开卷印刷何种文献。
温钰郎君主张雕印论语开篇,韦二郎建议印诗经,独孤心慈一挥手,印刷《礼记》,概因今科帖经考此文。
温韦两位郎君赞同,独孤心慈又思索一下,问能否雕刻画像印刷,吴七郎答应去问问。
独孤心慈又问能否雕刻活字,众人讶异,独孤心慈解释,先行雕版不易存储,若能把雕版上的刻字,变成单独活字,随时取用,岂不更便利,众人皆服。
次日午时,吴七郎准点来蹭饭,并带来木雕活字,独孤心慈大加赞赏,并提议可用锡铅融模代替木雕。
吴七郎又确认可印图画,独孤心慈更为欣喜,琢磨一下,让吴七郎先印月旦评。
韦二郎鄙夷“汝轻视平康行首如甚,却为之宣扬,乃君子之耻”
“也就二郎这般君子引以为耻,多少士子怕欢呼雀跃”独孤心慈脸皮颇厚“不但要印,还需精致”
众人商议半天,确定为簿册,夹杂行首图影,住址,简介,逸闻。仍为平日装订书册大小,独孤心慈亲执笔书写文字,强邀韦二郎画像,不需精致,需简笔描述形状即可。
韦二郎及温大郎均在岐王府见过十位行首,不过杨妙儿已被发配安南,只余九位。
一番争执,酉时,燕唐首份配图月旦评出炉。
终于上架了,本书无声无息的发布,无声无息的签约,无声无息的成为vip,正如现实生活中无声无息的某一样,生活上无喜无忧。工作上无事无非,这辈子也就无惊自欢,当下只是一个自嗨的年代,只是从少年起就怀揣一个所谓的文学梦,到现在只想安安静静的把个故事写完,以偿少时夙愿,昨夜自酌多饮了一杯,也就这样吧,希望还未嫌弃这个故事的人们生活圆满,万事顺畅!
自贺文字成为vip,即便。。。呵呵
(本章完)
第109章 妆罢低声问夫婿()
“斯文扫地”韦二郎掷笔疾呼。
独孤心慈却懒得理会,又让吴七郎速于西市购置铺面,位置不需特殊,并把详细地址做个单页放于月旦评封底,书坊名就叫青龙书坊。
吴七郎办事果决,次日便于西市购置好一临街铺面,酉时一并把月旦评样刊拿过来让三位郎君品评。
温韦两位郎君倒颇为赞赏,独孤心慈皱眉查看良久,建议把封面换成硬黄水纹纸,也画出图样,上一仕女倚楼翘首,旁有月旦评浓墨行书,并让刻上青龙书坊印制的印章,书成即可盖印。
如此折腾,终在制科开考前一日成书五百册。
张振夫妇一早也来为三位郎君壮行,见此书也颇为新奇,吴家二姊虽面有不豫,但也只此书为幼弟劳心而成,再闻独孤心慈把此书定价作一贯钱,心中更喜。
“如此高价,何人能购?”韦二郎质疑。
“千文,不过一顿席面而已,能花五贯去平康北里的不会在乎这一贯的”独孤心慈解释。
“这图影不错,只是过于简单了”张振秘书郎评价。
“过于繁复印刷不出来”吴七郎苦笑。
“那倒是,三位郎君明日即下场应试了,先祝三位得中高第”张振举盏。众人陪饮。
“太常寺贺少卿昨日见到线装书,大感兴趣,三位郎君可有心得诗作,某可寻机让其品鉴一二,他可也是阅卷人等。”张振接着说道。
“行卷?”众人有点明白了,贺知章少卿那可是诗词书法大家。
“是否有点晚了,明日即下场了”吴七郎疑惑。
“时间真正好”张振意味深长,“冬至可是十一月二十三,离制科完场可还有月余。”
“要不再送点烧刀子”独孤心慈笑道,贺少卿那可有名的酒中诗仙。
于是次日,张振把三人诗作与一坛烧刀子献与贺知章案上。
温韦两人的诗作乃前日旧作,独孤心慈倒笑着写就一片新作,只是内容可就让张振哭笑不得。
“闺意,献贺少卿”贺知章少卿对温韦两位郎君的诗作大加赞赏,认为清新有深意,接着打开独孤心慈的诗作“书法不错,风神洒落,神韵颇得行书之精髓”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哈哈,有意思,有意思”贺知章哈哈大笑。
“恩,某贺他一首”贺知章思索一下,提笔写就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流润飞扬。
张振秘书郎书香门第,自有底蕴,两首诗句均为闺中秘事,却别出心裁,独孤心慈问某的诗句如何,可合心意?贺少卿就回答汝的明艳自己应该知道,汝的才情值万金。
不提此厢诗句相和,礼部南院贡院现在是人头攒动,却安静若野。
青龙三友一行四更起身,美美享受了一番独孤心慈整治的爱心早点,什么馒头大饼葱花粥,鸭胗咸蛋蔓菁条,三位郎君知晓三日内不可出皇城,吃睡均会在礼部贡院解决,如此美食怕是享受不到,因此格外珍惜,静静享用。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大熊和阿狗驾车载着独孤心慈,吴七郎和温钰韦斌三人骑马,一行六人出青龙坊直奔皇城。
行至朱雀门,卯时将尽,日已高升,朱雀大街上已是人潮汹涌。
开元元年的秋末制科近万人,加上伴当近五万人,金吾卫也出动数个折冲府维持场面,城墙上下兵戈齐整,门前广场人声鼎沸。
燕唐臣工卯时点名,现均已入皇城理事,礼部和吏部诸司已有吏员抱着名册出朱雀门,准备点卯放参考士子入内。
开元进士科生源分生徒和乡贡,八月各州府即把乡贡名册汇与吏部,九月初各大学院也把生徒名册上缴。名册包括文解,即当地官衙的推荐文函,举子籍贯家世,结款通保及所居。
朱雀门有五个门洞,辰时礼部五个大嗓门吏员各占一门洞开始唱名,有闻听者上前核实方可入皇城,并由吏员引导至礼部贡院。
圣人体恤举子,考场供应餐饮,夜里虽在考场过夜,也备有毛毯等御寒之物,但也不禁考生自备饮食和卧具。
一时朱雀门前安静许多,仅闻唱名声。
听到传扬已久之名,诸如王维崔颢之流,场内也有纷纷议论。
温韦两人驻马等待,独孤心慈则在车内埋头补觉。
温钰乃蓝田乡贡,韦斌却是洛阳书院的生徒,均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