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看着混乱的场景不知所措,众人也不知道这些国公亲王与独孤心慈到底何种关系了,都喊滚蛋了,却见那些国公亲王还挺享受的。
“好了,好了,某等回府吧,别让那小子为难”卢国公还想嚷嚷回嘴,河间郡王燕崇义赶紧制止。
于是众位老国公老亲王嘻嘻哈哈与独孤心慈拱手告别,嘴里还嚷嚷汝这小子真小气,有点良心的邀他去府上玩,有的说家中孙女多,让他去尽管挑。
“好了,都滚吧,若都像那种的,还是自个当宝贝留着吧”独孤心慈指着那个胭脂脸小娘子说道。
“挺好啊”卢国公维护自己的孙女。
“滚滚滚”独孤心慈厌弃的挥手。
众人无言搀扶各自家的镇宅之宝上车,有知礼节的还与独孤心慈来赔罪,段云那小子捂脸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今日各位砸了某的酒楼,明日记得把赔偿拿来啊”独孤心慈见众人上马的上马,上车的上车,准备开拔,冷不丁喊道。
“砸了就砸了,没放火烧都好的了”卢国公伸出头来嚷嚷。
“那好啊,某现就让人编排说话让人大街小巷的胡说去,就说一群老不羞的叫小娘子陪酒不给钱”独孤心慈叉腰站在台阶上冷笑。
卢国公赶紧缩回头,卫国公李德謇却扔一个金鱼袋过来“某明日遣人搬银钱过来赎”
接着河间郡王也把金鱼袋扔过来,独孤心慈赶紧接着,余下老国公老亲王也纷纷遣人把鱼袋送过来。
“好了,好了,都滚吧”独孤心慈翻看金鱼袋,均有些年头了“每家五十贯,少了某就烧掉这些不值钱的物事”
众国公亲王府上的心说汝怎地不去抢?那些国公亲王也骂道汝这小子真心黑,那可是圣人赐物,汝烧了试试看?
“吃某的白食还带砸饭碗的,汝等做的是什么孽?”独孤心慈回骂。
众人再无言语,纷纷驾车回府,卢国公突然嚷道“兀那小子,某若死了别忘带烧刀子去给某磕俩头啊”
“就是啊,某等都是汝的老哥哥,去磕几个头又磕不死汝”众人又纷纷探头嚷道。
“好了好了,天寒地冻的,快滚,都去都去,”独孤心慈挥手,众人这才怏怏回府。
独孤心慈站在摘星楼前目送各个车驾慢慢消失在视野,叹口气回楼。
“今日还真是大开眼界啊”冯元一已经收拾了一张案几,正喝着酒呢。
“缩头乌龟,报个信拖延一下会死啊?”独孤心慈骂道。
“汝。。。”冯元一差点被一口酒噎着,涨红了脸手指独孤心慈,却无力垂下,今日他确实做的不地道,不出面不说,暗地里报信居然也没做。
“这事圣人已经知晓了,某需回去禀报”冯元一虽然舍不得这边的热酒热菜,但皇命在身,更兼不愿与这明显火气不小的远东侯共处一桌。
冯元一匆匆逃离,独孤心慈叫来摘星楼管事,让其明日收取各府的赎金后,把鱼袋还给别人,想想,叹道“送来赎金的,每户送十坛烧刀子,恩,再做些精致的金牌玉牌或者木牌,刻上记号,送给他们,说凭这些牌子以后到摘星楼八折,并且预留几个雅致客房,跟他们说随时来随时有座”
管事亦是心思活络之人,一听觉得此主意不错,这可是一大批不差钱的豪客啊,这些国公亲王不可能再来了,他们的高官儿子孙子也不见得能来,但每家均有一些纨绔不是,那些可是花天酒地的主,平康坊里最受欢迎的客人。
摘星楼经常客满,若凭牌子能随时有座那也是倍有脸皮的事,这些有权有势更有钱的纨绔要的不就是脸皮么?
独孤心慈不理这名还不知道姓名的管事的恭维,吩咐把刚才冯元一的席面打包带走,现在回辽阳郡王府也懒得做吃食。
临走时独孤心慈顿顿,吩咐管事拿来笔墨,挥毫写了句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让其明日找他做个牌匾挂到显眼处。
管事喜不自禁的送独孤心慈出楼,回去仔细琢磨怎样把这些主意发扬光大。
独孤心慈回府后,看昨日除夕醉倒的几个护卫又在生龙活虎的饮酒划拳,心情大好,让阿狗把带回了的吃食热热,当场又灌倒一片。
暮鼓敲响的时候,辽阳郡王独孤贞回来了,自然又把嗣子一顿臭骂,独孤心慈早习惯了,嬉笑认错,说明日想回辋川了,差点没把独孤郡王气晕。
“汝,明日即刻去吏部领告身,领完告身即去万年县坐衙,汝当圣人和相公们的旨意是摆设啊,赶紧把事情理顺,以后想偷懒某不管,但不能素餐尸位”独孤郡王几乎是吼着说的,独孤心慈缩缩脖子应诺。
独孤郡王今日亦是陪圣人饮宴半日,醉意醺醺,早早梳洗睡觉,独孤心慈看着几个躺倒的护卫,心中哀叹,这个开元二年的元日真是磕碜。
元月初二,独孤郡王一早就把独孤心慈叫来,要亲自押其去吏部。
“现在不是休沐日么?”独孤心慈打着哈欠。
“休沐日亦有值守”独孤郡王冷冷回答。
独孤心慈无法,草草弄点吃食,随嗣父去了皇城,独孤郡王轻车熟路,带着独孤心慈在吏部有司拿到告身。
所谓告身就是,凡阶官、职事官的授予,以及封赠、加勋,分为五类,其中三品以上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以下称敕授,其任命程序,都是中书省奉旨,以圣人的名义,写好通称为“制书“的任命词,经门下省审查通过再由圣人画可后,将御批原本存档,另抄副本送尚书省办理正式手续。
大体就是将本人乡贯、出身、年甲和任命词抄写在上等的麻纸上,从抄写人员直至逐级审验的有司主事,都要署名盖章,并盖上专门的“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再用锦绫装裱成卷轴,品级高者甚至镶嵌金银贝玉等,所以告身又有钿轴、锦轴等别称。
官员领取告身,要交纳一笔数额不菲的朱胶绫轴钱,俗称官告费。有些新入仕者拿不出这笔钱;也有一些人因为是“常调官“,就是老在一个品级内调动职务,换一个机关就要交一笔办职务证的工本费,实在划不来。那也可以,就用尚书省发给的一纸录有制书文字的公文代替,相当于任命状,统称敕牒或札。
告身还有制:在本品职务以外的越品兼职,如正五品官代替从四品职,或从五品官兼摄正六品职,只给敕牒,不另外办理告身。
独孤心慈的从四品下的京兆府別驾有告身,正五品上的万年县县令却只给了敕牒,也就是两张麻纸,交了两百文官告费。
独孤贞嘱咐邱斌押着独孤心慈先去京兆府见见上司京兆府尹李元纮,再去万年县坐衙。
一番训示后,独孤郡王施施然回府休沐去了,苦脸的独孤心慈又得赶去大明宫含元殿后宣政殿东侧的京兆府衙,一路亦无闲人,均在休沐呢,唐制元日休沐七天,京兆府只有昨日见过的少尹燕适之值守,闲聊一会,独孤心慈告辞,前去宣阳坊的万年县县廨。
六街上人来车往,坊里亦是热闹非凡,万年县廨在宣阳坊东北隅,向南打通坊墙开有县廨大门,对着的就是亲仁坊,独孤心慈若常住亲仁坊辽阳郡王府,上下值倒是方便。
县廨前是一字戒贪壁,就是重檐影壁,中间画的就是神兽饕餮。影壁在风水上有堵邪挡气功用,较县廨院墙稍矮,亦突出在坊街上。
县廨前院墙亦是宣阳坊坊墙,八字内凹,有檐,墙上贴着一些圣谕,去岁的制科三榜依然在列,独孤心慈与温钰韦斌独三人占一榜,大名甲榜第三。还有一张新张贴的亦与其有关,即昨日含元殿内吏部宣读的敕封独孤心慈为万年县令的文书。
吏部动作怎地如此之快?独孤心慈想着吏部所在皇城离这儿真的不远,盏茶功夫快马即可张贴完毕。
县廨门楼上高悬万年县字样,字迹还不错,传闻乃高祖所书。门楼面阔三间,中间大门为吉门,宽五尺六寸,高七尺一寸,左右廊下有栅栏,据闻此乃拘拿盗贼示众之处。
不愧为天下第一县,这第一县廨亦是飞檐微翘,檀柱朱漆,雕梁画栋,威严肃穆。
双扇朱漆大门大开,门前门后却人影皆无。
独孤心慈晃晃悠悠带着邱斌与大熊阿狗进入县廨。
蕊珠宫殿俯烟霞,宣政门开立正衙。
刚日小王封大国,玉堂学士进新麻。
(本章完)
第167章 街官闾吏相传呼()
进入万年县廨,就看到正对的仪门。
所谓仪门即大门内第二道门,取有仪可像之意,亦乃骑马坐轿起止点,意即迎送宾客之处。
燕唐第一县廨的仪门三间五架,青墙灰瓦,乌梁朱门,上有狮首门环和黄铜大钉,显得非常威严庄重。仪门平时都是紧紧关闭,只有在宣读诏旨、明府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大开仪门,以示隆重。仪门两侧有东西角门,东为上首,称“人门”或“喜门”,专供县令人等平常出入。西角门则称“鬼门”或“绝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打开。
大门后有两间耳房,应为门房,此刻亦无人值守。
大门至仪门两侧有厢房和马厩,供来宾仆从马匹歇息。
大门至仪门有十来步,独孤心慈四人穿过喜门,豁然开朗,一条长甬道直抵县廨正堂。
万年县廨正堂五间七架,两边还有耳门,堂基四尺高,明显高于周遭廊房,飞檐正中高悬正堂鎏金两字牌匾。
甬道十多步长,两旁东四西三共七间廊房,各房前亦有匾额,左手分别是功房、仓房、户房、签押房。右手是兵房、法房、士房。乃县衙六曹,对应尚书吏礼户兵刑工六部。
正堂中三间即是公堂,县令升堂理政之处,东侧一间乃赞政厅,赞者参也,赞政亭也即参政之所。县令在此接待各里坊耆老、乡绅等,以示“体恤民情”。西侧一间为銮驾库,存放迎接和导引“圣诏”的龙亭和仪仗。
公堂三间前无楹框,中间敞开,两侧两间有围栅,东廊下还有鸣冤鼓。
院内可见公堂内情状,正中后方屏风上绘山水朝阳图,屏前为官台,上方有官阁,也称“暖阁”。阁上方悬有匾额,书“明镜高悬”。
官台上设案,上置“文房四宝”、火签筒、惊堂木,官印盒置于右侧。当日县令升堂端坐,正好是升起朝阳的位置,表示日丽中天,王法公允。
大堂内陈列着七品正堂的部分仪仗,也称“执事”。按照唐制“诸县令,青旗四,蓝伞一,青扇一,桐棍、皮槊各二,肃静牌二”。
独孤心慈四人在院内站立观瞧盏茶功夫,居然无人来问,各房亦是大门紧闭。
正堂两侧有耳门,按左文右武之制,东门进去应该是县丞主簿衙,西门进去应该是参军县尉衙。
独孤心慈想想踏入西门,果不其然,终于听闻有人声。
西门右手有门,门楹上书万年县狱。对门有公堂,无匾额,却有六扇门。
六扇门啊,独孤心慈嘀咕,左右手均有廊房,有人声的乃左手廊房内。
有一粗嗓子正议论时事,说的正是独孤心慈昨日喝骂国公亲王的事迹,正说到远东侯某等的明府大声喝道“滚滚滚,汝等吃某的白食还砸某的饭碗,造的什么孽?”
俨然亲临,独孤心慈轻咳一声,不好意思听别人吹嘘自己。
于是有人探出头来,一年轻面孔,看看,说道“今日休沐,有事五日后再来”
独孤心慈笑而不语,又一壮汉探出头,嘴里还嚼着吃食,一看,赶紧蹦出来,口称“明府驾到,恕罪恕罪”
“汝倒是眼利?昨日在平康坊?”独孤心慈听出是说话的粗嗓子。
“昨日有人报官平康坊闹事,乃某带队前去查看的”
“哦,辛苦了,敢问名讳?”
“值司所在,当不得明府夸赞,某乃司兵尉王勇”
“原来是王县尉当面”独孤心慈很是客气,这都是他以后的属下啊,如何偷懒就得看他们的表现了。
唐制,一县有一令三佐,县令是主官,通判官是县丞,判官是县尉,勾检官是主簿,通常是县丞主簿各一人,县尉两人,但万年乃天下第一县,配制自有不同。
长安万年等京县均有令各一人,正五品上;丞二人,从七品上;主簿二人,从八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下;尉六人,从八品下。
县尉六人分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对应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王勇乃司兵尉,掌兵籍、军械粮草、军令、关禁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