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 >

第193章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193章

小说: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崂砹耸跏啃扌械奈逍刑逑担糯挝樵毫⑾缕婀Γ栽谇八暧汕侵翘嵋椋拇笱г旱母髦叭嗽币恢峦馕渌芟瘛�

    华清秋进阶大术师后,在独孤心慈的撺掇下决定另开书院,但名下仍归属书院术士学院,乔智大术师自是应允,召集几大书院的山长司业一议,此事就成了。

    别院可自行命名自行招募教授,只是教授无需到书院备案,书院亦不发放俸禄等,甚至教学地点教学内容亦是不予理会。

    书院的别院很多,比如睢阳书院即由晋时商丘人杨悫所立,本朝洛阳人李渤创立的白鹿洞书院,书院亦是不闻不问。

    很奇葩很强大的规矩,独孤心慈咂嘴,看向仲孙家的众人,现在这个被其称为华师大学堂的书院别院百废待兴,当然好歹有了一块地,有了一个山长。

    “师弟,某现在正整理华师笔记,这个办学事宜汝一力为之即可”华师首徒华清秋好不愧疚的说道,直如品尝了一块熏肉一般。

    “华师笔记还需师兄用心,这些俗事就由某代劳吧”独孤心慈心塞,但亦无可奈何,这个大师兄就是这个性子,汝不看华师的学生那个华安还不是华师承认的弟子,现在打着华师旗号在京都混的风生水起,居然还是术士协会的五大理事之一,哦,已被韦一笑给撤了。

    “某等对加入书院自然欣喜,只是这能力微薄,不知对远东侯有无裨益?”仲孙柳也无奈,这个邀请太突然,就像一个农夫正在耕种,突然有人来说,国子监缺人,汝速来。

    “是加入华师大学堂,与书院无干,某亦不是书院的人,乃华师大学堂的。。。恩,师兄是山长,某就是司业吧,老金,汝就是学政,老丈若来,教授教谕随意”独孤心慈也不管金无影是否愿意加入即给其授了值司。

    华清秋点头只是品尝鸭羹,金无影想反对,但在独孤心慈的坚持目光下投降,嘀咕两句也自去品尝卤鸭了。

    “某等山野村夫,哪能做什么教授教谕?”仲孙柳很是无奈,颇有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随便,那就博士吧”独孤心慈无所谓“华师大学堂现在就有三个值司了,老金的两个学生也是博士,师兄不是要来两个学生吧,也做博士,某有个弟子,还有一个术师叫金无病的这几日即会过来,到时候亦为博士”

    “汝亦有弟子了?”金无影颇为惊讶,这个不靠谱的司业还能教授徒弟?就连华清秋也颇感新奇,温钰等人不用说也看了过来。

    “远东侯的弟子叫全一权,在远东号称小魔狼,虽才十五岁亦是术师了”流鬼国王子可也余志得意的说道,他在庙街厮混年余,自是熟悉狼团中人。

    “金无病?金无影?汝等不会是兄弟吧?”独孤心慈又有了新发现。

    “魔医金无病?”金无影问道“若是,那倒真是某的族兄,某的两个学生跟某时日尚浅,教授不可,助教倒可”

    “也别助教了,博士吧”独孤心慈无所谓“这不就有教授助教博士了?”

    独孤心慈又梭巡一下,笑嘻嘻的对温钰大郎说“汝可兴致来做教授?”

    “某?教授?”温钰也有点懵,这怎地还有某的事?

    “某这儿是书院欲开虫网户啊?某亦需张网网虫咯?”

    “某等皆是虫子啊?”温钰不满“但某现需为漕渠奔走,哪有时间教书育人?还有某亦刚离开书院,怎能服众?”

    “先给汝占个位置呗?教不教书,何时授课汝自行决定。华师大学堂需要招牌啊,这制科状元不是好噱头?”

    “合着某就是个人样子啊?”温钰更是不满“教授啊?只是汝这选教授也太随意了?”

    “汝是说某的两个世侄不称职?”独孤心慈反打一耙。

    “汝这。。。。行了,某就不客气了,就被教授了,书院不会让某这旁听生做教授的,随意个博士吧,某有时间就来看看吧”温钰无奈。

    独孤心慈得意的又看向番邦三人众“汝三人这几日,恩,上元节后就在这儿看着啊,汝等三人也是华师大学堂的博士”

    “某等亦是博士?”可也余志三人更懵。

    强留佳客宴王孙,岩上馀花落酒樽。

    书院欲开虫网户,讼庭犹掩雀罗门。

    (本章完)

第18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 
“博士又有何稀奇?酒肆里多着呢?仲孙老丈现今值司学堂院舍建设,汝三人帮着跑腿”独孤心慈鄙夷三人见识浅。

    三人面面相觑,合着某等就是酒肆跑腿的啊?

    “汝等是愿意呢还是愿意?”独孤心慈不耐烦了。

    “某等自是愿意”三人还是大喜,再怎么说华师大学堂乃书院别院,即是书院不承认别院的博士资格,但某等亦是华师大学堂的博士,说出去谁敢反对?

    书院博士啊,书院博士啊,在燕唐亦是备受尊崇,回国后那是何等荣耀之事?

    “某等若为博士怕有非议,助教即可”三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独孤心慈也懒得理会。

    “汝这招募的人手也有几个了,汝这办学堂的章程可有眉目?”还是温钰持重,谨慎的问道。

    “某想想啊”果然这华师的关门弟子不靠谱,到现在还有一出来一出“汝在书院也混了一段时间,要不汝帮忙定一下?”

    “汝这思路。。。。”温钰心想果不其然,不靠谱就是不靠谱“华教授。。。呃,华山长亦在书院经年,熟知书院章程,不如由华山长定吧?”

    “书院向无定规,某等师兄弟的办学的宗旨乃是弘扬华师绝学,恩。。。师弟,还是汝来决定吧”果然有不靠谱的师弟,这师兄也好不到哪儿去。

    “哎,纸上得来终觉浅,书到用时方恨少”独孤心慈有些郁闷,胡诌两句“某想想,某等华师大学堂即要办学,那须得与书院宗旨一致,但亦需有所创新,如何创新?来来,饮酒饮酒,容某琢磨几日”

    于是华师大学堂的新鲜人等继续饮宴,各自尽兴,晚间就在华师故居歇息,院落屋舍这几人还是管够。

    次日,即是开元二年的正月十二,一大早,独孤心慈尚在早操,仲孙柳就带着一众人来聒噪,说要去勘察地形,准备开工建设院舍。

    独孤心慈很是无奈,长叹“某现有相思病,汝等何等忍心来烦扰某?”

    仲孙柳径自不理,说这规划如此重要的事,汝若不早下决定,某等怎能开工?

    独孤心慈于是无法,草草进食一点之后,随其去了,温钰仍然带着工部的人手勘测广运潭周遭去。

    晴川不算小,亦有三万多亩地,比诸长乐坡的书院小不了多少,但书院有四大分院,每年就学的加上旁听的不下万人,这华师大学堂现今亦有十数人了,但比诸书院。。。。还是不比了。

    “这儿有水,就辟为田地,交给学堂的学生耕种,让其能养活自己”独孤心慈不负责任的东指指西指指。“汝等仲孙家不是少田吗?过来指导一下”

    “辋川那儿正侍弄着梯田呢?哪儿也有万亩良田啊,某等尚照顾不过来”仲孙柳幸福的烦恼,两三个月前又一村的仲孙家吃不饱穿不暖,田地人均不到一亩,现在倒好,地多的种不过来了?

    “哦,那先空着,”独孤心慈无所谓“某昨夜辗转反侧,思虑如何办学,还终有所得”

    众人翻着白眼,辗转反侧,还寤寐思服?想着也是那流求女帝吧?

    可也余志王子很上道,抱着一叠纸,随时准备记录独孤心慈的言语。

    “某等学堂决定先从幼童发蒙起步,”独孤心慈顿顿说道“呃,反正也招不到学生,先问问周遭村庄有无人愿意把幼童送来,免费就学,还给地种,嘿,某真是天才,这样还不怕没学生?对了,仲孙家的孩童都给送来啊,这不就有学生了吗?”

    众人心中明了,这个方略怕是刚想出来的吧?送孩童过来仲孙家倒是愿意,最多再送几个大娘过来帮忙照看就是了。

    “那就先把这儿这儿,哪儿给平整一下,某看看,也有上百亩了吧?先随意建几个院落,就从这儿开始建设”独孤心慈他们刚出华师故居,此处离浐灞之间的导流渠以及长安大道不过四五里,倒也方便。

    众人继续前行。

    “这个山冈不错,哟,还有不少桂树?就叫桂子冈吧,这儿也建学舍,作为中学,何为中学?某是这样想的啊,黄口一下为小学,叫幼学或蒙学亦可,就叫华师蒙学堂吧,黄口到束发为中学,就叫华师附中?呵呵,还是叫华师少年堂吧,十五束发后就进入华师大学堂”

    众人点头,仲孙柳与三位番邦友人皆未上过什么学堂学院的,自然独孤心慈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这位远东侯辽阳郡王嗣子亦是从未在学堂内坐过一日。

    “蒙学就是认字和识礼即可,少年班须得学点实用知识了,比如耕田犁地木工泥匠之类的”独孤心慈继续叨咕,众人无法理解,这来耕田犁地还需来学堂里学?

    “某等华师大学堂的学生第一要务就是能自力更生,能填报肚皮”独孤心慈解释“诗词歌赋学的再好,除非能中举,不弄点营生还不是得饿死?何谈娶妻生子养家糊口?”

    众人便又觉得好有道理。

    不过这倒合仲孙家的理念,仲孙家传承自墨门,墨子墨翟出身农家,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那儿的水洼弄个深潭,那儿做个假山,不,就是真的小山,再栽几株竹子,书院嘛,还是弄点有情趣的地方合宜”

    “这儿弄个排水渠出去,当然不能直接排进灞河里,在山冈那边弄几个排污池,恩,暗渠也行,台阶式的,定时清理,污泥可做肥料嘛”

    “觅地多建几个亭阁,静读书的地方嘛”

    “这儿就不用管了,那是给青龙寺建庙宇的地方,还有东边靠近广运潭的地方也有十亩地是给昊天观的”

    众人不知不觉来到了最北面的山岗。

    “恩,某见到青龙寺的人跟他们说一说,到时候让他们给修条曲径上山,这山上也多修亭阁之类的物事”

    小山岗不是很大,百来亩的大小,但颇为平缓,杂树丛生,怪石嶙峋。

    “这儿怎地有个牌匾?哦,是个古楼遗址啊”独孤心慈他们在岗上转悠,突然发现有几块石头倒整齐“黄鹤。。。楼?这倒是个好地段,某等也建个楼吧?把这个牌匾拾掇一下放上去”

    “当然这尚需慢慢来,不急不急,对面的那座荒山也是某的,有时间再去看看,”

    差不多午时了,众人兴奋的回华师故居,温钰居然带着工部的人眼巴巴的等着开饭。

    独孤心慈无法,继续做吧。

    仲孙柳仔细的画着图纸,并标注上独孤心慈交代的院舍类型。

    吃完饭,仲孙无异带着人来了,好几辆马车上全是吃食,独孤心慈更郁闷,某没准备在此常驻啊?某还要早点回长安呢?某的妹妹刚到长安,还未请她吃饭呢?

    众人不理他抱怨,倒是仲孙无异迅速接过了众多杂事,比如安置房舍,雇请劳役,安排饭食,独孤心慈下午便解脱了,寻思明日是否即可回长安了?

    温钰见其闲暇,便又拉扯他去查看需疏浚的汉漕渠。

    于是独孤心慈生无可念的被押上了一艘漕船,顺浐河而下,过了浐灞交汇处转入漕渠故道。

    汉漕渠从昆明池发源,流经汉长安,在今朝长安的西北五里处,汉漕渠流经北郊河止西、沟上村,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北进入渭河,全长三百余里。

    漕渠在渭南与渭河有交叉,渭南到华阴北的漕渠至今尚在使用,不在此次疏浚之列,此次疏浚的东段就是从沟上村到渭南的这近四五十里。

    这段漕渠果然年久,水流小,淤塞严重,两百料的漕船亦是需小心翼翼。

    “工程巨大啊,干脆不修了吧?”独孤心慈建议,顿招众人白眼。

    “那汝等可有疏浚方略”独孤心慈知道骑虎难下了,就又问道。

    “疏浚方略?不就是站在船上用长柄勺挖挑淤泥么?”温钰一愣。

    “那要多少人役?需不需要截流?”独孤心慈又问。

    “这不是邀汝来商议的嘛?”温钰有些不好意思。

    “先看看吧”

    于是一行人顺流到了临潼,独孤心慈就吩咐回返。

    “这才走了二十来里?前面渭南还有一段呢?”温钰不满。

    “温员外郎啊?这天都要黑了,汝准备在河上过夜?再说情状还不都差不多,再看也是汝之事了,某已经看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