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岁月1913-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迹偌由嫌辛丝站闹С纸踩矫婊故强梢缘玫奖Vさ摹O衷冢目悸歉嗟幕故切宦薹虻恼揭郏捎诘腥说耐缜亢驼绞醺谋洌补バ宦薹蚧嵩斐纱罅可送觯灾两裰�**团只以强大的火力进行压制,逐步向城区推进。这种战争方式消耗物资是极其巨大的,而且随着战线推进,部队伤亡也渐渐增加,再加上城区内飞机和坦克的作用大为下降,这让前线指挥官很是头痛。
方子达心里阵阵冷笑,斯大林和伏龙芝居然给自己玩这么一手,这个场面他并不陌生,基本就是原历史上二战中德军和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翻版。苏俄红军孤注一掷,准备在谢罗夫和自己拼消耗,为他们赢得宝贵时间。自己不是小胡子,难道还会傻呼呼地和伏龙芝在谢罗夫这样干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四百八十一章 谢罗夫之战13()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国防军的坦克和飞机协同作战战果令世界震惊,西方各**事家在赞叹坦克强大的突击力和新式飞机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针对这一战术展开了研究和学习。可同样,直接面对中国进攻的苏维埃红军也面临着怎样才能挡住中国坦克和飞机进攻的方法,而伏龙芝是第一个接近成功的军事家,他在谢罗夫针对性的改变战术,使得势如破竹的中**团在占领极大优势的情况下始终没能拿下谢罗夫。
坦克和飞机是毫无疑问的战争利器,它们如同火药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一般,改变了整个战争史的方向。可同样,没有一种武器是万能的,坦克和飞机也是如此,在平原大军团作战,无论是坦克还飞机,甚至中**团所使用的火箭炮等都能轻而易举地撕裂敌人的阵线,配合步兵攻占目标,包围、歼灭敌人。但在城市战争中,失去突击力量,甚至被城市复杂地形所限制住的坦克等武器就失去了它们原来的作用,在这种时候担任主角的只能是步兵,就连战争之神——大炮也无法取代步兵的角色。
白崇禧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他在进攻受挫立即停止原来的战术进攻是值得赞扬的,可面对像个乌龟窝般的谢罗夫,在确保部队不能有过大损耗前提下,要拿下谢罗夫是极其困难的。现在,在炮火、飞机和步兵的进攻,谢罗夫的外围阵地已经易手。可随着越往城市中心推进,中**团所遭受的阻力也就越大。
这就像是方子达所知道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二战时期的德军横竖欧洲,战无不胜。可在进攻苏俄的战争中,正因为久攻不下斯大林格勒,导致无法集中力量拿下首都莫斯科,最后在严寒中和当年的拿破仑一般饮恨俄罗斯的土地,从而失去了整个战争的主动权。
比起战争狂人小胡子来,方子达应该来说优势更大。中**团在春季到来前就发动了对苏俄的战争,现在离着寒冬还有足足半年多的时间。可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方子达也无法百分之百保证他的部队能够在寒冬之前彻底打败苏维埃。
正因为如此,时间对双方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莫斯科是苏维埃的首都,是这个红色帝国的中心和象征,要彻底打垮苏维埃,赢得这场战争胜利就必须越早拿下莫斯科越好。方子达自己估算过,如果能在夏天包围莫斯科,就能赶在冬季来临前攻占这个城市。莫斯科之战才是决定整个战争胜负关键。他绝对不允许自己的主力在谢罗夫同敌人白白消耗。
“陆朗斋的军团现在在什么方向?”深思了半小时,方子达向吴佩孚问。
“按照战略部署,陆朗斋的军团应该快抵达下塔吉尔地区了……。”
“下塔吉尔?”方子达走到挂在墙上的俄国地图,吴佩孚连忙上前从口袋里取出支红铅笔,在谢罗夫西南处的下塔吉尔画了个圈。
方子达抱胸看着地图,眉头微皱。想了想又问:“劳改营的整编部队现在是什么情况?一共有多少部队可以投入战斗?”
“鄣明,你不会想用劳改营人员组成的部队去打谢罗夫吧?虽然这支军团有十万人,可无论从训练还是组织方面来看暂时还不适合直接作战,假如只是担任辅助任务的话还算勉强,如果让他们担任主要攻击恐怕……。”吴佩孚担心方子达头脑发热。这战争可不是儿戏,尤其是现代战争。不像几百年前农民起义一般拉上几十万人,拿着木棍和锄头就是打仗的。一支没有训练好的部队在残酷的战场上溃败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劳改营人员组成的军团看上去人数不少,可实际上组织这支军团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军事方面。
方子达笑着摇了摇头:“当然不可能,这些人就算要大用也必须经过战火锤炼才行。不过,听说这支部队的士气还是不错的,是不是这样?”
“这倒没错。”吴佩孚同样笑了起来,点头道:“这些人都是被苏维埃抓到劳改营里的,如果不是这场战争爆发,恐怕他们面临的就是永无休止的劳动直到死亡。对于苏维埃极度仇视,巴不得早日上战场报仇雪恨呢。”
“呵呵,这就好!”
方子达满意地笑了笑,接着就正色说道:“让陆朗斋的军团马上停下来,就在下塔吉尔集结,同时通知秋明方面,把10万劳改军团全部给我拉到谢罗夫去!”
“鄣明,你刚才不是说……?”吴佩孚猛然一愣,方子达前几分钟还保证不会让劳改军团去谢罗夫担任攻击任务,可一转眼就下命令让秋明的劳改军团去谢罗夫,难道他糊涂了不成?
“别急,听我说完。”方子达摆摆手,继续道:“通知白建生,让他的装甲部队从谢罗夫撤出,联同刘峙的101师和熊式辉102师向下塔吉尔和陆朗斋的军团汇合。谢罗夫的战斗交由蒙古军团的其余部队、张虎臣的远东集团军和劳改军团,不求占领谢罗夫,只需要给我牢牢把伏龙芝的70多万主力给我拖在谢罗夫一带即可。”
吴佩孚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眼睛猛然一亮,几步走到地图前死死盯着地图,几分钟后长吁口气道:“鄣明,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只不过有些冒险呀。”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子玉有什么看法但说无妨。”
吴佩孚凝重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打算弃谢罗夫不顾,让蒙古军团的部分部队加上远东集团军和劳改军团继续摆出一副攻击谢罗夫的架势以迷惑敌人。而蒙古军团中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和101、102师同陆朗斋的军团汇合,集中兵力掉头西进,直取莫斯科是不是?”
“呵呵,子玉兄高见。”方子达不置可否地笑笑。
吴佩孚叹道:“这计划看起来似乎不错,可是鄣明,这风险实在太大了。白建生、刘峙、熊式辉这三支部队组成的集团军再加上陆朗斋的军团,已是我军兵力的五分之三强,由下塔吉尔至莫斯科是敌人最中心的腹地所在,这一路打过去恐怕困难重重。就算打到了莫斯科,难道斯大林这老小子不会跑?一旦他主动放弃莫斯科,依托俄罗斯广阔的国土和我们周旋,这支奇军就将凶多吉少啊!”
“子玉,我就问你一句话,以陆朗斋的军团再加上白建生、刘峙、熊式辉这三支部队组成的集团军,拿下莫斯科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吴佩孚暗暗算了算,假如谢罗夫的红军的确给死死拖住,以这几支部队的兵力和机动性,再加上空军的支持,打到莫斯科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就算拿下莫斯科也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拿下了莫斯科又如何呢?当年拿破仑不也打下莫斯科过?可在俄国人坚壁清野的战术下最终还不是黯然失败了么?根据总参谋部的战略计划,这场战争中国方面所使用的战术是奇中有正,但正多于奇的,可现在方子达是兵行险着啊!
谨慎地把推论告诉方子达,吴佩孚委婉劝说方子达不必如此。就算远东政府军损耗过大,谢罗夫的战局僵持,可毕竟现在优势还在中国一方。
“子玉呀,假如我说斯大林不会跑呢?他会留在莫斯科死守,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你觉得这个战术如何?”
“这……怎么可能!难道斯大林是傻的?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吴佩孚一愣,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他觉得方子达这话太想当然了,战争不是假设,建立在假设上的战争是不可能成立的。当年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太后老佛爷都跑到西安去了,难道斯大林会傻到连慈禧太后都不如的地步?傻傻地等着中国人打到莫斯科也不跑?(。。。)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四百八十二章 莫斯科1()
如果说这世上谁最了解斯大林,除了斯大林身边最亲密的人外恐怕也就是方子达了。斯大林这人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但是又疑心病极重,极度缺乏安全感……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莫斯科的。
就像是历史上二战那样,德国人的集团军群已经打到了莫斯科城下,可斯大林依旧拒绝从莫斯科离开,声称要和人民在一起,留在莫斯科同德国法西斯战斗到最后一刻。最终,斯大林也是这样做的,正因为他在莫斯科的坚持,激励起民众的士气,从而牢牢挡住了德国人进攻的脚步,最终赢得了胜利。从这点看,如果中**团一路西进,兵峰直指莫斯科,无论从个人性格还是政治利益出发,斯大林弃莫斯科而走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话又说回来,就算斯大林离开莫斯科又怎么样呢?现在可不是拿破仑时代,苏俄也不是当年的俄罗斯帝国。苏维埃的政权保证是建立在国家机器对下层的**统治下的,如果斯大林丢弃首都逃跑,苏维埃政权也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华厦一般立即崩溃,作为一个合格的独裁者,斯大林不会不知道这样的道理。
因为这些原因,方子达有很大的把握把苏俄消灭在他们的首都——莫斯科。当然,吴佩孚只是个军人,在政治方面的欠缺使得他无法看透这点,这也是方子达和吴佩孚之间的不同之处。
见方子达一意孤行,吴佩孚最终也只能勉强答应。不过为了保证西北军团的安全。吴佩孚还是提出了想苏俄战场增兵的要求。对于这点,方子达决定再调动二个集团军。共计十二万人的兵力北上,以掩护西北军团的右翼和退路。
总参谋部用极短的时间修改了作战方案,接到命令的陆建章部很快就停下了向谢罗夫进军的脚步,暂时停留下塔吉尔进行集结。同时,白崇禧的装甲部队和101、102师组成的集团军开始从谢罗夫战场脱离,逐步把战场转移给其他兄弟部队。劳改营组成的军团也从秋明向北进军,作为协助进攻加入对谢罗夫的战役中。张虎臣的远东集团军用了三日时间想西推进,伏龙芝见事不可为。主动放弃了汉特,把部队收缩回谢罗夫,依托西北方的乌拉尔山脉为天险,继续坚守谢罗夫。
中**团的调动很是隐密,每日针对谢罗夫的攻击从来没有停止过,面对强大的炮火、飞机轰炸和小股部队永无休止的骚扰性进攻,伏龙芝忙着调兵遣将。哪里还顾得上敌人的装甲部队情况。再者,城市战争坦克根本发挥不出作用,中国人的装甲部队在调动之前就主动收缩了回去,这也是伏龙芝没感觉到敌方异常的主要原因。
4月28日,陆建章的12万大军加补充部队5万和白崇禧的装甲部队和101、102师组成的集团军,总数高达26万部队在下塔吉尔完成集结、补给。根据总参谋部命令。两个装甲师组成一个装甲集群,整支部队编制重组,由陆建章担任总司令,主要攻击目标就是苏维埃的首都莫斯科。
4月29日,全军沿下塔吉尔——彼尔姆——基洛夫——下诺夫哥罗德和伏尔加河一线向莫斯科进军。苏维埃红军现在把主要目光全投在大战的谢罗夫一代。根本没想到中**团会集中26万大军直插苏俄腹地,气势汹汹地向莫斯科扑去。
5月3日。中**团轻取彼尔姆,全歼彼尔姆的一个师守备部队,5月9日,基洛夫的红军一个军被中**团突然包围,经过一夜苦战后全军投降。5月16日,中**团渡过伏尔加河,在红军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突然拿下下诺夫哥罗德,围歼7万守军。与此同时,中国空军在基洛夫设置空军基地,轰炸机从基洛夫起飞,向西越过伏尔加河把炸弹第一次投到了斯大林的头上,这时候在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才恍然醒悟,他才发现中国人居然已经打到莫斯科了。
惊慌失措的斯大林连忙调集部队防守,要知道下诺夫哥罗德到莫斯科仅仅400公里距离,以中**团的进军速度用不了几天就能兵临城下。而且随着中国人的空军出现,在莫斯科投下的炸弹令首都的军心民心起了浮动。为此,斯大林决定在电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