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他改变了大明 >

第54章

他改变了大明-第54章

小说: 他改变了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皇帝召集他们进京的命令,还没有几个藩王敢不接受,大明的王爷们都清楚,当今这一位根本就不是个善茬。

    八月份的时候,朱皇帝在调查宗藩问题的时候,偶尔翻到了一则有关唐藩的事件,发现唐王朱硕熿居然因为小妾的蛊惑,把唐世子父子两人囚禁起来,还想饿死他们,让庶子继承王爵。在另一时空,几年之后,唐王小妾生的儿子居然还毒死了唐世子朱器墭,也就是隆武帝朱聿键的父亲。

    这样的丑事发生在皇族,让朱皇帝得知后不由大怒,随即派出了钦差和厂卫的番子,把事实情况调查清楚后,将朱硕熿和小妾生的两个儿子都夺去爵位贬为庶人,捉拿到凤阳关押,那个小妾则直接赐死,并严令唐王朱硕熿闭门思过,由王世子朱器墭掌管王府大权。

    这一次的事件,再次让藩王们认识到,当今是个对亲王都一样不会手软的狠人,对皇帝的命令再生不出一丝违抗的心思。

    私底下,藩王们大骂朱皇帝是建文帝的声音,甚至都出现了不少。

    也有动了造反想法的藩王,不过他们早就被养废了,稍微考虑了下造反的后果,以及他们手里能掌握的军事力量,就果断地缩了。反正,皇帝只是在征求意见,还没真正动刀。再说了动刀,也是郡王降等袭爵,和他们都没有关系,倒霉的也只是子孙辈,他们的根本利益并没有被触及。

    这些在富贵安乐的日子里,彻底颓废了的货色,很快就用各种借口说服了自己。

    随着藩王们一批批的进京,朱皇帝也在有藩王到达的时候,在宫内召开家宴,逐个询问他们的意见。

    对于降等袭爵,这些藩王们当然是不会愿意的,这帮人个个上来就拿出了堪比戏子的演技,不停地向着皇帝哭诉着。

    他们的说辞都是差不多的,他们家里人多,还要接济同族宗室,再要降等袭爵,就要有大批饿死的宗室啦。

    好吧,朱皇帝早就发现,在路上时,这帮人就在排练怎么哭穷了,看到他们的表演,内心自然是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

    等表演完,这帮藩王就傻眼了,因为皇帝很快甩给了他们一堆资料,都是他们生活用度方面的记录,还有有关他们府上那些郡王以下的宗室们凄惨的生活的记录。

    宗室人口日渐繁衍,到现在只是计算男丁就有六十多万,那些远支,朝廷根本就养不起。

    大明的宗室,现在也就是郡王,还有一些和亲王关系比较近的日子好过一些。有些宗室,穷困得在山上落草的都有。而各亲王,对同族那些远亲的死活,大多根本就不会去管。嘉万以来,对宗室自谋生路的限制放开了一些,但情况依旧不算是乐观。

    给他们看完了资料,朱皇帝也懒得骂人,就是让他们下去好好想想。

    要谈正事,当然还得等人都到齐了才行。

    在藩王们到齐前,朱皇帝再次召见了首辅叶向高。

    都清楚这次要谈的话题是什么,朱皇帝也懒得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元辅对宗藩如何看。”

    叶向高沉吟了一会后说道:“天下的土地税粮有限,亲藩繁衍无穷,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只是,皇上此举不免有些操之过急。”

    “元辅是担心,有人会行狂悖之事?”

    “皇上圣明。”

    “亲藩之事,不可拖延。否则,亲藩繁衍无穷倒不至于,只是这江山会改姓。”

    叶向高终于坐不住了,很快起身跪下,“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

    “先生请起,不必如此。朕这么说,并非是怪罪先生。只是要与先生讲一讲,朕近来所悟出的道理。”

    叶向高无奈了,只得起身,听听皇帝要说什么。

    “朕观史书,自秦法确立以来,定鼎的各家,却是从无享国超过三百载的。”

    叶向高闻言顿时就是一惊,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不过却是发现皇帝这话信息量极大,说什么都有错。他想拿大汉来反驳,又想起前汉后汉虽是一家,但说是两个朝代也可以。至于两宋,则更不值得一提。

    “先生可知,为何立国者都以为自家能万世一系,现实却是如此?”

    叶向高沉默了,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

    “先生不答,那朕就只有自问自答了。朕以为,无他,不过是天行有常。无论哪朝,都办不到塞并兼之路。老子有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可历代帝王可称有道者能有几人?无道亡国,岂不是天道常理?”

    叶向高闻言后,不由心神巨震,皇帝短短几句话,基本上算是把历朝兴亡说尽。叶向高也清楚,眼下的大明,也完全称不上有道,而且皇帝本人也绝对是这么认为的,对大明的前途似乎是十分悲观。

    从这话,似乎可以看出,皇帝本人在思想上是偏向荀子那一派的,对天行有常这么个说法十分推崇,怪不得这位对有人拿天象说事提“天人感应”就很不满。

    这位首辅这时才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他们这帮人成天要皇帝做个有道明君,但皇帝真准备做到彻底的有馀以奉天下,他们会高兴么?

    以往他是觉得皇帝是没懂经义的要领,现在他突然觉得,这少年皇帝聪明得可怕,这一位不是不懂,而是太懂,所以知道有些事不能做,也不敢做。

    这问题叶向高不敢细想下去了,再细想就有点大逆不道。

    “皇上圣明。”

    “有馀以奉天下,总要先从自家做起。元辅有顾虑,朕能理解。此事乃是朕力主之事,出了事,朕来担责,断不会让旁人受牵累。若是此事都行不通,那朕也只有去宗庙告罪,退位让贤了。”

    叶向高闻言吓得立刻起身跪下伏地不起。

    “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

    皇帝无奈了,他现在发现了,他手下这帮人在他面前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好容易才把这位首辅安抚好后,商量了一阵,双方才算是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到了现在,也没哪个儒家知识分子,真相信会有什么万世一系的王朝。另一时空,黄宗羲他们那些人在明亡后的反思,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叶向高把皇帝的话细品了一番后,也明白皇帝说的没错。每个朝代都有人在大谈兼并之害,然而所有王朝都解决不了兼并问题,说白了不都是因为人之道本来就是损不足奉有余,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至于做到真正有馀以奉天下那是扯淡的,就是在一部分事情上实现这点的君王都不多。

    作为一个聪明人,叶首辅也不是对下面的情况一无所知的,清楚不解决兼并问题,这大明还是吃枣药丸。

    至于大明药丸,那也是以后的事了,叶首辅现在还是十分自信,他觉得,大明虽说吃枣药丸,但起码现在江山社稷还是比较稳的。真要把藩王问题解决了,说不得还能多个几十年的国运。

    其实儒家讲的一部分道理,放在此时很大程度上还是正确的。这些内阁大臣们,认为皇帝折腾的都是旁门左道,对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没有多大的帮助,就很正确,大明的问题,肯定不是靠卖点奢侈品就能解决的,不解决根本问题,这大明还是迟早要完。

    只不过他们的话正确是正确,就是太过空泛,根本没有可执行方案,和废话也没有什么区别。

    皇帝要是真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治国大道,还准备下手去干,他们只会感到惶恐。

    在朱皇帝看来,晚明儒家的问题,主要倒不是经济现实制约下价值取向的封建性,而是他们只会讲些正确,但空泛无用的大道理,根本不会做事,意识到了深层次的危机,但又不敢去真正面对。

    在这样的现实下,他们提出来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人自己都不信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他们整日提什么道德心性,不过是为了逃避现实罢了。

    很多都说清代儒家垃圾,但朱皇帝却是认为,清代出现的经世派比现在的晚明儒家就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经世派虽说也不敢直面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但人家起码还会去研究做事的学问,做一做裱糊匠还是合格的,曾剃头那帮人的人品且不论,能力比起晚明这一波实在要强上很多倍。

第92章 24。宗藩之议(2)() 
叶向高最终无奈地表示他会同意去劝说文官们,出了皇宫后随即召集了内阁诸人,把今天这个事也说了一遍。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次辅刘一燝听完之后,不由是感叹连连,他现在是有点后悔入阁了,摊上这么个喜欢干大事的皇帝,动不动就喜欢把臣子往墙角里逼,这天启朝的大学士做久了,寿数都要短不少。

    内阁诸位也意识到,这个事没法和稀泥了,要么站在皇帝一边,要么就是逼宫。

    两件事的风险,稍微比较一下,他们当然是决定站在皇帝一边。

    这少年天子一向是说到做到,皇帝真要去宗庙告罪,那这事情就没法收场。

    至于皇帝说的,出了事不会甩锅,他们也只能选择相信,并祈祷不要真闹出乱子。

    随着入京藩王增多,宗藩问题再次成为了朝堂上议论的头号大事。

    有叶向高表态,就算是不同意这个事的,也有一大堆都迅速闭上了嘴巴,很快赞同施行降等袭爵政策的声音就大了起来,先前他们是还不能彻底确认,现在皇帝态度明确了,带头的人也不是他们,说话的人也多了,这个事就没有多大的政治风险。

    也没多少人担心再有一次靖难,现在又不是国朝初,那会藩王们经常领兵,在军中有极大的影响力,王府本身还有军事力量,而现在卫所营兵那边,谁还鸟什么藩王,谁都知道藩王们就是一群废物,再说了也只是对郡王动刀而已。

    在文官们的压迫下,还有皇帝态度明显的警告下,入京的藩王们很快明白降等袭爵这个事皇帝是铁了心要办,在京师里,他们连骂皇帝都不敢,谁都知道当今是个喜欢广布耳目的,他们还不想在京城里作死。

    再说了,这一次的降等袭爵,就是他们的小儿子倒霉而已,也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

    朱皇帝再次看望了弟弟,在例行的检查作业结束之后,朱由检突然问道:“宫里都在说,皇兄是要削藩。”

    “不是削藩,只是郡王降等袭爵,朝廷养不起这么多的藩王。”

    “这样好,天下的财赋有限,藩王多了,朝廷供养不起。臣弟支持皇兄。”

    看着便宜弟弟脸上真诚的表情,朱皇帝欣慰地笑了笑后说道:“这些事,不是你个小孩子该想的。”

    “臣弟过一两年便要封王,也不小了。”

    “好好好,不小了,来年朕就给你封个王。”

    朱皇帝也意识到,这便宜弟弟也该封王了。他目前给朱由检规划的人生,也就是个学者闲散王爷,他要去研究科学还是文学艺术或者当个工程师都随意。

    随着最后一位到场,很快朱皇帝就把所有藩王都请到了宫中,搞了一次家宴。

    酒过三巡之后,朱皇帝让人撤了酒菜。

    “诸位皇祖、叔公、叔伯兄弟和侄儿们,朕也知晓,你们不高兴。不过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朕也不得不如此。”

    在福王带头下,底下的众王和世子们,很快就纷纷起身,表示皇帝圣明,为了大明他们十分赞成降等袭爵。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尽管对降等袭爵是深恶痛绝,不过他们却是不敢在公开场合有半点怨言。

    待他们安静下来后,朱皇帝又说道:“朕也知晓,你们平日被圈养着,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就只有一个富贵闲散日子可以指望。不过,你们真喜欢这般过日子?”

    下面的众王与世子们,都没有说话,这话不好回答。

    当然,这些藩王们心里想的什么是一回事儿,直接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被认为是要造反就大大的不妙。

    “朕知晓,你们有顾忌,不要紧。朕替你们说了。诸位也是太祖后裔,尊贵无比,哪有生下来就想被人当牲畜圈养着的。如今朕已动了祖制,也不妨再多改一些。”

    底下有些惊疑不定的众王和世子们,闻言都不由用眼神交流起来,开始猜测皇帝到底想干嘛。

    “诸位,你等以为,太祖分封诸王,用意是什么?”

    底下的诸王和世子们,依旧没有说话。

    “也罢,朕还是自问自答吧。我知晓,你等都在怨恨朕破坏祖制。可朕真破坏祖制了?太祖分封诸王,所为者无非是拱卫社稷,如今诸藩拱卫了社稷?敬天法祖,非是祖宗做什么就一成不变地照做。真要按祖制来,你等是不是还要恢复王府三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