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225章

明末求生记-第225章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文瑞有些诧异地看了看宋献策,没想到这少年似乎对政事并不生疏,“近些年朝廷虽然加派了辽饷练饷,但摊到田亩之上,自然是。。。“

    说到这里,贺文瑞瞬间明白了,田赋虽然加征了,但却基本还是一个固定值,收成一旦大涨,原来看上去很重的赋税就占不了这么多的份额了,也就是说,亩产一百斤,五成的田赋是五十斤,但若亩产一千斤,田赋还是五十斤左右,那么就微不足道了。

    “这。。。就不知红薯土豆种出来,到底能作价几何。”话虽如此说,但贺文瑞明白,在连续数年的天灾之下,只要是能吃的,就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大人放心,”志文及时接话道,“我在涿鹿集已经向大伙儿说过,即便没有粮商收粮,我们涿鹿商社也会以一个公道的价格回收的,最多比高粱和小麦便宜些,但绝不让他们吃亏。”

    志文不用发愁粮食没销路,难民这么多,可以用红薯土豆做口粮发放给他们,还可以运到塞外换羊毛,就更不会亏了。

    “如此一来,大人还觉得咱们收取的种子费高么?”志文问道,说真的,他实在不愿意让步,再低的话,那就是活雷锋了。

第440章 涨还是降() 
    “不高不高,”贺文瑞一想通这个问题,又开始为涿鹿商社着想了,“只是贤侄,三成你会不会觉得少了些,毕竟这可是神物,你得付出不少心血,那些广有土地之人,什么都不用做,所获之利就能与你差不离,甚至远超于你。”

    “大人,三成差不多了,我没这么贪心,再多的话,我怕被人骂死。”志文笑道,人家有土地,收租子那是应该的,他不会因此不平,三成的租子其实也不算多,五成嘛,倒是高了些,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没甚好说的。

    “贤侄厚道啊。”贺文瑞赞道,“难得你小小年纪,忠君爱民之心不输他人。”

    “唉。。。”说完叹了口气,“只是。。。只是那些广有土地之人,恐怕就未必能如你一般,让利于民了。”

    “大人可是担心那些大户,粮食如若大幅增收,他们定要借机涨租,从而继续盘剥百姓,大发横财?”宋献策问道。

    “正是。”贺文瑞点头应道,这下他对这个叫宋献策的少年刮目相看起来,自己心中所想,能被他很好地把握,当真是有些本事。

    “大人忧国忧民之心拳拳可见,令人佩服,只是。。。此事当真难办,朝廷又不能强令他们降租,麻烦。”宋献策闷闷不乐地说道,他其实更为不忿的,是这些大地主们,什么都不用做,收获竟然比涿鹿商社还要高,完全就是蠹虫。

    贺文瑞闻言有些失望,他还期盼着这个少年能有什么奇思妙想,解决这个难题呢,不想他也是束手无策,然而转念一想,自己和恩师都无能为力的事,指望一个少年,也太想当然了些。

    “贺大人,宋先生,却是毋须担心,此二物推及开来,一开始或许会有那些不开眼的涨租,但百姓只要真正知晓了红薯土豆的妙处,这田租,我觉得恐怕会不涨反降。”志文出人意料地抛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

    “哦,此话怎讲?”贺文瑞大惑不解。

    “此二物除了高产,还有不挑地、耐旱的长处,像涿鹿山这种可以说有些贫瘠的荒地都能种的出来。。。”说到这里,志文看见在座诸人中,宋献策茅塞顿开地笑了。

    急忙把话递了过去,“还是让宋先生接着往下说吧。”跟古人说话,特别是跟贺文瑞这种文人说话,得文绉绉地拽文,志文觉得特别累,能不说就尽量不说。

    宋献策当仁不让,先冲贺文瑞拱拱手,方才说道,“贺大人,诸位,田租若是涨到百姓过不下去的地步,会有何后果?”

    “那有什么说的,退租呗。”孙可旺大大咧咧地说道,他这算是亲身经历过的,其实,陕北逃难过来的,无不是如此。

    贺文瑞似乎想通了什么,却仍然还有些疑虑,“你是说,些许几户退租就能倒逼大户们降租子?”

    这疑虑不是没有道理,按后世的说法,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你不租地种,自然有的是人想种。

    “一户两户自然没什么作用,大人,但若退租的户数多了呢?十户,二十户,甚至三四十户地退,而且还没人愿意接着种地,您说他们会不会降租?”宋献策问道。

    “怕是得遇上大灾荒,才会出现这种情形吧?”这一次是李智把大多数人心中的疑惑问出来的,其中包括贺文瑞,就像陕北那样,从去岁至今,一直有人不住外逃。

    不过真遇上这种情况,就是一般的中小地主,都得逃难,降不降租的,真没什么意义,反正没人会留下来种地的。

    宋献策仿佛知道大家心中所想,笑着摇头道,“不不不,我所说的,可与灾荒无关,而是红薯土豆推及开来以后的情形。”

    稍稍停顿了一下,宋献策接着说道,“大人,请您设想一下,假设一户人家租了十亩地,全都种上红薯,一季的收获是一万斤,交朝廷田赋五百斤,再交五成的租子后,还能有四千五百斤的粮食,留足两千五百斤的种子费用,最后自己净剩两千斤的口粮,一年两季下来,就是四千斤,怎么都比原来一年亩产百斤粮食的日子好过多了,对吧?”

    贺文瑞点点头,这个帐很好算,现下的百姓,一年就是什么都不用缴,也不过才千斤粮食的收获。

    “这里面朝廷的田赋和种子费用占了三成,就是说,田租的上限是七成。。。”

    宋献策正要接着往下说,不料被贺文瑞打断了,“七成不可能,怎么都要给百姓留些活路,不过心狠的家伙,收到六成,甚至六成五是很可能的。”

    毕竟一成就是一千斤粮,哪怕只剩半成,一年两季也有一千斤粮,一家人可以勉强度日了。

    宋献策笑了,斩钉截铁地说道,“贺大人,愚以为五成的田租是极限,一旦到了六成,必将出现大量退租,甚至逃租的现象。”

    “何以见得?”贺文瑞知道关键之处来了,不过他还是没能想的明白。

    “关键之处,就是志哥刚才所说的,红薯土豆的长处…不挑地了,百姓随便在某处荒地种上两亩红薯,除去种子费,一年能净收三千斤的粮,不用缴田租,甚至因为地处偏远,连田赋都省了,两相对比,贺大人,您觉得他们会如何选择呢?特别是在保安州,买咱们的种子又方便。”

    “弃租的人多了,大户们的地没人种,贺大人,你说他们会不会降租呢?”宋献策最后问道。

    贺文瑞恍然,自己的确是忽略了这点,有了这么好的种子,耐旱不挑地,百姓完全可以弃熟地不种,去山林之中种荒地,就像。。。就像眼前的涿鹿商社一般。

    “言之有理。”贺文瑞点头赞同,说到底,还是红薯土豆的惊人产粮量,让百姓不甘心被盘剥而已,事情的走向,很有可能如宋献策所说,大户们不得不降租来吸引人。

    但是,此事另有不妥之处,身为官员,贺文瑞本能地想到了志文他们不曾留意之处。

第441章 作保() 
    宋献策的看法贺文瑞是赞同的,山中荒地即便有主,也很难收到田租。

    这些地方的拥有者,不是皇亲贵戚就是富贾大户,要是普通粮食,在荒地上,一亩地可能连几十斤的收成都没有,想要以此维生,谈何容易,有些许人开荒种地,豪门大户一开始未必会上心,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手能顾得上来。

    若是种红薯土豆可就不一样了,收获大得惊人,等开荒蔚为风气,成了规模以后,这些人恐怕才会重视,但估计那时已经晚了,一旦派人来强行收田租,多半会激起民变。

    想到这里,贺文瑞暗自警醒,自己绝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否则推广神物的功绩,就全被民变给抹杀了,看来上任之后,得敲打敲打这些豪门大户,让他们不可过于贪心,田租嘛,五成就差不多了。

    要是敢有不听他招呼的,哼哼,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真当他这知州是吃素的?绝不能听凭豪门大户的贪心疯狂滋长,将百姓赶向深山。

    “贤侄啊,这三成的费用到底高不高,不是你我说了就算的,归根结底,还是得种地之人认可才行,”贺文瑞将思绪拉回,又说回到了费用的问题上,“若他们觉得高了,我等在这里商议得再好,却又如之奈何?”

    他虽然贵为保安知州,却也不能强迫大众购买涿鹿商社的种子去种。

    “总有那么些人愿意尝试的,贺大人,”志文答道,“哪怕只是极小一部分人,今年一旦丰收,足以成为突破口。”

    这番话听得贺文瑞眼神大亮,“怎么?贤侄,涿鹿集有人愿意以按你们定的价钱,买种子种地了?”

    “正是如此,贺大人。”志文点头道,“的确有那么三四户人家,虽然迫于其他人的压力,不敢公然表态,但是私下里和我们接触过,愿意在收获后,以三成的粮食给付费用。”

    “好!”贺文瑞一拍大腿,神情兴奋,他相信,一旦丰收,这三四户人家必将成为其他人家的眼红对象,自己一俟回到州府上任,就在全州内大力推及开来,每一镇每一村,只要有那么几家愿意接受涿鹿商社的这个费用,带头莳植,明年春耕之时,应该没什么人会不愿意种了。

    “但我没有答应他们。”

    “这。。。这却是为何?”贺文瑞闻言,差点炸了,要不是顾忌那关系他声名的神物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一瞬间都有翻脸的冲动。

    “大人稍安勿躁。”志文急忙安抚,他年岁虽小,却也是心理成熟之人,贺文瑞虽然平时不动声色,但今日之事的冲击太大,有些失态,被志文看出心思也不奇怪。

    “贺大人,这就是第二个阻碍了。”志文解释道,“这些人家都是家徒四壁,别说提前付给我们种子费用,就是让他们拿点稍微值钱的家当来给质当给我们也做不到,空口白牙,就要把种子拿走,这叫我们如何放心?”

    “这。。。”

    “若是他们分文不出地就得了种子,一旦传将出去,更多的人势必会来找我们,都要如同他们一般,不出任何代价地将种子拿到手,贺大人,此种情形下,涿鹿商社该如何自处?”志文逼问道。

    “这。。。”

    “全都给么?一旦收粮之后,没有几家人如约归还种子费用,贺大人,我们商社虽然不小,却也经不住这种折腾,只给一部分?那该给谁不该给谁,当如何判定?”

    “这。。。”

    “一旦百姓觉得我们不公平,少不得还会引发骚乱,大人,我们虽是您所说的义民,恐怕也镇不住他们,也不能因为这个事儿,就对这些平民百姓动刀吧?”

    “贤侄。。。此言有理。”贺文瑞一边擦着脑门上的冷汗,一边飞快地琢磨着该怎么办。

    他这才发现,眼前这个比宋献策看上去还要小些的少年,也是个不简单的角色,这一连串的发问,问得他哑口无言,特别是最后可能引发骚乱的说辞,更是触动了他。

    尽管他觉得以涿鹿商社的实力,应付一镇的平民不成问题,不见血想必也能轻松将其拿下,鸡鸣山一战给他的印象委实过于深刻,但甫任知州,就出这种事儿,不但与他推及红薯土豆的初衷大相径庭,也难免被言官弹劾。

    一个是关系到他身后声名的神物,一个是推及它们会遇到的阻碍,甚至会因此引发民变,影响他今后的官声官途,到底该怎么办呢?

    难道就此放弃?贺文瑞可不甘心。

    对了,志文刚才不是说仅凭义民二字,镇不住百姓么,那自己就派衙役,甚至官兵来助阵?自古民不与官斗,有了这些人,想必镇民们就能老实了。

    不行,还是不妥,志文不是说了么,给谁不给谁,着实不好判定。

    那就全都给?只要保证涿鹿商社在收粮后能收回种子费用不就行了么?自己是官,手下有衙役官兵,不但要让他们助阵涿鹿商社镇场子,还要将他们放出去,紧盯那些拿了涿鹿商社种子的人家,一俟粮食成熟,就督促他们上缴三成收获,若有不从,拿了法办便是。

    至于涿鹿商社这边,只要有人愿意种,让他们发种子便是,自己以州府的名义作保,保证他们在收粮后,能拿到该拿的种子费用。

    其实只第一次需要这么做,一旦丰收,州府就可抽身而退了,还想继续种的,自然得把上一季的粮食拿出部分来购置种子,收获如此之多,再说没钱没粮要赊账就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贺文瑞有些兴奋地说道,“贤侄,我有一策,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