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阎君都市 >

第392章

阎君都市-第392章

小说: 阎君都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本该是天衣无缝的方案,却被两个策划者自己添油加醋,到最后面目全非!

    其一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大唐皇帝担心后代子孙资质,竟暗中留下许多天材地宝、修炼圣药。不想李儇天资绝世,得了皇室秘笈和这批灵药之助,修炼之路一日千里,连“金蝉脱壳”之计都不想使用,可谓大出太宗皇帝的期待;

    如果李世民只是稍稍助推了一把的话,袁天罡便彻底亲手断绝了大唐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

    这老道在杀人灭口之后、飘然离世之际,竟如那唐太宗一般,生恐李儇本身资质不足,难以担起中兴大任,竟在地宫含元殿龙椅前的那张巨大龙案上,放了一粒本门祖师秘传的镇派之宝——“玄玄丹”!非但如此,还将道门中所知的修炼秘法尽数留下,期望李儇能强大自身,才好纵横天下,兴复大唐!

    那“玄玄丹”本是李耳炼制。成为太上老君之后,目睹佛教大神逐渐兴盛,生怕道门就此沉沦,这道教祖师以天庭诸多宝物为药、以日月星辰之力为引、以兜率宫中八卦金炉为鼎,苦苦炼制了六六三十六个小周天,最终也才只得了这一粒。其功效之强,可想而知。

    太上老君元神回到人界,于赠丹之时,曾有明言:

    “只此一丹,可救人间大难!”

    道门掌教亲见祖师显圣,哪里还敢轻视,便将这“玄玄丹”秘密收藏,非掌教之人,绝不外传!历经千年,才最终到了袁天罡手上。

    这老道关心则乱,为了大唐江山,也为了苦难黎民,竟将此丹连同道家秘法,倾囊相赠,真可谓用心良苦。却哪知李儇得了丹药之后,一心只想重回故国,平乱兴唐,便当即匆匆服下。

    却不想药力发作,强悍柔绵,源源不绝,足足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药力尽被吸收,李儇这才醒来。

    千年时光,便只这南柯一梦。人间沧海桑田,早已物是人非。饶是袁天罡与李淳风通晓天机,想要逆天而行,延续大唐气运,却不料频频画蛇添足,非但未能及时挽回唐朝颓势,反而打造出了李儇这个怪胎!

    …………

    “丹药入口便化作一团清气,盘踞识海之中,久久不散……”李儇慢慢抿了口酒,剑眉微蹙,缓缓回忆道:

    “当时状态,似梦似醒,只觉精神清明无比,所有图册过目不忘,实是怪异之至!”

    韩风靠在唐月儿身上,心中登时比了个中指,暗暗撇嘴腹诽:

    “人家修炼之路,都是枯燥凶险得很,稍不注意,就会走火入魔

    !哪像你这倒霉皇帝,随便做了个梦,就已经修至金仙境界……偏偏还觉得怪异?哼哼,活该你在这地底被埋了千年!活该!就是活该!”

    唐月儿见韩风动作眼神,就知道这猥琐老公定然不会在想什么好事。感觉甚是好笑,不禁莞尔道:

    “李兄一睡千年,修炼自成,也算是一段奇遇了……不知那太宗亲手所写的密信,可否借我一观?”

    月儿姐这是职业病发作,能亲眼见到一代圣主“天可汗”的手书墨宝,想想都激动无比,哪里还忍得住?便借着李儇低头饮酒之际,开口讨要。

    李儇本是古人,又何曾想象得到,太宗墨宝在今时今日的真正价值?在这古董皇帝看来,左右也不过一封寻常书信而已,又有什么值得稀罕的?

    “夫人何必如此客气,李儇日后,还需贤伉俪多多协助,这道太宗皇帝密旨,早已烂熟于胸。既然夫人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唐月儿喜出望外的捧着黄凌圣旨,自顾自的欣赏观摩去了,就只剩赵霏霏无聊的逗弄着狼崽欢欢,只盼这顿酒早点喝完,然后让老公使个神通,将这地宫席卷而空,继续回人间逍遥才好。

    至于物主李儇会做何想法,就不是“韩家山寨”劫掠组所该关心的了……

    “李兄千年梦醒,修为高深精绝,着实可喜可贺。”疯哥也觉时间不早,还是尽快赶回乌木市的好。否则,要是久久未归,干爷爷定会担心不已,便抓紧时间,开始了新一轮忽悠:

    “只是沧海桑田,大唐王朝已成昨日黄花。今日华夏,已成万世不灭之基……不知李兄此后,可有何打算?”

    李儇见韩风拿以后行止相询,顿时踌躇起来。

    按着倒霉帝之前的心思,就算大唐真的没了,但以地宫中的财富、粮草和军械,加上自己勇武,又能得韩风这等神人相助,便是重建基业。再立一个大唐王朝出来,又有何难?

    又有哪一代王朝创立之初,不都是号称“万世不灭”?

    因此对韩风所言,也并未放在心上,这重建大唐的夙愿,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而眼前的韩风夫妻,神异无比,若能引为臂助,当能事半功倍!

    “韩兄所言,正是李儇心中所虑。”李儇计议一定,便不再犹豫,俊脸含笑,和蔼亲切。

    “弹指千年,不知世事。李儇想请韩兄伉俪同游人间,若有机会,再复大唐!不知韩兄意下如何?”

    赵霏霏闻言,登时撇嘴冷笑,揪住欢欢软绵绵的小耳朵,故作语重心长的道:

    “你这家伙,整天就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可曾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小狼崽停下了啃鱼的动作,怔怔望着赵霏霏,似乎觉得莫名其妙,圆圆大眼里,满满的尽是委屈。

    殊不知这小家伙跟李儇简直一模一样,都是吃了灵药就睡,醒来之后又开始吃喝……赵霏霏指桑骂槐的功力与日俱增,虽将唐朝皇帝和狼崽相提并论、暗中影射,却偏偏又说得天衣无缝,令人反驳无力

    事实的确如此,叫人如何吐槽?

    李儇天资聪明,如何不知这韩赵氏是在诋毁自己?只不过复国大计最为重要,小小妇人之言,何必太过执着?故而假装不知,一双俊目,紧紧投注在韩风脸上,急切想听到这位神人的肯定回答。

    疯哥顿觉一阵恶寒。

    你这千年过气死皇帝,如此热情的紧盯着哥们儿,到底想做什么?两个漂亮婆娘就在身边,难道也想对咱起了不轨之心?呸!老子不好这口……死变态!

    韩风心中嘀咕,赶紧借着抿酒之势避开李儇火辣目光,看着杯中越来越少的“晴雪酿”,一边肉痛,一边轻笑道:

    “大唐已成历史,李家皇室也早已不存于世……当然,除了你李兄之外。”

    疯哥慢慢说着,逐字斟酌:

    “今日华夏,日新月异,再无皇帝王朝。民心安定,国势日渐强盛,便是比之贞观盛况,也犹有过之!”

    韩风虽未明说李儇复国无望,但言中之意,却是甚为明显,李儇登时脸色一黯,缓缓收回目光,凝视杯中美酒,久久不再言语。

    疯哥没了这古董皇帝的**注视,心中一轻,只觉浑身畅快,舒爽无比。无数邪恶念头,就如雨后春笋,活泼泼的冒将出来!

    “大唐盛世,虽然已成过去,但在华夏历史中,却如同明珠,璀璨耀眼,已成华夏文明象征!李兄又何必惋惜难过?”

    韩风起身,强忍心中肉痛,将李儇面前酒杯斟满,缓缓笑道:

    “大唐虽逝,但唐风永存!如今天下,即便是在番邦外国,凡是有我炎黄子孙聚居之地,便有一个同样的名字,李兄可知其名为何?”

    李儇心如死灰,紧闭双目,静坐不动,也不回答,只是伸手取过几上酒杯一饮而尽。

    韩风绕过案几,来到李儇跟前,在其耳边一字一顿道:

    “华夏子孙,均以大唐为荣!故此,这些外国华人聚居之地,均称为唐——人——街!”

    听得韩风抑扬交错、铿锵有力的“唐人街”三字,李儇登时浑身一颤,两行热泪,自紧闭的眼缝中汩汩而出,划过俊美的面庞,簌簌低落在金黄龙袍上,很快便浸湿一大片!

    韩风再不说话,李儇依然沉默,室内寂静无声,连狼崽欢欢都感受到了这股沉痛悲怆的气氛,停下了啃咬银鱼的动作。

    这是古人千年沉殇之泪,也是大唐风华最后的挽歌!

    “雕阑玉砌应犹在,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韩风轻轻一叹,伸手扶住李儇双肩,沉声道:

    “大唐虽亡,而华夏犹在;皇朝更迭无数,而唐风永存心中!凡我炎黄子孙,尽是大唐子民!李儇,你又何必如此着相?!”

    语音低沉,却如午夜惊雷,又似晴空霹雳,仿佛暗夜闪电,瞬间便突入了李儇心中!

    (cqs!)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德艺双馨韩阎君() 
不管是存心也好。还是无意也罢。总之韩风这句“着相”之吼。竟带上了疯哥极为珍视的本命元神之力。竟连一直在识海角落默默无声的那颗佛心。都不禁随着吼声微颤了一下。

    韩风元神。何其精粹。只这一动。便已激荡地宫元气。登时狂风大作。呼呼风声响彻洞中。

    李儇猛然睁开双眼。仿佛丝毫不受狂风影响般深深凝实着韩风。一字一顿的道:

    “大唐不复。朕生之何用。”

    韩风狠狠瞪视李儇。咬牙切齿道:

    “君为轻。民为重。何况这华夏亿万民众。都以唐人自居。若是你本末倒置。一意孤行。仅为了李家皇室便不顾黎民死活。那还不如真正死了的好。也省得辜负太宗皇帝期望。成了我华夏千古罪人。”

    韩风一抬出李世民。李儇登时无言以对。在风中凌乱许久。才呐呐道:

    “难道我大唐基业。就此不再。难道这茫茫世间。便再无我李氏子孙立锥之地。。”

    韩风听他越渐偏激。不由傲然一笑。瞬息之间。狂风顿消。

    “有我韩风在世。谁能欺辱华夏。家国之念。便该以国为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小家次之。而你身为皇室子弟。则更当如此。”

    “若人人都只看重一家小利。却罔顾一国大利。又与那群死太监有何分别。。”

    “难道太宗皇帝不遗余力的将你送到此处。便是为了你李氏一家之私。明知事不可为。也要祸乱大唐故土、屠戮大唐子民。'就爱读书'。“

    李儇怔怔默然而坐。低眉抿嘴。却将韩风所说话语。第一时间更新在心中逐字逐句。用心斟酌。不多时。面色突变。背上渗出一层冷汗。

    。。若天下太平。大唐遗民尽皆鼓腹讴歌、欢乐安康。此时再起刀兵。天下大乱。又岂是华夏之福。更有甚者。若是那番邦蛮夷见有机可乘。趁虚而入。到时江山破碎、黎民涂炭。自己岂不成了华夏民族的大罪人。

    李儇心中稍有震惊。又听韩风语气至诚、继续缓缓言道:

    “江山社稷。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并不是某一人一家所有。而是属于我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要想得到更多。便定要付出更多。不论秦汉还是唐宋。开国之君。都想带着贫苦万民脱离悲惨生后。也正是因此。才尽得天下民心。霸业有成。历代王朝后期。。包括大唐在内。骄奢贪腐、民不聊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自此便朝代更迭。反复循环。也便是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李儇见韩风竟细细剖析起天下大势。不禁听得有些入神。与自己所学治国之道稍一比照。竟觉韩风所言宛如高屋建甄。甚是有理。。若大唐君王一直如太宗皇帝般睿智果决。大唐又岂会分崩离析。

    韩风见李儇脸上现出沉思之色。第一时间更新便知忽悠之法已有成功之望。心中大喜。却偏偏面色冷峻。沉声问道:

    “李兄

    。皇室得天下敬仰、受万民供奉。权势、地位崇高之极。若在开国之时布下一股力量。时时监督皇帝决策。以作鞭策、制衡之用。李兄想想。还会有那么多昏聩之君么。天下百姓又该能免去多少颠沛流离。”

    李儇又怔住。在古人看來。皇权至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凡想牵制、影响皇权的行为。都是犯上之举。若是运气不好。遇上一个心胸狭窄的皇帝。当场杀头或是株连九族都有可能。就更别说永久保留这制衡势力了。。天下必然大乱。

    但是……细细一想。韩风所言。确实又有那么几分道理。

    至少李儇敢肯定。若是当年朝中有这股超然势力存在的话。第一时间更新太监们绝无可能一手遮天。

    “韩兄所言。甚是有理。李儇受教了。”倒霉帝起身深施一礼。喜得某人差点当场便大笑出声。。良好的开端。果然是成功的另一半……

    “如今世上。再无帝王专权。而是分而治之。又有监察力道随时检视。故此韩某才将之称为万世不灭之基。”

    疯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