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谋士游三国-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彧无奈的说道。
穆良奇和郭嘉对视了一眼,随后想想,确实荀彧有可能忙不过来。虽然这种可能性接近99%,但不是还有百分之一嘛,相信荀彧,他一定可以的。
正当穆良奇准备残忍拒绝之时,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末将枣祇前来交接军务。”
穆良奇三人立马没有了之前的样子,正襟危坐,跪坐在席子上,荀彧淡淡的说道:“进来吧。”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穿着一副将军铠甲,魁梧还是比较魁梧的,肌肉应该不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我帅,穆良奇摸了摸脸,随后更加确定了。
枣祇看到穆良奇和郭嘉也在,立马行礼道:“见过三位大人。”
随后从腰间取出一半虎符,递上桌子,说道:“末将奉主公之令,率一千余将士巡视境内,扫清残余匪盗,如今已完成,特来交令。”
古代统军在外,调兵遣将,虎符算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实际上这还是得看人的,像战国时期那个信陵君吧,就算拿到了虎符,主将也不见得愿意调兵,最后无奈杀掉主将,强行命令军队开动。
但是虎符也像一个程序,走之前君主交给主将半块虎符,回来了立刻把虎符还给君主,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荀彧把玩着桌子上的半块虎符,确认无误后,将它小心翼翼的放进盒子中,随后笑着问道:“将军此去可有什么麻烦?”
枣祇想了想说道:“麻烦倒是没什么麻烦,一路上还有不少散兵游勇组成的强盗土匪,但是都被我俘虏送至当地县衙了。”
荀彧点了点头,经过枣祇这么巡游一圈,估计以后兖州境内的治安估计会好很多。
枣祇好像想起了什么说道:“我回来的时候,看到不少山上野民,下山寻找活计,所以我希望诸位大人能够建议主公,利用这些野民进行屯田,免得形成难民。”
屯田!穆良奇,郭嘉和荀彧三人心中一震,这家伙知道屯田!随后两眼放光的看着枣祇,像是看什么稀世珍宝。
弄得枣祇心慌慌的,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回想了一下,没有啊。
随后怯生的问道:“三位大人,可是末将说错了什么?为何如此盯着末将?”
“咳咳咳。。”穆良奇率先咳嗽了几下,随后笑着说道:“枣将军。”
枣祇一脸懵的看着向荀彧询问道:“不知这位大人是?恕在下眼拙没有认出。”
荀彧指着穆良奇说道:“这位是新任别驾穆良奇。”
又指着郭嘉说道:“这位是新任军师郭嘉,代为军司马。”
(昨天手一抖,居然四更,心累)
本章完
第188章 屯田将领人选敲定()
枣祇听后分别行礼道:“见过穆大人,郭大人。”
穆良奇没有回礼,直接问到:“你刚刚说屯田?可有什么建议?”
枣祇有点蒙,这位大人问这个干嘛?虽然有点不明白,但是枣祇还是如实回答道:“末将认为现在所采用的主公现在所使用的方法‘计牛输谷’其实方法并不好。”
枣祇所谓的‘计牛输谷’,其实也是一种复古的产物。
因为战争造成了人民大量流亡,与战争结伴而行的瘟疫,又使大量流亡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大量的死亡和流徙,使得中原地区户口锐减。越是原来最富庶,最繁华的地方,大抵也是后来战争进行得最为激烈的地方,因而也就是户口减耗最为突出的地方。像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原来人烟稠密,后来都被战争破坏的荒凉不堪,甚至到了路断行人的地步。
面对社会经济萧条,军中无粮险境时,早在刚进入兖州只是,便适时地推出了屯田政策,从而使农村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与稳定,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粮问题,但是犹豫吕布的叛乱,使曹操多年的屯田制度险些毁于一旦。
曹操募民屯田许下时,大家一致主张:计牛输谷,佃科以定施行,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这就是三十税一的田制,此外,租官牛的另出牛租。
穆良奇和荀彧有些皱着眉头,毕竟‘计牛输谷’使汉代假田制的一个制度,枣祇公然的批评,穆良奇就非常好奇了。
问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计牛输谷’不行?有什么建议?”
“‘计牛输谷’在丰年,它并不能让政府的收入得到增加;而在灾年,农民尽管收成不佳,却依然要支付高额租金,这对他们将是沉重的负担(《三国志·魏志·任峻传》原文:施行后,祗白以为僦牛输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大不便)。
末将建议如果租用官牛耕种,则官府收取粮食收成的60%,其余归屯田客;如果没有租用,则官府与屯田客五五分成,当然这只是民屯。”
郭嘉还有穆良奇对视了一眼,荀彧确是低头思考,不得不说枣祇所说的也是又几分道理的,取消租金,直接按收成的粮食比列来计算,这样就可以牢牢地掌握更多的粮草,但是对比于之前的制度,这个算是苛政了。
荀彧犹豫不决,不能做主,这件事还是得上报主公,详细说明,随后才能定下结论。
荀彧说道:“枣将军一路幸苦,不如先回去休息把,屯田制度之事,我会向主公禀报,这件事事关重大,还需仔细商量才是。”
“诺!”枣祇双手抱拳,行了一礼,随后走出大厅。
荀彧问道:“继志,你觉得这个建议行不行?”
穆良奇摸了摸自己渐长的胡须,摇头说道:“不好说,不好说。”
郭嘉却说道:“建议虽好,但是对百姓过于苛刻,不是仁政啊。”
荀彧也深感赞同,自汉代以来,向来都是用仁义统治,教化天下,刘备就是靠着满嘴的仁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硬生生得起来了。
穆良奇见郭嘉如此说,却有些不赞同了
“如今主公军粮都不一定足够,哪来得时间去谈仁义二字?这两个字还是留给后世的君主来施行吧。
现在是乱世,诸侯纷争,军粮无比的重要,一切行事都应以大军为主,随后在考虑民事,没有军队的保证何来民事得无忧?
正所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枣祇得建议虽然对于屯田者比较苛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却能获得更多的军粮,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同枣祇的建议。”
听完穆良奇的话语,郭嘉和荀彧无可反驳,确实,军队都散了,还拿什么来谈仁义?乱世最重要得只有军队,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荀彧想了想,还是明天跟主公详细汇报后再说吧,他说道:“此事不谈,明日等我汇报主公后再说吧。”
穆良奇和郭嘉认同的点了点头,穆良奇说道:“我看这个枣祇看样子对屯田非常得了解,不如让建议主公让他来主持屯田如何?”
荀彧眼前一亮,点了点头,看他刚刚的样子,应该对屯田事物非常的了解,想必靠谱些。
如此一来,荀彧瞬间就感觉一顿轻松惬意,现在剩下得只有如何让山中的野民跑下来,然后让他们安心得屯田去。
想到这,荀彧心情舒畅了许多,笑道:“你们二人什么时候出使啊。”
穆良奇和郭嘉一顿,看着荀彧,非常好奇,问这个干嘛,屯田的事不是已经帮你解决了嘛,还要干嘛。
荀彧看到他们怪异的眼神,感觉到他们好像误会了,连忙说道:“我并不是挽留你们,粮食这件事越早办好,对主公越有利,所以耽误不得,这样吧,我现在就给你们去弄通关竹筹,你们明日便去城外军营调遣三百军士,作为护卫,后日便出发。”
说完便去别屋找竹筹,要开始制作两份通关文书。
现在轮到穆良奇和郭嘉感觉诧异了,刚刚还拼命的想挽留我们,屯田的事情一解决,就要赶我们走。
而穆良奇心中开始有点小后悔了,出使徐州多累啊,路上奔波的,很幸苦,原本穆良奇以为他通过出使,就能躲避一堆政务,但是现在看来,屯田的事情一解决,只要把召民书一发,就没啥事了。
原本最幸苦的,反而变得最轻松了,这巨大的落差,让穆良奇有些接受不了。
至于郭嘉,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一会儿跟主公说说,换个人去,至于看望老师,等哪天主公打下荆州,再去看也不迟啊。
(很多同学可能对枣祇这个人不太了解,这个人其实对曹操的贡献非常大的,曹操的屯田制度,始于枣祇,在任峻手上发扬壮大。为什么不在枣祇手上,主要因为枣祇于196年接管屯田事物后,不到五年,也就是201年因为操劳过度,因病去世,而任峻接受枣祇的一切成果,由此奠定了曹操同意天下的物质基础,基本上是曹操打到哪,屯田就到哪。)
本章完
第189章 袁绍错失良机(为作者的帅气加更)()
却说此时邺城大厅内,吵作一团,原来是天使带着天子的诏书来到了邺城,诏书上要求袁绍率领军队去迎接他。
但是袁绍们的谋士显然就迎接天子争吵不断,不能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也不能说是准确的判断吧,他们的观点感觉都正确,似乎都不错,很难做出取舍。
而此时的袁绍侧着脸,静静的看着他们争吵,看样子应该是等他们吵完再做决定。
沮授说道:“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但观察各州郡,虽然外表打着义兵的招牌,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忧虑关注国家为百姓着想的意思。而且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左传曾记载:周襄王出奔于郑,狐偃言于晋文公曰:“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文公从之,纳襄王,遂成霸业?主公为何不去效仿?”
袁绍点了点头,而此时颖川人郭图(字公则)说道:“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为天子,蒯通曰:“秦失其鹿,天下共追之,高才者先得焉。”。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袁绍也点了点头,心想:是啊。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虽然说他现在没有多少实权,但是把他迎接过来,到时候他发布诏书,自己听还是不听呢?
听的话,那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岂不都是白费了?不听的话,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王莽董卓之流,我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岂不是毁于一旦?万一,天下诸侯再来弄个什么河南联军,清君侧,那就不好了。毕竟翼州不像关中,险关重重。翼州除了前面的黄河,就没什么地势险要且位置重要的地方了。
况且郭图有一句话说道袁绍的心坎上了,天下有德者而得之,如今天子失德,我又是最强大的诸侯,只要我把公孙瓒灭了,占据四洲之地,这天下不就是我的了嘛。
众谋士纷纷点头,赞同郭图的看法,天子来了,到底是听还是不听。
田丰见势不妙,站起来反驳道:“如今天下虽然陷入诸侯并战,但是大多世家还是尊崇天子的,愿意听从天子的指挥,他们认为天子现在的失势,只是董卓造成的,与天子的贤明没有关系,所以如果主公,将天子迎来,用天子的名义下达号令,这天下还有谁敢与主公您作对?”
确实,袁绍现在拥有了各诸侯众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只差一个最正统的名头,虽然说袁家四世三公的声望确实很大,但是远远没有天子的名声带来的效果好。
淳于琼起来说道:“如今天子只不过是董卓立下的傀儡,并非正统,而真正的天子早已被董卓奸臣所侵害,所以我看现在大多数世家恐怕未必愿意承认现在的天子。”
淳于琼这话让原本在闭目养神的袁绍,瞬间清醒,这个天子并非自己所意愿的。要是先帝,袁绍说不定捏鼻子认了,但是这个天子,袁绍感觉真的没必要。
这让他想起了当初他与诸侯的那个计划。
原来早在191年,韩馥、袁绍以及关东诸将商议,认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
曹操说:“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