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晋无敌铁军 >

第65章

东晋无敌铁军-第65章

小说: 东晋无敌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地图上看,东阳堡、决胜堡和谪仙堡就如同一字长蛇。击其头,腰腹皆可驰援,击其腰腹、首尾皆可夹击,击其尾,首腹也可缠绕。然而致命的缺点就是这一字长蛇被淮水和破釜塘隔断了。而高敬宗制定这个修渠计划,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憾。

    司工参军候得富、司户参军陆永华起身应诺。

    高敬宗道:“第四折冲府!”

    刘孟一听叫到他了,身子如同弹簧一样,蹭的一下子跳起来,抱拳道:“末将在!”

    “第四折冲府为全军战略机动部队!”高敬宗道:“一旦一方有难,第四折冲府应该及时支援,所以第四折冲府应该加强训练移驻淮水渡口!”

    “遵命!”刘孟有些不甘心。不过军令如山,他只得悻悻而退。

    高敬宗又道:“封副将、第五折冲府!”

    封雷和聂彦适立即起身道:“末将在!”

    “咱们江淮都督府发现的短板就是却铁少炭,光靠购买,咱们财力有限,恐怕难以支撑死军未来的壮大发展!”高敬宗指着淮水道:“顺着淮水逆流而上,可以抵达南阳郡桐柏山(大别山别脉),南阳郡境内东山、确山、泌阳、舞阳、桐柏各种矿产资源异常丰富。其中舞阳县拥有天下最大的卤盐矿,估计储量有四百亿吨。哦,对了你们对吨这个单位没有概念,如果换算成石,就是五千多亿石。”

    听说五千多亿石盐,众人眼中发出说穆坦狻U馐鞘裁锤拍钅兀看耸倍级倬攀咄蛴嗷В砸换吭乱唤镅问秤昧考扑悖渲锌沙隼匆怀桑沧愎欢腥顺陨霞盖贤蚰辍Q魏吞谡飧鍪贝褪堑扔诨醣业恼铰宰试础�

    高敬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盐其实还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南阳有巨量的钢铁、铜、还有金、银等贵重金属,一旦坐拥南阳,就等于拥有一个帝王之基!”

    封雷抱拳道:“末将愿以项上人头作保,一定为大都督把南阳拿下来!”

    “不错,拿下南阳!”高敬宗站起来意气风发的道:“本都督以第五折府、直属越骑团(轻装骑兵)、直属陌刀团(高敬宗初见斩马剑还以为是大唐陌刀,所以就以陌刀命名)、全军五团又三队,合则两千六百五十余人马,组建征西军团。以封副将为主帅,聂彦适副之。全军整训一个月,一个月之后,誓师征西!”

    就在众人准备欢呼时,突然听到大都督府外传来大声疾呼:“杀人了,杀人了,疯婆子杀人了!”……

    高敬宗眉头皱起,指示列席会议的新卫旅帅魏大福道:“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时间不长,魏大福就带着惶恐不安的张方平与怒气冲冲的刘细花进入大堂。张方平还没有进入大堂,就开始呼天抢地的嚎丧:“大都督、都督为卑职做主啊,这疯婆子要杀卑职!”

    (本章完)

第119章 烈属保护法(下)() 
籍戡甘心让贤高敬宗,除了不想当出头鸟这个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在高敬宗身上看见了一种藐视一切、锐不可当的朝气。这种朝气在他看来,有时候总是太过于迷信斗争与胜利,不过他又不得不承认,常以稳重来要求自身的自己也总是被高敬宗的气质所吸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敬宗身上上位者的气势就越重。哪怕高敬宗一个字都不说,仅仅散发一分威压,就让张方平这个也算是见过阵仗的撕杀汉吓得脸如土色,战战栗栗,说不出来话来!

    常言道:灯下看美人。刘细花虽然不算清丽绝色,但是小家碧玉梨雨带花更显得楚楚动人,在灯光摇曳下她那曼妙成熟的身材比白日更胜三分,一时间大堂内看花了眼,但见她面上神色凛然,却又不敢多看,自惭形秽地低下了头。

    高敬宗淡淡的道:“怎么回事!”

    刘细花轻轻福了一福,提起柴刀一指张方平道:“贼子欺辱奴!”

    话音刚刚落,江淮大都督府司刑参军王大兴的冷汗就流了下来。王大兴曾是邺城南城水火衙役,所谓水火衙役,其实并不是指专门扑灭火灾的衙役,而是因为古代衙役分为持水火棒,棒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取不容私情之意,故名水火棒。作为曾经也算半个公门中人,王大兴知道他的这个司刑参军为七品官,与正堂县令同级,但是权势要得很多,专门负责一州五刑之法,上古时期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两汉之后五刑则指笞、杖、徒、流、死。

    虽然说此时江淮大都督府只有三城之地,民不过十万。但是这好歹也是进入了都督府的高层官员。偏偏这个时候居然出现了这类伤风败俗事件,肯定会被高敬宗以为自己玩忽职守,万一撸掉他的这个司刑参军,他可没有地方哭去。

    刘细花哽咽着,将张方平如何咒骂亡夫张健康,如何出言调戏她的事情娓娓道来。这是刘细花怒道:“贼子安敢如此辱奴,奴岂可罢休?还望大都督为民妇做主!”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傻眼了。张方平不是普通人,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侮辱阵亡烈士和其家眷,按说判其斩首都不算过分。可是张方平却是参战功臣,斩首一级百人将,等于后世三等功。如果处置过甚,会对高敬宗影响不好,肯定会有闲言碎语出现,认为高敬宗卸磨杀驴。作为公门中人,王大兴并没有直接宣判结果,而是观察高敬宗的脸色。

    虽然古代法家提出了“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事实上这一直都是一句空话。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做到这一点。所谓的公平只是相对的,庶民杀死庶民,庶民必须偿命,这样会公平。可是一旦阶级不同,产生碰撞,法律的天平也就开始倾斜了。士人杀庶民,不用抵命,只需要赔钱了事,区区万钱仅仅是二十只羊、一头半牛价价值。

    高敬宗道:“事就是这么一个事,这算是咱们江淮大都督府的第一件民事案件,究竟如何处置,大伙都可以说说,涉案人员牵扯到了军方,军方将领回避吧!”

    得,封雷和籍戡还要保下张方平这个阵斩百人将的勇士,然而高敬宗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他们的嘴堵上了。

    陆永华道:“大都督,咱们都督府初创,故沿袭汉律。所谓人死为大,张方平侮辱死者在前,调戏遗孀在后,按律当处以杖刑,以儆效尤!”

    所谓杖刑,就是脱下裤子用杖打屁股,除造成皮肉之苦外,并达到凌辱之效。

    王大兴看着高敬宗的脸色阴沉,猜测陆永华的意见,高敬宗并不满意,就说道:“大都督,诸位同僚,所谓”人死为大”是一种怪异的观念,死了就死了,即使再大,也不会比活着的人还大,人死了就烟灰云灭,张方平对死人不敬,虽违俗却不易严惩,应该罚铜施以笞刑!”

    则笞刑则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虽然同为打,但是杖刑却远比笞刑重,杖刑特别是施以大杖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而笞刑只是皮肉之苦。性质完全不一样,如果按天朝法律来说,杖刑是构成了刑事犯罪,而笞刑则是民事犯罪范畴。

    听了二位的发言,高敬宗怒火熊熊燃烧,他狠狠的一巴掌拍在案几,指着张方平吼道:“张方平,你可知罪?”

    张方平此时已经被吓坏了,作为升斗小民,他其实根本就没有与官府打过交道,平时邻里纠纷,都是族老和乡老出面解决。突然来到大都督府,别看这个都督府是高敬宗他们等人自立的。但是在南北朝这个时期,东晋朝廷的政令,实际上出不了徐扬八郡七十二县,其他地方都是天高皇帝远,地方藩镇各司其职,百姓也习以为常。看着长史和司刑参军皆要处置他,他就后悔的抱住了脑袋,深深的埋到了胸口,祈求道:“大都督,刘家妹子,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张大哥。呜呜呜……我我对不起你们……”

    “对不起,对不起就完了!”高敬宗怒道:“还有你们,刘氏细花代表的不是普通人,她是我们死军兄弟们的遗孀,张健康为保护我们谪仙堡不幸在战斗中阵亡,而如今他尸骨未寒,遗留妻儿却遭人侮辱,可我们虽然不是不管不问,却在这里和稀泥,如果张健康泉下有知。他会怎么想?”

    高敬宗大拍案几,嘶声吼道:“唇亡齿寒,如果将来我们在场的众位不幸战死,你们的妻儿老小受人欺辱,你们会怎么想?会怎么想?”

    高敬宗的话如同巨锤,重重砸在众人心头。众人都开始反思起来,这一反思不要紧,牵扯的问题更多了。死军将士阵亡之后,光抚恤一些田地和钱财,能弥补烈士家属的缺憾吗?这肯定不能。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可是张方平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个例吗?肯定不是,华夏民族中本来就吃寡妇绝户的陋习,不光像张方平这样人,甚至烈士家属还要面临亲族欺凌。面对亲族的欺凌,应该怎么办?

    特别是在场另外一个寡妇,郑诗诗对此事感触最深。想到郑诗诗的遭遇,想到刘细花的遭遇,高敬宗脸色更加难看了。

    (本章完)

第120章 得了便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这是华夏民族的民族节气,华夏民族有着爱国、明志、持节、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尚勇、好学、奉公、守礼、求新、勤俭、正直、务实等优良传统。

    然而有优则有劣,有着无数优良传统的华夏民族,事实上也有一些陋习。如今这些陋习大都摒弃,现代人是大都看不到了。当然在这个时代,却非常突出。像吃绝户这种陋习,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还屡禁不绝。当然更大的一个陋习,就是幸灾乐祸。特别是对于丧夫的寡妇,更是瓜田李下,是非颇多。而亲戚朋友,也就拿这“是非”二字当借口,理所当然的袖手旁观,置之不理了。至于在道义上,在良心上,更可以居高临下、安之若素了。所以,一个寡妇的最好的去处,要么水井,要么大梁,就是用青春年华换来的死后让别人用来炫耀的贞节牌坊。

    以前是“寡妇门前是非多”,现在是“穷人面前是非多”。老程这么一说,有人就不高兴了,谁让你穷呢?是啊,我也正纳闷,又能吃苦又勤劳的人为什么就是穷呢?闲话少叙,书归正传。

    “此事,不是汝的错,也不是你们的错!”高敬宗痛心疾首的道:“说到底,要说有错,还是我这个大都督的错,咱们这个集体制度的错!”

    有道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长史陆永华、司刑参军王大兴赶紧起身道:“这不是大都督的错,这是臣之过!”

    “这不怪你们,错了就是错了!”高敬宗道:“其实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改,而在错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汉初高祖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这就是最初汉律的基本框架。。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于是就有了萧丞相造律。咱们江淮大都督府草创,考虑不周,情有可原。本都督只考虑了从物质上奖励阵亡将士遗属田地、和钱粮,甚至提及烈士遗留子女进学、奉养问题,却唯独没有提及烈士遗属保护问题。针对这个法律制度漏洞,我们要及时补上,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大都督英明!”众人起身齐道。

    高敬宗道:“本都督准备颁布《烈属保护法》征求意见初稿,从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立体解决烈士家属保护问题。”

    高敬宗在后世虽然是一个**丝,不过接触法律却比这个时代的人都要多,他只是把后世未成年人保护法略作修改,就快速出台了白话文的《烈属保护法》,然后根据这个草拟的法案,开始在江淮大都督府下辖三个城近十万百姓中征集意见。

    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年代。高敬宗此举无疑就是石破天惊。自升平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起,《烈属保护法》内容,顿时在谪仙堡、决胜堡和东阳堡掀起了街头巷尾热议的风暴。

    ……

    “司礼参军!司礼参军,司礼参军!”高敬宗连续叫了三声,一次比一次大声,而司礼参军陈应都没有反应。众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视。突然一阵呼噜声传来,众人顺着呼噜声望去,只见司礼参军陈应歪着脑袋睡着了,不仅打着呼噜睡着了,而且还流着口水,天知道陈应正在做着什么美梦。

    高敬宗满脸黑线,看着高敬宗即将爆发了,正在充当临时书记员的郑诗诗赶紧拿起一杯茶去泼陈应,结果这一泼不要紧,陈应嗷的一起跳了起来。

    “我靠,这起床气不小啊。不在像棒子的那警察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