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在下达让空军转场命令的同时,柏林的国防部命令就下到了斯特拉斯堡,陆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和空军总司令托特在紧急磋商后,决定让BF…10这种刚刚开始批量生产、服役的新型战斗机,在德、法两军对峙的防御前沿空域德国一侧大秀一把肌肉。
既然空军提出了要求,陆军当然也有自己的条件,那就是这次“秀肌肉”行动的指挥权问题。
实际上,作为先期到达斯特拉斯堡的陆军,无论是对当地的熟悉程度,还是德、法前沿的防御情况,甚至是两军级别的高低,陆军都毋容置疑是老大哥。
果不其然,第1集团军司令弗里契在南锡的前线军团指挥部下达了这次行动的命令,并由第1装甲师总指挥曼施坦因将军现场指挥。
刚刚在斯特拉斯堡机场休整一天的航空第1军飞行员听到这个消息,人人都非常振奋,尤其是曼施坦因宣读完弗里契司令的命令后,一些刚刚获得参战资格的新人更是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从罗森海姆基地来到斯特拉斯堡,他们等待的就是以实战来验证自己的作战技能,更何况军人有军人的梦想,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刻才是一名军人梦寐以求的时刻。
然而,非常尴尬的是,航空第1军分成若干个功能性航空团后,由于一直没有足够的战斗机,导致德意志联邦空军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战斗机大队。从罗森海姆基地飞过来的42架战斗机,其实是2个空训师、2个战斗机大队拼凑而来的。
其中,里希特霍芬是第101战斗机大队总指挥,波尔克上校是第102战斗机大队的总指挥,殷麦曼是第11空训师的师长。这种奇怪的组合实在难为了凯特尔,因为他一直想让刚刚量产的先进战机和年轻的空军飞行员尽早亮相,以博得埃里克总统对联邦空军实力的认同,这才与总司令托特勉强想办法凑出来这42架飞机。
弗里契的命令非常明确,选派优秀飞行员组成一个飞行编队,在南锡以西三十公里的德、法对峙阵地上空进行一次无公害飞行,侦查法军部署情况,并对执行这次任务的空军飞行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可以多角度拍照,但严禁向法军阵地开火,遇到法军飞机升空或拦截时,不得做出主动挑衅的动作,完成侦察任务后必须立即安全返航。
这个要求正是遵照执行了勃劳希契严格彻贯落实埃里克总统不开第一枪的命令,面对波诡云谲的世界危局,按照当前的国际惯例,埃里克曾反复强调,在所有外事活动中,德国要襟怀坦荡,绝对不能充当胡搅蛮缠的那一方。
有了具体的行动命令和严格要求,眼下要做的就是在42架战机中挑选出这次任务的指挥官和战斗机编队,也就是一战时兴起的长机和僚机飞行员双机编队。
第11空训师的飞机武器系统全都被拆除了,肯定不适合这次的特殊任务,虽然无公害通过不太可能与法军交火,但是没有武器的战斗机仍然还是缺乏感全系数,毕竟现在还是敏感时期,一旦真的交上了火,这种没有武器装备的战机便只有挨打的份。
剩下的就是第101战斗机大队和102战斗机大队,非常凑巧的是,两个飞行大队都有7架全副武装的BF…10。不得已,为了公平起见,双方只得以猜纸团的方式决定由谁去执行这次任务,最后,波尔克获胜,第102战斗机大队喜出望外。
欣喜若狂的波尔克以胜利者的姿态跑到停机坪,准备挑选明天出勤的僚机人选,然而,由于战机武器装备不全,挑来挑去仅有7名队员可供选择,最后,波尔克干脆选择了两名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多少训练时长的年轻飞行员,并决定亲自带他们飞一次,也像尝试一下视界范围更广的三机编队。
外交部拉特瑙副部长一无所获地从伦敦回到了国内,正式宣告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亲自主持的四国恳谈促和会彻底失败,这条坏消息带来的紧张气息很快在前线漫延开来,连续对峙多日的德、意边界,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认真听完拉特瑙副部长的情况汇报后,埃里克并没有表现出十分气恼,这样的结果似乎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拉特瑙走后,埃里克突然接到副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打来的电话,两人在电话中廖廖数语,接着便挂上了电话。
接着,埃里克一脸严肃,匆匆地处理完几份紧急公文后,便急急忙忙地登车离开了总统府。安娜塔呆呆地看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敢问他。十分钟后,卫兵将埃里克与副总统兴登堡送上了开往科隆的总统专机。
德国正副两位总统同时离开首都,并搭乘同一架飞机赶赴同一个地方的案例尚属首次,让安娜塔和内阁官员们觉得很不正常,按常理,他们当中必须有一个人留守柏林,以应对国内外随时突发的状况。
原来,埃里克和副总统兴登堡的同时离开是因为一位德**界老前辈恩斯特·冯·霍普纳将军突然病危。
作为德国空军的奠基人,霍普纳将军在德国享有极高的声誉,包括兴登堡、小毛奇和鲁登道夫等军方大员都非常敬重他,埃里克更是钦佩这位曾经为德国空军打下牢固基础的老英雄。
霍普纳是一位真正的普鲁士贵族军官,生平战绩更是不俗,在任期间曾培养出包括里希特霍芬、波尔克、殷麦曼、戈林、韦佛、施佩勒等诸多的优秀空军飞行员和指挥官,并极力支持德意志联邦大力发展航空飞行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霍普纳坚定不移地支持鲁登道夫的总体战体制,主张轰炸不列颠本土,并一度成为空军的精神领袖。
在他有限的人生轨迹里,斯徒登特、凯塞林、凯特尔都曾是他的部下。埃里克成立联邦党之初,霍普纳也积极发声支持,不但没有阻止下属加入联邦党,还给予了许多便利。
若非霍普纳顾忌自己的贵族身份,政治路线可能会更加偏向埃里克,虽然如此,霍普纳也帮了埃里克很多大忙,基于此,埃里克于情于理都应该亲自赶往科隆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
匆匆忙忙赶到霍普纳府邸的埃里克和兴登堡并不是第一批赶来的政府高官,此时此刻,鲁登道夫正在与霍普纳小声说着话。看见埃里克,霍普纳只是满含欣慰地笑了笑,没有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为总统。
埃里克当然不会介意这些小事,只是觉得原本病危的霍普纳为何突然又能跟没事人一样躺在床上聊天。
趁着兴登堡插话的档口,埃里克找下人询问了一下情况,原来是航空第1军的转场机群途经这里时被地面一名摄影爱好者碰巧赶上,拍下照片发表在本地报纸上,而这份报纸正好又被霍普纳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上,黑压压、几十架先进战机的大特写让霍普纳情绪高涨,气血上升,突然昏厥过去了。
埃里克听完后非常感动,这位兢兢业业、一生许国的老军人到现在还一直关心着国家的国防事业,真是难能可贵。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埃里克很想和霍普纳说上几句话,能够得到老将军的教诲也很不错。
来到卧室,鲁登道夫冲他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现在,两人依旧还有隔阂,虽然为了国家利益偶尔还会达成一致意见,但并不代表鲁登道夫对埃里克没有意见。
“老将军身体好些了吗?”埃里克担心霍普纳听不清,特意将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
“你不用这么大声,我虽然老了,但听力没问题。”霍普纳的回答让埃里克好一阵尴尬。
“老将军的长寿也是国家的福气,希望你能早日康复。我会让更好的医生来照顾你。”埃里克非常关心地说。
“谢谢元首的探访,但你不应该为了我这个老头子而轻易离开柏林,你看,我现在挺好的,国家正是需要你的时候,别耽误了大事。”霍普纳很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埃里克也明白内忧外患之时不宜外出太久,霍普纳老将军的意思也是想让他赶紧回柏林主持大局。埃里克并没有立即就走,而是继续与霍普纳聊了一些家常后才慢慢起身告别。
出门的时候,埃里克又和鲁登道夫不冷不热地交谈了几句,然后在安保人员的簇拥下登车回到了停在城外临时机场。
埃里克与兴登堡下午乘专机回到柏林,走进汉萨菲尔特宫,安娜塔便在焦急地等着他。
果然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埃里克离开柏林不久,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电报就呈递到了埃里克案桌上。
“怎么了安娜塔?”看着安娜塔焦急的样子,埃里克好奇地问题。
“米勒部长的电报。”安娜塔将案桌上的文件递给他。
埃里克还没有落坐,一目十行地看完后吩咐道:“给米勒发电报,此事全权交由他处理,在保证南斯拉夫不被分割出去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其他让步。”
埃里克绝不会因为美国出面调解而放弃自己的计划,因为打造铁桶中欧是埃里克的第一段扩张计划,这步险棋必须走下去。
接下来,就是希腊了,解决了这个刺头,再调转头收拾罗马尼亚,如此,欧洲大陆中部的整合就算是达成了第一个阶段。
柏林…安卡拉…科威特连接成功后,德国势力圈就能开始往北扩张,落实后的巨大铁幕包裹着苏维埃的西部,俯视着英法的东面。
到那个时候,德国的霸主地位就已经成型,广袤的战略土地上根本不缺乏维持战争的任何资源,话语权将不可同日而语。
第269章 有合作没杀戮()
强硬的对外策略不外乎两种结果,要么以气势压制对手,达到不战而屈人的目的,要么战场对诀,用枪林弹雨说话,胜者居高凌下,败者腑首称臣。大国林立的地球上,国与国之间只有强与弱的区别,没有绝对的利益共享,对外妥协和怀柔政策根本得不到尊敬和谦让。埃里克走的就是这么一条高空孤悬的钢丝。
内阁也有人曾经反对过埃里克的冒险行为,但埃里克每次都因为强硬而换来了真正的尊重和实惠,相比之下,妥协的“柏林和谈”却让德国失去许多国家利益,不但没有得到美国在资源领域上的让步,却时常被法国人逼到了墙角。
美国时刻在关注欧洲的动向,自从德国外交部拉特瑙副部长一无所获地从伦敦回国后,德法、德意边界再度出现紧张对峙。大战迫在眉睫,引起了华府的高度重视。
白宫主政者认为一个安定的欧洲可以给本国带来无限的商机,必须叫停这种殃及池鱼的争斗。3月28日,英、法、德、意四国代表相继赴美,秉承伦敦的意愿,恳谈促和仍然是这次讨论的焦点。
此前,除了伦敦的促和恳谈,德国的密集外交也在悄悄展开。施特雷泽曼在总理府亲自招见了苏维埃驻德国外交大使,第二天,两国在公开场合再次发表了第三次联合公报,并重新修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中明确将波兰这个词汇彻底抹除,德国承认苏维埃拥有波兰东部的事实,同样,苏维埃政权也承认了德国的现有疆域和已知边界的划定。
犹如一枚重磅炸弹,世界各国为之震憾。实际上,苏德两国此前就有过相关条约,但并没打算大张旗鼓地对外公布,法、意两国的闹腾迫使埃里克只能旧调重弹,提醒各国不要忘了苏维埃的存在,同时也告诉世界,德国不止西方社会这么一个“朋友”。
法国总统亚历山大·米勒兰和总理普安卡雷都是反德、仇德的政治人物,要解决这次边境危机,除非迫使这两位国家主政者改变对德国的看法,否则,一切都是浮云。与此同时,德意志联邦的隐蔽战线也开始了没有硝烟的战斗,巴黎、里昂、奥尔良等地连续不断地发生了**示威和劳工联盟大游行。
苏德两国的条约签署后,埃里克给凯末尔下了一道明码电令,继续减少驻苏、驻伊朗边境军队,国防军以最快的速度密集调往南部地区,对法国的殖民地叙利亚形成挤压之势。
土希战争的持续,让德土两国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在埃里克的怂恿下,凯末尔强打精神,对希腊军连续发动了多次以命相搏的大反击,很凑巧的取得了一点效果,只是希腊军队的数量明显要少了许多。
华盛顿的五国恳谈促和会正在继续,原计划批准各国记者进入会场,因为德国陈兵叙利亚边境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华盛顿,不得不改为闭门磋商。法国代表非常气愤,连连指责德国毫无解决问题的诚意,蓄意破坏五国恳谈契机。
“本次恳谈会应该以《柏林和谈》为基础,维持一战后国际秩序,我方对德国恣意吞并邻国的作法不会容忍,也不会袖手旁观,希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