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次恳谈会应该以《柏林和谈》为基础,维持一战后国际秩序,我方对德国恣意吞并邻国的作法不会容忍,也不会袖手旁观,希望国际社会主持正义,共同讨伐……”法国代表口气强硬,咄咄逼人。
“本人很不赞成法方代表滥用‘吞并’一词,众所周知,南斯拉夫诸国对德意志联邦选择的是归附,而不是投降,更不是所谓的‘吞并’,只有当德国有足够的安全感时,这样的局面才会形成,况且我们之间是有平等合约的。本人很不理解,此前多国互相攻伐,争战频乃,民不聊生的时候,法国在干什么,为什么在诸国选择和平共处的时候却在这里说三道四,实在是居心叵测。”德国外交部长米勒也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美国并不担心德国与苏联重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本国的影响,埃里克当年的威胁也只是让美国人的腰包里少赚了一点钱。然而,一个稳定的欧洲必定能给美国提供一个丰衣足食的良好环境,而一个发展中的德国却让人又爱又恨。
继法国代表扰乱会场之后,3月29日,五国代表又重聚一堂。这一次,美国代表在会前提出了一个章程,希望大家各抒已见的时候保持克制,尤其是不能中途打断别人的谈话。
“德国不怕事,也不惹事,更不惧怕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虽然这几年战争频发,但哪一次是由德国挑起的?这一次是吗?显然不是,反过来却是一直道貌岸然的法国。如果说德国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那我就想问一问法方代表了,本人坐在这里是干什么来的?”这一次轮到米勒先发言。稍作停顿后,米勒又继续慷慨陈词:“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向美国学习,做应该做的事,赚一切可以赚到的钱,而不是在地区问题上争一个你死我活,也别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会议上,各方代表你来我往,辰枪舌战,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代表交替上阵,使得会议屡屡呈现尴尬局面。
这种毫无意义的扯皮让主办方左右为难。为了掩饰自己的窘迫,大家要么噤声,要么干咳,南美雪茄纷纷上场,小小的会议室一直烟雾缭绕。米勒想把美国拉到自己的阵营,故意抱怨。这样的会议耽误了自己在美国的首要任务,这么大好的时光,他应该在这里找到更多的原材料发回国内,而不是像妇人一样在这里撒泼。
米勒的话虽然是说给美国代表听的,实际上德国的现状也确实如此。美国的东西,埃里克什么都买,来者不拒,有时还不失其土豪作风。作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美国乐意同德国人做生意,有时候还不得不在各个方面给德国以最优惠的待遇。
一战后,美国的国际影响在不断加大,与之相反的是英国的领导力正逐渐下跌,在很多方面,德国是美国运作国际事务的得力助手,许多无法在欧洲插手的利益全靠德国处处维护。
当然,这其中也是各取所需。而在国际事务中,法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搅局者。在亚洲殖民地问题上,美、法之间一直纠纷不断,虽然没有斗破,但暗伤无处不在,反观德国,孑然一身,与美国没有丝毫利益冲突,更是重要贸易合作伙伴。
第270章 埃里克亲临萨拉热窝()
多轮较量后,五国代表出现了搞笑的局面,德国和美国站在一起。法国和意大利肩并着肩,只有英国保持中立,或高谈阔论,或袖手旁观,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各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桀骜不逊的德国有时候也有可爱的一面,偶尔挠挠法国的痒痒。聪明的约翰牛巴不得闹出点事情来,只要事态可控,英国便有了排解寂寞的机会,也有了插手国际事务的理由。
所谓外交与和平,那是大国才能玩的游戏,小国只能作为跟班或是作为棋子任人摆布。英国还没有沦落到给别人做跟班的地步,甚至还能找到称霸世界的影子,如果没有冲突,没有争端,没有国家之间的矛盾,约翰牛就没有了插手国际事务的机会。
就在五国恳谈促和正在进行的时候,南斯拉夫并入德国的步伐一直没有停下,4月1日,诸国投票全部结束,生米煮成了熟饭。
在法、意两国强势挑衅之际,德国高调应对危机所展示出来的轻松与自信,让一直没有安全感的南斯拉夫诸国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德国成了大家共同的德意志联邦,许多各邦一战老兵自发地要求前往法、意边境参战,以此向国际社会阐明观点,埃里克非常高兴,没有加以拒绝,因为这是民众对国家的报效,没有理由拒绝。
德意志联邦民族大融合一直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但埃里克却没有想到这一时刻会来得如此迅速,快得就象一场梦。总统掌控着国家的全局,对于各民族参军入伍的事,最后只能交由国防部来处理。
数日之内,克罗地亚和罗马尼亚地区的几个州就提供了二十万自带武器装备的兵员,让勃劳希契喜出望外。
但这么多的地方民族大头兵,交流便成了一大难题,于是,通过层层选拔,又好言劝退了部分,至此,新军仅留下了一个以克罗地亚和罗马尼亚两个地区为主的合成步兵旅,共计1。8万人。
新兵训练期间,原先的老旧装备全部收缴,并由国防部发放新式枪支,然而,队伍最终没有开往前线,入伍后,这支临时编号为73的合成步兵旅很快便被埃里克纳入了国民警卫部队,送到慕尼黑。
埃里克打算在慕尼黑再建一个“特殊”新兵营,专门接纳少数民族加入。
南斯拉夫诸国通过全民公投的形式并入德国的消息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也没有在国际社会掀起多大的风浪,因为美国的纵容和英国爱昧,加上南斯拉夫民众的意愿,法国和意大利无法单方面对德国进行制裁,更没有理由无端挑起战争。
五国促和恳谈会终于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环境中无限期地暂停了。法国代表怒不可遏,消息传回国后还在不停地大骂美国是个国际骗子,不但没有约束德国的扩张行为,反而处处进行袒护。同时也痛批英国人没有原则,从头到尾只知道和稀泥,所谓“积极主持恳谈促和”,其目的却是变相提升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英国人的想法非常奇怪,虽然因为丹麦王位继承的问题一直对德国耿耿于怀,但也没有把责任完全归究于德国一方,毕竟丹麦王国有自己的考虑。
然而,对于德、法之间的矛盾,英国人却喜闻乐见,不列颠民族不喜欢法国人张扬的性格与自以为是的高傲,甚至挑战英国在本地区的权威。有了德国这个患有“多动症”的邻居,法国人便很难过上安宁的日子,虽然英国人也不太喜欢德国的作派,但有了这个可恨而又可爱的搅屎棍,英国才有可能在法国人面前处处高出一头。
4月2日,埃里克乘坐FW…D25到达维也纳后,换乘空军FW…200C侦察机,在空军2个四机编队的陪同下到达了萨拉热窝。
随同总统到达的有总统府慕僚、内阁部份高官、国家计票员和公正机关监督员,另外还有国民警卫部队一个步兵营。
受到当地各界热烈欢迎的埃里克乘坐一辆被安保人员团团包围的出口型奔驰汽车,从机场一路缓缓到达了距离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不远的广场。
站在事先搭建的舞台上,埃里克高举右手朝着拥挤的人群频频示意,并赢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这是萨拉热窝以及从其他各地赶来的民众发自内心的热情,他们已经厌恶了贫穷和落后,害怕了动荡和不安,现在他们需要一个安定、团结、强大、和睦的环境和稳定、富足的生活,而站在中间的这个人正在帮他们一一实现。
人们还在从四面八方向萨拉热窝中央广场汇聚,红底黑标的德意志联邦国旗在每一个人的手中挥舞……
南斯拉夫人民把握住了幸福的良机,可是,一些万恶的帝国主义却不甘心德意志联邦的强大,横加指责、出兵干涉、甚至绑架其他大国进行阻挠,然而,斯拉夫民族想象中的德意志联邦就如同上帝一样站在他们的身前,挡住了帝国主义的肆虐。
埃里克站立的讲台离最近的人群有一百多米,当地警察即忙拉起彩色隔离带,来回维持现场秩序。荷枪实弹的国民警卫部队象一堵人墙,封堵住激动的人群。在这些欢乐的人群中,身着便装的安保人员不停地穿梭在民众之间,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锐利的眼睛,只要发现可疑份子,安保人员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上去将其擒获,以确保总统的人身安全。
得知埃里克要在萨拉热窝市中心广场发表公开演讲,施特雷泽曼和兴登堡等人同时表示反对,但拗不过埃里克再三坚持,最后只得以这样的方式体现了一次埃里克的亲民活动。
埃里克对着喇叭先用临时学来的塞尔维亚语问候广大民众,后来又改用德语讲话:“一个世纪前,三皇会战让不可一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烟消云散!伏尔泰曾经形容过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一盘散沙的德意志帝国土地上盘桓交错的城邦乍看起来很强大,但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高人整合之前,它只能沦落为列强的玩物!……”埃里克的声音本来就很有感染力,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让民众觉得更真实。
正如埃里克所言,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和此时的南斯拉夫诸国何其相似,乍看起来还象那么回事,但面对意大利的入侵,一盘散沙的诸国便各自为战,不堪一击。若不是德意战争正好爆发,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便逃不过沦为玩物的下场。
第271章 民族自强演讲轰动世界()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创也能浴火重生。但是,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等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成的。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不单纯取决于文化,而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埃里克的演讲每到一个段落就会停下来让翻译向在场的民众全文解读。虽然语言各异,但埃里克仍然能够从人们激动和欢乐的表情中感受到高度的认同。
“德意志联邦并非是单纯的民族称谓,在我看来,他更是一种文化的荟萃与大融合!就像塞尔维亚人质朴勤劳的性格一样!民族自强可以造就一切不可预知的辉煌。无论是多灾多难的过去还是多姿多彩的今天,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制度一旦落后,仅凭优秀的文化传统,便难以维护国家的运作和民族的**。要解决这一消极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扬长避短、团结一心!共创一个民主、**、强大、统一的国家!”埃里克等到翻译解读完后,站在讲台上说了最后一句话。
“德意志联邦就是你们的家,一个民主、强大、**、统一的国家,一个可以保证你们安全、守护你们财产、提供你们工作、满足你们吃穿住行的家!欢迎你们的加入!”说完,埃里克再次向广场上的人群频频挥手。
人群再一次沸腾起来,“元首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埃里克的演讲描绘了他们所期盼的一切,那些投了赞成票的人们为自己的选择而快乐,那些投了反对票的人则表现出少许的愧疚。由于埃里克的亲民举动和富民强国的方针政策,那些以前摇摆不定和最后弃权的人们也开始暗自庆幸。
看着这欢欣鼓舞的场面,埃里克也情不自禁地回应着大家的欢呼。
渐渐地,人群的欢呼声开始统一起来,听不懂塞尔维亚语的埃里克通过随行翻译才知道,人们在高喊:总统万岁!民族自强!
在人群的欢送下,埃里克原路返回机场,直接飞往维也纳。
埃里克在萨拉热窝的演讲精彩而生动,忙碌的记者们同样热情高涨,纷纷以民众的口号“民族自强”为标题迅速撰写新闻稿件,并抢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各大报刊发表。
正当埃里克在当地官员陪同下对维也纳企事业单位和民间进行走访的时候,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以及苏联和遥远的东方都在传递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由于心态各不一样,因此感受也不尽相同。傍晚的时候,各国盛传此事的报道头版头条、不断转载,油墨味非常浓烈的报纸已是满天飞舞。
埃里克本人并不知晓这次萨拉热窝之行会有如此轰动,当他从维也纳转乘FW…D25回到柏林时,街头巷尾正在热议,相关消息的报纸也已经加印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