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赵云 >

第13章

赵云-第13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公子!”赵青武别看人古板,做事儿很是细致,他左右看了看,才合上房门。

    “说吧,武哥,相信我们赵家在汝南也有一些渠道来源。”赵云呷了口茶,漫不经心地地问道。

    他心里还在回味刚才与赵谦的交流,是否有错漏的地方。

    重生在这个时代,犹如林黛玉进贾府,时时留心,步步在意,做不到孔子说的吾日三省自身,不时反思也是好的。

    “三公子明鉴!”青武不好意思地笑笑:“吾等早就收买了袁家的内府管家袁立之子袁浩,说是最近袁家人在派人挖什么东西。”

    恩?赵云认起真来。

    前世看候,经常主角会有逆天大运,找到什么宝藏之类。

    不过,那些都是武侠玄幻

    现实里,他从没听说过那里有啥宝藏。

    不对,在脑海里仔细过了一遍,突然想起了日后曹孟德所设立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官职。

    “问清具体地点,越详细越好!”赵云站了起来:“要是有可能,我们也找机会去看看。”

    “三公子,不可!”赵青武马上义正辞严地拒绝:“据说那些壮丁就是在挖掘的过程中丢命的。”

    他有些恐惧,人对未知事物,永远都是害怕的。

    “袁浩只远远见了一眼,那些人的尸骨都被就地焚烧,然后深埋。”

    他着急地搓着手,自己一个州府管家,真还不能说服三公子。难道这事儿要去找赵谦来劝说?

    “武哥,你想多了。”赵云对他的忠诚很是理解,轻笑道:“袁家所做,不外乎就是挖古人坟墓或是宝藏之类。”

    “那样的场所,长年不透气。怎么说呢?就像密闭的茅房一样,有些气体对人特别有害,见火还可能爆炸。”

    “今天王五所说,他兄长王四他们去发掘。从招募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过去,里面的气体差不多散逸完。”

    “可以肯定,挖掘的东西对袁家有所助益。要不然,他们不会冒着泄露的危险,再次招募。”

    “很可惜,本公子的到来,延缓了他们的行动。也就是说,短期内,袁家人不会有什么行动。”

    “汝南的招募,他们不敢再做,要不然就真暴露了袁家人的目的,大概要去其他地方募集壮丁。”

    “只有等到他们招募到足够的人手,估计就是下一次的挖掘行动。”

    “而在此期间,那地点的守卫难免松懈,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赵家从一个贩马的行商,成了今天的庞然大物,赵云从没想过发死人财。

    连袁家都感兴趣的东西,他也有些好奇,究竟啥玩意儿,自己来一趟顺手牵手,发一笔小财也不错嘛。

    赵青武也知道变通,尽管对小主的话不敢苟同,却没有反对的理由。

    第二天一大早,赵云就带着两队人去了太守府。

    离开的时候,还是带着两队人。别人不知道的是,其中一队人已经被掉包,开往城外。

    当有人知道来人就是荀家女婿赵家麒麟儿的时候,纷纷派人前来拜访。

    赵云实在难得和他们打交道,袁家在汝南一手遮天。

    大家估计都是看到赵家人如今能与袁家抗衡,过来想结盟什么的。

    可惜,赵云压根儿就没有心思结交,人才十之八九,都被收到袁家人的阵营下。

    剩余的几个歪瓜裂枣,真还看不上,但伯父那边需要大量的资源。

    经过颍川书院三年的学习,赵云的眼界提高了不少,就连荀氏家族都看重自己,把嫡女许配给自己做女婿。

    天下大才,连戏志才与郭嘉都收入囊中,其他豪杰也罢,文人也好,倒不怎么放在眼里。

    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没出场的人物,确实没必要关注。

    乱世出英雄,就连廖化之类不算顶尖的人,也能青史留名,说明只要是人才被埋没的可能性比较小。

    至于武将,赵家人这些年可没少花心思,只要在史书上留名的家伙,赵家千方百计都会上门示好。

    今后能不能在自己麾下,赵云不是很在意,随缘罢了。以诚待人,送礼的人都会说一句三公子致意。

    先结个善缘,时局稍微变化,再去招揽也有了伏笔。

    即便不能尽入彀中,想必还是能有所收获。

    再说了,赵家有导引术,部曲们的修炼上了快车道,哪怕都不是顶级的武将,蚁多咬死象,一群二流三流武将,带出去也蛮厉害的。

    曹操为什么牛逼哄哄?不就是一大堆将领吗?

    有时候赵云都有些自傲,修炼了导引术的赵家部曲,比曹孟德所属都多了不知多少倍。

    想想吧,带着一大群武力值高的部曲在战场上驰骋,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从此以后,袁家人每天的暗哨都会把消息源源不断送回去。

    “赵云带着部曲出门打猎,晚上没有回城。”

    “赵云和太守的儿子一起出城踏青,彻夜未归。”

    总之,都是没有啥营养。唯一对袁家有用处的,就是一些不听话的大族,今后有时间慢慢来收拾。

    明知道赵家麒麟儿在校场上扫了袁家的面子,还敢凑上前去,不是明摆着和我袁家作对吗?

    不过,赵云每次都让人把来访的人名刺留下,再送到太守府中。

    今后想来自己这位族叔在于袁家的较量中,或多或少都会启用一些人。

    赵谦的手段十分温和,不时派人去找那些拜访的家族,征调人到府衙办事。

    虽然位置不重要,大家都心照不宣,看来去拜访也是有结果的。

    “三公子,有人这几天一直在我们后面跟着。”这天,众人一大早刚出城门,十三就低声过来汇报。

    “袁家人不跟着我们也不放心啊,”赵云扭头冲徐庶笑笑:“元直,你说是不是这样?”

    “哈哈,主公,真有你的!”徐庶大笑起来:“天下间能不给袁家人面子的,我是第一次看到。”

    “袁家,袁家!”赵云摇摇头,不再言语。

    “三公子,我们确认,那些人不是袁家的人。”十三脸上很是焦急:“吾等就怕是不是山贼们来报复的。”

    “转过前面的山道,”赵云马鞭一挥:“在僻静处等候。赵龙,吩咐弟兄们,做好战斗准备!”

    这些天,赵谦的小儿子赵满也跟着大家伙一起出来打猎或者吟诗作对什么的。

    他大哥赵元则留在蜀郡的家里,在族学里攻读。

    按说,赵满比赵云还大了三岁,可在族弟面前,他成了孩子,随时被人照料。

    他很享受这种感觉,一种与严父全然不同的关爱。

    “子龙,我的箭法日趋进步,连龙哥也在夸奖。”赵满拍马上前:“要不待会儿我也加入进来?”

    人不疯狂枉少年,他可憋坏了,每次都只能去收拾猎物。听说要打架,浑身在激动起来。

    “注意自己的安全!”赵云点点头:“到时候尽量在大家身后,刀剑无影,不然伯父的斥责我可受不起。”

    赵满赫然退下,冲赵龙挤挤眼睛。

    仲夏的汝南郡,农人们都在农忙。

    打猎之类,也不是寻常农户能沾边的,官府对铁器的管理十分严格。

    山道上,几乎不见人迹。

    这样的天气,山路一天不走,杂草就覆盖了。

    赵云一行人,还是在草路上留下清晰的印记。

    “大兄,他们不见了!”后面跟踪的队伍不多,他们也很警觉,赶紧汇报。

    “停!”这人身材不高,长得很是壮实。

    出于武人的警觉,他意识到对方已经发现了自己。

    于是,青年毫不迟疑,大喝一声:“汝南陈到拜见子龙兄!”

    陈到陈叔至?赵云抿嘴一笑,从树丛里拍马出来。

第十三章 陈袁之怨() 
赵云冲身后摆摆手:“大家别紧张,是朋友!”

    “子龙,这人是汝南著名的游侠陈到。”赵满悄声道:“听说挺横的,谁都不服,和袁家人经常在一起打架。”

    赵云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原来是叔至兄,”他打马而出:“早就听说过汝南陈到陈叔至是一条汉子,奈何无缘相见,今日得偿所愿。”

    同时,他仔细打量这个在历史中比自己更能得到刘备信任的哥们儿,看上去虎背熊腰,宽度足以包下自己。

    面相上,显出远超同龄人的稳重,双眼有神,就是身段不高,应该成年了,比自己稍微还矮了那么一点点。

    “恐怕不是什么好名声吧!”陈到苦笑:“到也曾派人去拜见子龙,你是神龙不见尾。”

    “叔至兄稍等!”赵云回头吩咐:“赵龙,带人清除尾巴,今天我等和叔至兄好好聊聊。”

    “子龙兄稍慢,”陈到微笑着:“你是说袁家的那几条小杂鱼吧?早就被我的人引走了。”

    “噢?”赵云翻身下马。

    心里不由暗暗称奇,难怪能被刘玄德所重视,做事滴水不漏。

    “难道叔至兄准备在马上和云说话?”他呵呵笑道,扭头命令:“把吃喝拿出来,我们就在这里歇息一番。”

    “顺卿兄,叔至有礼!”看到赵满,陈到来不及下马,拱了拱手:“不会以为到就是个横蛮不讲理的游侠儿吧?那只是给外人看的。”

    赵满不好意思地笑笑,摸了摸后脑勺:“你们咋这么酸啊?我今年十七,你就直接叫我名字阿满,叫他子龙吧。”

    铺在地上的賨布,上面不一会儿摆满了各色小吃,以肉食为主。

    “叔至兄,别客气,这些都是我们几天来打猎的山货。”赵云说着,抓起一坨卤野猪肉:“调料都从燕赵风味带过来的。”

    前两年,交州的赵家人终于带来了他梦寐以求的胡椒。

    可惜张双带人去美洲那边,至今也没音信,也不知道到没到,能不能弄来美洲那边的辣椒和玉米、红薯等作物。

    前世本科的时候,有个室友是川人,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寝室的人都喜欢上了辣椒。

    每次那哥们儿从老家带来的辣酱,成了寝室兄弟的抢手货,不到一天,就被吃完。

    平日里大家有时间聚餐,都会去北大外面小吃一条街上的小火锅。

    赵子龙当家教做兼职的钱,大多数花在那上面。

    看到族弟在愣神,赵满的胳膊碰了碰:“子龙,人家可是特意来拜访你呢。”

    “哦哦,不好意思,叔至兄长得特像我一个朋友。”赵云笑着招呼:“吃吃,别客气。”

    燕赵风味的卤菜是一绝,每个来吃饭的人,走的时候都要打包带回去一些。

    大家最感兴趣的不是卤菜本身,而是附带的蘸料胡椒精盐。

    在汉朝,除了皇室,没几个人能消费得起胡椒,价比黄金。

    这时,汉室已经从海外进口胡椒了。

    海运未兴,进口胡椒得走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商旅匆匆,关山万里,九死一生,运输成本更高,胡椒也就更为贵重。

    椒房一词是从汉朝流行起来的,一般用来指代后妃的宫殿,其中的椒就是胡椒。

    皇帝给后妃装修宫殿,用胡椒面儿涂抹内墙,故称椒房。

    为什么要用胡椒面儿?因为它香,而且贵重。必须足够贵重,否则不够资格涂抹皇帝他老婆的窝。

    至于精盐,除了赵家盐场,别家出来的盐颜色不纯,杂质特多,黑心商家还在里面掺沙子,赵家的盐分量足,从不掺假。

    陈到是一个很自律的人,对口腹之欲,自我控制比较强。

    闻到胡椒的香味,也禁不住喉结蠕动。

    “那为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陈到也不是个扭捏之人,一把抓起一坨野猪肉,就着蘸料大口吃起来。

    他带来的人,自然有赵龙等人招呼。

    其实作为赵家的部曲,他们在生活上不会差的,卤菜蘸料一样不少。

    陈家人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有钱人一年也就能去燕赵风味吃上那么一两次,想不到自己等人随便出来一趟就能品尝到。

    尼玛,连仆人吃的东西都比汝南豪族还好,赵家得有多富裕啊。

    虽说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又不是正儿八经吃饭,大家都是年轻人,边吃边说闲话。

    赵云本身游历的地方不少,尽管都是走马观花,加上灵魂来自两千年后,只是积累连大儒都望尘莫及,又岂是陈到所能比拟的?

    就别说他了,徐庶、赵满早就成了子龙的粉丝,一有空闲就缠着讲故事。

    此时的陈到永远没有后来的高度,足迹还没出过平舆,整个汝南郡都没走遍。

    赵云反正也不急,既然你悄悄跟来,肯定是找我有事,那就吹呗,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